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因藩镇而亡,宋因武弱而灭,为何封建王朝文武之间那么难平衡?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5-04
手机版

  在封建社会皇权至上,但皇帝毕竟只有一个人,想要管理庞大的国家还需要文武大臣辅佐,那么如何保持文武之间的平衡就成了问题。有两个反面教材,一就是因藩镇而亡的唐朝,二就是因武弱而灭的宋朝。之后的明清两朝虽然吸取了教训,却仍然难以摆脱文武平衡的问题,这是为何呢?

  

  先来了解一下唐宋两个反面例子。唐朝是武强文弱,宋朝矫枉过正,变成文强武弱,导致文武不能平衡的原因主要是两朝的政策失误。

  唐朝藩镇割据始于唐玄宗时期。唐朝在经过高祖、太宗两朝的开疆拓土后,对外便开始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自长寿元年(692年)开始在陇右、河东和东北一带构筑防御工事、驻扎军队。唐玄宗继位后,游牧民族经常侵扰唐朝边境,为了应对,玄宗于开元五年(717年)恢复都督府,由节度使统率边境大军抵御外敌,府兵制开始崩溃。

  

  开元十一年(723年),募兵制逐渐取代府兵制,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时各镇节度使所辖军队基本都由募兵组成,这使得节度使全面掌握军权。之后唐玄宗又搞了个骚操作,通过财政改革和政治改革把地方财权和政权也送给了节度使,节度使便成为了集地方军权、政权、财权于一体地方官员,俨然就是自己地盘的土皇帝。安史之乱后中央朝廷持续势弱,最终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最后唐朝也亡于宣武军节度使朱温之手。

  

  宋朝则完全相反,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吸取了唐末五代的乱世教训,为了杜绝藩镇割据的问题,他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并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同时派文官担任各地州县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下的爪牙。但这些举措严重制约了宋军的战斗力,结果便导致了宋朝文强武弱的局面,成为被周边少数民族吊打的中原王朝。

  

  唐宋无法把控文武之间的平衡还可以说是政策问题,制度相对完善的明清依旧文武失衡只能说文武平衡太难了,甚至可以说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是无法实现的,这是为何呢?

  首先就是在通讯和交通落后的封建社会时期,朝廷对于偏远地区的掌控力薄弱,容易形成边境士兵只知有将,不知有皇的局面,一旦武将有了野心,就容易形成叛乱。因为皇帝必须要对武将进行严格地限制,这就会导致武将大多数情况下要受到文官掣肘,地位也不如文官。

  其次就是随着王朝的稳定,无仗可打的情况下军队的战斗力会不可避免地下降,军队内部也会出现腐败,这种战斗力下降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一旦王朝末期,天下群雄四起,会发现朝廷正规军谁也打不过,败仗打多了朝廷便会对武官极度不信任,文武也就容易失衡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文武上升通道不同。在封建王朝中,武将晋升基本要靠战功,但上文也说了,随着王朝的稳定,战争减少,武将立功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可文官想要升官只需要有政绩就可以了,且天下承平更容易获得政绩。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重文轻武的思想,文武也就难以平衡了。

  

  所以文武失衡并不是错误的政策导致的,而是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导致,在一家一姓之天下皇帝必然要防范武将,而治理天下则要靠文官,文武如何能平衡呢?

  举报/反馈

上一篇:海贼王1082话解读:超新星都出局了,四皇之间谁会第一个被淘汰?
下一篇:海螺水泥高资本支出需斟酌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