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大营|清乾隆南巡时,在此建造行宫得名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5-02
手机版

  文 | 嘉兴地名

  

  石门大营,也叫南巡大营,俗称营盘头。位于桐乡市石门镇东高桥东侧,今石门村境内。清乾隆皇帝南巡时,在此建造行宫得名。

  石门大营,原名王家角,村民以王姓居多。王家角南临运河,东濒白马塘,西、北有小河环绕,与外界隔绝,形如孤岛,只有洪济、梅家笕等三座桥梁与外界相通。

  据《桐乡县地名志》记载:“清乾隆数次南巡,此地均为驻跸之所,称南巡大营,民间俗呼‘营盘头’。后用作村名。”

  

  乾隆南巡第四十九天程途《钦定南巡盛典》插图

  乾隆十五年(1750),嘉兴府台接到皇帝要巡视江南的行文后,选定在嘉兴县和石门县两处建造行宫,迎接皇帝南游。石门知县张愉选定石门镇东郊荒墩遍野、溪水环绕的王家角。

  行宫选在这里主要是从安全保卫工作考虑。于是,在运河北岸筑起约400米长的石帮岸,围地五十四亩四分八厘五毫,建造房子近百间,还动用大批劳力,从上八府运来红砂泥,在行宫房屋内,用石灰掺红砂泥,浇制起了近2寸厚的红砂地面,象征吉祥如意。

  又在行宫后边堆起长近百米、宽15米、高近3米的红砂泥埂,以便侍卫巡视、守护大营。经过近半年时间,花费了大量财力、人力、物力,终于建成了石门行宫。

  行宫大营非常壮观,营内建有御书房、军机房、起居宫,作为乾隆休息之所。两侧还建造了供皇帝卫队驻扎的营房,大门口,运河对岸筑有照墙。行宫外,沿河岸筑有环河备道,以便应对紧急情况。环岛河道的桥梁上分兵把守,行人无法靠近。运河边筑有门楼和码头。

  据光绪《嘉兴府志》记载:“乾隆十六年(1751)二月,高宗纯皇帝南巡,自苏州府吴江县南头圩大营,启銮至嘉兴府秀水县北教场大营,驻跸。次日,銮经嘉兴府城,幸烟雨楼、三塔,至桐乡石门镇。”

  《高宗纯皇帝实录》中也有如下记载:“乾隆十六年(1751)二月,丙申(二十八日),上诣皇太后御舟问安,是日御舟驻跸石门镇。”

  由此看来,皇太后也随皇帝一起参加了这次南巡。此后的34年中,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除第四次驻跸海宁盐官安澜园外,其余五次都在此驻跸。

  

  乾隆六巡江南,成了他的治国经典之作,体现了国家强盛,皇恩浩荡。南巡时,皇帝先后谕旨,浙江一省,将本年应征地丁钱粮蠲免三十万两,以示鼓励。

  所经州县免除应征地丁钱粮若干两,办理差务者赏二月钱粮;凡是男女70岁以上者属于恩诏之列,分别赏赉;各人犯适当减轻刑期;对于进献诗赋入选之人,赏给绸缎荷包,给以相应的官衔等。

  清咸丰年间,石门大营毁于战乱,后渐成荒园。民国初年,有个姓蒋名子林的绍兴人,购得此地,开垦时竟意外发现地下铺有大块铜板。据考证,这些铜板是当年为了防止刺客挖隧道行刺而铺设的。上世纪70年代平整土地时,还发现了阴沟等设施,并挖掘出一块“大营界石”界碑。

  “龙舟凤艏,曾此逶迤”。乾隆皇帝南巡时作了不少御制诗,其中有首《过石门县》,记述了途经石门时的所见所闻。

  

  清末桐乡名人严辰作《桐乡十景》,其一便是“石门大营”,名曰《玉湾望幸》:

  

  这些诗篇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遐思,为桐乡人民增添了浓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如今,石门大营基址已形迹全无,只有“营盘头”这个古老地名一直在沿用。

  举报/反馈

上一篇:王莽为什么被质疑是穿越者?他的治国理念和政策太过超前
下一篇:王一博电影《长空之王》预售票房破4500万,预售人次破100万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