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红楼梦|十三年的富贵尘缘,是曹雪芹永生难忘的回忆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4-25
手机版

  

  在贾宝玉十三岁这年发生了很多事,从第十七回的元宵省亲,到第五十三回的元宵夜宴,前八十回中一大半故事都发生在这年,因为这一年对曹雪芹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第二十五回,马道婆魇魔法后,来了个和尚。

  书中写:那和尚接了过来,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

  这尘缘也是曹雪芹生命中一段锦衣玉食、饫甘餍美的日子,然而这一切在他十三岁那年戛然而止。

  按一般观点,曹雪芹出生于1715年,1728年元宵前夕曹家被查抄,曹雪芹也恰恰做了十三年的皇家包衣。

  十三年粉渍脂痕污宝光,让通灵宝玉沾染了污痕,十三年的包衣身份,是曹雪芹忘不了的过去,也是那一年,贾宝玉变得疯癫痴傻,又重重挨了一顿打。

  十三在书中经常被提及,被作者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十三回秦可卿托梦,嘱咐凤姐未雨绸缪,安排后计,这也预示了贾家的衰亡。甄家姑娘见贾母时,也特意提到甄玉年方十三。

  在曹雪芹十三岁这年的元宵前夕,随着一道圣旨降临,一群人冲进了他的家里,他的生活被打乱,命运彻底被改写,灾厄也接踵而至,他从天堂跌入了地狱,他的身份和思想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十三岁是作者与那个黑暗世界诀别的时刻,他与袭人也渐渐产生了隔阂,渐渐地更加喜欢晴雯了,在那一年曹雪芹经历了数不清的辛酸和苦楚,这也是他永生难忘的一年。

  据考证和书中的批语,曹雪芹在十五岁左右的时候,突然不知所踪,他有过一段失魂落魄的生活,后来一度出家,不久在家人的劝说下,他重新振奋了起来。

  批书人在十三回感慨,不知道那些年作者去了哪里?而在作者二十五岁左右的时候,批书人又感慨与作者一起去权贵家里送茶的往事,这说明曹雪芹并没有一直消沉下去。

  【庚辰眉批:读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声大哭,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

  【庚辰双行夹批:伤哉!作者犹记矮?舫前以合欢花酿酒乎?屈指二十年矣。】

  【靖眉批:尚记丁巳春日谢园送茶乎?展眼二十年矣。丁丑仲春。畸笏。】

  

  这一点我们参考书中的故事,也可看出端倪,魇魔法从家事的隐喻来看,譬喻了曹家被查抄,这对曹雪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那些陪伴过他的姊妹接连离开,那些疼爱呵护他的家人,又不断遭受官府的压榨与迫害,那些热情的亲戚也不肯再与他们来往。

  曹雪芹受够了冷眼,生活的巨大变化让他感到绝望,他开始厌世,开始离经叛道。就如书中的贾宝玉一样,面对苦难,总是想着逃避,那时的曹雪芹也没有勇气面对这沉重的生活,他一直浑浑噩噩生活着,最后甚至离家出走,逃离了这浊世。

  就如贾宝玉在魇魔法后,突然变得疯癫痴傻,而后来通过通灵宝玉的疗愈,渐渐恢复了心智,开始积极生活。

  而这些梦幻故事背后均有特别的寓意,通灵宝玉象征了一颗爱国之心,这表明使曹雪芹重新振作起来的原因,也是因为他的一腔报国之心,他想要为百姓谋福祉,为社会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贾宝玉病好后,就开始结交权贵,与薛蟠、蒋玉菡这样的人一起吃花酒,就如当年的曹雪芹也开始委身仕途,积极结交上流权贵,批书人也透露出作者青年时期去达官家里送茶的事情。

  贾宝玉的经历和曹雪芹坎坷的命运紧相连属,作者开篇自云,这是他亲历亲闻的往事,不敢稍加穿凿,不过取其具体情理罢了。书中的故事,有作者从前生活的影子,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曹雪芹经历了什么样的坎坷。

  据考证,在曹雪芹三十三岁左右的时候,突然离开了原来的宗学祠堂,抛下一切,隐居深山,后来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山村里,耗费半生心血,去写一本可能为他带来杀身之祸的禁书。

  

  在隐居地日子里,他没有一直消沉下去,他经常与亲友辩论思考,他在青山云隐间依旧洞悉着尘世,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他的眼睛更加清澈,思维更加敏捷,心怀更加坦荡,也更加坚定找寻自由理想的信念。在落寞悲苦的日子里,他渐渐找寻到生命的真谛,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他也看清了封建统治者的丑恶面目,他写书也是要鞭挞黑暗丑恶的封建社会。

  曹雪芹善于以小见大,小事就成了大事,家事就成了国事。《红楼梦》表里皆有喻,曹雪芹也将自己的家国情怀融入了这本书中,他空余报国之志却投身无门,他感情炽热却无处宣泄,他嗜酒狂狷性格傲然,他关心底层人民的疾苦,对下层人民富有同情心。

  曹雪芹的思想有两次重大转变,一次在曹家被查抄之后,一次在他隐居避世之后,就如林黛玉所说,做了两回和尚,而最终促使他和当时世界决裂的原因,也与黛玉的离世有关。

  

  林黛玉身上真正的隐喻并不是崇祯,但你理解不了国事这层隐喻,就不会和他站在一起,也不会发现这些隐喻背后,藏着曹公对至亲的缅怀与追忆。

  我觉得,现在我们关于《红楼梦》的认识还不够,很多人反感索隐,也有很多人反感考证。其实关于《红楼梦》研究,考证要比索隐重要许多,没有考证,索隐都是一些空谈,即便有那么一点道理,最后也都毫无意义。而单从了解《红楼梦》这本书来看,索隐则比考证更有意义,更容易把人带入进来。如果我们想从中获得更多感悟,应该多参考一些不同观点,试着自己去思考。

  考证不是无中生有,索隐也非空穴来风。这本书藏着作者许多难忘的回忆,如果仅仅把袭人宝钗当作投身满清的反派,就会错了作者的本意。

  很多人十分反感薛宝钗和花袭人,但你从贾宝玉的角度来看,谁和她最亲?是黛玉和晴雯吗?显然不是的。

  袭人宝钗实际上要比晴雯黛玉与宝玉的关系更亲,她们一位先交代给了他,后来又收留照顾他,另一位选择用一辈子守护着他,两鬓斑白心不改,一直等他。难道她们的故事不更加感人?更加令人动容嘛?

  想想,谁会义无反顾,不求回报地为我们付出一切,还不是我们的家人吗?而我们总是对眼前最应该珍惜的人视而不见,却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梦,对最亲最近的人不加珍惜,反而对可望而不可及的人执着痴迷,这不正是迷茫的我们嘛?

  而宝玉最后偏偏选择离开了她们,伤害了那些对他最好,与他最亲的人,这也是那些批书人所不解的。很多人误以为是袭人宝钗伤害了宝玉,而忽略了宝玉应该担负的责任。

  

  《红楼梦》是有所隐喻,但远不止这些若有若无的隐喻,书中还有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内容。作者也交代,书中隐喻的表现形式为意隐,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曹雪芹不是要我们彻底理解书中人物具体隐喻了谁,代表了谁,而是希望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其中所隐含的深情。这深情自然也包括了作者对家人的愧疚,也因此最后的悲剧,才会让人那么辛酸伤感。

  最后我也希望,大家不要排斥索隐,也不要否认考证,索隐只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深情,考证也是为了帮助我们去探索关于曹雪芹身上的一些故事。解读这本书,也应结合正反两种观点,一点点贴近作者的本意,就如正邪两赋表达的思想,在正邪对抗中找寻真实的良善。

  举报/反馈

上一篇:彭妮:和菲利普一起30年的情人,曾和女王一起出席,帮她盖毛毯
下一篇:纽约电视电影节|TVB共夺9奖项 姚子羚获颁最佳女演员组别优异奖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