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的《流浪地球》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昨天,终于去看了好评如潮的《流浪地球》。

  看完,非常震撼和感动,宏大的叙事格局,炫目的特效制作,还有触动内心的情感大戏……

  但是,当我找到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原著,读过之后,却发现,电影和原著实在是差异太大。相比电影的煽情,原著实在是太冷静和理性了。

  读着读着,竟然让我细思极恐。

  电影里面贯穿的,是一个“情”字:父亲与儿子的情,哥哥与妹妹的情,儿子与姥爷的情,儿子与妈妈的情……

  但是,原著中却透彻地说出了真相:当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地球人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

  当然,情也是如此。

  如果说我们现在的电影、小说中轰轰烈烈的爱情、亲情让我们感动,那么在流浪地球的时代,这一切都让他们惊奇,都让他们不屑。

  是的,爱情不重要了,亲情不重要了,友情不重要了,金钱不重要了,在生与死面前,一切都不重要了。就像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当最底层的生存不能保证,谁还会奢求更高的东西呢?

  所以,在那个时代,离婚结婚是家常便饭;在那个时代,谁都不愿意生孩子,谁还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生来就恐惧呢?

  原著中有一个谜语:“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

  谜底是:死亡。想来令人不寒而栗。

  在朋友圈里,有人发问:如果地球还有七天灭亡,你会做什么?

  其实,令人恐惧的,不是确定性,而是不确定性。

  如果知道地球还有七天灭亡,大家反而释怀了,抓紧时间去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也挺好。怕的是不确定性。

  在流浪地球的时代,就是如此。

  每一次地球掠过近日点,都是恐惧加深的过程,每一次地球离开近日点,都是恐惧暂时缓解的过程。次复一次,周而复始,是周期性的折磨。

  因为,你不知道太阳什么时候爆炸,这种不确定性的恐惧,才是真的恐惧。

  相比电影中的“情”,“希望”才真正令人震撼,因为希望这时候才是稀缺的。

  就像原著中这段话所说:“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电影似乎是个圆满的结局,但是原著却在冷静中讲述出人性的本质。

  你想想看,流浪地球计划历时100代,2500年,数十亿每天被恐惧折磨的人们,哪能没有波澜?

  在恐惧得过头之后,人们发现太阳还没有爆炸,于是谣言四起,说太阳根本不可能爆炸,一切都是阴谋。(看看任何事情,最后都是阴谋论盛行)然后,人们起来叛乱了,将实施地球航行计划的星际移民委员会的各种人们杀死,关闭了地球发动机。

  正当人们要欢呼解放的时候,太阳真的爆炸了。

  人们杀死了制造和实行流浪地球计划的人们,最终,却不得不依靠他们重新启动计划,继续航行。

  恐惧时,最团结,反而安逸,会杀死一切。

  流浪地球计划最终会成功吗?小说没有说,电影也没有说,但细思极恐。

  如此漫长的逃逸,定然困难重重。在知乎上,大家在激辩到底能否用烧石头(地壳物质)来推动地球。即使科学上可行,但是有一个专家计算的结果,要想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要烧掉84%的地壳质量。

  那个时候,地球还是地球吗?纵使能顺利到达目的地,满目疮痍的地球还适合人生存吗?

  况且那个目的地,充满凶险。在小说的最后,是故事主角畅想的场景:“我好想看到半人马座三颗金色的太阳在地平线上依次升起,万物沐浴在它温暖的光芒中……”

  这是一个伏笔。还记得大刘的《三体》吗?地球人类非尽千辛万苦到达的半人马座,是三个太阳,这里是三体世界。

  有人开玩笑说,《三体》和《流浪地球》应该结合在一起看,地球发射的寻找外星人的信号,被三体人获取,然后准备派三体舰队出征地球时,地球却送上门来了。

  无论谁能战胜谁,一个事实是肯定的,地球花费100代人,2500年,历经重重艰险,牺牲数十亿人,到达的目的地,并不是乐土。

  而是更大的苦难。

上一篇:刘慈欣评《上海堡垒》可能是受害者,电影没网络上说的那么差
下一篇:《南方车站的聚会》:视觉效果比剧情好看 人物角色空洞扁平化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