戏谑又悲凉的电影《寄生虫》,影片看似荒谬却十分写实!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电影《寄生虫》奉俊昊导演的,他在对故事和情绪渲染的把控上,一如即往的厉害,故事多重嵌套,“地下世界”对于庭院阳光的渴望,对于有钱和善良之间关系的探讨,以及片尾父子二人隔着信件的对话,基宇在绝望裹挟着希望的地下室里,计划了自己未来的人生。

  这种类型的影片属于刚看完还没反映过劲儿来,可能会一下明白不了意思,但是时间越长就越觉得有意思,如同品一杯红酒,年代愈长,愈有味道。个人觉得《寄生虫》比《燃烧》要好的一点是,它的商业性会更高一些,用一个能让大众接受的程度去多方位探讨大家心知肚明的问题,而且在导演奉俊昊的镜头下,本来有些夸张的情节设计,都在导演营造的氛围里变得合理起来,观众不由自主的就被故事代进去了,跟着主人公一家感受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直到最后情绪的大爆发。一切从荒诞开始,最后归于平静,平静下面潜藏的又何止是这一家人的痛苦。

  电影《寄生虫》讲的是穷人内部的问题,思维固化、自尊心强、做事没有计划,有时为了生存,也不自觉地变得残忍欺诈,而《燃烧》只讲了为富不仁的一面(谋杀案)。所以,在电影语言上,《燃烧》胜过《寄生虫》;在思想层面上,《寄生虫》胜过《燃烧》。《寄生虫》是个好故事,但同时它也是个假故事,就像许许多多的韩国故事一样,它们本来想成为寓言,但最后无一例外仅仅拥有寓言性。《寄生虫》和它们的区别是,它是假故事中的好故事。中国电影故事,也正在步韩国后尘,义无反顾走向假故事。飞速发展的经济体都难免这样,没有经过俗不可耐、泥沙俱下、百口莫辩、底部反复摩擦的故事筑底阶段,最后都会跳空高开,培育出整齐光亮(脏也是美术性的脏)但却口干舌燥的假故事。

  导演奉俊昊一展极强的叙事力,层见叠出的巧合与意外,让文本回旋于喜剧、悲剧的奇妙氛围中,黑色幽默运用娴熟,仿佛一阙荒诞诙谐和悚然沉重交织的变奏曲。影片看似奇谬,如同离奇甚至搞笑的段子新闻,然则相当写实,两种风格杂糅兼备,使娱乐性十足可观,作为商业类型片亦能把准市场的脉,不得不佩服奉俊昊可媲美诺兰;写实之处在于无既定偏见,奉俊昊并没人云亦云絮叨什么仇富心理或两个流层间的博弈,相反,“寄生”已经点出穷人对富人甘愿依附的心理和生存状态。而改变命运、打破分化的理想影片有无呈现呢?有,但只在片末儿子写信的展望幻想中,是个开放式结尾,这种人文关怀就很聪明。最棒是电影中的那场大雨,不但冲刷了金基泽一家“行骗”换来的短暂舒适和“寄生”的光鲜,雨水往下急速淌走、这家人也步步走下来,终究被打回原形——影像化的比喻展示阶层的差异当真生动妙趣。

  看完感受就是贫穷与富贵,是人生拼命探索却反反复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命题。挣扎过,失败过,继而再挣扎,不知为何贫穷生来贫穷终其一生贫穷吗贫穷富贵谁定的。关于穷人富人的人性定义,穷人就意味着懒惰吗不多的是穷人勤劳如蚁,穷人一定是可怜朴实的吗不处处上演着穷生奸计《寄生虫》里的穷人可奸滑了,富人就意味着积极上进吗不多的是富人懒馋堕落,富人一定是冷血可恨的吗不富长良心达者兼济天下是存在着的《寄生虫》里的富人也有可爱单纯甚至可以称之为善良的一面。

  这是一部好电影,不仅仅是因为它得了金榈棕奖,而是它具有直指人心的现实意义。没有体验过贫穷的人或许体会不到它的深刻;没有见识过富裕的人或许也体会不到它的深刻。有人最大的缺陷在于“天生富有”,而有人最大的无奈就是“天生贫穷”。当贫穷没有限制想象,相反,还误把想象当理想时,悲剧就发生了。钱烫不平生活所有的褶皱,却可以让幸福和美好无所顾忌,光明正大。

上一篇:安顺出租车消毒实探:每天必须消毒、司机测温合格才能上岗
下一篇:斯皮尔伯格《侏罗纪世界2》6月15上映,早北美一周,搞事情呀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