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中隐藏的秘密(1):游戏前幕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4-24
手机版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万众期待的柯南第六部剧场版《名侦探柯南 贝克街的亡灵》终于将在电影院和大家见面了~作为唯一一部被央视新闻提取了时事评论素材的剧场版,M6被无数柯迷奉为经典。

  

  这部剧场版无论是剧情深刻度还是人物立体丰满度(尤其是柯南和优作这对父子的感情),都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也对许多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发人深省的探讨,如日本根深蒂固的世袭制度以及袭冶承弓的社会架构,教育理念和现代技术等。正是这种深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内核,才造就了《贝克街的亡灵》综合质量的出类拔萃。而这就不得不提到本部剧场版的编剧——野泽尚的卓越工作。

  野泽尚曾是一名著名的社会派推理小说家,代表作《虚线的恶意》《深红》《沉睡的森林》《冰之世界》等,其中他更是凭借《虚线的恶意》获得日本推理小说最高荣誉江户川乱步奖。而在《贝克街的亡灵》中也不难看出,其剧情有着相当深刻的社会派色彩,种种细节中也隐藏着秘密,有一些预示着剧情的后续走向,有一些隐喻着剧情背后的真相,还有一些表达了作者蕴含的思考。遗憾的是天妒英才,这部剧场版上映2年后,野泽尚因抑郁症于2004年在家中自缢,留下无限追思和无限猜测。甚至有观点认为,这一部剧场版中表达的一些情感,可能揭示了野泽尚编剧自杀之由。

  既有着柯迷中经久不衰的高质量和高口碑,也有影片背后悬而未解的谜团,《贝克街的亡灵》中确实隐藏着太多的秘密,这里笔者整理出了一些隐藏在剧情中的一些秘密。或许这些解读并不准确,大多数也已经无法求证,不过在大家重温这部影片的时候,可以仔细思考一下这些剧情,或许有着更多的秘密等待发现。

  1、 泽田弘树的悲剧——“孤”与“恶”的绝望

  最让人唏嘘的情节莫过于影片开始时,设计出DNA探测程序以及人工智能“诺亚方舟”的十岁天才少年泽田弘树从美国的高楼上一跃而下的情形。泽田弘树的自杀,不仅是整部剧场版一系列剧情根源,也引来了众多讨论,泽田弘树为何自杀?谁是泽田自杀的真正推手?

  从优作得出的结论来看,泽田弘树开发的DNA探测程序,让他发现了托马斯·辛德勒的秘密——这位IT行业的巨头,这个抚养自己长大、资助他开发程序实现梦想的人,竟然是19世纪臭名昭著的杀人魔开膛手杰克的后代。辛德勒一边需要隐瞒此事,一边又需要利用弘树完成AI程序,便计划在弘树开发完成后将其灭口,而料到这种下场的弘树在完成“诺亚方舟”后通过网络传送程序逃走,自己随即跳楼自尽。

  

  不过纵观弘树的经历可以看出,发现辛德勒是开膛手杰克后代这一秘密仅仅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弘树的悲剧其实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来源于没有心灵相通的人交流的孤独,另一方面更来自于自己的才能而带来的恶意的绝望。弘树的悲剧,或许从他很小开始就存在了。

  弘树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对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才能,并且很大程度上醉心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探索。然而这样的才能非但没有为弘树带来大家的认可,反而让他在他出身的这个日本的朋友圈中陷入了相当的孤立地位。从弘树的回忆可以看出,弘树天生身体羸弱,在体育课上只能够休息,因此也和众人的游乐活动隔离,只能沉浸在自己的计算机世界中;但这种爱好和行为迎来的却是教师的不认可甚至指责,可以猜测,他的这种性格让他在同学中陷入了孤立甚至是被霸凌,难以在学校中生活下去。

  

  这其实是典型的日本社会中“合群”的体现,任何与群体中性格有差别的人,都会因为这种差异性而被排斥,甚至被挤出群体的社会圈子中。而且明显可以看出,或许是因为工作繁忙,他的父亲樫村很可能并没有对弘树的这种陷入孤立的状况有所作为,甚至“父亲”这个角色在弘树的世界中一直是一个缺失的存在。这很有可能是弘树母亲最终选择和樫村离婚,远赴美国的原因,同时也是弘树自杀之后樫村陷入自责,一直致力于寻找弘树自杀的真相的原因。

  

  而“热衷教育”的母亲在带着弘树远赴美国之后,终于是在这个尊重“个性”的“自由”热土中找到了弘树的用武之地——弘树的计算机技术才能得到了IT巨头辛德勒的青睐。他开发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为辛德勒所用,充分施展了弘树的才能。然而这反而将弘树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弘树的“孤独”问题并没有随着其才能被认可而解决,相反的是,随着弘树母亲的去世,弘树几乎失去了所有可以依靠的人,除了收养了他的辛德勒社长。

  

  为了“施展”弘树的才能,弘树几乎被剥夺了所有的自由,甚至连到公园和普通孩子游玩的机会都没有,或许唯一能够陪伴的,就是那公寓阳台那冷冰冰的游乐器具。

  

  这一时候,弘树能做的,就只能是沉浸在自己钟爱的计算机技术中,渴望完成自己最终的理想“诺亚方舟”了吧。

  但最终给了他致命一击的是辛德勒本人。辛德勒收养了弘树,与其说是认可弘树的才能,不如说是盯上了弘树的计算机才能所带来的的价值——特别是那个开拓时代的AI“诺亚方舟”。然而随着弘树偶然间发现了辛德勒是开膛手杰克的后代这个足以影响他根本利益的问题之后,弘树的才能在他利益衡量的“天平”中就彻底失去了平衡——尤其是在弘树完成了“诺亚方舟”之后。最后,陪伴着弘树的只剩下阴森的摄像头。

  

  可以说,原本认可弘树才能的辛德勒彻底背叛了弘树的信赖以及依靠,弘树引以为傲的计算机技术成为了辛德勒“恶意”的最终体现,使得他陷入了最终的绝望。在这一关键时刻,弘树的“孤单”又使得他断绝了能够倾诉和信赖的任何可能性,带着孤独与恶意的绝望,他从高楼一跃而下。不知道他是不是对自己沉迷于计算机而和其他孩子们隔离感到后悔,但从“诺亚方舟”游戏的最终愿望是能和孩子们好好玩一场游戏可以看出,他在人生中的最后一刻,或许真正想要的就是陪伴——无论是父母也好,朋友们也罢,尽情快乐地随着自己本性去玩一场。

  

  而他的才能,如果说在日本得到的是僵化的教育制度的不认可和否定的话,那么在美国得到的便是资本主义丑恶的压榨以及利益冲突后的弃之如敝屣,颇为讽刺。

  弘树的悲剧,来自于自己才能不被认可的孤独,以及利用自己才能后随之丢弃的恶意。在才能之外,弘树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也有陪伴的需求,然而他的才能最终成为了他的情感和陪伴的最大桎梏。笔者不认为弘树拥有超乎成人的成熟,相反的是,他可能比任何孩子都更加“孩子气”些,但他的才能,带来的只是众人的不认可以及资本家的利用,从来没有人理解他的真正需求,无论是抚养他的辛德勒社长,还是抱有愧疚的樫村,甚至是那个“热衷教育”的母亲。可能唯一能够理解的,只有多少有着类似才能的柯南(新一)吧,不过柯南为什么没有走弘树的路呢,在后面笔者会给出一个猜测,这或许是柯南成为“赢家”的最终原因。就弘树而言,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或许诺亚方舟的那句“人工智能目前还不该诞生于世”,真正表达的意义其实是“这个世界还不配自己所拥有的才能”吧。

  

  2、 无处不在的隔阂——剧情中的那些“阶级差异”

  在这一部剧场版中,编剧另一个辛辣讽刺的目标便是剧情中时时刻刻存在的那些因世袭制度造成的阶级差异,这种阶级差异在和柯南等人一起参加游戏的四个纨绔子弟与少年侦探团之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剧情的一开始,四个纨绔子弟的高傲姿态便彰显出来,背靠着家族权势的他们,淋浴在聚光灯的闪光下,俨然这种崇高地位为自己所有。导演在一开始就以这种方式对纨绔子弟们这种狐假虎威的作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而在随后侦探团与纨绔子弟四人组的初次见面中,不仅是纨绔子弟四人组的尖酸刻薄的言语,两个团体的服装更是将不同阶级之间的差距展现得淋漓尽致。纨绔子弟们的服装,大多都是相当正式的西服或者礼服等正装,一副经常出入于高端场合的衣冠楚楚的模样。

  

  侦探团们的服装相较而言就以休闲服饰为主(有意思的是,侦探团的服装也根据其所处的阶级有所差别,比如书香门第出身的光彦是休闲式的西服,个体户出身的元太是便装,而能够住得起高级公寓的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步美便是稍显正式的洋装);稍显特殊的便是柯南,穿的服装是他经典的蓝色西装,这其实某种程度也展现了柯南也出身名门望族的特殊身份。

  

  实际上,纨绔子弟四人组的身份,也是整个日本社会权贵阶级的代表——诸星的父亲是警视厅副总监,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高级官僚;江守的祖父是财阀银行总裁,掌控了国家金融经济的命脉;泷泽的父亲是执政党政客,是国家权力的代表。

  

  

  此外颇为特殊的是菊川,他的父亲是狂言师。狂言是日本四大古典戏剧之一,被誉为日本的国宝之一,而狂言师更是各狂言流派中代代单传,在日本文化界举足轻重的人物,甚至在日本天皇登基大典等重要场合,都少不了狂言师的参与,是能够接近权贵阶层的人物。

  

  更为讽刺的是,狂言本身其实是相对平民化的,它通常以讽刺权贵阶层的愚蠢和懦弱、歌颂平民阶层的智慧和勇敢为主题,是一种风趣幽默的平民艺术。这种本意在于嘲笑讽刺统治阶级的艺术,却甘于对统治阶级阿谀奉承,对世袭制度逆来顺受。这种所谓平民化的艺术,却彻彻底底成为了世家单传,袭冶承弓的世袭制度的代表,甚至跻身走进权贵阶层——这种“权贵”还是基于对更高阶层的权贵阿谀奉承得来的。因此可以看出,比起诸星等人的嚣张跋扈,前倨后恭和趋炎附势才是存在于菊川身上的标签,这是他所在阶层的根本特征,使得讽刺意味更加明显。

  而相对而言,侦探团则是平民的代表。一直以来,对于侦探团所谓的身份背景有着层层猜测,认为他们有着什么身份。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我逐渐形成了另外一种见解——步美、元太、光彦其实就是普通孩子的代表,他们与我们之间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代表的是普通孩子们的勇气、智慧和童真。其实青山本人也说过,和别的致力于从各大推理小说和作家寻找名字来源的其他人物不一样,三个孩子的名字是来源于社会征集,并无特殊之处。《名侦探柯南》剧情的一个层面,正是由变小的柯南的培养下,侦探团三人组逐渐成长为真正的名侦探的过程。而在这一部剧场版中,侦探团三人组为了获得游戏的入场券,也发挥了属于自己的智慧。

  

  侦探团通过在之前的案件中获得的限量版的游戏卡片,与其他孩子换到了游戏的入场徽章,而且在获得徽章后,还不忘分给同伴灰原一份,这也是属于孩子们友谊的另外一方面了。

  

  另一方面,包括小五郎、园子和灰原在内的其他配角,在这种对比下起到的是一种评论者的作用。和身为孩子们的纨绔子弟以及侦探团其他成员不同,他们本身便处于一种相对长辈的地位,这给予他们纵观他们之间的关系而评论说道的机会。然而在这里,每个人身处的地位也对应了他们的评价和获得的结果——相对平民阶层的小五郎对纨绔子弟们的评价仍然处于一种“日本的未来”的一种仰慕的姿态,而他的居高临下的说教也并没有得到纨绔子弟们的认可,甚至被随意地揶揄;

  

  而同样是财阀出身的园子对于纨绔子弟就多了几分底气,甚至能够为侦探团撑腰而指责他们,同样也获得了诸如菊川的客套或者说趋附;

  

  而相对在这个日本官民体系之外,看透了这种阶级形态的灰原,便多了几分宏观上对整个阶级制度的一种盖棺论定和蔑视。

  

  虽然角度不同,他们都展现出对这种阶级差异和对比的一种态度和评价。

  而我们的主角柯南,某种角度也包括小兰等人在内,其实代表的是另外一类角色。柯南其实也获得了参与游戏的资格,而且来源于参与制作游戏的父亲。

  

  而他的服装也是相对靠近于权贵阶层的正装。不过和那些纨绔子弟们不同,优作依靠的并不是自己本身所处于权贵阶层获得的入场券,而是凭借着自己的文学才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推理小说家,并且实实在在参与到游戏的制作中,由此柯南才跻身了参与游戏的行列。柯南及其父亲其实代表了另外一种身份,就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跻身到精英层列的人。不过,真正的权贵阶层并不看得起这种“new money”,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隔阂,甚至视为异己;另外方面,与权贵阶层对平民阶层的鄙视不同,新精英们还是对平民阶层有着关心和亲近的——就像柯南拿到参加游戏的徽章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要带上侦探团的孩子们一起玩一样。

  

  某种程度上,这些“新精英”成为了平民和精英阶层之间的纽带,当然这些新精英是不是真的怀揣并保持着这种理想,那就是另外一番评说了。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所青睐,柯南的主角团设置,某种程度上相当契合编剧的这种阶层差异的展现。相对于那些纨绔子弟,侦探团所处的身份经对比后相当精妙,而柯南的这种两种阶层间的桥梁作用,更是让这种人物架构相得益彰。其实青山本人也是出身于边远地区的理想少年,只身一人前往东京打拼,最终凭借着《名侦探柯南》这部作品在东京这个光怪陆离之地拥有了自己的地位,柯南或者优作的境地,相信青山本人也会感同身受。《贝克街的亡灵》可能是柯南剧场版中略显离经叛道之作,但也许正是在感同身受的青山的大力支持下,才能以原貌面世的吧。这种阶级上的差异在游戏中更加明显,这一点,我们会在对于游戏本身的解密中再予以探讨。

  3、 樫村的真正计划——游戏和死亡讯息的真实意义

  接下来的内容,就即将深入整部剧场版的最为核心的剧情,也就是游戏本身。首先是和现实案件的被害者的樫村有关的内容,其实樫村的行动也有太多的谜团,他为什么引火上身地邀请辛德勒社长,他留下的“J”“T”“R”究竟指代的到底是什么,他遇害后启动的“诺亚方舟”背后的缘由等。其实看了整部剧场版之后,笔者倒有些略窥一二,或许整个游戏,甚至包括“诺亚方舟”的劫持事件在内,都是樫村为了应对辛德勒可能的罪行所策划,并最终付诸实施的某种意义上的“死亡讯息”。而这一点,可以从整个游戏的设置初见端倪。

  在整部剧场版的所谓游戏中,根据诺亚方舟的话,他将孩子们参加的游戏进行了“更加有意思”的更改。

  

  将游戏中案件发生的日期定为当时福尔摩斯外出查案时确实是大大加大了游戏的难度,不过历史上开膛手连续杀害两人的日期正是那一天9月30日,这让笔者觉得这并非是擅自的更改。

  

  而且所谓的更改后的游戏,其实也有着大量原先由优作设计的痕迹。比如,在歌剧院环节的艾琳·艾德勒是由有希子扮演,这明显是优作事先埋下的彩蛋;

  

  再比如,当优作知道柯南等人到查令十字车站的时候,就意识到柯南等人选择了高潮结局中最危险的一条线。

  

  以上细节表明,所谓的提高难度的游戏,或许很大程度上是事先设定好的游戏剧本之一,只是可能并不在本次的公开体验中展现而已(甚至不妨猜测,或许这提高难度后的游戏,是优作原本私下专门为儿子新一设计的,特意让福尔摩斯隐身,让新一自己作为福尔摩斯来揭开开膛手杰克之谜,考验新一用的——只不过意料之外地让这个结果提前达成罢了)。此外,就本案件的核心性质而言,辛德勒社长的立场是不希望游戏进行下去,想尽快结束游戏,不让自己和开膛手杰克的联系展现,并希望参加游戏的孩子们尽快全部淘汰;

  

  相反的是,诺亚方舟抱有的反而是希望樫村以及自己被迫自杀的真相昭然若揭,解开谜题,是希望游戏进行下去的一方。因此诺亚方舟与其说是阻碍孩子们过关,反而是暗地里推动着游戏的进程,让孩子们最终通关游戏。为了提供各种暗示,诺亚方舟甚至设置了不少原本游戏中并没有的设定,比如手风琴流浪汉等等。

  

  所以说,“推理考验”和“推动情节发展”是诺亚方舟控制孩子们经历这一次游戏的一个基本的设定,游戏中处处都暗含着基于这一理念而隐藏的种种细节,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进行详细的解释。不过无论如何可以看出,无论是樫村还是“诺亚方舟”,进行这一场游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揭露辛德勒社长的罪行,甚至说这个游戏就是樫村的死亡讯息。

  在此处,我们或许可以猜测,在弘树自杀后,诺亚方舟向樫村传送了DNA探测程序的以及相关的试验记录的资料,樫村也因此发现了弘树遇害的真相以及辛德勒社长的罪行。或许是出自对弘树自杀的愧疚,樫村决定以此为抓手,打算将辛德勒的罪行公诸于众,和“诺亚方舟”携手为弘树报仇。

  

  因此,他在开发的“茧”游戏中,或许是利用了优作的隐藏提高难度剧本,和诺亚方舟一起设定了一个能够一方面不至于使得孩子难以过关,一方面最终揭露暗示辛德勒是开膛手杰克后代这一设定的真相的剧情。可能是预料到在约见辛德勒社长后辛德勒社长或许会将自己杀害,并且因为届时需要展示收到的DNA探测程序,辛德勒社长可能借此机会删除证据,樫村定下了在电脑资料被销毁后,重启诺亚方舟程序并且由诺亚方舟主导的控制并且更改预先设定好的游戏,揭露辛德勒社长秘密的计划。而这“J”“T”“R”,一方面是揭开辛德勒的杀害动机,另外一方面正是重启程序并且开始行动的秘钥吧。

  

  而随后,便是诺亚方舟控制了游戏,进而公开游戏的进程。并且借由伦敦这个关卡的游戏推进揭露辛德勒是开膛手杰克的后代这一动机和作案缘由,最终使得辛德勒的罪行昭然若揭。

  不过,为了推进游戏的进程,并且最终让大家推理得出这个案件的真相,诺亚方舟可谓是煞费苦心,在游戏中隐藏着种种秘密。不过,诺亚方舟的操作,或许从游戏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开始了……

  4、 诺亚方舟的目的——目标是柯南?

  根据上面的推理,诺亚方舟控制游戏的目的之一,便是将伦敦这个篇章的剧情全部展现在众人面前,从而透露出辛德勒社长是开膛手杰克后代的提示。因此,诺亚方舟控制这个游戏的行动,其中的一个关键便是有必要将伦敦这个关卡的全部剧情都要走完并且走到底——至少要到开膛手杰克表达自己动机的环节。

  

  不能忘记的是,诺亚方舟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让这些纨绔子弟在游戏被人控制的情况下遇见生死关头时,在大人们无法提供帮助的情况下渡过难关,从而有所成长。也就是说,与其说这个游戏是为了刁难这些纨绔子弟,更大程度上是考验他们是否有能力来通过自己设计的种种关卡,甚至有一种类似于“大逃杀”游戏的那种选拔最后能够通关的那名孩子似的那种感觉。甚至可以认为,诺亚方舟在没有选择强行控制剧情,直接控制自己借用数据的孩子通关的情况下,是在寻找能够替自己找出真相,真正能够解决自己出的全部难题,最终帮助自己揭露辛德勒的秘密,并且最终赢得这场博弈的人。

  不过,要通过诺亚方舟设置的种种关卡,这样的孩子需要多种素质,最终发现真相的推理能力和通关所需要的智慧自不必说,还需要有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足以控场的领导力、在宛若俱乐部的场景下能够随机应变、渡过危机的勇气、冷静和决断力等等。明显可以看出,诺亚方舟最后选出的能够最后通关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柯南。或许他早已从孩子进入“茧”的时刻就通过自己曾经发明的DNA探测程序判断出柯南其实就是新一,其本身其实已经是高中生,甚至某种意义上已经是自己的前辈的人;或许从一开始诺亚方舟在控制游戏并且摊牌这是生死攸关的游戏的时候,在众人几乎一片迷茫、恐惧甚至自暴自弃的情况下,只有柯南和小兰在试图鼓励大家,甚至提出了应对方略。

  

  当然这仅仅是开始,诺亚方舟最终还是要选出那个最终能够通关游戏,揭开真相乃至为弘树和樫村复仇的人。在诺亚方舟为他们兜底之前,游戏中还设置了大量的关卡来测试在场的孩子们,而最终要通关游戏,孩子们还需要通过这之中隐藏的各个关卡才行。毕竟诺亚方舟是个结果主义者,最终选定的,一定是要过关的人啊。

  5、 早已开启的第一关——关卡选择的奥秘

  为了能够找出最终能够过关的人,诺亚方舟在游戏中设定了大量的关卡,只有全部通过关卡之后,才有可能成为最终通关同时逃出生天的那个幸运儿。不过,第一个关卡其实比想象中来得早得多。其实,游戏一开始让大家选择的那五个关卡中的哪一个,很有可能已经是诺亚方舟为孩子们设置的第一道关——那就是哪一个关卡才是最有可能通关的关卡。

  其实可以观察一下这五个关卡,除了揭开并抓获开膛手杰克这个伦敦关卡外,其他的四个关卡分别是以冒险为主题的“北欧海盗”、以赛车竞技为主题的“巴黎-达喀尔拉力赛”、以武打为主题的“古罗马竞技场”,还有寻宝为主题的“所罗门宝藏”。其实某种意义上,这五个游戏都有些像当时的主要游戏的代表,都算是相当合适的作为孩子娱乐的游戏题材。

  

  不过,如果以生死攸关的通关作为赌注的话,以孩子的身份,哪个游戏才是最终能够通关的游戏,这个选择才是诺亚方舟真正需要考验孩子们的。

  实际上,不难看出,纵观这五个游戏,即便加上每一个关卡都有协助自己的角色的设置,可能只有伦敦这个关卡才是以孩子们的身份最有可能通关的关卡了。其他的通关项目,“古罗马竞技场”这个关卡有着最为直接和激烈的武打剧情,可以说是风险最高的关卡,即便有协助的角色和可能会预先设置的技能,没有任何武打基础的孩子们在初次玩这种游戏的时候几乎是不可能通关的;同样,有着大量打斗剧情的“北欧海盗”和“所罗门宝藏”也是一样的道理,作为孩子们很难通关——事实上,在游戏开始没多久,这三个关卡已经有孩子被淘汰了。

  

  而拉力赛这个关卡,看似是稍显缓和的赛车比赛,但是让孩子们先学会这种专业的汽车驾驶的难度尚且不提,稍稍关注这种越野赛事的朋友们,特别是关注过今年的达喀尔拉力赛的都知道,这种比赛需要的是在各种严酷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即便是职业的赛车手甚至是曾经夺冠的选手都有可能因为事故而退出比赛甚至受重伤,即便是完成比赛都已经是值得骄傲的事情,更不要说是作为毫无基础的孩子们在高手如云的比赛中夺得冠军了。

  也就是说,在即便是客观地思考五个关卡的难易程度,都可以发现,只有伦敦这个关卡是相对安全,并且能够在相对缓和的情况下进行游戏的(虽然也设置了不少危急时刻),更何况其他比赛比的大多是体力甚至武力,而这里的游戏更大程度上要求的是智慧,论在游戏中先保证自己的相对安全,在加上通关的可行性来说,伦敦关卡才是最佳选择,更何况在有角色协助自己的情况下了。

  

  或许对于孩子们来说,“解开未决悬案”“抓获开膛手杰克”这种一看就要大量动脑思考的关卡或许是让人望而却步,只要突破这个思维定势,那么就会发现这才是唯一能够通关的关卡了。也就是说,首先选择能够通关的关卡,这就是诺亚方舟在游戏中给孩子们设置的第一个关卡。

  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猜测,为了显得伦敦这个关卡是唯一能够通关的关卡,诺亚方舟甚至有可能通过加大剧情难度或者对手能力,亦或是设置极其苛刻的存活或者过关条件等方法,将其他的关卡都设置成最高难度甚至是不可能通关的难度,使得选择其他关卡的孩子们都在通关之前都被淘汰。实际上在柯南等人即将进入伦敦这关的歌剧院的环节的之前,其他关卡的孩子们都已经被淘汰了,因此,从此可以判断,其他的关卡可能都是无法通关的干扰项,唯一能够有途径通关的,可能只有抓住开膛手杰克的这个伦敦关卡了。

  

  而在选择这个关卡之后,一场赌上五十名孩子性命的游戏就真正开始了——当然为了选出真正能够过关的孩子以及推动游戏朝着过关的地方发展,诺亚方舟在游戏中也暗埋了不少伏笔,隐藏在游戏的种种环节之中。不过早在游戏开始之前,围绕着这个游戏,这部剧场版便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多的值得思考的空间。以上其实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大多也无法进行考证了,或许并非正解,但是在这一部剧场版中,无论是游戏本身,还是游戏之外的弘树的悲剧、诺亚方舟的目的以及剧情中暗含的种种阶级差异的因素,都留给了我们太多值得考据的空间。不知道围绕着这部剧场版,各位朋友们还能够看出多少暗含的伏笔呢?这一点只有大家再去回顾这场电影才能够明白了。而下一篇文章中,以柯南为首的孩子们就将正式进入游戏之中了。而游戏的各个关卡中又隐藏着什么样的深意呢?诺亚方舟是如何选定最终通关的人并且推动游戏发展的呢?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作者:202号研究员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中年再婚的夫妻,处理好这3个关系,一样可以收获幸福的婚姻
下一篇:【关注】刘科:要扛起能源转型大旗,电动车还有四大痛点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