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王的决战:大同盟战争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4-25
手机版

  前言:重新点燃的野心

  在通过1679年的《奈梅亨和约》结束与荷兰的战争后,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经历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光,除了在1683年和西班牙爆发了一场短暂的武装冲突(留尼旺斯战争)外,在十年的时间里,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基本保持着和平状态。但和平并不意味着路易十四放弃了自己的扩张野心,在这十年间,法国利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1679年《奈梅亨和约》中对诸多领土划分的语焉不详悄悄扩张着自己的领土。路易十四和他的战争大臣卢瓦、外交大臣科尔贝和工程专家沃邦共同制定了一个在法国西部边界上建立完善的防御系统以保护法国在过去数十年中扩张成果的计划,而要实现这一计划,法国还需要攫取更多领土。法国军队从西部边境上向外扩张,到1680年前后,法国在自己的边境外获取了三个重要的城市——北意大利的卡萨莱、阿尔萨斯的斯特拉斯堡和东北边境上的卢森堡。1681年9月,法军夺取了莱茵河右岸上的重要据点凯尔,至此莱茵河上的三个主要桥头堡(还有已经被法国人控制的布赖萨赫和法国在《奈梅亨和约》中割让的菲利普斯堡)中已经有两个落入法国人之手。

  法王路易十四的骑马肖像,他是这一时期欧洲权力最大的君主之一。

  此外,法国人还在积极筹备下一次战争。法国的工程部队在沃邦的指挥下加强了弗兰德斯、阿尔萨斯和弗朗什孔泰的防御系统,另外在前线仓库中储备了粮草和弹药。1688年法国建立了服役期为两年的地方民兵团体,这将解放王国各地的驻军,加强法国的野战军规模。除了陆军外,海军也扩张了自己的水手队伍。

  留尼汪斯战争结束后的欧洲地图。

  1688年,由于一连串意外事件,一场席卷欧洲的战火再次被点燃。年初,亲法的科隆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的健康状况恶化,针对科隆选帝侯的继承问题,法国和帝国爆发了争端。帝国希望推举巴伐利亚选帝侯的兄弟约瑟夫·克雷芒当选科隆选帝侯,这将驱逐法国在科隆和列日主教区的影响力,因此为路易十四所不喜。6月3日,科隆选帝侯去世,法国推举的继承人,斯特拉斯堡大主教菲尔斯滕贝格却无法得到教皇和皇帝的承认。8月下旬,超过30000法军进入了科隆主教区,一支规模大得多的法国野战军紧随其后。9月24日,超过80000法国野战军分为三个军团进入帝国境内。路易十四发表了一份声明为自己的行动做了虚伪的辩护,不过他的真实目的乃是拿下菲利普斯堡,打开通往南德意志腹地的道路。

  几乎与此同时,正在东方与奥斯曼帝国陷入战争的神圣罗马帝国却在东线节节胜利,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伊曼纽尔指挥的帝国军队于9月6日攻下贝尔格莱德。帝国在东方取得的胜利让路易十四感到不安,更让他坚定了对帝国发起全面战争以稳固自己的领土收益的想法。

  9月27日,杜拉斯元帅指挥的30000法军开始了对菲利普斯堡的围攻并于10月底拿下菲利普斯堡,随后法军又一路拿下了包括了曼海姆和沃尔姆斯在内的数座要塞,但未能成功控制美因茨和科布伦茨。路易十四和他的大臣们原本期待一场快速的胜利,没有人料到帝国真的能及时做出反应。10月22日,勃兰登堡选帝侯、萨克森选帝侯、汉诺威选帝侯和黑森-卡塞尔伯爵在马格德堡集会,约定调动北德意志诸侯的力量抵抗法国入侵,皇帝也从东线紧急调遣了一批部队回援西线。在意识到与帝国的战争即将沦为持久战后,路易十四决定在普法尔茨、巴登和符腾堡实施焦土政策。整个1689年上半年,法国军队都在努力焚毁占领区的城市,最后法国人一共摧毁了超过20座城市和不计其数的村庄。1689年2月11日,神圣罗马帝国议会通过了对法国的宣战决议,九年战争彻底爆发了。

  在路易十四与帝国在莱茵兰陷入全面战争的同时,联省共和国的威廉借着法国的注意力被吸引的机会实现了自己的伟大计划。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的统治不得人心,国王和议会的分歧日益扩大,使得英国有再次爆发内战的风险。随着6月份詹姆士二世的妻子生下一个儿子,议会内的反对派们意识到要当机立断了,因此他们很快邀请了威廉前来英国担任新的英王。威廉集结了一支超过400艘各式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于11月5日登陆英国。詹姆士二世几乎没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到年底,威廉已经基本控制了英国的形势。1689年2月13日,威廉正式加冕为英国国王威廉三世,从而成功将英国带入了与法国的战争当中。

  一. 仓促的反击:1689-1691年战局

  1689年5月12日,联省共和国和帝国签署了一份宣言,宣布要让法国领土缩小到1659年前的范围,也就是说,要剥夺路易十四掌权以来所获得的一切领土收益。宣言的秘密条款还规定,在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没有继承人就去世的情况下,英国和荷兰将协助奥地利的约瑟夫成为西班牙国王。

  1689年5月17日,威廉三世在议会的支持下宣布英国和荷兰与法国处于战争状态中,并颁布了《与法国贸易法》,禁止了英国和法国的贸易。在英国加入反法的军事同盟后,萨伏伊、巴伐利亚、勃兰登堡和西班牙都陆续加入了这个同盟,大同盟逐渐成形。尽管瑞典和丹麦没有正式与法国开战,但英荷还是从瑞典和丹麦分别雇佣了6000人和7000人的军队。路易十四发现自己现在不得不面对几乎是全欧洲联合起来反对他的同盟。

  帝国军队被分为三支野战军,巴伐利亚选帝侯统帅的军团在莱茵河上游保护斯特拉斯堡以北到黑森的地区,勃兰登堡选帝侯统帅的军团则在莱茵河下游与荷兰军队协同作战。最庞大的帝国野战军团由洛林公爵查理五世统帅,这支军团于7月22日进入美因茨附近的阵地,经过两个月的围攻,迫使法军于9月8日放弃了美因茨附近的营地撤退。10月10日,勃兰登堡选帝侯的军团也攻下了波恩,基本控制了科隆主教区的大部分城市。

  1700年的莱茵兰地图,1688年莱茵河战场的边境线和此图基本一致。

  1689年唯一的一次正面战斗发生在法军和荷军之间。这一时期,战争的重心还在莱茵兰,西属尼德兰只是次要战场。5月14日,法国元帅路易斯·德·克雷旺在西属尼德兰一带集结了自己的军队,这支军团拥有24个步兵营和75个骑兵中队,约有24000人。威廉三世委托69岁高龄的瓦尔德克亲王指挥30000荷兰野战部队迎战克雷旺,另有约翰·丘吉尔指挥的一支8000人的英国军队。6月下旬开始,法军和英荷军队在这一带进行了战役机动,双方都希望能迂回到敌方侧翼,最终这些战役机动以8月24日英荷军队进入瓦隆地区并驻扎在沃尔考特而告终。法军对沃尔考特的英荷军队发起了一次攻势,但瓦尔德克成功挫败了法国人的攻势,部分得益于英国军队的英勇战斗,法军最终选择撤退。法国人在战斗中损失了2000人,英荷军队则损失了1000人。尽管战斗本身并无重大意义,但这是英荷军队对法军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极大的增强了大同盟的信心。

  由于法国军队在莱茵河前线规模较小,1690年的战争重心很快转向了西属尼德兰,法国人在这个方向组织了两个野战军团。由于沃尔考特战役的失败,卢森堡元帅接替克雷旺指挥西属尼德兰迅速扩大的法国野战军团。6月中旬,卢森堡军团的规模扩张到了40000人,元帅决定发起行动,在让克雷旺麾下的部队驻守里斯河和斯海尔德河上的防线后,法军主力于6月23日在热蒙渡过桑布尔河,随后在弗勒鲁斯一带发现了瓦尔德克军团的主力。在一次成功的两翼包抄作战后,瓦尔德克被迫撤出战场,卢森堡元帅赢得了弗勒鲁斯战役的胜利。不过,弗勒鲁斯战役是一次无意义的胜利。战争大臣卢瓦希望卢森堡军团能顺势围攻那慕尔或沙勒罗瓦,但路易十四担忧莱茵兰前线的王太子军团,要求卢森堡分兵驰援莱茵兰,因此法军无力继续深入西属尼德兰。

  弗勒鲁斯战役

  加泰罗尼亚前线是规模最小的战场。诺阿耶公爵的法军在1689年进入加泰罗尼亚,希望借此在当地煽动反对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的农民起义,5月22日,诺阿耶军团占领坎普罗东。但随着加泰罗尼亚总督比亚埃尔莫萨公爵的西班牙军团逐渐集结,诺阿耶感到无法抵抗规模大得多的西班牙军队,因此法军于8月撤往鲁西永。在东南方,尼古拉斯·卡蒂纳统帅的一支12000人的法国野战军团在斯塔法达战役中击败了撒丁军队的主力,但由于瘟疫泛滥且兵力和补给都不足,卡蒂纳最终只能撤回阿尔卑斯山过冬,无力攻入北意大利平原。

  北意大利战场地图

  1691年,路易十四的元帅们制订了更加谨慎的计划,法国人准备在这一年攻下蒙斯和尼斯。3月间,法国人派出了一支90000人的庞大野战军团围攻蒙斯,在一个月的围攻后,蒙斯要塞沦陷。5月底,法军又开始围攻哈勒和列日,不过没有取得成功。4月1日,法军在南方攻占了尼斯,断绝了撒丁军队沿海岸线进攻法国本土的可能性。不过,法军对北意大利平原的攻势非常失败,在得知萨伏伊的欧根亲王即将支援前线后,法军就放弃了对北意大利的进攻。

  二. 战争走向白热化:1692-1693年战局

  1691年8月,路易十四和大同盟进行了秘密谈判。英荷两国都深感战争导致海上贸易受损,但由于路易十四拒绝割让领土,也不愿承认威廉三世对英国王位的所有权,因此一切谈判最终都没有结果。路易十四希望在1692年将英国和荷兰逐出战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法军将进攻那慕尔并对英国本土发起袭击。从5月25日到6月30日,沃邦元帅统帅的一支60000人的法军对那慕尔要塞展开长期围攻,最终成功攻占了这里。威廉三世亲率一支80000人的英荷野战军团进攻那慕尔附近的法军主力,8月3日,两军在斯滕凯尔克交战。双方都损失了约8000人并宣布自己取得胜利,法国人宣布自己阻止了英荷军队解围那慕尔的尝试,而大同盟则宣称自己迫使法军放弃了继续进攻列日的计划。

  对英国本土的作战计划因为无法取得制海权而受阻。5月29日,英荷舰队在拉乌格击败了规模远小于自己的法国舰队,控制了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在拉乌格海战的失败后,法国搁置了所有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将战争资源重新集中到大陆战争中去。

  拉乌格海战的最后一幕,海面上熊熊燃烧的法国舰队。此战后法国便再也无法威胁到英国本土。

  由于法军将自己的主力集结在西属尼德兰和莱茵兰,因此萨伏伊前线和加泰罗尼亚前线的法军数量严重不足。萨伏伊公爵于1692年集结了一支29000人的野战军,规模远超卡蒂纳的北意大利军团。不过,同样受困于瘟疫和补给,大同盟军队也无法在萨伏伊前线取得决定性胜利,不过在萨伏伊的军事行动成功让诺阿耶公爵派遣一些部队去支援卡蒂纳,使得法国人在加泰罗尼亚无法采取积极行动。

  法国人在1692年初制订的计划完成了一部分,但即使法军攻下了那慕尔,联省共和国还是毫无求和的意思,在英荷舰队掌控制海权后就更是如此了。到了1693年,法国军队在名义上已经超过了400000人。英荷的贸易封锁使得法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法国北部和北意大利的歉收更加剧了法国经济面对的困境。到1694年底,预计有超过200万法国人因为经济危机和粮食短缺而死亡。但是,路易十四决心在和平会议召开前赢得更多筹码,因此他要求卢森堡和卡蒂纳同时在西属尼德兰、莱茵兰和北意大利展开攻势。

  法国攻势的初始阶段是5月22日对海德堡的成功行动。但莱茵河前线的帝国军队的新任统帅巴登的路易斯亲王的指挥下,帝国军队成功迫使法军放弃了继续进攻莱茵兰的想法。对路易十四来说幸运的是,法国拥有比对手们更优越的后勤补给系统,这使得法军可以比大同盟早一个月发起军事行动,在攻占目标后转入守势等待大同盟的进攻。不过,由于法军在海德堡的胜利,路易十四要求卢森堡元帅统帅的野战军团继续维持攻势以威胁列日主教区。通过从法国东北部各城镇收集驻军的方式,卢森堡集结起了一支多达116000人的野战军团。6月9日,卢森堡军团开始了进攻。新上任的西属尼德兰总督,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是击败奥斯曼军队并收复贝尔格莱德的功臣,无疑是优秀的统帅,他将自己120000人的野战军团分散开来,分别掩护列日、于伊和沙勒罗瓦。卢森堡军团的兵力不足以在围攻列日的同时保护法国漫长的东北部边境,因此斐迪南·威廉率领的一支16000人的荷兰军队顺利攻入了法国的阿图瓦省,并在强征了600万荷兰盾的捐款后撤离。

  7月18日,卢森堡开始进攻休伊,并在英荷军队赶到前攻占了这里。威廉三世被迫放弃增援休伊,并向列日增援了10个步兵营的兵力,使当地驻军达到了17000人。卢森堡敏锐的发现英荷军队现在分散成一道弧形,因此他要求法军强行军30公里后于7月28日傍晚抵达兰登,接近了英荷军队主力的位置。由于斐迪南·威廉将一支荷兰军队带走了,威廉三世发现自己的兵力处于劣势,但为了掩护斐迪南·威廉,威廉三世还是不得不选择在兰登与法军交战。在整个7月29日上午,法军和英荷军队在兰登村挨个房屋的展开争夺,但随着下午15点卢森堡投入了法国骑兵,英荷军队的战线很快就被击穿了。索莫斯伯爵麾下的9个荷兰步兵营展开了顽强的后卫战,尽管损失惨重且索莫斯本人也阵亡,但这些荷兰步兵营的牺牲使得英荷军队的主力得以撤出阵地。英荷军队损失了约14000人,而法国也损失了10000人。对法国来说,这是一次“得不偿失的胜利”。法国损失的士兵几乎是无法补充的,而新兵正源源不断的从英国和联省共和国进入西属尼德兰。此外,卢森堡元帅也不得不放弃对列日的围攻并撤回国内,以避免因为欠饷而不满的各个步兵团在前线哗变。1693年法军在低地最后的行动是10月底攻克了沙勒罗瓦,但除此之外,低地攻势事实上停滞了。但路易十四已经对法军在低地的进展感到满意,新近占领的沙勒罗瓦和先前占领的蒙斯、那慕尔和于伊可以构成一道令人印象深刻的防线,足以抵挡法国的敌人们从东北方向的进攻。

  在北意大利,卡蒂纳的军团通过进攻萨伏伊的里沃利,迫使萨伏伊公爵的军团后撤以保护自己的后方。10月4日,卡蒂纳军团的35000野战军在马尔萨利亚和30000人的萨伏伊军团交战。马尔萨利亚无疑是法国人的辉煌胜利,卡蒂纳仅仅付出了1800人的伤亡,却使得萨伏伊军团损失了12000人。这次战役也是骠骑兵第一次出现在西欧战场上,此役中卡蒂纳投入了一些骠骑兵,其中的一个团是1692年从帝国军队的逃兵中征募的。不过和往常一样,卡蒂纳无法利用自己的胜利进一步深入北意大利。

  对法国来说,1693年最有意义的胜利或许是6月27日的拉各斯海战。1693年春,英荷两国组织了一支多达200艘商船组成的士麦那商船队,这支商船队的任务是将商品运往地中海。为避免遭到法国私掠船的袭击,英荷商船队选择集中行动,并由一支由24艘荷兰战列舰和45艘英国战列舰组成的强大的护航舰队掩护。不过,图尔维尔集结了一支由70艘战列舰组成的法国舰队在葡萄牙沿岸的拉各斯湾埋伏,等待这支英荷船队经过。6月27日,图尔维尔指挥法国舰队对经过的英荷船队展开了突袭。拉各斯海战对双方的主力舰队没有什么损失,法国舰队没有任何损失,而英荷舰队也只损失了两艘荷兰战列舰。但英荷船队中的商船损失了90艘,这极大的打击了英荷的商业界。法国人在拉各斯海战中收获了超过3000万利弗尔的战利品,伦敦金融城将这称为“伦敦大火灾以来最惨重的经济打击”。

  三. 大同盟逆转形势:1694-1695年战局

  1693年看上去是法国军队的节节胜利,但相比于法国,大同盟拥有更多金钱和士兵。1692年后,法国外交官利用金钱使得瑞典军队不再参加战争,不过法国的态势并未得到好转。由于财政紧张导致的后勤不足,卢森堡军团无法像往年那样在开春提前于大同盟发起攻势。尽管迄今为止大同盟都没能在战场上决定性的击败法国人,但随着时间流逝,主动权自然而然的来到了大同盟手中。

  1694年初,为了协助诺阿耶公爵在加泰罗尼亚的进攻,路易十四将布雷斯特的法国舰队调遣到了地中海。威廉三世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英荷军队有机会在法国西海岸展开一次登陆作战。不过,路易十四的间谍提前得知了威廉三世的计划,因此他任命了沃邦负责西海岸的防御系统修缮工作。在海军上将约翰·伯克利的指挥下,一支由36艘战列舰掩护的8000人的登陆部队于6月18日在卡马雷特湾发起了登陆作战,企图夺取布雷斯特。在付出了近千人的损失后,一无所获的英国登陆部队在当地法国驻军的反击下不得不撤离海岸线,回到海上。无可奈何的英国舰队最终只能离开了布雷斯特,并炮击了迪耶普和勒阿弗尔等港口作为报复。

  威廉三世在得知了卡马雷特登陆战的失败后,选择在低地采取攻势以恢复英国人的士气。在从西班牙人手中转雇了6000名巴伐利亚士兵后,威廉三世已经在鲁汶集结了84000人的野战军团。9月间,威廉的野战军团成功攻占了休伊,从而在法国东北部的防御系统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为大同盟来年对那慕尔的军事行动做了准备。卢森堡的野战军团受困于后勤不足和欠饷,无法调集足够力量去阻止占数量优势的大同盟军队。卡蒂纳面临的困境也类似,他的野战军团也因为缺乏资金和粮草而无法发起任何行动了。

  不过,沉寂了数年的加泰罗尼亚前线却突然变得激烈起来。法国和大同盟都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这个最小的战场上,路易十四期待诺阿耶军团的胜利能迫使西班牙退出战争,威廉三世则希望通过海军行动支持西班牙,维持大同盟的团结。在要求卡蒂纳采取守势后,路易十四将南部各省的大多数战争物资都集中到了加泰罗尼亚战场的诺阿耶军团中,这使得诺阿耶能统帅一支26000人的强大野战军团,他面对的是埃斯卡洛纳侯爵指挥的20000人的西班牙军队,这些西班牙士兵士气低落,同样饱受资金短缺和粮草不足的困扰。

  加泰罗尼亚战场地图

  诺阿耶的目标是夺取赫罗纳并在这个过程中寻机歼灭西班牙军队的主力,他麾下的军团中有大量训练有素的老兵,而西班牙军队则充斥着强征来的新兵壮丁,此外法军的火炮也占绝对优势。5月27日,诺阿耶军团在托洛埃拉击败了埃斯卡洛纳麾下的西班牙军队,以1300人的伤亡对西班牙人造成了5700人的伤亡。5月30日,诺阿耶公爵开始围攻帕拉莫斯要塞,该要塞于6月10日向法国人投降。6月29日,诺阿耶军团攻占赫罗纳。不过,由于无法从国内获得足够资金,诺阿耶军团无法继续进攻巴塞罗那。海军上将爱德华·罗素麾下英国舰队的到来也使得图尔维尔指挥的法国舰队退回土伦港内,无法继续支援诺阿耶军团的行动。由于这些原因的困扰,诺阿耶公爵被迫撤军,路易十四将西班牙逐出战争的期望破灭了。值得一提的是,1694年下半年,罗素麾下的英国舰队没有像往常那样回到国内休整,而是前往西班牙盟友的加的斯港进行冬季休整。得益于英格兰银行提供的一笔专门贷款,海上强国现在可以在距本土万里之外的盟国港口为自己的舰队提供补给,这在世界海军史上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具体到这场战争中,这意味着英国和荷兰从此可以持续对地中海施加压力。

  1695年1月5日,法国元帅卢森堡去世,路易十四失去了自己最伟大的将军。威廉三世知道继任的维勒鲁瓦公爵才能平庸,因此决心采取积极的行动。威廉三世秘密的安排勃兰登堡选帝侯统帅的军团前往那慕尔附近,自己则亲率英荷军队主力沿着海岸线威胁敦刻尔克。在维勒鲁瓦匆忙将法国野战军团调遣到海岸线一带时,威廉三世亲率野战部队急速前往那慕尔和勃兰登堡选帝侯的部队会合。维勒鲁瓦知道自己现在赶去那慕尔解围已经来不及,再说在缺乏资金和粮草的情况下,法军能否击败大同盟军队主力仍是未知数,因此他指挥法国军队开始围攻布鲁塞尔,企图通过对布鲁塞尔的炮击迫使大同盟军队撤军。然而威廉三世不为所动,英荷军队在三个月的围攻后于9月4日攻占那慕尔。围攻那慕尔在九年战争的历史上是标志性的事件,这意味着大同盟夺取了战争的主动权,那慕尔围城战也成为九年战争中威廉三世最成功的行动。夺取那慕尔后,大同盟在1691年的战线上建立了阵地,确保了西属尼德兰的诸军团和莱茵兰战场诸军团的联系,更重要的是证明了法国军队并非战无不胜。

  大同盟联军围攻那慕尔

  在海上,法国海军也无法再重演1694年的成功。由于财政危机,法国海军在过去几年间无法扩建更多战列舰,而英荷同盟的舰队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扩大。在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在海上正面与英荷舰队交战后,路易十四转而要求他的战列舰队和私掠船袭击英荷同盟的海上贸易航线,这一策略最初在英西战争中被彼时弱小的英国海军采用,在以后,德国海军也将采用这一战略来对抗拥有优势海军的英国。沃邦元帅认为,海上破交战能为法国攫取急需的资金,更重要的是这几乎不需要成本。从敦刻尔克、圣马洛和其他更小的港口出发的私掠船队取得了很大成功,如1695年内斯蒙德侯爵统帅的一支7艘战列舰组成的小舰队从英国东印度公司麾下的商船队中掠取了超过1000万利弗尔的商品。1696年5月,最伟大的法国海军指挥官之一的让·巴尔率领的私掠船队突破了英荷舰队在敦刻尔克港外的封锁线,进入多格尔沙洲并突袭了当地的一支荷兰商船队,烧毁了其中45艘商船。1697年5月,彭提斯男爵的战列舰队突袭了西班牙的卡塔纳赫港,掠取了超过1000万利弗尔的战利品。这些海上破交行动最终还是没能撼动英荷同盟的海上霸权,但毕竟给英国和荷兰的商业造成了损失,也弥补了为支撑大陆战争而脆弱不堪的法国财政。

  四. 通往里斯维克之路:1696-1697年战局与里斯维克和平会议

  1695年结束时,法国的战略态势看上去相当危险。法国军队在低地、莱茵兰、萨伏伊和加泰罗尼亚都比他们的对手弱小,更不要说英荷同盟在海上的绝对优势。不过,大同盟也很难继续进行战争,法国的海上破交使英国和荷兰的商业团队反对继续战争,威廉三世意识到,如果要更进一步,突破法国在边境上强大的要塞体系,大同盟需要更多的资源,而现在哪怕是要团结盟友们都非常困难——萨伏伊公爵感到帝国军队正在北意大利取得胜利,开始担心帝国会在战后威胁到自己在北意大利的地位,因此开始了和法国的秘密谈判,而神圣罗马帝国也因为奥斯曼军队在东线重新发起攻势并再次夺取贝尔格莱德感到焦头烂额,被迫将大多数军队调往东线,无法在莱茵兰对法国发起攻势。

  正因此,1696年各战场的军事行动并不频繁,谈判取代了战斗成为了欧洲博弈的焦点。早在1695年,路易十四就派遣了他的代表弗朗索瓦·卡利埃和荷兰外交代表雅各布·博雷尔展开谈判。荷兰人提出的要求很多:路易十四要承认威廉三世为英国国王;允许荷兰在西属尼德兰建立防御系统;法国废弃对荷兰商品征收的惩罚性关税;法国放弃留尼旺斯战争后掠夺的一系列城镇,尤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斯特拉斯堡。路易十四成功让荷兰代表同意和平会议将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奈梅亨条约》的框架下进行,这意味着大同盟不会谋求剥夺法国在1679年获取的领土,但由于威廉三世坚持路易十四在和平会议召开前承认他的英国王位,因此和平会议一时间无法召开。

  秘密谈判在北意大利被证明更有效。法国对皮内罗洛的占领是法国和萨伏伊谈判的核心问题,路易十四意识到自己不可能防御皮内罗洛,因此同意在拆除该城防御工事后将其交还给萨伏伊。1696年8月29日,法国和萨伏伊签订《都灵和约》,法国放弃了蒙梅利安、尼斯、苏萨和其他萨伏伊城市,作为回报,萨伏伊公爵同意退出大同盟并在必要时支持路易十四以保护北意大利的中立。帝国在外交上被法国击败,被迫于10月与法国签订《维杰瓦诺条约》,条约规定法国、萨伏伊、帝国和西班牙放弃在北意大利继续战争。《都灵条约》和《维杰瓦诺条约》标志着阿尔卑斯山,而非波河,将成为法国的东南边境。

  尽管在北意大利获得了和平,但由于双方开价差距太大,在低地和莱茵兰的军事行动仍在继续。4月16日,帝国军在巴伐利亚选帝侯的统帅下夺回了代因泽,而法军也于6月5日在持续了近一个月的围攻后在西属尼德兰夺取了阿斯。在里斯维克和平会议召开前欧洲战场最后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是旺多姆指挥着一支32000人的法国野战军团在伤亡9000人后歼灭了12000西班牙军队并攻占了巴塞罗那。

  各国外交官前往里斯维克和平会议的会场

  1697年5月,里斯维克和平会议在联省共和国的里斯维克召开,瑞典外交官是官方调解人。在令人疲惫的战争后,威廉三世无意继续付出牺牲以为神圣罗马帝国争取在莱茵兰的领土或对西班牙王国的继承权,相反,威廉三世现在意识到联省共和国的安全和确保路易十四对英国政局现状的承认更加重要。路易十四也意识到自己必须做出一定让步来结束战争并为重建法国不堪重负的财政系统争取时间,因此他放弃了洛林(但法国保留了在洛林的军事通行权)。此外,法国放弃了在莱茵河右岸的所有收益,包括菲利普斯堡、布赖萨赫、弗赖堡和凯尔,不过法国保留了包括斯特拉斯堡在内的整个阿尔萨斯,以此为基础在西部边境上建立了坚固的防线,这些防线将在未来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给马尔伯勒和欧根亲王造成很大麻烦。为了博取马德里宫廷的好感,推动西班牙人同意将西班牙王位传给波旁家族的继承人,路易十四放弃了在战争中占领的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卢森堡和西属尼德兰诸城市。英国和荷兰没有在欧洲大陆声索领土,但荷兰和法国签订了更有利于自己的商业条约,放宽了对荷兰商人的限制并将法国对荷关税降低到了1664年的水平。对英国来说,路易十四承认了威廉三世的王位并承诺不会在未来积极支持詹姆士二世的子嗣参与英国王位选举,但他仍继续庇护着詹姆士二世。尽管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希望剥夺更多法国领土,但由于英国和荷兰都签署了和平条约,且帝国在东方还面临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因此利奥波德一世最终还是接受了《里斯维克和约》。

  里斯维克和平会议后的欧洲地图

  五. 全球冲突:美洲、加勒比和印度的军事行动

  欧洲战争爆发时,新英格兰和新法兰西的力量对比是极端不平衡的。新英格兰有约154000殖民者,而新法兰西则仅有约14000人。不过,新法兰西拥有更多训练有素的士兵,和印第安土著部落的关系也更友好。1686年后,北美的一系列英国殖民地合并为新英格兰,并与易洛魁联盟结盟以对抗新法兰西和瓦巴纳基联盟的同盟。新法兰西一直以来都与易洛魁联盟在五大湖的毛皮贸易上存在冲突,在易洛魁联盟因新英格兰支持而阻断了新法兰西和西部部落的毛皮贸易后,新法兰西突袭了易洛魁联盟的塞内卡部落,作为报复,易洛魁也突袭了法国定居点拉欣并进行了屠杀。

  1688年4月,新英格兰总督安德罗斯率军摧毁了一名在瓦巴纳基服役的法国军官所在的村庄,这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导致两个同盟在其争议边境线上互相突袭对方的村庄并展开屠杀。1689年8月,新法兰西军队和瓦巴纳基军队围攻并夺取了缅因的佩马奎德的堡垒,这极大的打击了新英格兰在缅因地区的影响力。次年春天,400名新法兰西士兵在一次突袭行动中摧毁了缅因地区贝里克的英国定居点,并在返回新法兰西的途中在罗亚尔堡战役中屠杀了当地的所有英国定居者。作为报复,英国人组织了对新法兰西的阿卡迪亚殖民地首府皇家港的远征。新英格兰远征军由威廉·菲利普爵士指挥,拥有736名士兵。这支远征军在北美是相当强大的野战力量,法国人无力抵抗,皇家港在1690年5月沦陷并被英国人摧毁,随后阿卡迪亚总督维莱邦将首府迁到了更加安全的纳什瓦克堡并一直延续到了战争结束。随后,新英格兰远征军对魁北克发起了一场失败的进攻。由于双方在北美的兵力都不足,且后勤补给线不稳定,英军不得不撤离皇家港,随后法军收复了这座城市。在此后数年的一系列边境冲突中,英法双方都没有试图对对方发起致命打击,威廉三世和路易十四也不愿削弱自己在欧洲的力量去支援北美战争。在里斯维克和平会议上,新英格兰和新法兰西的边境线基本得到了维持,法国人在纽芬兰和哈德逊湾拥有了更大的贸易影响力。易洛魁联盟被他们的英国盟友抛弃,最终在1701年与新法兰西签订了一份条约,约定他们将在未来的英法冲突中保持中立。

  1690年10月英国军队炮击魁北克,尽管英国远征军很强大,但却无法长期维持对魁北克的围攻

  不只是北美,在英法在欧洲爆发战争的消息传到殖民帝国的各个角落后,英法武装力量几乎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冲突。1690年10月,法国海军上将杜肯·吉顿指挥的一支法国分舰队突袭了马德拉斯的英荷舰队,这次突袭虽然失败,却标志着英法战争的范围扩展到了远东。1693年,荷兰殖民地军队对法国在远东最重要的据点本地治里发起了远征,弗朗索瓦·马丁率领的驻军实在太过弱小,几乎没有抵抗就向荷兰人投降了。尽管大同盟掌握制海权,但英国和荷兰的舰队指挥官们发现他们无法阻止法国人向自己在加勒比海和印度的殖民据点投送补给,而法国私掠船队的活跃进一步证实了英国、荷兰和西班牙海外利益的脆弱。1697年5月,一支法国舰队突袭并洗劫了卡塔纳赫,这是大同盟无法阻止法国海军行动的最好证明。

  

  参考文献

  Stapleton, John. M (2003). Forging a Coalition Army: William III, the Grand Alliance, and the Confederate Army in the Spanish Netherlands, 1688-1697.

  John Charles Roger Childs; John Childs (1991). The Nine Years' War and the British Army, 1688-1697: The Operations in the Low Countries.

  Lynn, John A (1999). The Wars of Louis XIV: 1667–1714.

  McKay, Derek; Scott, H. M. (1983). The Rise of the Great Powers: 1648–1815.

上一篇:杨洋恋爱了,恭喜,迪丽热巴解脱了
下一篇:战报|一晚6场KO,昆仑决诸神之战选拔赛第三期圆满落幕!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