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我没什么本事,能做的,只有挡在你们前面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误杀》剧情很简单:简单四口之家的生活被大女儿平平在反抗督察长儿子时将他误杀这一事件而打破,父亲李维杰深知在这个小镇上督察长滥用私权、法律无效,便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在时空交错的缝隙里,与警方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几天之内,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持续走高观影参与度持续上升,让我对国产电影质量和电影观众的未来都充满了期待。这部电影让我有了几年前看《我不是药神》的感觉,议题感十足,虽比不上前者,但依旧瑕不掩瑜、可圈可点。

  一.人物塑造足够丰满,支撑得起故事走向。

  为这部电影走进电影院的初衷是为了它的演员阵容,撇开那些年唱着小苹果的却是实力演员的肖央不说,我期待着的是这两位女演员:陈冲和谭卓。

  陈冲,我对她的认识算得上全面,《色戒》里的易太太、《末代皇帝》里的婉容、《天浴》的导演、最近《十三邀》里的嘉宾。

  而这次她在《误杀》里呈现的是女警官拉韫:一个老练强悍的督察长、同时也是一个处处维护孩子的母亲、甚至还是市长候选人的妻子,多重身份让这个人物并非形象符号化,而是更加丰厚,具有讨论价值。

  影片的开头是她的办案记录,迅速又精准的复述犯罪真相,技巧性地让犯罪者招供。面对其他警官的称赞,她留下的是一句“当你破了一千个案情时,你就会发现世上并无离奇的事”。

  而这句话也支撑到拉韫去破自己孩子被误杀的案件、在案件毫无破绽时,拉韫重复着“我的直觉不会错“”他的眼神有问题”这些话,这是督察的熟练和母亲的迫切双重作用结果,也因为这层特殊关系李伟杰的瞒天过海变得没那么简单。

  对她的评价也并非能用简单的善恶来概括,督察长的凶狠、滥用职权的可恨和失去孩子的脆弱同时赋予在她身上。

  谭卓,我对她最大的印象还停留在《我不是药神》里为救女儿被迫做舞女的思慧。

  而在《误杀》里她仍然诠释的是一个母亲形象,是与陈冲扮演的拉韫相对照的形象。

  她们两同样是作为被害者同时又为施害者的孩子家长,其本质却有所不同。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她们一个外刚、一个内刚。

  她更正确地关爱孩子和给予孩子支持,与强势拉韫正面对峙,她毫不逊色,那句“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彻底将拉韫和她所处立场的本质区别完全暴露。

  二.主题足够具有社会意义

  家庭问题的暴露是影片的新亮点。

  这部电影的社会背景本身选得很好: 人们对法制的信任日渐淡薄,对某一种不公平的社会现实而进行的反抗,对公正社会的极大渴求。

  而这部电影的描述对象也很鲜明:社会边缘人物,社会里的小人物。它落脚在小人物的命运走向,小人物与强大势力对抗后的何去何从。

  仅仅是这两点,让电影还未开始便落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而在成长以及家庭教育问题上,这部电影同样作出了探索。

  曾经一度火爆微博的一句话便是“每个妈妈都会告诉自己的女儿保护好自己,但很少有人告诉自己的儿子不要伤害别人的女儿。”

  在平平误杀素察后害怕地对父亲说“我错了”,父亲既没有因平平的被侮辱的经历而去指责她,也没为这番误杀牵连全家人而怪罪她,还能轻声和女儿说一句:“这不怪你”。

  这种状态可以和许多校园霸凌、青少年误入迷途联系在一起看,许多孩童的坏是出于无知、出于无措,许多扭曲的青春是难以恢复的,父母本该有责任去引导、去做出沟通,悲剧事件本可大大减少的。

  三.运用手法足够高明,

  思辨式的设计暗含在内。用韩国电影《蒙太奇》做媒介,让一切作案手段趋近于合理化。影片中诠释这种剪辑手法是镜头剪切加音效,这是作案方式也是本部电影的主要拍摄方式,女儿的反抗和拳击场的激烈也不停交叉闪现、审查时靠着李维杰的指导和问询的切换不断推进故事,使行事更为紧密。

  羊在故事里也拥有这绝对的重要意象,这部电影的英文名是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直译为没有牧羊人的羊群。这样的安排不同于《我不是药神》的英文名dying to survive般对生存本身艰难的阐述,更多的是讽刺无合理的当局者来维护老百姓的利益的乱象。

  羊贯穿全片:警官滥用私权时被击毙的羊、李伟杰处理车子时路过的羊、是开棺材后的替罪羊、是在李维杰面对佛像是象征救赎的羊、是颂叔口中“羊只要能好好吃草,才不会管是谁在薅他们身上的毛呢?”

  羊的无辜、被害、参与、救赎反应着被统治者的各种状态,既有任由宰割又有无可奈何。

  而李维杰利用大家的真话来拼凑一个没有破绽的假象,刚好反应一个哲学式提问:部分的事实算不算事实。也像这部电影结局留给观众的提问,在滥用私权的法制下的误杀,该不该受到法律惩戒?

  四.聊聊结局

  横向进行对比。

  李维杰自首是人物命运的最后走向,这样的结局方式饱受争议,我个人觉得处理得不够好。

  在结局的设置上,我比较倾向于两种思路:一是绝对悲惨的落幕方式,因为悲剧更具有震慑与反思作用。二是更符合人心道义的公正,让善恶有报成为电影的最后宣传思想。(同为悬疑推理的电影《利刃出鞘》在这点做得还不错)

  显然,导演采用的是第二种思路,导演让李维杰一家该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所以画面里出现的是李维杰被带走,剩余一家三口在背后追赶凝望。但这样的处理忽略了一个点——是小人物依旧是孤立无援的,善恶归宿并不服众。

  而拉韫一再强调自己是一个母亲,却从未站在其他母亲的角度去审视。这让两个孩子的命运走向了天然的对立方。电影一贯的俯仰视角和李伟杰最后对拉韫夫妇道歉的鞠躬,都没有让这种天然不公的结局发生改变。

  而即使群众为李维杰进行了声援,导演也没有给出一个答案。这让我想到一部话剧:《特赦》,我想这更符合我心中的答案。

  小人物的命运天平开始出现扭转才是社会值得期待的证明,瑕不掩瑜,这部电影还是做到了。

上一篇:玉米秸秆,放羊的最爱!
下一篇:《误杀》:一部没有误杀只有谋杀的年度犯罪片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