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张涵予黑脸,关晓彤废角!除了惊险,《中国机长》还有什么?
国庆档电影“御三家”票房第二,口碑第二,《中国机长》够稳。
开场欧豪耍宝比心,喜剧片的轻松;
中间涵予控机分云,灾难片的惊险;
结尾乘客热泪点赞,献礼片的升华。
虽说要啥有啥,但影神还是得说句公道话:《中国机长》,只能算将将及格。
一些观众看后觉得,《中国机长》不如《萨利机长》《迫降航班》等空难电影优秀。
此类对比有些多余。
首先,着眼点不同。
刘伟强注重的是灾难过程中,机长、乘务员、乘客等人的反应;
“东木”强调的是灾难发生后,各方大佬对空难的马后炮式发言。
完全两个叙事模式,哪好对比?
其次,大环境不同。
很多人老在吐槽,为什么电影不去追究风挡爆裂的原因。
拜托,你也不是不知道当下国产电影大环境,连展现类似《迫降航班》中空乘糜烂的生活都是不可能的。
最后,朱亚文饰演的监管局领导能转一圈机舱,并给机长一个“牛掰”的评价,就已经破天荒了。
毕竟,飞行事故这种大问题,能不怪人,就怪天。
尽管抛开这些常识性问题,《中国机长》中存在的一些bug仍旧影响整体观感。
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个山寨版“泰坦尼克号”的设定。
灾难片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拍法就是——展现人性。
如何展现?把他们集中在一起。
电影《泰坦尼克号》,除了杰克、露斯你侬我侬的爱情,那艘巨轮本就是个小社会。
海上:有钱人,没钱人;贵族、富商、画家、奴仆……
空中:广场舞大妈、老军人、网红主播、叛逆少女……
形形色色的人,坐着那飞机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
除了人物堆凑,社会元素更是少不了。
之前坐飞机坐的都是经济舱,看到片中锡纸包的饭菜,倍感亲切。
然而头等舱乘客吃的,都是用小盘子装的佳肴,还能用粥换小面。
上厕所的阿姨说出了我的心声:“好宽敞!”
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导向——阶层性。
不难看出,刘伟强想把四川8633打造成空中版“泰坦尼克”。
社会宏观架构没问题,那人物微观逻辑呢?
先说那个被杜江抛媚眼的“四姑娘”。
孤单一人去拉萨,为的是什么?失恋?人生无望?总之能产生无限联想。
通过这次空难历险,她对机舱内其他人员有没有一个反馈,或对自己有没有一个情感变化?
都没交代,仅成了杜江撩骚的点缀。
还有头等舱社会大哥身边的美女,本值得大书特书,结果也是不了了之。
不同于那些谴责不良行为的群众,小姐姐从头到尾一句话不说,但给了社会大哥一个恶狠狠的眼神。
大哥刁难空乘,小姐姐不爽,什么象征?不就是网络上自恃清高的文艺键盘侠吗?
看别人看不惯,但真到了自己做又不行,典型的手电筒光照别人不照自己。
这样一个满身是光的角色,最后也被拍没了。
不如就社会大哥帮助乘务员上前的片段,加一段小姐姐空难时的自保行为,做个反差。
最后也让她意识到问题所在,下飞机时放下偏见,与大哥递个和解的眼神,不是更丰满?
社会人物群像立是立起来了,但在落幕时,却没把群众人物的背景解释清楚。
背景模糊,使得行为动机不明,人物脸谱化。
用小面和粥为难空姐的社会大哥,是为了为难而为难:
危机时刻体恤空乘安危的藏族阿妈,民族圣母的描绘太过刻意;
还有那对贪便宜多拿榨菜的老夫妻,能看出来是为了展现小市民心理。
角色没有转变,仅仅是功能呈现,灾难中的人性挣扎成了一味咆哮,最后只要冲着机长、乘务员竖大拇指,就行了。
舱内争分夺秒,舱外等待回应。
一内一外,看似张弛有度,时紧时慢,实则废戏连连。
比如关晓彤那个航天爱好者。
不错!现实中,正是这些航天爱好者,在飞机失联后,第一时间捕捉其信号,并赶往迫降现场,拍下落地全过程。
正是这一事件的重要观察者们,在片中却给人很废很废的感觉。
此外,机长家庭环境的描绘,使原本丰满的人物显得不痛不痒,甚至影响了机组人员形象上的构建。
全片重点在张涵予饰演的机长身上,但除了阴沉着脸,机长的性格我们并没有记住。
塑造人物,讲的是逆境突显。
这里的“逆”,不是灾难,而是源自他人的质疑。
如果战区空军领导处于安全考虑,对机长造成威胁,那么电影还有点看头;
如果陈数饰演的是机长的前妻,家庭的破碎也能使机长的形象更立体。
可惜,人物360度无死角完美不说,加上机长本身就不善言辞,英雄人物成了死水一潭,所做的不过是:
开飞机——遇险——把飞机开回来
至于心理活动,跟他那张脸一样,不动如山。
机长绝缘,乘务长也好不到哪儿去。
回想一下:乘务长有没有家庭?
没有。
开头,在李沁角色被男友送到中心时,乘务长形单影只,与双双入对的两位形成对比。可见,乘务长是个孤单的角色。
但到了空难的时候,乘务长摸了自己的手,我们发现了戒指。
一个孤寂,一个圆满,而导演之后又没再交代,角色性格又一次产生割裂。
袁泉跟张涵予的演技,无可挑剔,不过碰到角色本身的问题,也是无力回天。
机长家庭的和睦让这次空难少了份降,乘务长已婚但孤独的心理又少了份落。
飞机是降下来了,但《中国机长》的情感没能平稳着陆,少了厚重,仅剩惊险。
9800米高空,驾驶舱风挡破裂,正副机长整个身躯暴露在低温、大风、雷电、缺氧的状态下。
35分钟后,飞机安全着陆。
这是值得载入航空史的奇迹。
而电影耗费大量笔墨,试图在还原惊险的同时重塑机组人员“人”的一面,未料还是飘了。
萨利机长具有911创伤,《迫降航班》中的丹泽尔·华盛顿则是个瘾君子。
那中国机长呢?
沉着冷静,沉着冷静,沉着冷静……
当沉着冷静流于一个生冷的词汇,而失去了落地的实感,是永远无法让观众共情的。
灾难片,能共险,是人的本能;能共情,才是电影的牛掰。
仅以此,《中国机长》的大拇指还是受之有愧。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