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欣慰的一句反问句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5-04
手机版

  元宵节这天,晚上儿子帮我一起包馄饨,我们一起回顾往事,偶尔吐槽一下他奶奶和他爸爸,母子俩说说笑笑的样子早已温暖了整个客厅,又再说说今天白天的事,我说:“今天那个苗苗同学是不是很想你呀,一天出来和你视频三四回,你们真有那么多话聊吗?”儿子说:“那是她在家里觉得很压抑,出来找我聊聊天透透气。”接着又说:“你以为都像咱家这般和谐的相处气氛呀,你难道现在还觉得自己的教育失败了吗?”听到他这么一句反问句,我突然感到内心无比得欣慰。

  这句,你难道现在还觉得自己的教育失败了吗?让我想到了许多,毕竟在现实中,大部分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重视,只体现在成绩单上。在电视剧《小舍得》里,颜子悠的妈妈田雨岚,因为自己原生家庭不顺,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她苛刻,不管孩子愿不愿意,给他报了各种补习班,逼迫他参加奥数考试。她甚至为了孩子有更多时间学习,剥夺了他踢足球的爱好。全家人一起吃饭时,她让孩子背诵圆周率作为才艺,以此来炫耀。她偏执,只要儿子成绩考得好,她就开心,考得不好,就没好脸色。颜子悠长期生活在这种高压氛围中,逐渐感到压抑,甚至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有次,一向乖巧懂事的颜子悠,竟然在家长会上崩溃怒吼:“你爱的根本就不是我,而是那个考满分的我!”后来,他甚至说出“我不要妈妈了”这样的伤心话。田雨岚密不透风的爱,不仅给孩子带来了令人窒息压迫感,也破坏了她与孩子的感情。这样的家长,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很多的,对家长而言,一味地关心孩子的成绩,只会让孩子陷入学习的焦虑中无法自拔。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的身心成长更重要。如今儿子现在读大一了,他也在和我说,寝室里其他五个男同学,每天晚上都在打游戏熬夜,父母给的生活费差不多一大半用在游戏充值上,一日三餐全是方便面对付。这种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肯定与之前他们的父母管教方式有关,他们的父母一定很在意他们的成绩单,没有注意他们的身心发展,没有教会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的。如今父母不在身边,他们觉得没人管了,难得的自由,可以放纵自我了。很显然,这对他们的成长是多么不好。而我的儿子,每天是寝室里最早一个起床,6点半学校广播站晨读,一天认真上课,班级工作负责,课后认真在图书馆写作业,作业好了,又坚持运动,晚上10点回到寝室,洗漱后按时就寝,从不与他们同流合污一起打游戏。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他都把自己安排得妥妥的。

  想念儿子在家的日子,还记得在厨房里,儿子和我学做菜,母子俩的笑声早已弥漫了整个厨房。还记得在客厅里,那是春节放假的这些时间里,我们母子俩一起把《狂飙》追,我们一起把每集都追完,一起健谈剧中的好多角色,特别是大赞高启强的演技好,这人不像是演的,好像是真的是这个人本色在演。还记得在卧室里,我们经常睡前有过同一个被窝一起交流生活,人生,未来的画面。难怪儿子会说,哪有像他这年纪的孩子能陪母亲一起做家务,一起看电视,一起散步,一起逛街,一起谈心…….确实很少有的,或许可以看出以后儿子绝对是个暧男了。人们常说一个有烟火气的家莫过于:厨房有声,客厅有笑,卧室有话,书房有香。所以,儿子一回来,我们的家就有烟火气了。

  孩子不是一个学习的机器,而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该哭就哭该笑就笑得活生生的人,一个蕴含生机和活力待时而喷发的宝藏。热爱生活,教育孩子生存危机感同样是家长们在孩子成长中要关注的事。近年来,啃老一族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高学历的孩子也在此中。前几天看到知乎上一篇文章《儿子名校毕业后,我和老公的灾难来了》。故事的主人公名叫伟光,生于1998年,他的父亲是一名会计,母亲则是一名老师,一家三口生活在二线城市。一路走来,这对父母如同中国的大多数家长一样扛着房贷、车贷艰难地生活,同时还要肩负起对孩子的培养与教育的责任,他们陪同孩子经历过紧张的中考、高考,在煎熬中期盼,在期盼中等待,最终孩子也没让他们失望,终于考上了理想的重点大学,并选修了金融专业。四年后儿子毕业了,他拒绝考研,准备直奔职场大显身手,然而理想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他一次次地投简历,一次次参加选拔考试,却都被无情地刷了下来。无奈之下,他表示要参加培训,于是父母便花了两万元支持他,培训期很快过去了,儿子又继续找工作、投简历、考试,但他最终还是没过。儿子抱怨说太卷了,还说人家笔试内容太偏了,和他所学的专业不搭。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可儿子的工作还没有着落,父母心急如焚,而儿子倒是心里平静,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就这样黑白颠倒地活着。在父母的催促下,儿子决定考公务员,于是父母又为他出钱买了考试的教材,可是儿子带学不学的样子,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分数太低,没考上。后来儿子又想着读研、出国以及考教师资格证,可最终都是无功而返。儿子在父母的眼皮底下在家吃、喝、玩游戏,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他生活无忧无虑,房间凌乱不堪,吃外卖花钱向父母伸手要钱、出去会友花钱找父母、买衣服、鞋子要父母转账,最终在家躺平,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物。再后来父母气急之下亲自为他找工作,然而不管他去哪儿上班都干不了几天。文章的最后是母亲的反思——从小到大父母只抓学习,根本没有教育孩子生存危机意识;她认为人到中年最伤心的就是父母倾尽全力将孩子拖到高处,结果孩子过得还不如自己。

  看完这个故事,我第一时间就和朋友分享,他的儿子22年6月也是从省内的一流大学毕业了,大四那年一战研究生考试,名落孙山,23年12月二战研究生考试,又是很低的分数,准备想24年再三战了。于是我和朋友说,如果三战再不行,不能再继续了,一定要叫他出去工作了,不然可不能成为故事中的这位同学。现在新型啃老很多,他们有学识、有学历、有能力,就是不能适应社会;他们不愿自食其力、在家里躺平,摆烂,成为不愿长大的巨婴。想想真的还挺可怕的,父母倾尽所有,不惜一切代价,最终竟然培养出这样的后代,这怎能不让人绝望呢?再想想我儿子,高考暑假里就一直嚷嚷要出去工作,朋友厂里需要临时工,具体是在车床上装拆产品、搬运产品、负责开关操作工作,一天150元,一天除了中午一个小时吃饭休息时间,要站7个小时。没想到儿子真去了,记得那天是大夏天,他7点钟就骑着自行车到朋友厂了,准点上下班,回来后,我问了他第一天上班的感受,他说工作是辛苦的,但为了能过上以后财务自由的生活,辛苦是值得的。再想想他这么热爱生活,还能在运动上面这么坚持和自律,想必他一定不会成为啃老的这种人吧。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的,我们需要的是静待花开。有的孩子会在校园的课堂上灿烂地盛开,芳香四溢;有的孩子会在日常的生活中肆意地怒放,异彩纷呈。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及时给孩子提供独一无二的生命养料,帮助他长成他该有的样子,而不是用力扭转,逼他长成我们希望的样子。然而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尤其是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都盛开在校园里和课堂上,当这些孩子无法按照他们的要求盛开时,就会被不断地鞭策、不断地歧视、不断地谩骂、不断地摧残。显然现在的教育成功,并非仅仅只是一个冷冰冰的分数,还有孩子真正成长需要的诸如坚强、善良、诚信、自信等人生必备的品质。

  我的儿子不是学习上的那支花朵,却是生活上的这枚花朵。我就是一个让儿子随着他的性格,伴着他的爱好,自由发展的母亲,所以儿子会说:“你难道现在还觉得自己的教育失败了吗?”这句反问句,每每想起来,都让我觉得很欣慰。

  壹点号 万丈光芒的尘世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举报/反馈

上一篇:当着菲总统和美国大使的面,美军海马斯火箭炮六发不中
下一篇:原创《长空之王》早间印象:胡军厉害,“空战戏”精彩,观众:还没看够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