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为什么《误杀》中证人会“帮”男主作假证?人的记忆可靠吗?
要说2019年能让人拍手叫绝的国产电影,《误杀》绝对名列前茅。一部电影如果让你看完还不断回忆细节,不断思考编剧深意,不断跟别人讨论剧情,那绝对算得上一部好电影。《误杀》正是如此,看完电影的那两天,我一直沉浸在对电影细节的回忆中出不来。
这是一部由陈思诚监制,柯汶利执导,肖央、谭卓、陈冲领衔主演的电影。影片围绕一起意外“反杀”案件而展开,李维杰与妻子阿玉在泰国打拼多年,膝下育有两女。警察局长拉韫的儿子在夏令营期间用迷药迷倒了李维杰的女儿平平,并侵犯了她。之后他得寸进尺想进一步欺辱平平,但是却被平平和母亲阿玉失手误杀。
李维杰作为父亲为保全家人,不顾一切地决定瞒天过海,他利用蒙太奇的手法欺骗了所有人,让那些人无意间为他们做了假证,制造了不在场假象。警察局长拉韫发现宠溺的儿子生死未卜,愤怒之中追寻“误杀”真相,至此展开一场高智商博弈。
作为一部犯罪题材大片,《误杀》的剧情高潮迭起,烧脑的瞒天手法,前后呼应的细节伏笔、另含隐喻的意象和镜头语言,让人禁不住拍手称快、大呼过瘾。
电影里,男主角李维杰掩盖真相使用的最核心手法,就是利用“时间的剪辑”来欺骗所有人,也就是用蒙太奇的手法来改变和操控人们的记忆,那些作证的证人坚称的事实,实际上已经不是事实。这些人无意间做了假证,但却浑然不知,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记忆是准确的。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记忆究竟可靠吗?下面我将从心理学的角度,以电影《误杀》为例,来分析一下记忆的真相。
1、《误杀》中男主角是如何操控人们记忆的?
01蒙太奇的运用
男主角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关键是利用蒙太奇的手法来改变和操控人们的记忆,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来梳理一下,影片中核心的两天分别是2号和3号。
2号男主角李维杰出差外地,晚上去取款机取钱看了一场泰拳比赛,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他并没有向小二购买任何东西。
与此同时在家中他的妻女误杀了警察局局长的儿子,李维杰打电话迟迟无人接听,他因为担心,酒店房间都没退,连夜赶回家中,知道了家里发生的事。
3号一早他处理掉警察局长儿子的手机和车,便带全家做大巴到外地旅游,在大巴上李维杰刻意跟检票员攀谈,强调周末带全家去看拳赛。
到达他未退掉的酒店之后,他设备检修以内存不足为由删除了他2号一个人入住酒店的监控视频,并带着家人在中午的时候到酒店前台退房,退房时利用超时加扣房费的事,跟前台起了争执,加深了前台对他们的印象。
他们还在当天去蛋糕店购买蛋糕,利用恭维老板娘的方式,让老板娘记住了他们一家。
3号晚上,李维杰带着全家去看泰拳,并在看比赛的过程中,故意打翻小二的爆米花,以钱包钱不够为由去ATM机取钱,但是其实他并没有去真的取钱,因为他2号取过钱留下过监控。
就这样,他运用蒙太奇的手法成功将家人下午到晚上做的事儿,“剪辑”到了2号。
局都布好了,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会为他作伪证呢?原因在于他影响和操控了他们的记忆,这是如何做到的呢?需要先从记忆的基本原理讲起。
02记忆原理
记忆是对信息编码、存储以及提取的过程,从保持时间长短来说,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类似于知觉加工,只保持极短的时间,大部分信息在感觉记忆阶段就流逝,少部分信息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并在几分钟内指导人们执行决策;随后,一些重要的短时记忆被进一步加工,转化为长时记忆,保存几天甚至几年、几十年的时间。
03提取刺激
很多时候进入我们记忆的事物并不是被我们忘记了,而是需要一条钩子,将它勾出我们的记忆,这个钩子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提取刺激。
很多遗忘只是虚假遗忘,只不过是未能找到合适的提取刺激。现实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话到嘴边,就是记不起要说啥的情况,这个记忆内容其实存在,只是暂时缺乏提取刺激,所以一时无法提取。
剧中为男主角作证的分别是谁?售票员、酒店的前台、甜点店的店家、泰拳馆里的零食售卖员……这些人的共同特征是,都是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男主一家。
日常工作对他们而言是千篇一律的 ,如果没有设置提取刺激,这些事情是不容易被记住的,顶多变成人们的短时记忆,这样起不到为男主一家作证的目的。
所以,男主在跟每一个人接触时,都设置了一些细节,因为这些细节和对方千篇一律的工作内容不同,所以这就可以将人们的记忆推进一步,将他们的短时记忆,变成了长时记忆。
而等过后再回忆的时候,这些细节就变成了一个个提取刺激,可以让他们记起当天发生的事。
比如酒店前台,酒店入住的人众多,他们没有记住李维杰是2号晚上一个人来的,只记住了3号中午他们是一家人来退房时跟前台发生了争执。他们潜意识里便默认了李维杰一家人从2号晚上就住在了酒店,做出了伪证。
还比如蛋糕店老板,和售票员一样,蛋糕店老板每天也都要接触大量的人,所以李维杰成功地利用言语强调错误的日期,让蛋糕店老板误以为他们2号下午来买了蛋糕。并且在购买的过程中,恭维老板娘,来加深对方对李维杰全家的印象。
同样,卖爆米花的小二也只能记得一个周末李维杰带家人来看拳赛,过程中因为李维杰打翻了爆米花并购买了很多东西,因为钱不够还去取了钱,这些细节和自己平时的工作不同,自己轻易就能记住,殊不知,这正是李维杰设置好的提取刺激。
加上李维杰拿出的2号拳赛票据和2号李维杰取钱的监控,基本上可以让小二认定李维杰一家是2号去看的拳赛。
这些证人胸有成竹的证词,其实已经不是事实,但是他们自己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
2、那么,人的记忆到底可靠吗?
由此就引发了疑问:人的记忆真的如我们感受得那样可靠吗?
01 有限记忆的可靠性
很多时候我们对我们记住的事情,言之凿凿、胸有成竹,觉得一定错不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大多数时候,人们的记忆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的记忆,比想象的要更加不可靠,里面充斥了大量虚假的内容,同时也很容易被操控和更改。
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罗夫特斯是记忆研究领域,久负盛名,她发现当人们回忆一件事时,并不是准确再现那件事情,回忆只是一种对实际发生事件的重构。
罗夫特斯的研究证明,重构记忆就是用新信息和现有信息去填补在回忆某种经历时被遗忘的内容。
02被重构的记忆
心理学家为了进行重构记忆的实验,挑选了不同年龄的兄弟姐妹,在实验中,姐姐告诉弟弟,在他5岁时,曾经在一家购物中心走失,姐姐要把这件事描述得像真正发生过一样。
过了段时间问起弟弟这件事,他说好像记得有这件事,问他细节,他居然能说出很多与此相关的细节,比如他能记得当时照顾自己的男人穿的是什么衣服,他能描述与亲人分离时的感受,还说自己回到家时遭到了母亲的责骂。
这项实验重复了很多次,有很多对的兄弟姐妹参与了进来,结果显示,有四分之一的参与者都犯了类似的记忆错觉。
哪怕事后告诉他们,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是他们仍然坚持认为,自己曾经走丢过,那些细节像真实发生过一样,生动真实。
所以,记忆的可靠性是非常有限的,记忆中的旧信息不断的被信息所更替,记忆会在回忆的过程中进行重构,所以人们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回忆都是正确的。
伊丽莎白·罗夫特斯说,人的记忆并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么稳定,而是一段时间后就会被调整和改变。
所以,你跟别人叙述你三年前工作中碰到的奇葩事,你以为你是按照当时的情景描述的,但是事实上很可能并非如此。你可能已经用了很多其他来源的信息去重构了你的记忆。
这些来源可能是你前几次对它的描述,可能是另外一件工作中的奇葩事,可能是别人跟你描述类似事情,总之,影响你记忆重构的因素有很多。
03误导法操控记忆
像电影中的这些证人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坚信的一些事情,很可能并不是事实,只是记忆对我们的欺骗。男主角就是通过细节误导人们去操控这些证人的记忆。
现实生活中,洗脑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误导,通过你的某些思维模式,让你产生错误的想法、观点,从而起到洗脑、控制的效果,传销的本质正式如此。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让被实验者观看一段汽车高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的视频,之后问他们,“视频中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经过谷仓的时候车速有多快?”然后再问他们“谷仓是什么颜色”,结果有很多人信誓旦旦的回答了谷仓的颜色,但实际上,视频中根本没有谷仓。
通过诱导性的问题,心理学家们把“谷仓”植入你的记忆,从而来操控你的记忆。
3、该如何正确看待证人的证词?
电影中男主角受不了内心的自责,选择了自我救赎,说出真相。可是如果他选择不说真相,那么那些证人的伪证就成为决定性力量,决定了这件事情的结局。
放在普通的场景下,即便我们被记忆所欺骗了,也不会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但是放在法庭上,被重构的记忆,却很可能会错误地误导宣判。所以,如何去判别证词,是极为重要的事。关于证人的证词,有这些重点你需要了解。
01律师提问时的用词会影响到证词。
伊丽莎白·罗夫特斯做过一个实验,让被实验者观看有关车祸的电影,一周后问卷调查,要求“证人”估计汽车在发生车祸瞬间的速度,问他们是否看到了碎片。
如果提问者用的词是“剐蹭”,他们会倾向于没有看到碎片的;但是如果提问者用的词是“互撞”,那么他们会倾向于说看到了玻璃碎片,但是实际上电影中并没有出现过碎片。
02提高记忆内容的内在协调性
案件过去越久,当事人对这个事件的回忆次数肯定就越多,他们就越容易添枝加叶,如果他们反复回想事件的发生过程,他们就会用臆想天不自己记忆的空白,最终会把臆想当作自己亲眼看到的事实,这样可以使记忆的内在协调性增加。
03亲历严重犯罪过程的人会更加激动和恐惧,而这会影响人们的记忆
严重犯罪过程会让人产生恐惧激动的情绪,人们的肾上腺素会激增,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本能会更多关注如何逃避眼前的危险,而不是将它变为长时记忆,所以这种情况下证人提供的正言真实性有待考察。
结语:摒弃虚假的自信,拥抱更真实的人生
人们对自己的自信通常有着莫名的自信,他们确定自己头脑中的真实,就是真正的真实,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了解了心理学的这些基础,我们就该明白,对于我们的记忆不要太过执拗,求证一件事情的真实性,需要多方论证和考察,纯粹依靠记忆力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让你有所收获。
END.
【原创文章,盗版必究。作者Tina,浙大新闻学硕士,多年媒体记者经验,500强集团品牌公关经理,心理咨询师。如果喜欢,欢迎点赞并关注@Tina心理1,持续输出心理学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视角帮你解读生活、看透本质。】
上一篇:流感疫苗管多长时间 什么时候接种最好
下一篇:北极贝真的来自北极吗?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