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为什么迷恋《卧虎藏龙》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这是WeWrite发布的第351篇用户投稿By 中读用户@李科蒙

  很久以来,李安都被电影界认为是最会讲故事的人。在他的电影里,观众看到的最多的是他对人物形象的细腻的诠释,值得深省的故事情节,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设计。

  和许多其他导演爱把电影当作说教的工具的习惯不同,李安更喜欢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呈现故事的始末。他更愿意让观众自己去探索社会的发展规则和人类的心理活动。所以,当他在处理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的时候,比如同性恋、婚姻制度、孝道、暴力和战争,他的态度从来都是相对客观的。

  2000年,李安导演的武侠动作电影《卧虎藏龙》惊艳了整个国际影坛。它拿下了超过四十个国际上的电影奖项,在美国和英国都刷新了外语片的票房纪录。针对这部电影,东西方的记者和评论人基本全部都给出了正面的评价。而在整个电影史上,媒体界给出清一色的赞誉之词这种现象都属十分罕见。

  这部电影是对李安的才气和专业水准的最好的一个证明。他在客观地讲故事的同时,成功地做到了给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武侠文化,打了一个最好的广告。

  你不禁要问,这电影到底是怎么成为一个现象级的艺术作品的?它是怎么在极短的时间里通过影像和声音的形式把中国古代人的生存面貌和智慧有效地传递给全世界观众的?

  《卧虎藏龙》以江湖为背景,主要探索中国武术文化、道家思想观念、和儿女情长几者之间的关系。

  电影里,李慕白(周润发饰演)是在江湖中享有威望、高贵正直的传奇大侠。在他打算退隐江湖,和知己俞秀莲(杨紫琼饰演)携手共渡余生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青冥剑被当地一个宦官的女儿玉蛟龙(章子怡饰演)偷走。

  玉蛟龙从小习武,悟性极高,她的剑法和她的个性一样锋芒毕露。李慕白试着追回宝剑的过程中,却发现她过于叛逆任性、在习武这条路上缺乏正确的引导。

  电影集中展现李慕白和玉蛟龙各自眼里的江湖。李安除了刻画几个主角之间的江湖恩怨之外,还专注地讲了李慕白和秀莲之间、以及玉蛟龙和土匪罗小虎(张震饰演)之间的两段爱情故事。

  整部电影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饱满,讲故事的过程也显得张弛有度。锦上添花的是,几乎每个画面都不缺美感。

  李安团队设计的几个创意十足的打斗场面体现的是这部电影的“动态美”。

  一个例子是电影开场不久,俞秀莲为了帮李慕白夺回青冥剑,和玉蛟龙在房顶上飞来飞去的场景。两个人物移动着的脚步悠然飘逸。这种飘逸很容易给人的一个错觉就是,她们是脚踩着云彩作战。很多西方影评人和记者在看这场戏的时候,甚至在不断地在尖叫和鼓掌。他们可能是觉得,电影像是和地球引力开了个玩笑。

  同样精彩的还有李慕白和玉蛟龙站在竹林的树梢上一决胜负的情节。这场对决戏被西方很多媒体评为电影中的一个奇迹。它既显得梦幻,又体现出了打打杀杀带来的严肃感。

  除了舞剑和轻功水上飘,玉蛟龙能在树根和树梢之间横着行走。而在树枝上比试剑法的整个过程中,李慕白都是挺直了腰板依靠单手作战。树枝不断地上下浮动,两个人不但得依照树枝摆动的幅度和频率调整站姿,还得避免自己被对方攻击。从始至终,两个人不但脚步优雅,而且各自都显示了机智和骨子里的韧劲儿。

  这场戏充分反映了李安对画面感的执着。他把“力量”和“感官上的美感”两个元素巧妙糅合在了一起。你在观察两个角色的激烈的身体对抗的同时,很难不被他们优美的肢体语言和周围的布景所感染。

  暴力和诗意这两个看似完全不搭的东西,在李安的电影里,被诠释成了手拉手肩并肩的关系。

  针对这些设计,李安说,多少年以来,很多武侠电影都选择在竹林的地面上拍打戏。而他的梦想就是要打破传统,探索一下竹林上方的空气是什么样。

  按照常理推断,这些打斗戏肯定是加了很多特效来增强逼真性。在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Roger Ebert)安排的一次采访里,李安却说,虽然好莱坞一直以来都对“虚拟现实”持开放的态度,但技术上的华丽却不是他想要的效果。他想最大程度上保留画面的真实性。

  整部电影唯一使用特效技术的地方,是用电脑把绑在演员身上的保险链的痕迹给抹掉了。电影中大部分的拍摄镜头都是演员亲自上阵,只有极高难度的动作是由替身完成的。李安认为,只有这么做,才能拉近观众和人物之间的距离。他强调,技术做出来的东西,永远看起来不太真实(Computers look like computers)。

  李安的实力还体现在他对武侠精神的解读上。

  大部分武侠电影的一个固化思维是,比试武功是所有武侠故事的内核。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著名华裔小说家方慧娜在一次与BBC的采访中,就给武侠文化下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义。

  她说,武侠作品的精髓部分,绝不仅仅是那些惊心动魄的打斗、帮会组织的暴力活动、或者午夜伏击这类的情节。合格的武侠作品必须得既能表现“武”,又能成功地解释“侠”。“武”指的是武林世界里的人的搏斗精神,而“侠”往往和骑士精神以及公正和正义的品质相挂钩。

  方慧娜说,最能总结武侠文化的面貌的例子是李白的几句诗: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她认为,这几句话能准确地概括江湖侠客们身上的特质:武功盖世,两袖清风,喜欢伸张正义,非常注重道德上的修行。

  方慧娜的分析和李安对于武侠世界的理解如出一辙。李安在他的自传里说,武侠作品真正的灵魂从来都不是打戏,而是各个江湖人物的精神境界的高低。不同的人物在精神生活上的追求的差异,才能更好地解释江湖故事的魅力。

  《卧虎藏龙》显现出来的立场就是,一位侠客的成就不只体现在他对于各种武功绝技的精通程度上,而是他身上具备的道义精神和消除不良江湖风气的决心。而李慕白和玉蛟龙就代表着两个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

  李慕白认为,比功力高低更重要的是一个江湖人士的道德表现。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少了正义感,不懂得接受正统教育的重要性,他最终就会成为江湖里的顽疾。相反,玉蛟龙觉得,满足个人利益和积攒权利比什么都重要。在她眼里,“正义”和“江湖义气”只不过是一些徒有其表的摆设而已。

  一个是江湖里美名远扬、地位尊贵的英雄,一个是缺乏管教、依仗着狂妄横闯江湖的新人。两个人之间的价值观念的碰撞,增加了这部电影的精神厚度。观众喜欢这种意念上的碰撞,因为它反映的是人物内心的成长轨迹。

  两段爱情故事构成了电影的“静态美”。

  电影结尾,李慕白在救玉蛟龙的过程中被仇人的毒针射中最终身亡,和秀莲阴阳相隔。玉蛟龙在和罗小虎重逢之后,为了验证一个古老的传说,选择跳入悬崖。

  这两段故事之所以能在观众的心头萦绕,不单单是因为它们的悲凉的结局,而是几个人物上演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正是这种强调灵魂层面上的交流的亲密关系,使整部电影显得浪漫凄美。

  在一篇于2000年12月发表的文章里,艾伯特就指出,发生在李慕白和俞秀莲之间的爱情的主题是克制。俞秀莲已逝的丈夫生前是李慕白的好朋友。几十年以来,为了遵守古代中国的伦理道德,慕白和秀莲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呵护彼此之间的爱情。这种爱意一直以来从来没被挑明,但却浓厚深沉。

  这种被安置在暗处的爱情所体现出来的张力在李慕白临死之前的告白里被最好地呈现了出来。他说,他宁愿选择做七天的野鬼跟随秀莲。因为只有这样,他最终才会摆脱孤独,他的爱不会让他成为“永远的孤魂”。

  按照李安自己的说法,他之所以设计这种诗意的告白,是希望给观众留下足够的空间来思考爱情的意义。

  毫无疑问,这几句告白相当于该电影最强大的武器。它和当年在全球大获成功的好莱坞爱情电影《人鬼情未了》传递的主题类似。两部电影都想说,浓烈的爱的背后伴随着的,是爱人们想要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阻碍、最终实现永远相守的愿望。

  作为该电影的编剧和李安多年的编剧,詹姆斯夏慕斯(James Schamus)承认,他除了负责写英文剧本之外,更主要的一个任务是帮李安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找到一个折中的点。在能做到充分体现古代中国的风俗习惯和与“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相关的道家理念的同时,还要避免呈现让西方观众觉得过于荒谬或者离谱的细节。

  两段爱情故事证明,这部电影聪明的地方在于它不但解释了古代中国文化最玄妙的思想精髓,而且传达了人类文明里的关于爱的普世的价值观。

  拥有武侠情怀的电影导演很多,他们都试图要解释清楚江湖神话背后蕴含的魅力。《卧虎藏龙》出色的地方是,它在展现本来很可能会显得冷冰冰的江湖内的权利较量的情节的时候,加进去了不少人情味和艺术气息。恰恰是这种融合了不同电影类型的精华的策略,成功地触动了各个观众群体的内心。它既是武侠片,动作片,也是爱情片。

  大部分观众看完电影,都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他们除了能记住几个角色飞檐走壁的本领和轻盈潇洒的身姿,还会觉得,电影里的侠骨柔情的故事好像还没有结束。

  这种魂牵梦绕的效果,正是李安想要达到的目的。总体上来说,这个电影像是一个融合了现代人价值观的浪漫版本的江湖故事。李安想让观众在脑海里与电影里的故事和人物进行频繁地互动。更为重要的是,他希望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去反思时间与空间、人类躯体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疯狂的外星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存鄙视链
下一篇:纪念《航海王》动画开播二十周年——《航海王:狂热行动》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