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警察为啥爱误杀无辜市民?这款游戏试图找出答案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当行政机构附带上企业的色彩时,警察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了没有保障的群体。一个美国警察的黑化,看起来顺理成章。

  最近一段时间西方国家的治安有点糟糕。特别是美英等老牌发达国家,各种暴力犯罪事件愈演愈烈,单单9月,美国就发生了两起大规模的枪击案,英国伦敦市更是“无奈地”宣布将用“对付疾病”的方法来隔离暴力犯罪。在这些犯罪事件中,恐怖分子、反社会人群、黑帮成员的身影交织其中,构成了无数让人愤慨、同情、无奈的悲剧。这给了文艺工作者们足够的灵感,大量以警察为主角的电影、游戏、戏剧源源不断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今天我们想借此谈起这款以风格现实玩法另类闻名的警察模拟游戏——《这是警察》。

  老外的生活有多水深火热?而《这是警察》想告诉我们的要更残酷。

  一款不那么“警察”的游戏

  一款以警察为主角的游戏应该是怎样的?在许多人的认知里也许会冒出诸多选项:有的身手矫健枪法精湛;有的性格古怪足智多谋;有的身份复杂充满矛盾。但有一点是共通的,这些作品多以动作、解谜、RPG等喜闻乐见的游戏类型呈现给玩家,而《这是警察》系列的两部作品则另辟蹊径,以模拟经营的形式呈现在玩家面前。

  游戏开场界面即暗示了警察内心的蜕变

  在两作《这是警察》中,玩家扮演的虽然还是一名资深警察,但其视角已经从“单打独斗”转向了管理一座城市的治安。

  在第一作中,主角杰克是警察局长,因为权谋斗争而被迫退休,玩家的任务是帮助杰克在退休前赚够50万——显然,单凭工资是无法达成目标的,杰克必须创造一些“灰色收入”,比如和黑帮合作或者吃警员的“空饷”等。玩家的日常工作包括调度警力处理每日警情(报警);根据业务能力、特长以及性格,合理的搭配出警警员;掌握每个人的工作情况,确保他们努力干活等等。

  不过,正如前文所说,杰克需要在180天内赚够50万,如果选择与黑帮合作,满足黑帮的一些要求,往往会导致市政厅方面的不满(城市的治安变差),而这直接决定了拨付给警察局的经费和人员编制——如何抉择就需要玩家权衡利弊了。

  除了日常的模拟经营外,游戏还有一些解谜内容,比如一些凶杀案现场会获取一些线索,玩家需要将不同线索组合起来从而还原案件的真相。不同线索往往需要耗费大量警力反复寻找勘查,所以玩家的推理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案件侦破的效率。

  相比第一作的模拟经营,《这是警察》第二作则增加了战棋策略的成份,但总体而言就玩法上还是与前作一脉相承。一代的主角杰克在退休之后成了一名逃犯,来到了尖木镇,为了洗脱罪名他与镇里的警长莉莉达成协议,杰克帮助她重塑警察局的权威,后者则帮助他脱罪。二代的最大亮点在于除模拟经营、冒险和解密外,游戏还增加了战棋策略的成本,玩家在突袭黑帮或侦破某些恶性案件时会进入战棋界面,控制不同“特殊能力”的警察进行战斗。总体而言,游戏的两部作品都算是“小品级”的精品游戏,玩法深度上还是稍逊一筹,真正让笔者对游戏青睐有加的,是游戏剧情所影射的现实。

  第二作增加了SLG 的成份,提升了游戏性

  赏金猎人+保镖?

  在游戏中一个有趣的设定,警察局的人员编制与经费由市政厅保障,当城市的治安变好时,市政厅的满意度增加,更容易批准警察局要求增加编制和经费;反之,警察局的人员编制经费则会削减,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可能很多玩家感觉奇怪,不是应该根据社会治安的总体状况来决定警察的编制和经费吗?怎么游戏里的警察更像是赏金猎人和保镖的集合体呢?

  简单来说,西方国家虽然政体不一,但地方政府还是有较大的自主管理权力。与之对应的,是需要背负一些我们看似不可思议的“责任”:比如政府运转的经费。

  每年地方政府的预算大多基于上年度收入情况进行编排,由于地方政府收税的种类与数量有限,在有限收入无法完全满足不同领域支出需求的情况下,入不敷出地方政府就会“破产”。具体到社会治安这个领域,你会发现这里面的逻辑环环相扣:房产税是地方政府重要的税源之一,那么维持高房价(高税收)的前提的是有人愿意到这里买房居住,买房的前提除了有报酬丰厚的工作机会外,社会治安的好坏也很重要。为了维持好的社会治安,就必须投入更多的警力,而增加警力就需要更多资源投入,如此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美国的比佛利山庄是著名的富人区,报警后5 分钟内警察就会到现场

  但这种看似良好的运行模式在现实中面临诸多问题,首先,一座城市里不同区域房价是不同的。高房价地区(富人区)的居民肯定不愿意把自己交的税花在治安不好的地区(贫民区),毕竟“花多少钱就该享受多少服务”是天经地义的。而贫民区的居民,他们的房子既不值钱,也交不起那么高的房产税,那么按照付出回报对等的理念,市政厅也只能根据这些区域的税收情况安排更少的警力。

  自然,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就是贫民区暴力频发,警力严重不足,而富人区则“安居乐业”,巡逻警察随处可见。从这一点上看,游戏其实还是简化或者说美化了现实状况,游戏里杰克处理的警情可没区分穷人富人区,警察局的人手也是针对整座城市通盘考虑安排,而不是像现实那样有所侧重。

  维护治安还是经营企业?

  游戏里另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对警察的日常管理。

  玩家除了要逐步了解每个警察的专业水平、特长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是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爱酗酒的、爱迟到的、爱请假的什么人都有。这还不算,局里正经科班出生的警察少之又少,更多的警察要通过人力市场来雇佣——其综合素质自然良莠不齐。

  警察选单可以查看他们的具体信息

  在现实情况也是类似,像美国全国,全职警察有70多万,如此庞大的数量光靠各种警校的培养远无法满足需求,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甚至只经过几个月的岗前培训就“持枪上岗”了。

  在电影《三块广告牌》里,小镇警察Dixon是土生土长的小镇居民,并没有受过警察学院的科班教育。他平时的工作作风充满了种族歧视+暴力狂的色彩,女主角Mildred的前夫也是一名有着长期家暴史的“前警察”。有时候,你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也能进入警察队伍,但遗憾的是,由于经费不足,地方政府负担不起“科班”警察的培养费用——能在警长这一级别上配备这种“高素质”人才都属奢侈了。不难想像,当这些没有经过长时间系统正规训练的人进入警察队伍时,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的诸如美国警察枪杀无辜市民之类的新闻也不奇怪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管理警察局就像是经营一家企业,比如警察的人员编制取决于市政经费的多寡,一旦市政经费拨付不足时,警察局就不得不解聘警察,削减黑帮线人的维护经费。

  比如前些日子,饱受频发的谋杀案困扰的伦敦市宣布采取“对付传染病”的方法来减少暴力犯罪。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划分区域,将暴力犯罪频发的地区隔离开来,再通过雇佣“前黑帮分子”作为这些区域“矛盾调解员”,以减少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

  光靠警察已经无法遏制伦敦的暴力犯罪了

  这种方法此前已经在美国芝加哥、英国的苏格兰地区尝试过,对减少暴力犯罪有不错效果。问题是这种方法太花钱了,像芝加哥就曾因为经费不足的原因在2015年停止了“治疗暴力”行动,结果到次年谋杀案激增到近20年来最高,傻眼的市政厅当年又没有足够的预算再重启这项计划,只能艰难的在市民一片骂声中“熬到”2017年方才重启。

  黑或白?《这是警察》是灰色的

  在《这是警察》第一作中,主角杰克临到退休时居然连50万的积蓄都没有。尽管他是有口皆碑的正义化身,破案高手,可多年埋首工作让他的婚姻岌岌可危,不仅他的妻子瞧不起他,他的儿子也与其渐行渐远。更糟糕的是,在市长的政治权谋面前,他的荣誉一文不值。 面临半年后被扫地出门的窘境,杰克终于决定铤而走险,打算在半年内捞够50万元以挽回妻子的心。然而,即便这50万的目标也不过是妻子随口提出的,当杰克达成这一目标并无助于挽回自己的婚姻。最终,妻子还是离开了他,家庭破碎、扫地出门的杰克又面临着市长的政治迫害,被迫远走他乡。最终,在一次次“无奈”的选择下,原本心怀正义的杰克一路黑化,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莉莉和杰克达成协议的一幕,不过两人最终分道扬镳

  从某种程度上讲,杰克的遭遇是多数西方国家普通警察的缩影。

  当行政机构附带上企业的色彩时,警察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了没有保障的群体。从职业风险上看,警察应该算是“高危群体”,虽不至于到天天出生入死的程度,但每次出警都可能遭遇危及生命的情况是毋庸置疑的。游戏内也经常有类似的事件,在报警电话中描述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信息,有些报警电话看似危险重重,实际不过是报案人夸大其词,有些看似危险不大,可实际上罪犯却持有凶器很可能导致警察殉职,如何判断警情,也是作为警察局长的玩家的“必修课”。

  高风险对应相对较低的收入,很难不让掌握了合法伤害权的警察去钻现实中各种以权谋私的漏洞。更要命的是,由于枪支的泛滥,西方国家警察面临的职业风险极高。以美国这个全世界枪支最泛滥的国家之一为例,2016以来美国平均每2周就爆发一次大规模的杀人案(4人以上死亡),其中77%涉及到枪支。而且这些杀人案不仅是类似校园枪击案这样引发全美甚至全球关注的恶性事件,还有5倍于此的杀人案是因为分手、离婚、争吵、自杀等“家庭纠纷”引发……

  街头行窃抢劫这类治安事件也不让人省心,你在街头遇到一个抢劫的小混混时,他掏出的往往不是一把刀而是一把枪……不难想像,当警察接到“隔壁邻居正在吵架”的报警时会有多么紧张,别人家吵架最多动口动手,而美帝民众很可能就拿枪动刀了。吵到气头上失去理智的夫妻连爹妈都敢杀,更何况上门来“劝架”的警察?

  这也造就了西方(尤其美帝)警察的矛盾一面:一方面,在确保不出乱子的情况下,有不少人选择对黑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赚点外快;另一方面,面对每一次出警,警察都如临大敌,以至于盘查对象稍有风吹草动就反应过激——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蛮横粗暴”“误杀市民”的美国警察形象。

  从心理博弈到现实选择——《这是警察》没能演绎的警察故事

  在《这是警察》里,当玩家遇到警情时需要判断其严重程度——比如是否安排经验老道的警察、是否携带武器等等,一旦情报出现错误,很可能造成警察的伤亡(有些丧心病狂的玩家也通过这种方式吃空饷或“解决”看不顺眼的警察)。

  而在现实中,如何判断嫌疑人是否有威胁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美帝警察最让人诟病的一点,是经常会根据其肤色或行动就采取最高级别的应对(比如黑人)。

  对黑人的歧视性暴力执法这两年引发此起彼伏的抗议

  可能有玩家会问了,碰到罪犯当机立断当然没问题,可是在面对一些手无寸铁的平民时也必须要这样吗?难道就不能先鸣枪示警或者干脆打手打脚使其失去行动能力?非要击毙而且还补个枪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警察的视角出发。

  当面对犯罪嫌疑人时,警察大多有这几种处理方法:

  一是对方有严重威胁自己的能力(比如持有枪支或爆炸物),那自然优先考虑击毙而不是抓捕;

  二是对方有强烈的反抗意愿但伤害能力不足(手无寸铁),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击伤;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没有什么威胁,嫌疑人也就敢对警察动动嘴皮或推推搡搡的,那最多一根电击棍就解决问题了。

  可以看到,在禁枪的国度,警察更多的是遭遇后两种情况。在游戏《这是警察》里,尽管也有警察“因公殉职”的情况,但游戏并没有深入的刻画警察身处危险环境中的心理压力与博弈抉择。

  对现实中的美国警察而言,他必须向嫌疑对象清晰的传达这样的信息:你如果不按我说的做,我就会毫不犹豫的击毙你。这种威胁必须清晰明了,才可能让嫌疑人放弃一切可能的反抗甚至停止犯罪。

  假如警察在击毙犯罪嫌疑人之前还会鸣枪示警,或者不攻击要害,那么这就给了犯罪嫌疑人一个信号:警察在一开始不会直接击毙自己,所以只要自己应对得当,还是有可能脱离被逮捕的结局。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可能会等待警察靠近的时候夺枪,或者采取其他行动(比如逃走或找到隐蔽点再向警察射击),哪怕嫌疑人被打伤了,他也有可能进行还击——毕竟,在美国这个枪支泛滥的国家里,警察拿的是一份死工资,还面临随时被解雇的风险,何必为了可能的无辜路人而把自己的性命置于危险境地。你别说,这种做法还真有效,最近十几年美帝警察的伤亡率一直在下降,而路人被误伤率一直在上升……

  既然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再深入一点讨论,既然美国枪支如此泛滥,社会治安日益恶化,不仅警察草木皆兵,无辜市民深受其害,为什么美国政府不考虑禁枪或者进行更严厉的监管呢?

  美国人到底怎么想的

  尽管《这是警察》是白俄罗斯的一家独立游戏工作室开发,但游戏内影射的世界几乎就是现实中美国+俄罗斯的翻版。同样是枪支泛滥、黑帮横行,玩家在游戏内尚可通过高超的游戏技巧实现所管理城市的“天下大同”。但在现实里,泛滥的枪支以及成为助推犯罪的温床,甚至从某种程度讲,这就是生长在西方发达国家身上的一颗毒瘤。

  美国军火产业的影响力极强

  不是没有有识之士试图推动禁枪,像美国历代总统中,不乏有限制枪支甚至直接推动禁枪令的总统,但基本铩羽而归。最大的问题在于,反禁枪派掌握了一个大杀器——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

  为什么会有这条修正案呢?这就要谈及美国的开国元勋当时的环境了。当年成立联邦时,各州的意见并不统一,一些州担忧将来联邦政府(中央)的权力过大,有可能演变成当初英国掠夺美国殖民地那样对各州“横征暴敛”,因此在双方的妥协下,通过了一系列宪法修正案以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

  这条宪法修正案的隐含台词是:当联邦政府的恶政严重侵害各州利益时,各州有权进行反抗。这里的反抗可以是和平的表达诉求(比如游行),也可以是暴力抗法。尔后,这条法案也几经最高法院诠释“修正”,才演变为现在这种人人持枪的局面(最早是民兵组织才能持有)。

  时至今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国家军队的火力已经远远凌驾于持枪民众之上,这已经不是1787年打仗都是排队枪毙的时候了,面对着坦克飞机,你拿手枪怎么反抗?不过,政策或法律的执行是有惯性的,执行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往往不是当初政策或法律设计者所能预料。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美国人拥有的合法枪支数量已经超过了2.65亿支。2017年,美国每百人持枪数量超过了101支,而排名第二的德国“才”32支。不难想象,当市面上拥有如此海量的枪支时,其管控难度之大。

  奥巴马8年执政中多次呼吁控枪甚至禁枪,然而没卵用

  且不说彻底的禁枪令在美国几乎不可能出现,就算禁枪令得以通过,美国政府又该如何收缴现阶段如此庞大的枪支?即使凭登记枪支的人员名单按图索骥,能收缴到的也只是合法持有枪支的公民,那些非法的呢?那些遗失以及失窃的枪支呢?当守法公民用于自卫的枪支都被收缴时,那么他们面对那些非法持有枪支的歹徒时又该如何自卫?

  如果不禁枪仅仅是增加限制持有枪支的类型和规模行不行呢?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到2016年,美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限制民众拥有枪支的法案,从限制半自动的、大口径的武器开始,到限制弹药购买资格等等……但是效果如何我们也可以从新闻里看到,有神经病冲进学校杀人的,有到电影院杀人的,还有在拉斯维加斯的摩天大楼里随机狙杀路人的……

  所以,美国枪支问题已经到积重难返的程度,哪怕如前总统奥巴马那样大力推动禁枪,最终也在以美国步枪协会为代表的利益集团掣肘下寸步难行,以至于奥巴马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泪流满面的呼吁“国会议员不应受某些协会的操纵而反对禁枪”。

  《这是警察》里留白的政治斗争

  在《这是警察》两部作品中,政治斗争的着墨并不算多,像第一作里,杰克对外面对的是对媒体装模作样、平时见风使舵擅长甩锅的市长罗杰斯以及与黑帮有染几十年的老友;对内则是管理不同警员,打压野心上位者,安插心腹排除异己。到了第二作,尽管游戏玩法更加丰富,但政治权谋反而有所弱化,无论是智商全程在线到最后突然脑抽的“上校”,还是那个心怀正义却志大才疏的莉莉警长,又或者是对杰克爱恨交缠的拉娜,它们更多的是以塑造杰克性格的目的而设计,政治斗争的成份反而少了许多。

  而现实里,像市长强制“退休”杰克这种LOWB政治权谋已经算小儿科了。以美帝禁枪事件为例,原本是一个社会事件引发的全民讨论,期间却一度把锅甩给了游戏。

  今年的2月14日情人节,美国佛罗里达州布劳沃德县一所高中发生了枪击案,造成17人死亡、多人受伤。美国总统特朗普闭口不谈枪支泛滥的危害,反而再一次把矛头指向电子游戏。其后,他还煞有介事的和游戏界的重量级人物会面,“商讨”如何解决暴力游戏的问题。

  希拉里曾致电 R星,表达对其开发暴力游戏的不满

  站在玩家的角度,我们当然有一万个理由去喷特朗普不懂游戏,充满偏见,见识浅薄。可别忘了,当一个政客突然做出不同寻常的“弱智”举动时,其背后都有政治考量和算计在内。

  在美国,禁枪难度之所以这么大,关键在于枪支拥有者及相关产业已经组成了强大的利益联盟,这其中又以拥有500万会员以及诸多商界政界高层人士的美全国步枪协会为首。既有钱,又“有人”,步枪协会自然在国会两院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像奥巴马,虽然在任上就推动通过了禁止“精神有问题”的人购买枪支的法案,但特朗普一上台,枪支协会就动用影响力推动撤销了这条法案……

  问题是,枪支泛滥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就摆在那里,不管是收了钱(政治献金)的政客还是受富翁影响的媒体无法忽视的,他们要为枪支“洗地”,总得找出能够让民众信服的说法,让他们相信发生这样的惨剧是另有其因。对内外交困的特朗普而言,一边是金主,一边是为了连任必须讨好的民众,最终的选择当然是甩锅给一切能背锅的对象了——游戏不过是其中一个倒霉蛋罢了。

  这只人畜无害的兔兔,大致寄托了人民对警察的美好愿望吧

上一篇:《奔跑吧兄弟》王祖蓝神推理跑偏急疯李晨 Ella表现获赞
下一篇:BIM运维的神兵利器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