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复杂局势下收复宝岛?康熙早就留下了历史经验!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4-24
手机版

  前言

  众所周知,在明末清初, 清朝进行了一次长达22年的统一台湾的斗争。这次斗争的性质就是统一国土的国内斗争。在这次斗争中, 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康熙皇帝”在处理宝岛问题上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而这些宝贵经验,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如何在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下实现祖国统一有很多启发作用。

  

  坚定目标,毫不让步

  从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到1683年康熙统一台湾, 由原来中华民族与外族间的矛盾转变为祖国统一与反统一的矛盾。这是康熙处理台湾问题的立足点。

  郑成功之子郑经在成为郑氏集团在台湾的统治者后,在台湾归属这一重大问题上, 与他父亲郑成功出现了原则性的分歧。

  郑成功于1661年 严肃指出:“台湾者, 早为中国人所经营, 中国之土地也。”

  郑经则于1667年 ,向清朝明确表示:“台湾远在海外, 非中国版图。”固吾所自有。

  同时, 郑经在与清政府的谈判中提出了三个谈判条件:一, 要求台湾像朝鲜、琉球一样, 同中国保持隶属关系;二, 要求允许台湾官民保留穿戴明朝衣冠, 不削发:三, 要求承认郑氏以后世守台湾, 不登岸。

  郑经还多次宣称, 台湾“远在海外, 与中国版图渺不相涉”。他强调, 今日东宁 (台湾) , (中国) 版图之外另辟乾坤, 又何慕于藩封, 何羡于中土哉。还公开宣称要“开国东宁”, 与清朝“互市通好”, 俨然以“外国自居”。

  (这剧本是不是在被“某些人”重演)

  郑氏集团这种要求清朝按照当时中国与朝鲜的关系模式来确定大陆与台湾、清政权与台湾郑氏集团的关系, 实际上是要把台湾从中国版图中分裂出去。郑经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推行“湾湾”独立与分裂活动的“鼻祖”。

  为促使台湾早日回归祖国, 康熙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 也曾做过许多让步, 如表示允许台湾官民不削发、不登岸等。但在台湾主权归属这一涉及国家根本原则问题上, 康熙立场坚定, 毫不动摇。自从与郑氏集团谈判时开始, 就坚决拒绝郑经提出的谈判条件。1669年 (康熙八年) 在《郑经比例朝鲜不便允从》书中, 康熙郑重说明, 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 郑经乃中国人。在推动两岸统一的整个过程中, 康熙始终坚持强调:“台湾皆闽人, 不得与琉球、朝鲜相比。”“台湾原本都是中国人, 不得与朝鲜比!”

  毫不夸张的说,正是因为康熙坚持“一个中国”, 追求“国家统一”,才得以粉碎了郑经等人妄图分裂祖国、割据自立的阴谋。

  

  郑经

  保持战略耐心,坚定战略信心

  康熙在统一台湾问题上长期坚持“议和招抚”政策。

  在清郑对峙期间, 康熙面临着入主中原后的各种风险与困难,郑氏集团隔岸观火, 窥伺风向, 丝毫没有降清的念头。就康熙个人而言, 迫在眉睫的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种种内忧外患, 让他对台湾问题暂时难以顾及。而且八旗兵不习水战, 短期内难以渡海东征。加上尽量避免两岸生灵涂炭。所以康熙还是希望以和平方式招抚郑氏集团。

  早在1662年7月 , 清政府得知郑成功逝世的消息后, 就派使臣前往厦门, 谕以朝廷诚信待人, 若削发登岸, 自当厚爵加封招抚之。1663年,清政府再次派使臣与郑经谈判, 要求剃发,登岸, 台湾归属清朝管辖。1667年 , 清政府派总兵孔元章赴台湾议抚, 答应郑经如果归顺, 可封“八闽王”。这些, 都被郑经拒绝。但康熙不改初衷, 坚持“议和招抚”方针长期不变, 多次主动谈判。

  1669年5月,康熙派使臣持皇帝诏书到台湾对郑经说:“朝廷频频招抚, 亦怜贵藩忠诚, 不忘旧君。若能幡然削发归命, 自当藩封, 永为柱石。”

  下面内容注意;

  1680年3月 , 在几度招抚失败的情况下, 康熙以武力收复了被郑经盘踞的厦门、金门, 郑经下令放弃沿海岛屿, 悉数退守台湾。趁着局势有利, 康熙再作招抚。郑经则自恃海峡天堑, 清军难以进攻, 同时, 也看到“反清复明”无法实现, 公开打出“独立”的旗号。

  从1663年至1680年 , 康熙为了和平统一台湾, 先后同郑氏集团进行了九次和谈, 虽然均告失败, 可尽管如此, 康熙依然保持了战略耐心,仍然把“议和招抚”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方针, 无论在两岸和平对峙时期, 还是在双方军事对峙时期, 甚至在清军攻克澎湖兵临台湾, 在军事上有巨大优势的阶段, 仍未放弃对郑氏集团的招抚。澎湖海战结束后,康熙果断停止军事行动,并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方面可以给部队一个充分休息与补充,为下一轮进攻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采取措施,尽量通过政治渠道来解决台湾的问题。后来,郑氏集团在第十次和谈中接受了清朝的条件,清朝成功实现了和平统一,体现了战略信心。

  

  强化军事实力,形成有力威慑

  清朝在和谈中缺乏军事力量的后盾, 尤其是缺乏一支强大的海军作为威慑,直接导致了和谈不可能成功。

  一开始,郑经的海军力量强于清海军, 清海军不能对郑海军实施毁灭性打击,根本不可能让郑经坐下来好好谈。对此, 康熙希望和平统一, 但不承诺放弃通过军事途径解决。在“抚”与“剿”的斗争策略上, 虽在不同时期主、辅关系有所变化, 但他始终把军事准备作为“抚”的前提。

  早在1676年2月 , 康熙就恢复了此前的福建水师提督缺。1678年10月 , 福建总督姚启圣奏请朝廷, 建议特设水师提督一员统辖舟师, 专管海上防剿机宜。1679年5月 , 康熙任命具有丰富海战经验的郑军投诚将领、岳州水师总兵万正色为福建水师提督, 统辖全闽防务。此外, 康熙还从江浙地区调集战船百艘, 从湖广地区调来西洋炮, 从江南选调2000名炮手。福建总督姚启圣和福建巡抚吴兴柞督造大批舰船。到1679年底, 万正色所辖的福建水师已有战船240艘、官兵28580人。经过严格训练, 成功把福建水师打造成为一支海上劲旅。

  在1680年2月,在收复东南沿海的战役中, 万正色即率大队舟师, 进攻金、厦郑军, 为清军收复沿海岛屿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不懈努力, 清郑双方海军力量的对比, 发生了有利于清军的变化, 清军形成了对台的有力威慑。

  1681年7月 , 康熙听取内阁学士李光地和福建总督姚启圣建议, 重新任命原郑成功部将后降清, 长留身边13年之久以备应时之需的内大臣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 着手解决20年来悬而未决的台湾问题。同年10月, 施琅抵厦门到任, 立即着手备战。一是造船募兵, 加强训练水师。施琅将所有水师船进行修理, 令官兵按期操演。为发展水师建设, 闽省督抚抓紧捐造战船, 捐募勇兵。到1682年10月 , 施琅所统率的水师已有精兵2万余, 战船300艘。二是调兵遣将, 编制攻台序列。1683年初 , 施琅又调兵3770名, 至进攻台湾时止, 施琅先后共调水陆官兵12220名。施琅允准独任攻台主帅后, 合理谋划兵力布局。经奏请, 康熙令施琅负责进剿台湾, 深入海岛。令平阳总兵朱天贵所部之兵留驻福建, 负责在后策应, 并听施琅调遣。三是严防闽省沿海各口。为了武力攻台, 施琅将水师部署在金门、厦门、铜山等沿海岛屿, 随时准备对台采取军事行动。四是制定战时官兵赏罚则例。1681年10月 ,福建总督姚启圣等闽省督抚提出并制定了赏罚则例, 并联衔上奏朝廷。此赏罚则例上奏后即得到朝廷允准, 并令施琅在攻台战役中执行。五是闽省督抚抓紧粮饷的筹集, 以保障战时粮饷供应。

  所以郑氏集团的归清, 就是在大军压境之下实现的。如果没有康熙整军备战, 施琅率军先取澎湖全歼郑军主力, 便不会有郑氏集团仓促派人“请交伪册印, 率众登岸, 以求安插”。

  历史经验表明:台湾问题的解决, 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坚决的军事打击作后盾, 这样才能使“某些人”放弃幻想, 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胡萝卜加大棒,相互配合

  1683年6月 ,施琅率战船300余艘, 水师精兵2万余人, 以首战强攻澎湖, 在历时七天的战斗中, 清军全歼郑氏主力, 焚毁战船200多艘, 歼12000余人。澎湖之役, 是一场决定台湾郑氏集团前途的决战, 清军封锁住了郑军的海上通道, 控制了制海权, 台湾顿失海上屏障, 门户大开。郑氏集团见“精锐全覆”, “手足无措”, “风声鹤唳”, “百姓惊惶”, “昼夜不安”。

  澎湖大捷后, 消息传至京师, 不少大臣主张拒绝郑氏请降, 直捣台湾, 消灭郑氏残余。可施琅分析形势, 力劝台湾郑氏集团领导人郑克塽、冯锡范、刘国轩等投诚。向台湾军民发布招抚告示, 宣扬清政府宽大投降者的政策。施琅的父亲和弟弟曾被郑氏集团杀害, 但他能摒弃家仇, 以国事为重, 郑重表示:断不报仇!当日杀吾父者已死, 与他人不相干。郑家肯降, 吾亦不杀。今日之事, 君事也, 吾敢报私怨乎?同时还下令清军严禁在澎湖伤害平民百姓,安抚百姓,对于战争中的俘虏人性对待,并且向全体台湾军民发布了《安抚输诚示》,宣扬主动投降将获得宽恕的待遇。

  康熙也立刻向郑氏集团颁布了赦罪诏书, 指出:“联体上天好生之心, 普海内外, 惮各安危。”“将尔等从前抗违之罪, 尽行赦免, 仍从优叙录, 加恩安插, 务令得所”。

  二人相互配合打消了对方的疑虑,为实现早日统一台湾有深刻的影响作用, 达到了攻取与招降有互相合, 使台湾问题得以政治解决。

  

  争取民心,发展统战

  在统一台湾斗争的初期, 康熙曾在经济上采取了“海禁”和“迁界迁移”政策。

  “海禁”就是严禁片帆入海进行捕鱼和贸易。

  “迁界迁移”是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省的沿海居民迁入内地, 将沿海地带划为无人区, 设界防守。

  康熙认为, 郑氏集团以海岛为大本营,军需民用物资均需依靠大陆输送, 只要在沿海实行坚壁清野, 郑氏集团就会陷入巨大危机中。

  确实, 康熙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使郑氏集团的海上贸易萎缩, 粮饷需求受到影响, 造成许多兵士投降或者逃亡。但与此同时, 封锁政策也沉重打击了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 无数船主破产, 船工失业, 海运业也因此陷入停滞。甚至数十万沿海居民迫于生计, 不得不铤而走险, 偷运物资卖给郑氏集团 , 有的甚至走上了反清的道路。

  总结“海禁”和“迁界移民”的经验教训, 康熙及时放开两岸的经贸和文化交流。同时, 在充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同时, 实施“争取民心”的策略, 达成争取台湾民众支持的政治目标, 包括推动台湾政情、民情研究, 加大对台工作力度;通过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 强化台湾民众的“中华民族”意识, 打击分裂思想。并且长期坚持采取招抚政策, 在郑氏集团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使郑氏集团人心瓦解。 “归诚者, 日益众”, 从而为统一台湾争得了战略主动权。

  1662年至1664年 , 福建沿海投诚文武官3985员, 士兵10万余众, 大小船900余只。在施琅向清廷提出“因剿寓抚”、“剿抚并用”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方针后, 康熙在江、浙、闽、广各设满汉兵户官职一员, 专司招降纳叛。福建总督李率泰甚至制定了奖励投诚者的条例。李率泰死后, 其继任者姚启圣继续推行招抚政策, 在福建设“修来馆”,专门 负责招降事宜。1678年至1680年,随着招抚政策影响日深, 先后招抚郑部官兵数万人。实施“力争民心”的斗争策略, 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郑氏集团的军事实力。不仅在逼迫郑氏集团收缩防务, 将主要兵力撤回台湾, 而且留守金门、厦门的官兵眼见大势已去, 纷纷降清。由此,康熙坚持的“统战”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这些投诚者, 对郑氏集团的内部情况非常熟悉, 日后成为了统一台湾的重要力量。

  

  总结

  康熙凭借其政治、军事才能统一了台湾, 对捍卫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天的我们更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坚定必胜的信心,正确的审时度势,待到时机成熟,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上一篇:【地评线】飞天网评:“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康庄道
下一篇:追光|大运会倒计时100天 成都准备好了!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