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为什么能成为收视率爆款热剧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4-23
手机版

  《人生之路》开播以来热度一路高走,爱奇艺站内热度直奔9000,CCTV-1收视率峰值破3,成为央视一套今年以来收视率最高的剧集。

  为什么《人生之路》可以杀出重围,成为今年上半年的爆款之一?这个答案,其实已经藏在当代每一个青年的人生轨迹中。

  01

  为什么是《人生之路》?

  年初由《狂飙》带来的后劲还没过,爱奇艺再次引领追剧热潮,并为观众带来了一次深刻的追剧体验。而一部电视剧的爆火,一定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底层的逻辑,一定是紧紧扣住时代情绪的。

  电视剧《人生之路》部分取材自路遥经典中篇小说《人生》。故事以80年代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起点,讲述了高加林、高双星、刘巧珍、黄雅萍等一批青年人走出黄土高原,来到上海,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几个人不断奋斗、拼搏, 改变人生命运的真挚故事。

  

  虽然这是一个来自上世纪陕北黄土地的故事,但《人生之路》在保留小说内核的基础上做了时代审美创新。其中最重要的改动,便是在时空上的拓展。

  《人生之路》的剧情时间横跨1984年至21世纪初,空间则从陕北拓展至大城市上海。观众不仅能看到原著中知识青年高加林在农村资源极度匮乏的背景下强烈的出走愿望,又能看到高加林在城乡流动愈发自由的背景下抓住机遇走向广阔天地。特别是剧作中对于高加林后期在上海人生经历的续写,给今天许多同样在大城市中打拼的年轻人带来了强烈的共鸣。

  

  其中,电视剧对于命运冲突的改编,加强了个人与命运斗争的力量感。高加林渴望走出高家村却在高考中惨遭顶替,电视剧中加入这一具有强烈戏剧冲突的重要情节,反映了当时因信息差导致的社会真实现状;而高加林后来成为乡村教师却又错失转正资格,也点出了不少人生活中的痛点:在普通人的人生中,遗憾总是无法逃避的成长代价。

  此外,高加林也面临着情感选择的纠葛。在他与刘巧珍、黄亚萍的情感线设置中,我们可以洞察到一些属于新时代的情感观念。脱离开糖水片式对爱情的滤镜描绘,《人生之路》运用最现实的态度审视情感与两性关系,并表现出新时代赋予每位年轻人更加开阔的人生态度——追求自由、独立与梦想的个人思想,这也是当代年轻人情感关系的关键词。

  

  不难发现,《人生之路》讲述的年轻人在面临爱情与事业、理想与现实间的艰难选择,都是我们人生中面临的永恒命题。这些上世纪的故事,在当代仍然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于青年的人生里。

  时代洪流滚滚不息,一部能敏锐捕捉到时代情绪,并能让观众在其中看到每一个小我故事的电视剧,注定会引起强烈的反响。

  02

  来自另一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可以说,《人生之路》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代青年的人生轨迹。

  剧中,阴差阳错的命运没有让高加林在经受多重打击后跌落人生谷底,他仍然能重振精神,迎难而上,拥有奋斗青年最本真的模样。

  

  高加林为什么会引起我们的共鸣?因为每个时代都有着不甘向命运屈服的人,你我都渴望成为时代中的“高加林”。在微博、虎扑等平台的话题#你有没有为自己拼过命#下,我们可以看到当代青年与高加林角色故事的映照。

  一位在建筑行业工作的女生,因被分配到基层项目部,常年驻扎工地现场,每天与钢筋混泥土打交道。但她却克服了重重的困难,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感。她说:“女孩子也可以去现场,去工地,而且干的很漂亮。”

  

  一位毕业生网友在高三为自己的未来拼搏了一次,没日没夜地看书刷题是常态,回宿舍挑灯夜战只为多做几道题、多拿几分,有时候连上厕所都在背文言文,就这样坚持了两百天终于迎来高考,虽然最终的成绩没有达到预期,但她觉得对得起自己的付出,不后悔这份拼搏。

  

  而一位西安理工大学的同学,则分享了她和伙伴们历时五个月在市调大赛中获得铜奖的故事。他们不仅看过了凌晨四点的校园和清洁车,也看过了夜晚两点的星空和暴雨。虽然过程很是艰难,有过抱怨和颓废的时刻,但也没有放弃,最后取得了好成绩。

  

  剧中所传达的“高加林式”精神,正在当代青年群体中得到方方面面的传承。而事实上,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精神,也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关键注脚。在高加林所处的80年代,也正值我国各方面快速腾飞的时期,同时代还有着更多的“高加林们”。

  1981年,以郎平为代表的中国女排在落后条件下艰苦训练,在日本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以七战全胜的成绩首次摘得了世界杯赛事的桂冠。在这次夺得世界杯冠军之后,中国女排更是捷报频传,创造了脍炙人口、勇于拼搏的“女排精神”。

  与此同时,第一批打工人、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凭借着一双诚实、勤劳的手在异乡打拼,并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当年,十几万温州人便在北京缔造出一个庞大的“浙江村”。而在南中国,沿海地区同样也在经历着这样的巨变,创业者们勇于踏足前人未曾开拓的领域,市场经济由此起步,并为塑造今天中国的经济格局做出巨大的贡献。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正是因为时代大背景下闪烁的理想主义光芒和积极向上的奋斗风气,在今天,80年代依然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黄金十年,让人心驰神往。

  而《人生之路》犹如一把钥匙,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80年代的窗口。剧中的高加林,作为80年代众多奋斗青年的典型缩影,他的故事依然照拂着今天的青年,激励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03

  我们为什么需要现实主义?

  因为现实永远是理想的起点

  近年来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越来越受到观众喜爱。这样的趋势,不仅得益于不断涌现的高质量现实主义巨作,也植根于一些更深层的东西。

  过去几年内,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也在多个爆款中积累了口碑,受众群体不断扩大,剧作的细分品类也不断丰富。无论是职业剧、家庭剧还是官场剧,都涌现了破圈之作。而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在最近趁着市场回暖的东风,更是不断加快发力。

  

  不难发现,无论是《狂飙》中扫黑除恶的风驰电掣,还是《警察荣誉》所传达出的职业使命感,抑或是《人世间》和《我们的日子》所谱写的当代老百姓生活之诗,爱奇艺这些不同题材的电视剧其实都透露着一个共性,那便是“真实自有千钧之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并扎根于生活,“去悬浮化”永远是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核心使命,它能让很多时候飘在高空的艺术创作扎实落地。

  其中,现实主义作品最能让观众产生共情的,一定是其中的人。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精准定位到在大叙事下的小人物,就如同《人生之路》中的高加林,他是80年代时代背景下奋斗青年的缩影,他能够折射出奋斗青年相似的心理诉求、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预演和归纳,让观众能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感同身受、引发思考。可以说,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中的主人公,其实代表着众多青年走上荧幕,诉说自己的故事。

  

  而用一记重拳打破生活与艺术的最后一堵墙,《人生之路》不会是最后一部。无论什么时候,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都是我们文艺市场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与当下建立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事也正随着时代的瞬息万变不断更新,所以总有一些最真实的情感需要得到抒发。

  我们为什么需要现实主义?因为现实永远是理想的起点,只有我们愿意去深入探讨生活的本质,才能获得一种向上的力量。以现实生活为依托,描摹人间烟火气、汹涌变迁的时代浪潮或是展现不止不休的奋斗精神,现实主义作品永远是向民众传递正向情感价值和精神力量的“传声筒”。

  举报/反馈

上一篇:华为nova11系列正式发布,11号色引领潮流美学,升级版影像表现亮眼
下一篇:人到了中年人,为什么会胖成球?漫画解释了原因,网友:悲哀!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