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非本意,但愿暴力平,从电影《误杀》映射到现实中的教育意义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在它被冠以“犯罪爽片”与“剧情片”的同时,别忘了,它更重要的是教育片

  ——@影影曰曰

  由陈思诚担任监制,肖央、谭卓、陈冲、姜皓文领衔主演,柯汶利执导的处女作《误杀》于12月13日全国贺岁档上映。在票房与口碑的两架马车的奔驰下,《误杀》指数一路飙升,其话题热度甚嚣尘上,远远将同期上映的由“天王嫂”昆凌荧幕首秀的《天火》以及“陆地最强男人”道恩·强森主演的《勇敢者游戏2》甩出一条街。之所以会出现“误杀”级现象,是因为它“生正逢时”——青少年犯罪”、“校园霸凌”、“社会反杀”为它作嫁衣,给了它足够的话题度。

  《误杀》里高潮迭起的剧情和极具品质的细节,令观影者大呼过瘾;烧脑的瞒天手法,前后呼应的细节伏笔、另含隐喻的意象和镜头语言,更是令观众赞叹导演的“神通广大”;加之,大片云集。,同台飙演技,更是一场视觉盛宴。以至于一度被誉为贺岁档“杀”出重围的犯罪爽片。

  尽管电影《误杀》是一部改编作品,在故事方向上,与《误杀瞒天记》一脉相承,但电影却对故事的最终结局,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不足120分钟的时长,不仅让故事节奏变得更加紧凑,同时还为电影增添了大量的细节剧情,让原有故事情节变得更加细腻。而正是精益求精的创作技艺,才让电影凭借着好口碑,成为了观众之间,口耳相传的佳作。

  看完影片,我心里也是怎一个“爽”字了得,但待爽快的心情平复后,随之而来的是如临深渊的沉重,影片成功的背后,却是一场场“校园欺凌”“青少年犯罪”“社会反杀”垒积而成的,我们没经历过欺凌,而为电影狂呼;那些受过欺凌的呢,他们是不是会撕心裂肺地狂哭?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同样,电影也应不做无病呻吟的电影,应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而《误杀》中的“言之有物”便是“教育”二字。一场意外的“误杀”,却是两个家庭悲剧的来源,更是全社会舆论漩涡。一串简单的数字背后,却是惊天动地的社会话题。

  “犯罪爽片”只是《误杀》被包裹的外衣,如果一层一层地剥去,你会发现他的内核刻着两个醒目的朱红大字——教育。

  《误杀》改编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影片讲述了李维杰与妻子阿玉在泰国打拼17年,膝下育有两个女儿,年届四十的他靠开设网络公司为生,生活平静美好,为人也颇得小镇居民的好感。而这一切美好却被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打破。这个充斥走私,贩毒活动的边陲小镇,各种权力交织碾压公平正义。

  李维杰的大女儿平平被督察长的儿子素察强暴,后者因前者反抗遭误杀。李维杰曾亲眼目睹督察长滥用私刑,深知法律无用,为了维护女儿,捍卫家人,李维杰埋尸掩盖一切证据,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缝隙中,与警方在身心层面,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殊死一搏的较量。

  今天抛开“犯罪爽片”的标签,从故事情节、情感表达两个角度,解读这部电影的吸睛之处。在第三部分,我会结合影片,谈谈当下社会教育现状以及对社会的意义。

  01.一场误杀,两种悲剧,全民对抗,简单数字下是隐藏已久的愤怒

  圣经《旧约》中:挪亚后有个叫亚伯拉罕的闪族人,他99岁得一子。一天,耶和华突然降临,要他杀子以撒献祭。以撒不知自己是祭品,跟随父亲上山,亚伯拉罕准备好一切,正将儿子放上祭坛欲动刀时,天使飞来拉住其手,不准他杀子,告诉他只是耶和华的考验,并改用羊来做为祭品。这就是替罪羊的来历。

  虽然“替罪羊”一词是舶来品,但却被中国人运用的炉火纯青,在《误杀》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李维杰为人善良、乐于助人,对警察颠倒是非、黑白不分的行为十分不满,在看到朋友被警察殴打时,李维杰立刻上前将朋友护在身边。但气愤至极的警察却要枪杀李维杰,幸而被拦了下来,无处发泄的警察开枪打死了一直绵阳,旁敲侧击地让李维杰小心点。

  “替罪羊”的出现,使得李维杰对警察又惧又恨,也以此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在位高权重的拉韫一家看来,李维杰一家就如同小小的蚂蚁,随时都可以碾死。正是这种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主宰者”的思想,才使得其儿子素察,在侵犯李维杰大女儿平平后,依旧趾高气扬,丝毫没有悔悟,大有“我爸是李刚,我怕谁”的气势。

  在误杀发生后,为了抹杀在场的证据,李维杰为此展开了一系列不在场证明的活动:带全家旅游,制造时间上不在现场的假象;途中与人发生冲突,很自然地让别人作为他不在场的证人;故意同他人高声争吵与交流,让他人对他印象深刻,所有的一切,只为不在现场提供完美的证明。

  在警察带着伤痕累累的李维杰到坟地挖掘尸体,却挖到被打死的绵羊时,底层的人民彻底暴走了,不仅是因为警察愚弄他们,更是为李维杰打抱不平,认为警察就是故意整李维杰的,可以说李维杰代表着底层人民,整李维杰,无疑就是在打击整个底层人民,人民的怒火正在燎原,一场不可避免的暴动迅速席卷而来,最终的结果是拉韫一家惨淡下台。

  在这场误杀中,没有赢家,只有两败俱伤。影片最后,李维杰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一切都无法挽回,他自己也走向了犯罪深渊,等待他的是冰冷的手铐以及暗无天日的监狱。.一场误杀,造成两种悲剧,引发全民反抗。

  02.剥开误杀下的外衣,其实是对现实的映射

  《 误杀》之所以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与它映射当下的一些现象密不可分。“暴力侵害”“社会反杀”都可以在《误杀》中寻得踪迹,而现实社会中,这些现象却时有发生:国外:2004年韩国庆尚南道 密阳市 发生集体性暴力事件,嫌疑人18岁;国内:2019年,常州15岁男孩暴力性侵7岁女童,并将其推下25楼!

  2018年8月27日,“昆山反杀案”;2019年2月8日,“丽江反杀案”,历历在目,件件在心。有人说那些反杀案被误杀的,就应该如《误杀》中的素察“该杀”,影片中的误杀,现实中就该杀吗?我想这不是影片想表达的主旨,也绝不可能是这样的主旨。

  当现实搬进影视,影视映射现实时,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平衡影视表达的主旨与现实的关系,而二者的契合点则是观众所思考后的结果。无论是感性主观地思考,还是理性客观地思考,都不能枉顾道德底线与法律约束。

  “艺术高于生活,却源于生活”,《误杀》题材“取之于民,教之于民”,在影片以飨观众、呈现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在教观众思考面对《误杀》中的险境时,我们该如何抉择?

  03.基于《误杀》,结合现实,从三方面谈谈当下社会应该如何避免或者减少“误杀”事件的发生

  每部电影都有想表达的主旨,有些现实中被大众忽视或者轻视的现象,借用电影语言表达出来,更能引起关注。《误杀》同样是借用电影语言,将近几年发生的社会现象,借银屏将其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从而引起大众的共情。电影是现实生活的载体,它将现实中发生过的事,以回忆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对于《误杀》呈现出来的现实,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①社会方面: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个体影响着社会,同样社会在影响着个人。在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个人的约束以及道德规范。

  近几年的“扫黄打非”“扫恶除黑”成效显著,大大净化了社会环境,但与此同时,却滋生了其他不合理、甚至更恶劣的现象。校园霸凌、青少年犯罪现象等来势汹汹,大有“蔚然成风”之势,之所以会如此,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还有法律的空白以及不健全。

  为了遏制校园霸凌、青少年犯罪现象的蔓延,在社会方面应该:健全法律,保护受害者权益;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学校不仅仅是教书的地方,更是育人的地方,因此,学校对于法律知识与道德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②家庭方面: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

  家长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极其重要,影片中拉韫一家对其儿子的溺爱与放纵是悲剧发生的根源。身为警察局长,凭借社会地位,目空一切、趾高气扬,在生活与工作中一直以“主宰者”自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子素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就学会了父母的一套,其他人在他看来,就如同草芥,糟蹋也就糟蹋了。

  现实中,一件件家庭悲剧的发生无不与家庭教育紧密相关。教育的缺失与爱的泛滥之间的矛盾,是导致伦理惨剧发生的来源。如何避免或者减少悲剧的发生呢?

  爱有“度”有人说“溺爱的起点是爱,落脚点却是恨”,这一点,我想大多数人没有异议。往往悲剧发生后,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当问及孩子为何谋害父母或者其他亲人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往往令人不可思议或者令人寒心:“他们没给我钱买东西”、“他们对我管的太严”、“他们对我太好,为何这次没满足我?”……。十多岁就手浸鲜血,除了发出“地狱坦荡荡,恶魔在人间”的愤慨,更多的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关于爱的思考。

  教有“理”“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但都9102年了,仍有人信奉这一套。说不上三五句,就动粗。长此以往,压抑在心中愤怒,终究会如同火山爆发,全力倾泻。家庭暴力同样是家庭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孩子的教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即使是他/她犯错,打不是最终解决的办法,让他/她知错,才是最终目的。

  ③个人方面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影片中素察,枉顾法律与道德底线,侵害他人。不仅是他思想道德低下的表现,更是对道德底线的践踏。如果他道德高尚,思想高尚,那么他就不会因此而丢掉性命。现实中,因道德低下与他人发生口舌之争,而导致的惨剧,让人心痛的同时也让人心寒。

  一个思想道德觉悟高的人,绝不会去触碰法律红线与道德底线,一思想道德觉悟高的人,同样也不会被他人无理地侵害。

  加强心理健康建设一些暴力事件的发生,往往同心理健康有关。那些霸凌者之所有会对他人施暴,不仅仅是社会与家庭共同影响的结果,更是其本身人格的不健全、心理扭曲所导致的。因此,加强心理健康的建设、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是迫在眉睫的事。

  结语:

  法国社会活动家萨特曾说对于暴力,我只有一件武器,那就是暴力。这句话显然是击中了许多人的内心,但对于暴力事件,绝不是以暴制暴。社会约束、家庭教育、个人法律与道德的建设,才是暴力的终结者。

上一篇:刚放假就得流感:孩子真的需要打疫苗吗?流感疫苗5大热门问题
下一篇:《千与千寻》宫崎骏画出了一个世界,教会一个道理,别忘了名字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