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长大以后,我们才看懂《千与千寻》
01
Read for Life
6月21日,《千与千寻》在中国内地影院正式公映。
它是唯一一部同时斩获奥斯卡与柏林金熊奖的动画电影,在中国,107万人打出豆瓣9.3分,是宫崎骏作品中评分最高的一部。
电影《千与千寻》
小时候看《千与千寻》,有人说,是被怪物吓哭,担心爸妈变成猪而做噩梦,疑惑无脸男为什么总是跟着小千;也有人说,是羡慕千寻有一段勇敢的冒险,被千寻和白龙之间的感情打动。
但几乎所有人都承认,长大后再看《千与千寻》,他们都有了全新的体会。
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现实世界的残酷:因为贪食而变成猪的父母,因为膨胀的欲望成为吃人怪兽的无脸男,遗忘了自己的名字、逐渐被内心阴暗面吞噬的白龙少年……
即使是在神怪的世界里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人性的晦暗复杂,宫崎骏通过千寻这个角色告诉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会面对种种欲望和抉择,如何抵御外部世界的侵蚀,不忘本心,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因此,《千与千寻》就是一部成人世界的电影。
02
Read for Life
成人的世界,
时刻都面临着“成为猪”的诱惑
《千与千寻》里面有一幕,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
千寻的父母在冷冷清清的街道突然发现了一个美食琳琅满目的免费美食,他们没有任何质疑和等待,就进去吃得大快朵颐。
直到天快黑下来了,她的父母吃得还不肯走,最后千寻进去叫他们的时候,发现他们都变成了猪。
餐厅的老板,把鞭子抽打在千寻父母的身上,他们发出了猪一模一样的嚎叫,什么油脂,唾液,食物残渣全都喷到在地面上了。
这样的食物一看就有问题,可是他们却跑进去大吃特吃。
他们纵容自己的贪婪和欲念,变成了猪,最终变成了被人控制和奴役的动物。
人往往在拥有丰富的物质之后,精神层面便开始荒芜,逐渐地走向喧闹和浮躁,就像水开了必然要沸腾一样。有的人拼命地赚钱,就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羡慕,以满足虚荣心。所以,古今圣贤智者大多一生清贫,他们不是没有赚取钱财的能力,而是怕自己驾驭不了自己的欲望。凡是值得后人敬仰的,大多都是清廉之士。
其实想想我们现实的成人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排队免费领鸡蛋和听讲座,最终却因为自己的这点贪念,买了对方高价的虚假保健品。
免费让你玩游戏,最后你玩得爽到飞起的时候,想要升级却怎么也升不动了,必须花高价买他们的装备。
于是我们恍然大悟,在悄然无息中变成了被割了韭菜的“猪”。
不仅如此,许多人因为自己的贪念,正在变成麻痹、盲目的状态。
因为超前消费的渴求,陷入了网贷的陷阱,最后发现钱永远也还不完。
因为短暂快感的迷惑,戒不了熬夜的习惯,自身的健康岌岌可危。
因为嘴巴贪恋高热量、口味重的食物,可是自己却脂肪堆积,大腹便便。
一个人有欲望很正常,可是如果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就会像千寻的父母那样,变成任人宰割的猪,最后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起。
03
Read for Life
在孤独面前,我们都是无脸男
《千与千寻》里有一个角色让人过目不忘,它从头到脚披着黑袍,脸遮白色面具,如同一个黑影般独立。它不善言辞,只会“嗯”、“啊”做应答,它在剧中被命名为:“无脸男”。
我本以为我懂这个无脸男是谁。
它没有具体的形状,但它一直如影随形。它给人带来礼物,名叫清净、安静、专注,助人达到成功;同时,它也疯狂地需要关爱、理解和接纳,当它得不到人性的关怀,它会疯狂地投入对实物的追求中:
《千与千寻》里,无脸男吞食了成吨成吨的美食,甚至把好几个人也一并吞进了肚子,在一顿无节制的囫囵吞食之后,本来无脸男只有一人高,一下子转变成了有一个房间大的巨型黑影。
无脸男,这个戴着面具的黑影,它的真名叫孤独。
孤独,物质解决不了,别人的陪伴也无法根除,单纯的追求物质、想用热闹杀掉寂寞的欲望、想用情欲磨灭寂寞的念头、“拉一个人陪我不寂寞”的想法,这一切都在逃避,让孤独更孤独。
你越跑,孤独越在后面紧追不舍,你一路狂奔,却还听得见身后的黑影在哀嚎:“别走!别离开我!我好孤独!”
那扇没有表情的白色面具之下,是你我的脸;那个黑影是你的,也是我的;那份孤独,你和我共同拥有着。
汤屋里面热闹非凡,可是无脸男却一直在外面游荡,因为汤屋的那些人看不起他,不让他进来。
只有千寻没有用世俗的眼睛看待他,下雨那天,千寻看到他站在雨中,担心他被雨淋湿了,便打开门让他进来躲雨。
千寻对他的关心,就像一束光,点亮了他的整个世界,让他的身体温暖起来,所以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对千寻好。
千寻需要一个药浴牌子,他帮她弄到了,后面又偷了好多药浴牌子给她。
他看到别人喜欢金子,他以为千寻也会喜欢,可是千寻拒绝之后,他惭愧地低下了头。
无脸男无法融入集体,他常常孤独地在桥头伫立。
他经常会感觉很惭愧,觉得自己是在给别人添麻烦。
但他常常又感觉很孤独,内心又渴望被别人爱,这像不像现实生活中的我们?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渴望交到朋友,谁对我们一点好,我们便掏心掏肺地想要回馈给对方。
为了合群,我们会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说一些违心的话,极尽努力去讨好和巴结那个群体里的人。
因为我们害怕孤独。
无脸男的卑微和讨好中,都有我们的影子。
有时候和一个人聊天,我们发给对方的消息,他很久才回复,可是我们收到对方的消息,却总是迫不及待地大段大段回复给他。
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习惯,给一个很重要的人发消息,如果对方一直没有回,那自己就会默默删了那个对话框。
因为总感觉那个对话框,见证了自己的卑微和讨好。
我的很多朋友,都曾经把自己的微信头像改成了无脸男,而他们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历。
无脸男为什么是没有脸的?
因为他在卑微和讨好中,早已失去了自己,也忘记了自己本来的面目。
04
Read for Life
我们曾反击这个社会,
可是却变成了最讨厌的人
为什么《千与千寻》的大部分场景是发生在浴室?
因为这里是洗去人们污垢,是最脏的地方。
汤婆婆自己就是这肮脏的源头,她可以在上一秒钟对顾客笑脸相迎,下一秒又对员工变脸痛骂。
锅炉爷爷最向往自由,他年轻的时候去过很多地方,曾经仗剑走天涯。
可是中年之后却困在一个锅炉房里面。
白龙似乎很酷,惩恶扬善。可是他迷恋魔法,被汤婆婆给控制,替她做了很多坏事,他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千与千寻》整部电影就是对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个投射。
整个浴场的人,都努力工作,加班加点,像一颗颗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像不像我们现在996的员工们?
你看这个青蛙,劳累之后在窗户口抽烟,和我们加班的员工在上班之余赶紧抽根烟不是一样样的吗?
汤婆婆会夺走每个人的名字,这难道不像极了我们在融入社会之后,没有了自己而只剩下什么王经理,张总工,孙处长,钱院长吗?
无脸男在浴场撒下金子,那些被工作重压的人,都卑颜屈膝,弯下腰去捡,他们都曾经有诗和远方。
可是在现在的压力下和自己的欲望中,早已迷失了自己,也忘记了当年的名字。
汤婆婆的孩子——巨婴,他其实就只是一个被关在温室里的孩子。不知道太阳何时升起,也没见过黑夜里的星星。
即便如此,在长途跋涉以后,它还是会体谅一路上驮着自己已经精疲力竭的汤鸟。而对于千寻施出的援手,它也是傲娇地扭过头坚决地自己走。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是对金钱的诱惑,或是对权利的迷恋,或是一成不变的禁锢。
最终,我们都活成了那个面目全非的人。
你还记得自己当年的梦想吗?现在呢?
你还记得当年陪在你身边的人吗?现在呢?
你还记得自己要活成什么样子吗?现在呢?
电影为什么要叫千与千寻?
因为故事说的就是一个叫千寻的小女孩,差点要在充满欲望的社会中被夺走名字变成了“千”,可是她最后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名字。
很喜欢电影里面的一句台词:有些事情经历了,就不会忘记,只是暂时没有想起来罢了。
我们或许会短暂的迷失,但自己当年的样子永远不会忘记。
“曾经发生的事不可能忘记,只是想不起来而已。”
小时候看《千与千寻》,是一部刺激又奇幻的冒险之旅,沿途的人都是过客;
现在再看《千与千寻》,更像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段人生,失去、寻找,也许未来再不能相见,这些相遇最后都变成成长的财富。
《千与千寻》中文版海报
《千与千寻》里的每一个镜头都精细考究、耐人寻味,背后是宫崎骏和整个制作团队无数次的讨论和练习:
白龙从墙上跌落倒地,宫崎骏告诉大家要画出蛇的姿态;白龙挣扎扭动,那就观察案板上的鳗鱼;为了白龙吃药丸的片段,制作组专门跑去宠物医院,用DV拍下狗狗龇牙、咬合的动作,回来反复研究。
正是这些细节之处的严谨,才让观众在每次重看时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网页截图
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能解读出许多个千寻。而它之所以在18年后重映依然备受期待,也是因为这些细节背后,蕴含着无数真实生活的力量。
《千与千寻》我最喜欢的场景就是海上电车的那一段。
傍晚的夕阳把天空染得通红,电车在平静的水面上留下一长串涟漪。
在阔达的海面上,在空旷的电车中,千寻与无脸男并肩而坐,谁也不说话,但是却感觉无比温暖。
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初心,也想起了为什么要出发。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
◎如果读者朋友有自己的心中所想,可以投稿哦,一旦刊载,经支付一定的原创费用,投稿请发送word版的文档发送至:2020714509@qq.com。
记 得 拉 至 文 末 为 书 氪 点 在 看 哦 !
上一篇:《半个喜剧》郑多多我居然被你的渣种草,而且渣的令人同情
下一篇: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为什么拜太乙真人为师?他又为什么说方言?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