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突破了“霍布斯极限”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3-03
手机版

  关键词解

  何谓“霍布斯极限”

  英国和政治哲学家社会学家托马斯·霍布斯设想了“原始状态”——霍布斯丛林状态,认为在没有国家制度时,每个人都是其他个人的敌人,他想尽办法偷抢人家的财产,也想尽办法不被别人偷抢,在这种没有国家制度的条件下,大量资源被用于从事偷抢和防止被偷抢的活动,因此生产活动不可能发达起来,而偷抢在结成人群的团体之间发生时,就是战争。霍布斯丛林世界属于人类社会内部的无规则博弈游戏,在其中,强者只是谋求对他者的统治权,而不是消灭他者。“霍布斯极限”指的是这种霍布斯丛林状态的极端化。

  刘慈欣的冷酷想象力超越了人类条件,构造了一个可以省略共在问题的恐怖世界。《三体》的意义不在于文学性,而是理论挑战,至少创造了两个突破点:一是突破了“霍布斯极限”,哲学通常不会考虑比霍布斯丛林状态更差的情况;二是提出了人类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政治问题。由于主体性的傲慢,人类没有思考过强于人类的敌人(神不算,神不是人的敌人)。

  刘慈欣提出的黑暗森林状态意味着:(1)这是一个宇宙社会,其中存在着不同发展水平的众多文明。(2)生存是任何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为了生存而不断以指数增长和扩张,而宇宙的物质总量不变,于是,文明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你死我活,所谓生存死局。(3)宇宙中存在着具有博弈论的传递性结构的“猜疑链”,即所有文明在“我认为你认为我认为你认为……”的相互结构中无穷猜疑,结果是,没有一种文明能够确定其他文明是安全对象。除了一度无知的地球文明以及类似的其他“童话般的”文明缺乏此种知识,其他文明都知道黑暗森林的可怕事实。地球文明之所以想不到这个宇宙级别问题,是因为人类社会有着足够的信息交流,而交流化解了人间的猜疑链。但在缺乏互相信任条件的宇宙社会里,猜疑链必然导致道德失效,无论善意还是恶意的文明在猜疑链中都只能假定他者是恶意的,否则后果很严重,因此,宇宙是一个零道德社会。(4)文明的发展会出现“技术爆炸”,即短时间内迅速获得技术突破,落后文明有可能通过技术爆炸赶上先进文明,因此,先进文明没有理由傲慢,消灭落后文明以确保自身的长期安全就成为一件时不我待的事情。

  刘慈欣强调,在黑暗森林状态中,不仅善恶价值观失去意义,甚至善恶的概念也是很不严谨的。哲学经常谈论的善恶概念显然不是对每个可能世界都有效的普遍概念,而是属于某些相当好的可能世界内部的概念。即使在人类世界里,人们对善恶至今也没有一致的理解,可见人类也并没有真正理解善恶。在这里,我们接受刘慈欣的定义:善意就是不主动攻击他者,恶意则相反。就概率而言,宇宙众多文明中必定有些是善意的,有些是恶意的;至于地球文明是不是善意的,却很难说。地球文明所以显得是善意的,可能是因为弱小到没有“清理”能力。无论如何,既然猜疑链取消了交流,那么,善意和恶意就不是有效的行为变量,任何一方都只能假定他者是恶意的。这样的极端问题完全超出了传统哲学的思想框架。

  人类最后的自我拯救手段是理性,应该说,除了理性,别无方法。博弈论试图揭示,即使在存在交流困难的情况下,人仍然能够单方面地理性算计一件事情是否值得。但是目前的博弈论有着明显的局限性,这与博弈论所采用的现代理性概念有关。现代常用的理性概念是个体理性,这个设定很是可疑。个体理性始终优先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选择排序上总是保持逻辑一致性,因此这种算计方式等价于计算机,虽然高效,却不足以分析开放性的问题或悖论性的情形,也无法恰当分析共同利益和共在条件,因此可能出现短视、两败俱伤甚至致命的误判。我试图引入一个有着更大容量的“关系理性”概念,为此设定了一个在人类条件下满足最坏可能世界标准的“模仿测试”,其结论是:即使最强者也无法保持万无一失的安全,个体理性的单独运用必定招致致命的模仿性报复,因此,只有经得起他者模仿而不至于招致报复的策略,才能够建立普遍有效的行为原则。能够经受任何模仿而始终保持对称的有利收益的普遍理性就是关系理性。在理论上说,关系理性是和平合作的必要条件,因此是共在的普遍定理,不仅在人类社会中普遍有效,而且在很多可能世界中或许同样有效。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篇:获美国建筑奖引争议,女星江一燕俏皮回应:请先认清楚我是谁
下一篇:洗洗睡——并不值得看的《霹雳娇娃》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