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4》:电影中的叶问和历史原型,原来有这么多相似点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今年上映的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电影有很多部,比如《攀登者》、《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只有云知道》等。其中《叶问4》是最特殊的存在。

  一般根据真实人物或者事件改编的影视剧都会在最大还原真实性的基础上做部分戏剧修改,基本不影响人物形象和剧情核心思想。但是叶问系列电影却反其道而行,根据电影主题去塑造叶问这个人。

  因此,很多观众认为叶问系列电影不是对真实人物的再次书写,而只是导演借由“叶问”这个名字拍自己心中的功夫电影。

  仔细看完一系列电影,我发现甄子丹饰演的叶问和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叶师傅并不只是名字相同,他俩之间在思想和性格上也有很多契合点。

  影视剧和生活中的叶问:行为不同,性格相似

  4部叶问电影向我们呈现出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英雄”:即使身在乱世,他也很少谈论国家命运,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主动出手。无论对谁都以礼相待。在他心里:“拳头没有胜负之分,人才有。

  现实生活中的叶问,生于富贵之家,妻子张永成出自晚清名臣张荫桓家族。战乱年代经历过很多艰辛波折的事情,但却始终保持着传统的教养。

  叶问的徒弟梁绍鸿曾回忆说:“师父他特别爱整洁,平时话不多,说话虽简短,但是很完整,每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会说出来。即使是对家里的佣人,茶馆酒楼的侍应、服务员,从来都是很客气。”

  电影没上映之前,很少人知道叶问是谁,即使知道,也是因为他曾是李小龙的师傅。

  叶问一生教弟子打拳从不挂牌,也不卖招生广告,这样行事,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保留“有选择收徒弟之主动权。”传道授业二十年多年,一直信守这个原则。

  对他而言,武术是大同的,千拳归一路。他从来不反对弟子练习别家武术,更没有拉帮结派,肆意斗殴的心思。这和《叶问2》中叶问被其他武馆排挤,没有效仿,而是以德报怨,以大义为先的设定异曲同工。

  不神话武术,是对武术的尊重

  《叶问4》上映后,有人网评说他最后一战赢得“不光彩”,面对敌人,他失去了以往的冷静,在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使出了插眼、封喉这样的所谓阴招。

  李小龙曾说:“亚洲人和欧美人在体格和力量上有差距,所以拼力量是处于弱势的。”

  因此,体格相差甚远的两个人较量武力,不止是武术技巧的问题,也有身体力量的因素在内。

  从体格上看亚洲人是偏弱的,电影的第一场打斗是中华总会的师傅和空手道格斗师哥连对打,上去的好几个师傅都是惨败。

  细观蒋师傅和哥连的对打,好几次蒋师傅都取到了上风,但是最后还是被打倒了。不是蒋师傅的武术不厉害,而是两人在体格、力量上相差太多,“攻击再多次也打不倒对方,但是只要被攻击到一次,就是致命的伤害”。

  这种局面一直持久到最后叶问和巴顿的对决,一开始叶师傅一直处于上风,但是打不倒对方,之后被逮到机会,频频受伤。

  电影的这一设置,恰恰是贴近事实的体现。不神话武术,是对武术的尊重。

  力量悬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道义。万师傅和叶问较量的时候发现他手受过伤,于是背过一只手和叶问单手打,巴顿却是一直追着叶问受伤的手打。

  叶问在前3部电影几乎没有使用过传统武术的杀人技,只有叶问4的最后一场,叶问使出了近乎狠厉的招式。其实传统武术并不是“花架子”,而是作为战场杀敌术诞生的。《一个人的武林》中王宝强使出的招式更贴近一开始武术存在的意义。

  因此,叶问在终极一站中使出“狠”招,除了一开始“没有规则”的规则和体格力量的悬殊,还有武术本身就有战争的“底色”。

  “不能忍,要自信”,才是走向世界的方式

  电影中有四处表达忍和不忍的剧情。

  万若男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她一开始忍耐、躲避,欺负她的同学却一直咄咄逼人,后来实在躲不过出手反抗,招致同学父亲的报复。

  面对美国人的歧视,以万师傅为首的华人也是息事宁人的态度,结果被哥连侮辱,被移民局非法拘留。

  当万师傅被拘留,若男给同学父亲下跪的时候,万师傅才知道有些事忍是没用的,于是他接受了巴顿的挑战,虽然输了,但是他心里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

  这就是电影最后叶问和巴顿的决战,面对对方一次次的杀招,叶问使出了武术中的杀人技。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也是电影想表达的一个小主题。要想在异国他乡立足,一味忍让绝不是长久之计,裹足不前并不是立足的方法。

  电影中李小龙出场虽然不多,但是他对于武术传播的“另类”方式,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却是一个可以去尝试的路。

  他不拘泥于传统,集各家武学之所长,并将国外的格斗术融合入传统武学中,自创截拳道,招收外国学生入门练武术。

  面对国外的空手道、格斗术,甚至习武环境,他是自信的态度,不认为自家武术不行,反而是在融合学习中不断精进自我能力。

  1月4日晚,央视《开讲啦》节目播出了中国女排队长朱婷的一期。演讲中,朱婷回忆刚刚结束的2019年,她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感悟:“我觉得自信是自己给的。人只有相信多年的积累,经验的积累,才能成就内心的强大。”

  无论身处何地,国外或是国内,人都要相信自己,相信多年辛苦积累下的底子,只有自己内心强大,才能不惧任何挑战。就像电影中的叶问,无论对手是谁,都有敢于一搏的勇气。

  英雄并不“神圣”

  叶问系列电影播出后,他在广大观众的心中一直是英雄般的存在。但是叶问4塑造的晚年叶问却并不“神圣”,更像是一个普通人。

  叶问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不顾儿子叶正的反对,远赴异乡给孩子找学校。

  他明明知道孩子想习武,不想学习,但还是坚持己见。因为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判断,认为习武没前途,孩子暂时的反抗是叛逆期的表现,以后长大了自然会明白父亲的一番苦心。

  这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的想法一模一样。不同的是,一些父母在孩子长大成人后依然做着所谓“为你好”的事情,而电影中的叶问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对儿子说:“阿正,是我错了”,最后尊重孩子的决定,亲自教他打拳。

  相比于前三部,《叶问4:完结篇》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它不是从个人英雄形象出发,而是从具体的生活情景入手,尝试刻画出一个俗世中的叶问。即使武术精湛,也要面对生活琐事,也有自己的思维局限,也会被环境、经验、偏执所误导。

  电影中叶问的形象虽然不再完美,但是贴近生活的主角更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叶问收官之作是继承,也有创新,是一部很不错的功夫电影。

  end

  作者简介:lemon青柠檬,喜欢读书,乐于分享婚姻育儿、情感心理相关内容。人生目标是每一个今天都比昨天优秀一点点。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哦!

上一篇:推荐五部古言甜宠文,因为有你的陪伴与宠爱,世界变得温暖又美丽
下一篇:《终结者:黑暗命运》票房将破亿:豆瓣评分不低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