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年的你》到《误杀》,告诉我们教育从来不是件简单的事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前几天同事推荐了一部电影《误杀》,说是近期较好的一遍电影,票房口碑都不错。于是中午便抽了个空,跑到公司附近的电影院去看了,影片确实不错,演员演技到位,情节也跌宕起伏。但观影结束后,我却莫名其妙想起了前段时间观看另外一部电影《少年的你》。

  这是两部题材截然不同的电影。

  《误杀》讲述了小人物李维达,在女儿误杀警察局长的儿子后,他如何利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以及社会舆论,与警察斗智斗勇,全力保护妻儿的故事。

  《少年的你》讲述的是一位成绩优异的少女陈念,屡遭校园霸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被从小被父母抛弃的混混少年江东北,两人历经波折,依偎在一起共同抵抗这个世界的伤害。

  这样两部电影为何会让人联想到一起呢?仔细琢磨,发现两部电影聚焦了几个共同的关键词:弱者、欺凌、误杀、保护、隐瞒、坦白……,以及一个隐藏的关键词——教育。

  现在,我就想和大家探讨一下,教育这个关键词。这两部电影都在告诉我们,在子女教育中,哪些"雷区"千万不能踩。

  01、不要让父母的陪伴,成为孩子生活中的奢侈品。

  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最天然、最可靠的保护。

  《少年的你》中两位主角都是没有父母陪伴的人。

  陈念,生长在单亲家庭,她的母亲每天为躲债东躲西藏自顾不暇,没有时间陪伴她。所以陈念在遇到校园霸凌时,孤立无援。以至于她在自己家楼下,被欺凌者逼迫得像耗子一样钻进了肮脏的垃圾筒。

  江北东,从小就被父母遗弃,小小年纪便出来混迹社会,受尽白眼与拳头。陈念与他的第一次见面,他正被一群人围殴,血流满面。

  如果他们的父母一直陪伴在他们身旁,陈念在受到欺凌时,她的母亲能站在她的身前护住她,江东北也不用小小年纪便出来讨生活,弄得遍体鳞伤。

  《误杀》中的女孩平平受到了凌辱,身心受创。她的父母因为一直在她身旁陪伴她成长,所以很快就发现了异常,知道了真相,他们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女儿。虽然这种方式可能并不是那么正确,但至少女儿感受到了强烈的爱和支持,她心灵上的创伤得到了抚慰。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就像一道厚厚的城墙,帮助他们抵御外来的袭击和伤害;它又像寒冬里的一碗热呼呼的浓汤,可以给予他们温暖与慰藉。

  电影,是生活的缩影。在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据201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我国留守儿童数有6100多万,差不多占了整个农村儿童的37.7%,其中近一半在半年到一年内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

  这些留守儿童,他们也需要父母的陪伴,可惜他们没有。"求而不得"是一件痛苦的事。于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会采取自我保护机制,选择放弃对父母的依恋,表现出对父母的冷漠、麻木,不需要、不期待所以不受伤,这是一种多么可悲的亲子关系呀。

  这该怪父母吗?该!但哪有父母不想陪在自己的孩子身边呢,他们更多是无奈。曾经有一句话广为流传:"我用双手赚钱养家,就无法用双手抱住你",这是大多数父母的辛酸。生活总是如此艰难,难以两全,可是在我们做选择时,希望能够多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第三条路,为了孩子,请你一定要再想想那更好的第三条路。

  有一位复旦心理学家说过:"我们生为人父人母,被孩子叫一声"爸爸"、"妈妈",要对得起这个称呼,至少要能为他们抗点什么。",陪伴就是我们能够给孩子抗住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02、"理解万岁"绝对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交往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对方,在成人的世界里如此,在孩子的世界中亦是如此。

  可是在现实中,我们总是习惯把自己的经验以及想法灌输给别人,而忽略掉理解对方的想法。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更是如此。

  大多数父母内心深处都有个声音"你个小屁孩,懂什么",我们总是把自己当做权威,认为孩子只需要"听话"就好了,却很少把孩子当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更有甚者有些父母认为自己对孩子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一旦孩子没达到自己的要求,就要受到惩罚,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很难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少年的你》中女二号魏莱,校园霸凌的实施者,就有着极其扭曲的心理和人格。她在学校老师面前保持着优等生、乖乖女的形象,在弱势的同学面前却面目狰狞,手段狠辣。

  这种扭曲与她的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虽然电影中对并未她的家庭做过描述,但从她与陈念的最后一次对话中可以窥见一斑。

  她说:"如果她这次不能参加高考的话,他的父亲可能会一辈子不跟她讲话,去年她高考落榜,他父亲已经一年没跟她讲话了"。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因为女儿高考落榜,可以一年不与她讲话。

  我认为他就是"绝对权威"型的父亲,他不理解他的女儿,也不会站在女儿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他只看到了他自己。他对女儿实施冷暴力,伤害的是她的心灵。

  "绝对控制"的父母是完全不在意子女的意见和想法,也不试着去理解他们,这类父母在意的只有自己的想法。

  还有另一类父母与"绝对控制"型父母截然相反,他们貌似非常理解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听孩子的,可这并不是真正的理解,这只是溺爱,"溺爱"就像裹着糖衣的炮弹,杀伤力也是巨大无比。

  《误杀》这部电影中,引发整个故事的导火线——警察局长的儿子素查,就是一个被妈妈溺爱的孩子。成长在富裕家庭的素查,有一个警察警长的妈妈,有一个正在竞选市长的父亲,可他却连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没有。

  就是因为在本该建立规则意识、道德观、价值观的年纪,母亲无原则的溺爱,毫无底线的妥协,造成了规则意识、道德底线的坍塌。

  溺爱不是理解,理解不是毫无原则的妥协。理解是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需求,但理解绝不意味着全面听从孩子的,相反该坚持的原则、底线应该早早的竖立起来,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在一次次的碰撞中,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03、共同成长,是亲子关系中的最优模式。

  《误杀》中男主角李维达有一句内心独白让我印象深刻,"平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习惯一回家就关上房门,不愿意跟我多待一会儿,多说一句话。我很迷茫,也很苦恼,作为一个父亲,我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和女儿沟通,我多么想你像小时候信任我,依赖我……"

  小时候的平平对父亲也是很依赖,但随着她慢慢长大,她与父亲隔阂也越来越大了。这是什么导致的呢?我认为是因为平平一直在成长,而父亲李维达一直在原地踏步。

  李维达是一个私营小老板,只有小学文化,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电影,平平则成长为一位成绩优异的高中生。

  我猜想平平应该是在长大的过程中,渐渐觉得父亲的话不总是正确,她与父亲能聊到一起的话题越来越少,隔阂越来越深。

  而正值青春期的她,还未体验到生活的艰辛,还不懂得宽容和体谅,于是她开始"瞧不上"自己的父亲,变得不爱与父亲沟通,她与父亲在思想上渐行渐远。

  龙应台有一句名言:"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终要学会放手,终要面对与孩子的渐行渐远,可是我们有没有办法让心灵上的距离不那么遥远呢?

  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共同成长。曾经看到一则这样的新闻,49岁母亲陪儿子一起考研,结果两人同时考上研究生,这就是共同成长的最好的例子。

  我们普通人可能很少人能像这位母亲一样,做到如此地步,但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他们在陪孩子学琴、学英语的路上,自己也跟着一起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这也是共同成长。

  孩子像海绵一样不断的吸收知识,不断成长,身为父母的我们又为什么就能心安理得的在原地踏步。

  共同成长能让缩短父母与子女间思想的距离。就像《少年的你》中陈念的母亲虽然陪伴在陈念身边的时间很少,在陈念被欺凌时,也不能及时站出来保护她。

  但她的母亲一直为生活在学习、在努力、在成长,陈念也是如此,所以她们思想上还是依靠在一起的。

  "活到老,学到老"这虽然是句老话,但却很实用。只有拥有不断学习的心态,才能跟得上这个时代发展的脚步,才不至于过早的就与孩子"渐行渐远"。

  在我想象中,最酷的事情莫过于,当你垂垂老矣之时还能与自己的儿孙讨论时下最流行的话题。白发与青丝,也能来一场巅峰对决,碰撞出不一样的花火。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们在教育中踩到的"雷区",都要孩子来买单,所以我们每走一步都应该审之慎之。

  孩子就像一颗种子,需要我们耐心浇灌、除草、除虫,才能发芽结果,变成参天大树,为他人提供一片遮风挡雨之地。

  为人父母就是一场修行,我们要三省吾身,常思己过,多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才能更好的继续向前走。

  文|叮当猫

  图|网络

  作者简介:叮当猫,生于1983年的夏天,本科学历,广告学专业,爱好阅读。曾经梦想"仗剑走天涯",奈何天涯太大,剑又钝。目前是两位孩子的宝妈,可是心中依然有梦想,把写作视为是一种爱好、一种锻炼思维的方式,希望能在写作这条路上不断精进。

  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请多多留言交流!

  创作不易,请多多关注转发点赞留言支持,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上一篇:三分钟让你看穿《唐人街探案2》中侧写的奥秘,感受侧写师的视角
下一篇:跟《你的名字》一样经典的动漫电影,你知道是哪个吗?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