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那些傻瓜教我们的事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3-03
手机版

  我其实不怎么爱看印度片,两个小时的电影有一个小时是在载歌载舞的模式看得我崩溃。

  《三傻》也是被人推荐了一次又一次之后才去看了。

  看完以后,怎么说呢,虽然说并没有给我特别惊为天人的感觉,但确实觉着是部值得一看的喜剧片。

  电影里主人公中的主人公兰彻是个与众不同的大学生,公然顶撞院长,质疑他的教学方法,用智慧打破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挂念,他的偏执在一众学生中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有些傻气,像是个拼了命也要跟现实对着干的傻瓜。

  我看这部电影唯一看哭的地方是院长把钢笔送给兰彻的时候。

  那是一位一昧追求成绩、盲目扼杀创造力的教授最终的认可与致歉。

  我想起了大概是我还在读三年级的时候,某节数学课老师正在讲一道题,我想起之前六年级的一个姐姐教过我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就举手说了。

  我迎接到了超乎我欲想的、来自老师的怒火。

  仿佛受到了某种冒犯,那位三十多岁的数学老师大发了一通脾气,让我站到讲台上向全班道歉,并罚我蹲在讲台旁听完了剩下的课。

  对于那场带有侮辱性质的体罚,大多记忆我都已经模糊,唯独记得我蹲在讲台旁,看着老师皮鞋上的红蜻蜓logo飞向左又飞向右,听着讲台下的嘲笑声,眼泪大颗大颗地在讲台旁的死角里因清扫不到而堆积起来的灰尘上砸出了浅浅的一个小坑。

  自此以后,我数学再也没好过,遇到了再多好老师也无济于事。

  看着这部电影我想起了这段往事,不禁大哭了起来。

  像是夜里被商人绑在树桩上的骆驼,即便第二天绳缰被解开了,却依旧站在原地不会跑开,因为始终遗忘不了昨天夜里企图躲开时被绑在脖颈处的绳子勒住的窒息感,所以即便缰绳解开了,也不敢尝试着逃脱。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我都被数学狠狠地拉住了裤脚。

  喜欢看书喜欢语文,大学选择中文系,除了本身对文学的喜爱外,不可否认的也有排斥数学的因素在。

  如果那个时候,我也敢做一个兰彻这样的傻瓜,就算被嘲笑,也有站起来辩解的勇气,就算被体罚,也有坚定自我的信念,不被这样糟糕的黑暗吞噬,而是义无反顾地走自己的路,结局会不会和现在很不一样。

  兰彻这个人的存在是被理想化了的,但确实给我们传递了一些积极正面的思想,譬如我们或许是该坚持做自己,或许我们是该尝试着以一己之躯和这个庞大的世界对着干一次。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是理想主义者的群体意淫。

  然而与我而言,很多时候我们未必不需要一个这样被理想化得彻底的人物形象存在。

  在你脆弱彷徨的时候,在你动摇迷惑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拥有绝对正面性的人物形象存在,告诉你,走你自己的路会得到属于你自己的好结局,很多人在面临抉择的时候,或许就会拥有勇气,选择与现在截然不同的道路。

  如兰彻所说,很多时候,你需要体谅和在意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你的心灵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强大坚不可摧,你需要停下来,安慰它,“as is well”,一切都会好的。

上一篇:荒诞喜剧《无名之辈》北京首映
下一篇:银河护卫队简直就是为雷神而生!看懂这一段才知道漫威有多偏心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