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最爱《夺冠》及葛优葛大爷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本文作者:李啸天

  一。

  数位导演每人拍一段,然后组成一部大电影,这种形式的电影中,最爱的是《十分钟,年华老去》,上映于2002年。

  《十分钟,年华老去》又被分为了上篇与下篇,其中上篇为《大提琴篇》,共由八位出生于1950年之前的骨灰级大导分别执导,包括让-吕克·戈达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克莱尔·德尼、迈克·菲吉、 利·曼佐、 迈克尔·莱德福、沃尔克·施隆多夫、伊斯特凡·萨博;下篇为《小号篇》,则由七位当时年富力强的文艺片导演来拍,他们是陈凯歌、 维克多·艾里斯、沃纳·赫尔佐格、吉姆·贾木许、阿基·考里斯马基、斯派克·李、 维姆·文德。

  每个人的故事各不相同,风格也不尽一致,但拍摄的主题是一律的,都围绕时间围绕年华进行展开。陈凯歌代表了中国导演,有幸成为其中的一份子。那是他拍摄完《霸王别姬》之后,人生最为得意的时期,创作也处于高峰状态之上。他拍摄的那部分叫《百花深处》,与其他导演比起来,并没有相形见绌,而是实力抗衡,还能够给出强烈的思辨性,没有辜负组织者对他的期望,也没有辜负观众的期待。

  “百花深处”是北京一个胡同的名字,陈升在《北京一夜》里传唱过,陈凯歌只是借用了一下。他用近乎荒诞的镜头,描绘老北京已经被拆迁,但是停留在想象中的四合院,以及挂在四合院屋檐下的风铃,依旧在人的嘘唏中,穿破时光,铮铮作响,扣人心弦。时光飞逝,年华老去,但印痕犹存,不离不弃,在召唤着后来者重新打量、重新审视,以不忘历史,不忘文化的传承。这是一段对时间对年华的慨叹,也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虑。

  这样的陈凯歌,以写实的镜头,传达出写意的韵味,是值得赞扬的。

  15位导演,都表达出了自己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叹,整部影片,十分艺术化,值得再三欣赏,细细品评。

  15年过去,陈凯歌作为导演已经不再年轻,还晋升为老一辈导演了。他这个年龄的导演,还保持创作状态的,也就他、张艺谋、冯小刚了。这一次,陈凯歌重拾起技艺,拍摄出了组片式的《我与我的祖国》,只是由参与者变成了主持者,作为总导演网罗了管虎、张一白、徐峥、薛晓璐、宁浩、文牧野,以及他自己,这些都是当今中国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一批导演,陈凯歌同样没有辱没他的名声,而是再次创作出了让人讶异的作品。祝贺!

  《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相当感人的影片,尽管由七段组成,却不会因为故事过多就分散了观众的精力,反倒让人在不同的故事里,多次留下同样感动的泪水。

  作为一部献礼片,能够不落窠臼,展示出了新的面貌,实在非常难得,直让人对献礼片这一概念有了新认识。

  二。

  作为主旋律,有些人认为必然是歌颂党、歌颂政府,或者是歌颂党员、公务员的作品。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实际上是将党、政府、国家搞混在了一起。

  当然,传统的主旋律往往以歌颂党,歌颂政府,歌颂军队为主题,以至于让人产生了误解。其实,近几年的主旋律影片,已经出现了大量歌颂普通人的影片了。像《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都是没有党与新政府存在的主旋律影片;还有《战狼》《红海行动》,则是以彰显个人主义与个性为主的主旋律影片,与传统主旋律影片中歌颂的集体主题截然相反。这样的影片,这样的主旋律如果也进行反对,实在是自己被意识形态携裹了脑袋,堕落成为了虚无主义份子,不足为训。

  切记,爱国,并不等于爱党,也不等于爱政府。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热爱我们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就提供了一种视角,足够上述人士来审视自己。这部影片以历史大事件中的小人物为主线,串起了新中国建立70周年的瞬间。说的是大事件,讲的却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历史,往往由大事件组成。但大事件的背后,让人值得记住的,又不仅是那些大人物,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人物,在历史的角落里熠熠发光。正是这些小人物的存在,才让历史变得更为鲜明,让中国更加成为中国。

  三。

  与同一时间上映的主旋律影片相比,《我与我的祖国》与《决胜时刻》《中国机长》《攀登者》比,在人物展现上,截然不同。后几部影片,展现的要么是领袖,要么是时代楷模,而《我和我的祖国》表现的则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当时不为人所知,至今依旧不为人所知。

  《前夜》讲的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故事,但故事主要发生在前夜的9月30日,讲述的是“开国大典”升旗仪式环节背后的人与事。主人公叫林治远,由黄渤饰演,他是负责电动升旗仪式的负责人。说是负责人,其实技术上只有他与自己的徒弟(欧豪 饰)两个人。他们要确保升旗过程中万无一失,既要保证升旗不出意外,还要确保旗帜在最后时刻停得稳。这个技术现在看没什么难度,但在当时,却让人大费周章,尤其是停旗使用的阻断球。他们不仅要排练升旗的过程,需要找国歌进行配合,还要在一夜之间,重新锻造一个新阻断球并焊接到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之上。而他们面对的,则是全场戒严的局面,还有找不到人手进行配合的困境,以及铸造材料的不足。我们后来看“开国大典”,总是被天安门上的大场面感动并震撼,却没几个人能想到默默无闻的林治远们付出了如此大的艰辛,流下了那么多汗水。

  要说林治远身上有哪些闪光之处,其实还不在于他做的工作的重要性,而在于他身上所秉承的“工匠精神”。他本身就是一名工匠,只是把工匠所能做的事,做到了极致。正是因为有了林治远这样的无名人士的存在,以及他们身上秉承的敬业精神,才是真正的大国脊梁。

  一个国家,正需要更多这样的人站出来,在本职工作上恪守本分,敬业敬职,整个国家才会趋于发达、趋于完美。他们籍籍无名,做完了那份工作,转过身,跻身人群之中,就被彻底淹没,沦为普通人的一份子。但是他们在自己岗位上所做的事,的的确确值得佩服,值得尊敬。也正是这一点,才使得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中国人之所以作为中国人,骨子里显现出的伟大之处之所在。爱祖国,爱中国,真正该爱的正是这种精神。

  这样的主旋律,当然值得为之感动,应该值得赞扬。

  四。

  《我与我的祖国》讲了七个故事,我只能剧透《前夜》这一段故事,不能再多了。下面,就只是简介。

  《相遇》讲的是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课原子弹爆炸的故事。主角是一个不出名的技术人员,在街头上与自己妻子偶遇。饰演者是张译与任素汐。身为保密工作人员,严于律己,与妻子相遇,对面相逢不相识,从此一别两世人,那种心酸与无奈,两位演员用高超的演技传达了出来。

  《夺冠》讲的是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三连冠的故事。主角是上海弄堂里一个男孩,演员的名字叫韩昊霖,那个弄堂里只有他家有电视,在夺冠的那一刻,他既要不断地调整屋顶的天线,又要跟即将分别的小女朋友再见最后一面。这个故事也是整部影片中最打动人心的一则,导演是徐峥,在命题作文之下,他还是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在幽默与感动之间,调控的得心应手。当然,这一段,如果没有后面吴京与马伊琍的话,会更臻于完美。

  《回归》讲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故事。主角是一名修表师傅,任达华饰演。他要做的事,是将机械手表调好,将回归仪式上中英两国的对接人的时间精准地校对过来,达成一致,分秒不差。同时,整个故事里还有国旗升旗手分秒不差的升旗演练。这一段,薛晓璐执导的有些差强人意了。如果只集中讲述修表师身上的故事,可能会更好一些。

  《北京你好》讲的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故事。主角是一名出租车司机,葛优葛大爷主演,这一人物也整部影片中最好玩演的最好的角色,你大爷不亏是你大爷。葛优依旧是一位满口跑火车的小人物,他意外抽到了一张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结果引发了一段爆笑又感人至深的故事。宁浩的把控也值得称赞。将整个北京奥运会的精神,浓缩到了一名看似不靠谱的出租车司机身上,这也是这部主旋律影片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护航》讲的是2015年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朱日和大阅兵是故事。主角是一名歼击机飞行大队的护航员,也即替补队员的故事。这一段,最有商业大片的感觉,虽然故事及人物都显得过于工整,但还是玩出了花活,在场面,在调度上显示出了不俗的功力。作为青年导演的文牧野,绝壁值得对他的未来充满期待。

  《白昼流星》讲的是2016年11月18日,神舟载人飞船返回舱于内蒙安全着陆的故事。这一段由陈凯歌亲自导演,但不得不说,这一段的表现力其实挺一般的,与其他几段比起来更显如此。这一段中,前半段讲田壮壮为了调皮草原孩子鞠躬尽瘁的片段,都非常好,但到了后面神舟降落的时候,情感表达上就割裂了,普通人叙事与宏大叙事之间没有很好地整合起来,实在是可惜。

  说到底,陈凯歌作为总导演做的不错,而执行起来,具体到自己的段落,则没有表现出一流的掌控力。如果要给7段故事拍个序的话,《前夜》的综合表现应该是最好的,其次是《夺冠》《北京你好》《护航》,稍差的是《回归》《白昼流星》。

  五。

  作为主旋律影片,试图批评其故事与人物的表现,都是很无力的,毕竟感情表达才是第一位的。就像《十分钟,年华老去》,表达的都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喟,故事本身讲什么反倒成了次要的。

  身为主旋律,能够感动的人泪流满面,仅从这一点上,本部影片已经做到了它所能做到的。我看的是首映礼,看完之后有主创面聊的环节。当主持人问被感动的落泪的观众请举手,结果全场全部都把手举了起来,包括我。相信其他的观众进电影院去看这部片,一定也会被打动。就充这一点,主创们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

  对了,陈凯歌在交流中说,他拍的《白昼流星》那段,本想去借回真正的神舟十一号飞船来拍摄。结果,领导说人可以借,景海鹏与陈冬可以借去拍摄,但飞船真借不了,因为当初是先把飞船放那里,然后盖的楼,你要借也行,拆楼与盖新楼你得负责。得了,只好重新搭了一个。这个算是观影后的一枚彩蛋吧。

  最后,如果为国庆三大主旋律《中国机长》《攀登者》及《我与我的祖国》拍个序的话,这部原本最不起眼,大家原以为是红而又红专而又专的影片,反倒是最值得推荐的。毕竟《中国机长》的运作过于仓促,并不能臻于完美;而李仁港则从来都能够让人放心,《攀登者》也不是他的新突破,而是在他既有思维里原地踏步的作品。

  相信我,没错的。

上一篇:《中国女排》《唐人街探案3》等发布预告片,春节档吊足观众胃口
下一篇:《梦幻新诛仙》怎么样 游戏特色玩法内容详解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