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中国人自己的文化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发展史上狂飙突进的世纪,社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是现代化趋势的不可阻挡,世界经济格局与文化格局一再被改写。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结果是精神文化表达需求的提升,物质要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在文化传统中寻求自己的根基,那些承载着人类文明基因的文化遗产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写在前面
美国有华尔街、百老汇、好莱坞、自由精神;英国有甲壳虫、哈利波特、绅士文化;法国有启蒙主义、葡萄酒庄园;日本有樱花、武士道精神;那么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是什么?是大气磅礴的故宫、长城?是精美绝伦的瓷器、丝绸?还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功夫?统统不是!真正环绕在普通大众周围的是家文化,也只能是家文化。接下来就详细聊聊关于“家”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关于“家”,百姓通谱网陈希老师曾这样解读:“宀”下一“豕”。“宀”,山洞之象形,可以认知为洞穴和房屋;豕,指猪。远古时期,人没有定居之时,过着游猎生活,而在游猎的过程中,抓到了野猪,就把捉来的猪绑在山洞里,与人同居一洞。这样以来,人也因训化猪而定居下来,不再游猎,所以家取音为枷,即枷索,人在给猪带上有形的枷索的同时,也给自己带上了无形的枷索,使自己再也没有游猎时那样自由了。另外,家音佳,即定居下来,比游猎好;家,音甲,即从此以后,安家成了首要任务;不管这些依据是否被全部猜中,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人对于家的认知是深刻而全面的,同时对于家的重视也是不比拟的。
而对于家文化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从原始社会人们必须群体生活才能生存,最早的组织是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部落,这便是“家”的雏形,经历了上万年的时间、最后逐步衍化到各部落之间为食物进行互斗。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最大作用的就是家族,家族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保证,母系氏族转化成父系氏族,这种血缘繁衍关系是根本原因。以女性为主的的母系氏族不能使家族快速发展起来。只有父系社会才能快速发展起来,这种血缘家族关系维持的原始部落的家,到黄帝时期,黄帝是靠家族的力量打败蚩尤,形成多种部落的联合,成立了国家式的部落联盟体制,对于黄帝来说,天下的人都是他的子民,天下是一家人,他则是最大的家长,由他制定家规、家训,进而形成了最早的家文化体系。
这一体系对国家的体制和黎民百姓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家的组织结构是皇帝领导的中央政府,皇帝是天子,是万物苍生的家长、老百姓是皇帝的子民,利用天下一家具有的这种家庭自然属性的父子关系,建立国家的管理制度,确定领导者的合法性。地方政府是地方百姓的父母官,宗族血缘关系产生了小家庭,自然生命属性产生了父子关系。这种父子的等级关系,就是中国国家政治文化的管理思想基础,家文化思想是维系社会秩序和国家凝聚力的精神力量,是中国人的精神源泉和连接纽带,有效地稳定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秩序。
在随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兴起过程中,在伦理道德方面,对“天下是一家”的家文化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对家的管理制度、提供合理的思想理论,并在信仰、思想、行为上给予理论支持,从而丰富了家文化思想,是对家文化的信仰和管理思想的补充,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结合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进而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家族文化体系,比如说家规、家教、家训!并代代相传下来!就在西方国家追求人人享受独立、自由的同时,由于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一直秉承孔孟之道,忠孝,仁义,家和万事兴的儒家理念,依旧延续着家庭生活的习惯,甚至祖孙三代生活同一屋檐下的情况比比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下来。
直到今天,无论传统文化和人的精神层面发生怎样变化,“家”依旧是维系所有中国人的地方,中国人一生受到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人的成长影响巨大,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的影子,而“家”显然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是中国人内心最深处的根,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春节回家过年,这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堪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集体迁徙。“春运”被认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节日景观,到处是拿着大包小包急匆匆的人群,他们都有一个信念“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那是家的驱使,那是家人的期盼。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春节家人团聚有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家是春节活动的核心,人们收拾起平时的锐气和倔强,回到家里,贴窗花,包饺子,其乐融融。在中国,也只有回家过年才有这样伟大的感召力。
总的来说,中国一切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是以家为核心而展开的,各个时期的学者对于中国文化思想的研究、都是以维护好这个家思想而进行的,家的思想是中国所有行为的思想基础,家文化的思想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整个思想体系。俗话说,国家的事在小,也是大事,这是产生中国英雄人物的主要思想根源,中国古代英雄的壮烈行为、都是在维护和保护家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家族的荣誉,不惜贡献生命。中国人在国际上取得成绩,代表着中国,代表着大家,而不仅仅自己。中国人在评判一个人好坏时,最先看做事情时是否是以家的利益为初衷,是则受到尊重、敬仰,反之,则鄙视、唾骂。中国人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背叛家,对于国家来说,背叛国家就是叛徒,背叛家庭就是逆子。
纵观中国的发展历史,“家”始终是中国人磨灭不掉的印记,它承载着所有人对生活的最终幻想和归属,家文化将中国的政治、传统宗教、礼俗与文化生活融为一体,使中国文化具备巨大兼容性,并且超越了民族的局限性。
时至今天,陈希老师在传统家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幸福家庭理论,将“家文化”分为六大板块:《孝顺父母》、《家人健康》、《夫妻恩爱》、《子女成才》、《家境富裕》、《环境优美》,集中体现了幸福家庭的各个要素,并用四字词语的方式轻松的诠释出家庭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加以总结提炼,形成现代家文化体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家文化的进一步升华。
家文化
家,对每个中国人都意义非凡。家是安身立命的根基,是精神休憩的港湾,是个人情感的依托。在崇尚人文精神与世俗生活的中国文化中,家作为饮食起居的场所、亲情血缘的纽带,具有极高的地位。而产生于家庭关系基础之上的伦理规范,更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成为中国人治理国家的“典范”。可以说,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 “基因”。读懂了家文化,也就读懂了中国人。
家的“烟火味”
中国文化是世俗取向的。世俗取向有两个要义:其一、对个人欲望的肯定与满足;其二、将安宁、幸福生活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在世俗取向的中国文化中,家庭作为饮食起居、繁衍生息的场所,具有极高的地位。自古以来,温饱有余、安宁和睦的家庭生活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的追求目标。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对 “小康社会”的憧憬就是一幅温馨的家庭生活图像:一家八口人,五亩大的房屋院落,围绕院落栽满桑树,一百亩田地,五十岁能穿上帛,七十岁能吃上肉,全家温饱有余,劳作有时。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在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与孟子设想的“小康社会”相比,今天的“小康社会”标准已经提高了很多,但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对和睦、幸福的家庭生活的追求始终没有变化。
中国人不热衷来世、永生、天堂这些超越世俗的目标,而是追求在平淡的居家生活中“享福”。在多数中国人的眼中,居家过日子就是生活的全部内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都体现在过日子、过光景之中。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一个大大的福字,意味着福气盈门。林语堂说,人生幸福,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中国人对幸福、平淡家庭生活的追求由此可见。
家庭生活是实实在在的,过日子每天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当家庭在中国人的世界中被赋予极高地位,家庭生活中的“烟火味”也便渗入了社会中的每个毛孔。有一个小故事,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回答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砍柴、担水、做饭这些貌似平常的家务蕴含着大道,不食人间烟火的宗教也深受中国家文化“烟火味”的熏陶。
说到中国家文化的“烟火味”,就不得不提中国的饮食文化。饮食在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中地位尤其高,所谓民以食为天。在《红楼梦》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描述饮食,各种家宴、夜宴、节令宴串接了《红楼梦》的起承转合。饮食之所以成为文化,在于饮食将美味与家庭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色香味的浸润将家庭的滋味内化于每个中国人的心头。套用一句“舌尖体”来说就是: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活、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与每个中国人心中最敏感、柔软的位置有着最紧密的联系,承载着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修身与齐家
身与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修身、齐家则是中国人独特的磨砺与生活方式。《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是中国人特有的自我完善、修行方式。中国文化中的修身不像《忏悔录》中那般沉重,而是像中国山水画一样,充满了自省、宁静和恬淡。用现代学科的眼光来看,修身既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培养情商、逆商的过程。《大学》用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八个字来概括修身的方法和步骤。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一个人在内心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内化于一言一行,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修身是齐家的前提。一个人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够让家庭中的其他成员见贤思齐。如果自己没有履行应有的伦理规范,则其他家庭成员也不会遵守:父亲做不到慈爱,儿子也就做不到孝顺;兄长做不到友爱,弟弟也就不见得对哥哥恭敬;丈夫做不到义,妻子也就不会顺从。所谓“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我们常说的“你不仁休怪我不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修身就是要让一个人在家庭中扮演好各个角色,这样才能让家庭和睦、团结。
修身是齐家的前提还在于:修身也是一个情绪管理,克服自身乃至人性弱点的过程。家庭,尤其是中国人的家庭是讲究情而非讲究理的。如果处理不好个人喜好与情感,就很难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古人很注重家庭关系中的情绪管理。《论语》中说,子女如果发现父母的过错,要温和地劝导,他们若不听从,仍当恭敬,不可冒犯。父母发现子女有错,也要分场合批评,《呻吟语》中提出了“七不责”: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在古人看来,无论是子女劝导父母还是父母批评子女,都要照顾好对方的情绪,使之心平气和。《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说:管好情绪,就达到了“中和”的状态。修身、齐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传家之道
在家文化中,家庭和家族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人的成就与价值,都要通过对家庭和家族的贡献来衡量和体现。每个成员都承担着发展和延续家族的责任,这种责任最基本的就是要传宗接代。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家庭、家族的生命通过繁衍生息是可以延续的。正所谓:“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在家文化的价值谱系中,繁衍生命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对家庭和家族的责任。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是普通民众最大的追求和愿望。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衡量一个人的成就主要有三个指标:权力、金钱、声望。而在中国,衡量一个人成就的指标除了权力、金钱和声望,还要包括子孙后代。如果一个人功成名就,但是后继无人,在中国文化中也算不得十分成功,所谓“家道兴,看后生”。对比中西方衡量个人成就的差异,我们看到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价值观巨大的影响力。
对于家庭和家族延续来说,传宗接代只是最基本的,品德与良好家风的传承才是真正意义的“薪火相传”。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也就是说,从家庭和家族的延续来看,道德能够传承十代以上,其次是耕读和诗书,而富贵传承不过三代而已。正是出于后世福泽和家族传承的考虑,传统社会的人们更注重对后代的道德教化。无论是《颜氏家训》《朱熹家训》,还是《曾国藩家书》,都注重对子孙后代品德的培养和砥砺。《朱熹家训》说:“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曾国藩家书》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此君子也。”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从家庭和家族的长远发展和传承来看,古人重品德、轻财富的观念也就可以理解了。
注重家庭和家族延续的观念对于中国人的伦理和信仰影响深远。在中国家文化的影响下,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不如积累福泽的观念深入人心。《周易》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就是说,行善积德,会福泽子孙,丧尽天良,会祸及子孙。这种素朴的道德观念,对于普通民众有着莫大的约束力,很多民众多做善事、不做坏事,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为子孙后代累积福泽考虑。古代的劝善书如《了凡四训》等,记载了许多福善祸淫、福泽后代的故事。就连明太祖朱元璋也撰写《世德碑》,称朱氏政权的获得是先祖父“积功累善,天地之报,茂于厥后”,并告诫子孙后代要体谅先祖之心,循德存仁。
家国之间
家庭不仅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地位重要,在中国人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理念中也举足轻重——家是中国人判断亲疏远近、采取不同措施的基点。费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来比拟传统中国社会的结构。所谓差序格局指的是:社会中的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根据血缘、亲缘、地缘等亲疏远近关系,结成社会网络。这就好比在水里面抛入一颗石子,以石子为中心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这颗石子代表着自己,而远近不同的波纹则代表着亲疏关系。
在差序格局里,每个人会根据亲疏关系来运用道德与法律,而家是差序格局的核心。《论语》中,叶公问孔子:“我的家乡有一个直率坦白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父亲。”孔子说:“我的家乡直率坦白的人与你所说的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直率坦白就在这里面了。”所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用在差序格局里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西方社会并非如此。在西方,个人主义占主导,每个人处于不同的团体之中,每个团体都有相应的道德、规范,条理清晰。因此,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的话用在西方社会合适,但放在差序格局的中国社会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家,既是判断亲疏远近的基点,也是孕育伦理规范的“温床”。传统社会中有五种基本的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统称为“五伦”。在“五伦”中,父子、夫妇、兄弟都属于家庭关系,而君臣和朋友可以分别看做是父子、兄弟关系的衍生。在儒家看来,家国是一体的,一个人如果能将基于家庭的伦理规范扩展于整个国家,也便实现了理想状态。正如孟子所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中国人的家文化将家庭中的伦理规范作为基点,泛化到治理社会、管理国家,乃至一切社会思想和行为。学者梁漱溟将家文化称之为伦理本位——家庭亲子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涵化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可以说,无论是差序格局还是伦理本位,都是中国人家文化的一个缩影。中国人的家文化将社会乃至国家打上深刻的烙印,让伦理关系网络和情谊习俗成为我们生活的主导。即使在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中,人情、关系、面子依然发挥着支配作用。
家国同构的缺陷
在家文化主导的逻辑中,家与国有着同样的结构,家庭的伦理规范既适用于解决家庭问题,也适用于治国平天下,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 这些古人看起来天经地义的道理,在今天看来则逻辑不通:在家庭中讲究亲疏远近、长幼尊卑并无不妥,但如果将这套逻辑运用于治理国家,则会让公平、公正的精神荡然无存。尤其是在权力高度集中的皇权社会中,如果掌权者根据亲疏与好恶行事,自然就会滋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
家国同构的弊端不止于裙带关系、门阀盛行。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用家国同构的伦理本位思想治国理政,让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畸变:上层是强有力的皇权,下层是以亲缘、血缘组织起来的家庭、家族,而连接上层与下层的商业组织、法律则发育不良——因为在伦理本位思想的指导下,人们用道德、伦理代替法律与契约去解决问题。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都不以法律和契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纠纷,而单纯拿道德说事,许多人就会打着道德或情义的幌子去坑蒙拐骗,这就会让整个社会陷入到阳奉阴违和道貌岸然的泥潭之中。正如那句话: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家国同构的伦理本位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密不可分,但其对民主、科学、自由精神的遏制也显而易见,鲁迅就将其称之为“吃人的礼教”。经过百余年的救亡图存与社会改造运动,中国的家文化日益回归到家庭本来的角色。今天,市场主导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法律法规调解着各种利益冲突,媒体与舆论坚守着社会伦理的底线,家庭已卸下超出其能力范围的包袱,成为承载爱情与亲情的船舶。
虽然家庭已从伦理本位的“光环”之中走出来,这并不意味着家庭不需要承担伦理责任。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能够帮助人们抵御功利主义、拜金主义诱惑;良好的家风能够让人平复浮躁、浮华的心态,更能孕育风清气正的民风、政风。而传统中国的家文化,为我们建设良好的家风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古人的寥寥数语,就能让我们受益良多: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教导儿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欧阳修在《诲学说》中教导二儿子欧阳奕努力学习时写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朱柏庐在《朱子家训》里告诫后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在中国家文化的经典著作中含英咀华,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家文化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虽然用齐家的策略治国不合时宜,但将家庭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联系的家国情怀依然鼓舞着每位国人。家与国,共同承载了中国人的情感、荣誉和梦想。正如顾宪成的名联所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一篇:经济学人全球头条:上海堡垒导演道歉,小米取消开机广告,起诉上海迪士尼
下一篇:《刀见笑》开机 张雨绮安藤政信主演(组图)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