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影评:难以囚禁的灵魂自由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难以囚禁的灵魂自由

  ——《申肖克的救赎》观影感受

  一、情节概述

  生活总会在某一瞬间将我们一拳打倒在地,容不得喘息就接着来了一脚。《肖申克的救渎》中的主人公Andy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被生活打到在地的人。因为自己的妻子和妻子情人的死亡而误判无期徒刑,被关到了肖申克监狱。在那里,Andy遇到了他的朋友Red。在Red的帮助下,Andy顺利地完成了越狱,用时20年。

  二、表现手法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故事原型是于斯蒂芬·金的小说《丽塔·海 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电影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小说的许多情节,用了一些电影的手法来表现出小说中出现过的内容。尽管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小说的表述,但还是有一些局限的。比如小说中写到了在1967年Andy就把隧道挖好了,但在1976年才真正逃跑,电影中却没有变现出这个情节,因为小说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的心理描写,但这些是电影难以真正表现的。

  1、在叙事视角上,电影采用了Red这个人物角色来当做旁观者。也就是第三人称叙述,通常第三人称叙述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的立场进行的叙述,多数情况下叙述者如同全知全能的上帝,能够知晓事件的一切前因后果。但本片却没有这样,Red首先是故事的参与和推动者。而且他在某些方面并不知情,比如他事先并不知道Andy要准备越狱。在Andy逃离前要绳子的时候,他还在未Andy隐隐担心,这些都使得整部电影变得有更多的可看性和神秘性,使得观影者的心情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而发展,进而变得跌宕起伏。

  2、在叙事结构上,电影也表现地十分简明。包括一些个情节的设定以及相互间的衔接,正因为有了简洁的成分,电影就变得十分紧凑而不拖拉。又通过Red的三次假释,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没有成功。一直到第三次的时候,Red对于自己是否能够假释其实已经是释怀了,但这时的他却假释成功了。不过当时的Red已经变得很是苍老了,已经习惯了自己在监狱中的生活。他一旦出去,就可能获得和老布一样的下场——因为适应不了外面的生活而自杀。不过正是因为这些情节铺垫,才使得最后Andy对Red的开导有了实际意义和价值。

  3、在叙事表现上,电影升华了“自由”这个主题。所谓的自由也就是希望,电影中有许多的事物都在象征着对自由的压迫,同时Andy也不止一次地向Red提及到了“希望”。尽管Andy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受到了来自于这个监狱的囚禁,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对于自由和希望的追求和渴望。这些从Andy给自己的朋友们争取啤酒喝和放歌剧这些事情中就可以看出。影片一直在透过这些向我们讲述着“希望”与“自由”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虽然在Andy越狱前Red并没有了解到Andy所描述的究竟是什么,

  但在影片的最后,Andy用实际行动向Red表现出了自己的内心。影片名字中的“救赎”,真正想表现的则是对于人灵魂上的救赎。

  三、人性启示

  追求自由的脚步永不停歇,这个就是我对于整部影片的感知。人,只要存在于社会中,就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这个环境带来的影响。自然是有好有坏的,不过这些并不是我们要纠结的内容。真正应该去拿捏的,是无论怎样,你我都不会是之前的自己。

  我们被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束缚着,其实,存活的意义就在于寻求到真正的自由。当然,也是在有约束的条件下的自由。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自己对于自己先前的承诺。尽管会有许许多多的阻碍,有来自自己和他人的阻碍。但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退却的理由。

  希望是一定要有的,也一定得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好的想法。不单单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告诉自己:“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蹉跎,我要做的,就是平静地度过这一段时光。”曾经的困难和苦闷都将会是自己最为靓丽的名片。

  最后,就这样了。

  参考文献:

  [1] 郭茜.论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希望主题的表达[J].电影 文学,2011(20).

  [2] 明桂花.从文学到电影—— —从《肖申克的救赎》与《乱世 佳人》谈改编的艺术[J].当代电影,2015(4).

  [3] 王传传.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叙事风格解读[J].安徽文 学,2009(6).

  [4] 姚蔚.《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美国文化元素[J].电影文学,2011 (1):115-116.

上一篇:《误杀》里提到的几部影片都是啥,起了什么作用?
下一篇:盘点《千与千寻》中的5种美食,你发现了几样?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