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旅游会导致生态灾害?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中国气象报记者 徐文彬

  最近,一条关于北极旅游的消息让学者们产生了深深的担忧:水晶邮轮公司“尚宁”号豪华游轮8月从美国阿拉斯加出发,经西北航道前往纽约,预计全程需要32天,过程中会有破冰船及直升机随行。载有一千名乘客、六百名机组成员和服务员,是历来通过西北航道的船只中载客量最高的一艘,预计可刺激区域内旅游商机,但学者担忧“极地旅游”会引起区内生态恶化,甚至导致部分物种灭绝。

  

  气候变暖使得“征服”北极更容易

  近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北极地区的海冰逐渐融化,一条途经加拿大北部、连接太平洋及大西洋的西北航线逐渐浮现。其实,人类早在100多年前就发现了西北航道,但由于海水结冰,航行非常困难,直至近些年海冰减少,船只才得以通过。

  西北航线在西方文化,特别是探险文化中几乎成为一个梦想和象征。在过去,探险家们长久以来一直意识到北美大陆以北有一条连接欧亚的航道,但是从未有任何一条船能够完成全部航程。直至一百多年前,挪威人罗阿尔德·阿蒙森购买了排水量为45吨,十分坚固的“格约亚号”。船上装备有风帆和一个13匹马力的引擎。“格约亚号”于1903年夏季从奥斯陆峡湾缓缓驶出,在1906年8月突破最后一段航线,成功完成了航行。水手们在航行过程中还获得了宝贵的科学数据,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关地磁和北磁极准确位置的观测。此外,他们还搜集到了有关西北航线沿途爱斯基摩人的人种学资料。

  在罗阿尔德·阿蒙森走通了西北航线之后,在将近一个世纪里几乎没有人能够再次成功穿越,直到近二三十年因为海冰融化,人们才再次“拾起”了这个梦想。所以,通过西北航线进行北极游,从某种角度来讲不只是旅游,还是西方探险和探索文化的传承和延伸。

  北极旅游或成“末日游”

  

  现在人们都知道,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盖融化,北极熊等北极生物正面临生存危机,一些旅游业者以此为噱头,鼓动人们“在消失前去看一看”,此次新闻报道的水晶邮轮公司正是其中之一。

  该公司负责营运的高级副总裁托马斯·马兹伦向一家网站表示,鉴于北极冰川近些年加速融化,为旅游工业开辟一条新的航线正逢其时。“在过去的25年里,我们(水晶邮轮公司)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他说。

  尽管“一生仅有一次”的口号足以让很多人跃跃欲试。但在一些环境保护人士及组织看来,这样的旅行很可能对北极环境意味着一场灾难。

  有环保组织在2014年的报告指出,游轮每年在全球海域排放约38亿加仑污水,水晶邮轮更是被点名为其中一家“不及格”的营运商。全球销售量最大的生活科技类杂志《科技新时代》就将该趟观光航程描述为“环境灾难旅游”。

  世界自然基金会可持续航行专家邓布里耶表示,水晶邮轮公司已努力减小“尚宁”号行程对环境的影响,但一旦发生意外,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恐无力处理。也有专家表示,北极游除了导致西北航道逾千种生物的栖息环境受到威胁,爱斯基摩人的食物也可能因此减少。

  研究北极主权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学教授拜尔斯估计,“尚宁”号将导致更多游轮采用西北航道,危害北极脆弱的自然环境,如果发生意外,可能会引发“灾难性后果”。拜尔斯更形容北极游轮是“灭绝旅游”。

  不过,水晶邮轮公司却声称,这是一次提升人们环保意识的旅行。除了参加旅行的游客之外,此次旅行还将有14名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一同前往,并通过开办讲座等形式向旅客们介绍气候变化给北极所带来的环境影响。“这些专家们将向游客们介绍气候变化的信息及其对北极西北航道的重要影响。”托马斯·马兹伦说。

  此外,水晶邮轮公司还表示,“尚宁”号以及一同前往的护航舰都将以船用轻柴油作为燃料以避免给北极地区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不过,对于“碳足迹”问题,水晶邮轮公司却始终没有提及。

  旅游参与者须自律谨慎

  对于生态系统脆弱的北极来说,过度的旅游开发蕴藏着很多风险。芬兰拉普兰大学北极中心的学者梅蒂埃宁认为,过度的旅游可能增加北极的环境负担,破坏生物多样性,对宁静的自然造成干扰。

  2007年,南极曾有观光船沉没,泄漏的燃油严重污染了附近的企鹅聚居地,造成生态危机。不少人担心随着北极观光船只增多,类似惨剧可能再次发生。此外,北极一带人类活动增多,也可能令当地环境退化,例如邮轮燃烧大量化石燃料会加剧气候变暖,邮轮弃置的垃圾也会污染土地。

  不过,即使没有旅游的影响,北极生态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已成事实。之前媒体报道发现北极熊吃海豚,这被认为是气候变暖导致北极生态变化的一大重要证据。过去,北极熊的食物——海豹,需要在海冰上才能猎得。如今海冰面积大大缩小,北极熊便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不过变暖的气候使得海豚较以往更早来到北方,也为北极熊改变“食谱”提供了可能。

  正是基于气候变暖的事实,去北极旅游变得更加容易,这为推动该地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机会。曾在格陵兰岛做过多年实地研究的芬兰多维旅游研究所高级讲师托马西尼认为,如果游客人数不是太多,往往会给当地带来积极影响,如经济效益、文化收益和社会交往机会等。但当游客人数增多,尤其是超过当地人口时,负面影响会逐渐显现。托马西尼研究发现,一艘载有数百名游客的游轮,在格陵兰的某个小村庄哪怕稍作停留,都会给当地人带来恐慌。

  虽然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但北极旅游还是不可阻挡地持续升温。不过令人忧虑的是,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北极旅游的法律规范。一些地区自行拟定了行业规则,但大都限于本土旅游业者,尚未形成国际性的规范。对旅游业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行业自律。要让旅游从业人员明白,对北极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损害他们的商业利益,要以令人信服的实例来说服他们谨慎行事。

  同样,对于游客而言,也需要自律。来到北极的游客也要懂得敬重大自然,最直接的行动是:把带进自然界的所有东西都带出来,在离开时还原自然的本貌。

  (来源:《中国气象报》 责任编辑:王美丽)

上一篇:《跑男》天津大学站真的被学生喊话滚出去?这次背的锅有点大
下一篇:《中国机长》还原川航8633史诗级备降,紧张的心尖尖都缩成一坨佬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