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神龙祠、炎帝陵的历史渊源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4-27
手机版

  #春风物语话宝鸡#陕西宝鸡是炎帝神话的重要传承地,当地至今仍有炎帝“生于濛峪,长于瓦峪,沐浴于九龙泉,成于姜水,葬于天台”之说,与之相关的风物遗迹甚多。

  

  宝鸡峪泉村曾建神农祠,于20世纪50年代被毁,今仅留九龙泉古迹。1991年为弘扬炎帝文化,宝鸡市政府易地重建神农祠,并于1993年建成后改称炎帝祠。

  因炎帝祠所在地为河滨公园,故河滨公园又更名为炎帝园,用以祭祀炎帝。宝鸡每年正月十一日(炎帝诞辰)为神农庙会(民祭),七月初七(炎帝忌日)为炎帝祭典(公祭),虽当地政府的炎帝祠公祭一度中断,但宝鸡市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每年清明的祭炎活动却传承了下来。1993年农历七月初七,宝鸡市政府在新建的炎帝祠举行了首届公祭炎帝典礼,2008年6月“炎帝祭典”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祭祀活动被逐步推向高潮。

  

  《国语·晋语四》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帝王世纪》称任姒(女登)“游于华山之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长于姜水,因以氏焉。”《路史》亦云:“母安登感神于常羊……炎帝长于姜水,成为姜姓。”

  姜水之名在《水经注》《明一统志》《陕西省志》等文献中记载清晰,称姜水在宝鸡境内,这成为“宝鸡炎帝故里说”的重要证据。乾隆本《宝鸡县志》进一步阐释了姜水源头:“直南二里曰姜水。……北流入栈道,……又三十里受峪河水,又五里经姜氏城至石家营入渭。”县志中提及的峪河、姜氏城等河流、古迹至今仍有迹可寻,是炎帝神话的重要传承地。“峪河,在县南十里,源出诸葛山之东,迳西北流十五里,入姜水。”

  

  宝鸡当地民众多述炎帝生于峪沟(峪河旁即为峪沟)一带,这种讲述既暗合了文献记载,又增加了地方性色彩。姜氏城在“水南涯,又东则浴圣九眼泉在焉”。九眼泉又称九龙泉,“今按泉在姜氏城东,相传炎帝始生浴此,有浴圣九龙泉碑”,九龙泉旁即为神农祠所在之地。

  壹 神农祠的兴与废

  乾隆本《宝鸡县志》记宝鸡神农庙:“一在东关,即先农祠;一在西郭内;一在县南五里九龙泉上。”民国年间神农庙仅剩两座:“一在东关即先农祠,一在县南五里九龙泉上。”

  

  材料中九龙泉上的神农庙即神农祠(乾隆三十年《重修神农祠九龙泉碑记》中称神农庙为神农祠),创建年代不详,当地俗传安登感神龙,三年后生炎帝,炎帝出生后被族长与女巫丢弃,安登半夜时分在荒郊草丛中找到炎帝,并将炎帝置于泉水,泉周围九条小龙围着炎帝游来游去。女登白天骑青龙隐居于峪山石洞中,夜晚又驾青龙到九龙泉处为炎帝沐浴。炎帝成人后,教民耕种,成为部族首领。人们为纪念炎帝,在此处修建了神农祠。

  

  乾隆二十九年(1764),宝鸡邑令许起凤“赴兰州调议,沿途亢旸,起凤轸念县属未雨,素食默祷,归来苗已将槁,徒步炷香于九龙泉,翼日得雨,岁获有秋,其请项修城”。乾隆四十九年(1784)邑令邓梦琴续修神农祠,民国二十年(1931)前后神农祠再次修葺。1949年初,神农祠毁。

  近年来峪泉村又新建起神农祠,2002年村中“干部民众以大局让路,于国道之畅修,迁建祠泉于旧址之近侧”,新建神农祠内神像众多,供奉神农炎帝、其母安登,其父少典,以及扁鹊、太阳、太阴等多个神灵,甚至在炎帝塑像下还放置着信众拿来的财神像,平时庙门紧闭,前往信众也多是村中妇女。

  

  贰 炎帝陵的新建

  夏国祥“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奔走呼号……呼吁重视炎帝研究,重视天台山的开发和利用”。宝鸡“直南四十里曰天台山,诸山圜拱,岗阜突出,形似莲台。上建圣母宫,后庋五层楼,山腰有洞,旁渟灵泉,旱祷有应”。宝鸡当地流传有“炎帝尝火焰子,葬于天台”的神话,山上又有神农寝骨台、烧香台等遗迹,炎帝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在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热的推动下,地处天台山下、姜水河畔的神农乡决策者们敏锐地认识到了开发天台山、重修炎帝陵的重大意义。”

  

  但实际上,文献中并无关于宝鸡炎帝陵的只言片语,当地重修,实质是依托炎帝神话新建炎帝陵。主要涉及《烧香台》《祭陵》《天台山与炎帝神农》三则神话:

  1、烧香台是宝鸡终南天台山的第一道山峰,据说是九天玄女居住之地。

  

  炎帝晚年隐居在天台山,和九天玄女制医药。有日黄帝在西泰山召开部族首领会,要求各族首领年年朝贡。蚩尤对此不满,便打着自己祖父炎帝的旗号兵发涿鹿。黄帝与蚩尤几次交锋,各有胜败。于是黄帝便带领众臣前往天台山,吃斋三日,亲自点燃信香,向隐居在天台山莲花峰的炎帝神进行祈祷,请他出山调解。炎帝接到黄帝信香,派九天玄女劝说蚩尤退兵,未果。

  于是又派九天玄女下山为黄帝面授兵法。黄帝学得战法后,焚香三日以谢炎帝。由于这座山峰是黄帝焚香请求炎帝下山调解讲和的地方,故称烧香台。

  

  2、终南天台山主峰又叫祭陵,传说炎帝吃了“火焰子”死于天台山。

  黄帝得知消息后带领各族首领,身穿白色孝服,赶往天台山,这天正逢七月初七安葬祭祀炎帝之日。黄帝先点燃八八六十四堆篝火当作香火,又命九九八十一位首领稽首叩拜。自己亲自主持祭祀、诵读祭文。后人因为黄帝在天台山祭祀过炎帝,也把天台山称作“祭陵”。

  

  3、炎帝尝火焰子中毒死于天台山,其妻及子孙族民便在天台山设祠祭祀,长达十日。

  后来人们将炎帝停尸的地方称作“神农骨台”,并在此建造了炎帝寝殿,修筑了神农骨床,长期祭祀。自1992年新加坡邱氏祭祖团、台湾民道院寻根问祖团前往宝鸡神农祠祭拜后,同年6月,宝鸡市“神农乡邀请宝鸡市学者四十余人,专门论证了开发天台山、修建炎帝陵的可行性问题”。

  

  三则神话中“炎帝居于天台,葬于天台”的讲述,以及神农寝骨台、烧香台等遗迹,成为当地专家论证天台山上曾建有炎帝陵的证据。其中《烧香台》神话在《九天玄女传》中有迹可循,黄帝“战蚩尤于涿鹿,帝师不胜。……帝用忧愤,斋于太山之下,王母遣使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曰:‘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应。’居数日,大雾冥冥,昼晦,玄女降焉。……玄女即授帝六甲六壬兵信之符,灵宝五帝策使鬼神之书,制妖通灵五明之印,五阴五阳遁甲之式,太一十精四神胜负握机之图,五狱河图策精之诀”。

  

  可见《烧香台》的叙事框架与文献记载相近,只是人物角色发生了变动,圣母元君被置换为炎帝,并在讲述中添加了诸多地方色彩,九天玄女传记被借用改编成为解释宝鸡风物遗迹的地方性叙事。

  但为何九天玄女会与炎帝发生勾连,实则与当地九天圣母宫关系密切:九天圣母宫在县西南二十里戬祉山,旧有湫洞。乾隆五十年夏,知县邓梦琴祷雨有应,倡捐建庙。有碑记:“宝鸡故多灵湫,其祷祠所常至者,惟近城之九龙泉,相传为炎帝遗址。乾隆五十年春旱,往祷。微沾膏润,未沐甘霖,乃更祷于邑南二十里之戬祉山。翼日,沛泽周被,二麦丰收,其后秋种不入。往祷,再应,遂庆有年。”

  

  在当地人的讲述中,九天玄女即九天圣母,是神农炎帝的大弟子,二者神职功能相近,因此向九天玄女祷雨也会灵验。且戬祉山与天台山相隔不远,九天玄女的事迹也易与炎帝发生附会。《祭陵》《天台山与炎帝神农》神话则进一步为炎帝葬于天台山提供了合理化解释。

  

  基于宝鸡学者们的论证与政府支持,神农乡决策者开始筹建开发天台山、修建炎帝陵之事。由于资金匮乏,便与铁道部宝鸡桥梁厂(大型国营企业)合作,由该工厂提供资金设备,与神农乡共建炎帝陵。但因天台山山势较险,资金投入成本太高,神农乡最终将陵址选在清姜河东岸常羊山上。

  常羊山与天台山相连,山下即峪沟,当地相传是炎帝诞生之处,山下附近又有姜氏城遗址、九龙泉遗迹,故将炎帝陵选址常羊山。

  

  修建工程于1992年12月启动,由宝鸡桥梁厂全权负责,1993年8月前竣工。为增强炎帝陵的合法性,1993年4月17日-19日神农乡领导及周围群众,一同将天台山莲花峰上的炎帝“灵骨”迎入了新建帝陵的墓穴中。17日10点炎帝“灵骨”运抵峪泉村口,当地十五位长者对着“灵骨”三叩九拜,待司仪宣读祭文后,开始游灵。送灵队伍由三位捧炎帝“灵骨”的长者、十几名手持古兵器的壮士及数十位胸配白花、手举古幡的妇女组成,其余参祭者拿着祭品紧随其后,当晚陕西省政协委员及当地两位有声望的人士在此守陵。

  

  18日,台湾同胞、宝鸡市厂矿企业、神农乡各村组、岐山、凤翔等县代表前来参加吊唁活动。19日9点整,送葬队伍抬着炎帝龙棺开始从常羊山下前往炎帝陵,10点龙棺抵达墓穴,各界代表三叩九拜,伴着送葬曲炎帝龙棺下葬完毕。至此,新建炎帝陵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祀炎帝的主要场所。

  举报/反馈

上一篇:“电磁炮”专家张建革:论文引起美国觊觎,为女儿留学终沦为间谍
下一篇:原创《小美人鱼》00后男神姚敏亮现身红毯!碧昂丝天后力挺学生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