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来自西藏日喀则的学生,走进“上海之扇”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5-04
手机版

  

  4月16日,一群来自西藏日喀则的学生身着传统服饰来到宛平剧院,参加剧院艺术美育品牌大宛集·行走的剧院、国潮手作,在行走中、在亲手完成戏曲娃娃的过程中感受艺术之美。

  

  明玛吉巴第一次来上海,也是第一次走进剧院,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她知道戏曲人物梁山伯与祝英台,“希望有机会在宛平剧院看一场演出”。桑杰仁增在电视上看过戏曲演出,他对宛平剧院一楼的6米画作感到新奇,“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戏曲人物聚集于一张画”。宛平剧院处处都有折扇元素,也让桑杰仁增印象深刻,“西藏有藏戏,过年过节,剧院会演藏戏。我希望以后能在宛平剧院看戏。”

  

  作为上海市首批“社会大美育”课堂,宛平艺术美育品牌“大宛集”一站艺术畅想空间·行走的剧院、国潮手作开展30余期,迎来近2500名观众、企事业职工、师生,立足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艺术教育普及进行到底。本次西藏进修班宛平站研习中,剧院将“剧院导览+国潮手作”集于一体,通过开放参观、舞台技术秀、建筑历史、讲解戏曲知识、装扮戏曲娃娃,让远道而来的藏族学生在行走中了解剧院、熟悉剧院、感受中华传统艺术之美,从而实现艺术美育的互访、互联。

  

  

  新宛平剧院外形犹如徐徐展开的折扇。藏族进修班参观一楼镇馆之宝《梨园清韵》,27个戏曲人物、亭台楼阁、石桥井栏、松竹奇石被画家韩硕融于6米长卷,角角落落都有戏可瞧。学生们从贯穿剧院4层的网红旋转楼梯拾级而上,在网红楼梯留影,在二楼戏服展示柜了解精美戏服背后的故事,走进剧场,了解吊杆、幕布的作用,解码舞台空间。在三楼国潮手作区域,他们装扮戏曲娃娃“穆桂英”“杨宗保”。不少学生在电视上看过《白蛇传》,看国潮手作区展示的“白蛇”和“青蛇”戏服造型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拿起手中已经完成的戏曲娃娃合影。

  

  

  上周末,公益机构“彩虹笔”小朋友也来到宛平剧院。剧院为孩子们定制属于他们的“行走的剧院”,让小朋友寻找无处不在的折扇元素。《梨园清韵》则通过画中耳熟能详的戏曲人物孙悟空、曹操的故事,对应他们在戏曲中的行当。

  连续两周,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在非演出时段走进剧院,增加剧院使用率。周末演出前,来宛平剧院喝杯咖啡、沉浸手作、安心看一本书、参观剧院,已逐步成为周边市民、“宛友圈”常态。

  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宛平剧院进一步打开剧院空间,开放户外扇形广场,融入快闪、路演、房车、集市打造文化主题市集,同时结合“大宛集”国潮手作、戏宛宛的百宝箱、电影热片、文创、咖啡等艺术美育内容,将烟火气与诗意融合。剧场工作人员表示,宛平剧院这个“家门口的大剧场”正通过不断完善剧场自身的“文化软实力”,转为“文化发展力”,常态化打开剧院白天的大门,缩小剧院与社区、商圈、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上一篇:你绝对想不到,身为星女郎的张雨绮,当年到底有多豪横
下一篇:没有国哪来的家?但看到这个帖子的评论,让人心情很难平静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