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 | 一音一世界·一字一文明-田炳信解读汉字密码之旅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5-04
手机版

  

  精彩书摘

  中华文化中的“帅哥”有多“帥”

  9月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公告,要求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从严整治艺人违法失德、“饭圈”乱象等问题,树立崇德尚艺的行业风气。

  通知要求,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违背公序良俗、言行失德失范等人员坚决不用,坚决杜绝“娘炮”等畸形审美,坚决抵制高价片酬,严肃惩戒片酬违规、“阴阳合同”、偷逃税行为等。

  其中一条为“坚决抵制泛娱乐化。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节目正确审美导向,严格把握演员和嘉宾选用、表演风格、服饰妆容等,坚决杜绝“娘炮”等畸形审美。坚决抵制炒作炫富享乐、绯闻隐私、负面热点、低俗“网红”、无底线审丑等泛娱乐化倾向。”

  中国古代有个很有趣的事件:那时候有个美男子叫做卫玠,美的一塌糊涂,就是那种阴柔之美,全国男女老少都是他的粉丝。不过他身体不太好,所以平常不出门。有一天要出门了,全城百姓都出来要一睹他的风采。果然卫玠美的一塌糊涂,倾国倾城,但是这一出门,因为来看卫玠的人太多了,所以卫玠心里过于紧张,就生病了,没多久就死了。所以卫玠等于被人看死了,这件事史称“看杀卫玠”。

  这可能是最早的“娘炮”的下场。

  帅哥的帅,风行内地,不过数十年。

  在古汉语词典和康熙字典中,均找不到帅作为“帅哥”的含义,即便到了宋元之后的小说,也全无痕迹。

  一百年前,有位当时的大明星,京剧演员余叔岩,他的搜孤救孤、战太平、空城计等剧目,在全国空前受欢迎。当时的报刊上,有称其硬派唱腔为“帅”。这可能是近代对于“帅”的首次诠释。

  近几十年来,我们赋予“帅”这个字的新的内涵,有的是为国捐躯的人,有的是冲上防疫一线的人,有的是唇红齿白的小男生,有的只是公交车上随口的称呼。

  虽然说,“帅”字不同时期的内涵,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审美心态和文化素养,但不应宽容到将胆小鬼、将懦夫、将品行有缺陷的人也划到“帅”中去。

  不过话说回来,古代对于花样美男也有当时的称呼。比如“檀郎”,就是取自师奶杀手、少女杀手潘安的小名“檀奴”。

  古代,怎么才算帅呢?

  有“身高八尺,相貌堂堂,剑眉冷目,刀削面旁”。

  有“风流倜傥,博学多才,器宇轩昂,光明磊落”。

  有“三庭五眼,螓首蛾眉,朱唇皓齿,鼻若琼瑶”。

  还有云:“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此为帅。

  甲骨时期,效法为帅。

  “帅”的甲骨文,并没有右侧的“巾”字,仅有左边类似“阜”的结构。其像两手展开之形,又像双手抓握立杆,并有礼巾摆动。

  帅,在周时期,为行效、效仿、传承之意。

  西周贵族所作青铜器铭文中,经常出现称颂“祖考之德”的语句,并创造性地提出“帅型祖考之德”的观念,将距离遥远的天降之德转向“近取诸譬”的祖考之德。祖考,指的是祖先,古,父亲辈是显考,爷爷辈是显祖考,那么再上一辈是显曾祖考,再上是显玄祖考,再上就是高祖考、再上太祖考、最后统称远祖考。

  “帅型祖考之德”之帅,在先秦古籍中通“率”,有“循”义。

  型,原作“井”,为“铸器之法”。在西周金文中,“帅型”经常出现。西周中期师虎簋铭中,懿王朔“今唯帅型先王命”,即是遵循、效法先王之意。

  帅型祖考,还是儒家“内得于己”修身路径的启端。

  先秦早期,首领为帅。

  从金文开始,帅字右侧,便有了“巾”字,其形态离今天繁体“帥”字越来越近。

  

  巾,一般解释为手巾、毛巾、领巾。与“巾”组字的有:帆、帐、希、帊(pà)、帋(zhǐ)、帎(dàn)、帉(fēn)、帍(hù)、帔(pèi)、帑(tǎng)、帗(fú)、帓(mò)等。

  此时,《说文》解释“帅”,即“佩巾也”。何为“佩巾”?最初是指古代女子外出时系于腰左的拭巾,后来因为军事的需要产生了军队的统领,为了与普通士兵有所区别,于是就在腰间系一块巾布。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早期,只有做将帅的才有资格“佩巾”。

  秦汉时期,“帅”字被广泛用于军队的官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时的“帅”字,是专门用来形容将帅的。

  纷争时代,志气为帅。

  《孟子》中有“夫志,气之帅也。”是讲,志,是气的统帅,并引申为表率、楷模的意思。

  在古代,想做到将帅之职,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孙武在《孙子兵法》的第一篇就提出了“帅”的标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智”,智谋才能,指将帅的智慧,处事的技巧、谋略及胆识,以及把握全局动态的能力。“信”即诚信,言而有信。“仁”即仁慈,爱护士卒。“勇”,勇敢果断。“严”,执法严明。

  《汉书·循吏传序》:“相国萧、曹以宽厚清净为天下帅。”这些年代里的大人物,多以自己的勇气、德行、修养、战功等等,诠释了“帅”的含义。

  在古代的战争中,一场战役大获全胜,所谓“班师回朝”。班师回朝的“师”,便是“帅”所带领的千军万马。

  文章节选自《巟诞·荒诞——文字考古现场》,田炳信著

  作者简介

  田炳信,博士、作家、画家、诗人、媒体人。

  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会长,香港内蒙古社团总会主席,中国侨联第九届委员,腾信股份(代码:300392)董事长,灵意画创始人。

  曾任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政治文教采访室主任,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副总经理,新华社广州记者站站长,广东省信托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香港《文汇报》社社长助理,中炬高新(代码:600872)监事长,香港《成报》社长。

  兼任中国岩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健康养老用品与服务分会会长、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专家委员等职。长期活动于思想文化及政治经济界。

  所著《中国第一证件——中国户籍制度调查手稿》获国家图书馆首届文津图书奖。另著有《现代热点采访录》《神秘的内蒙古》《变色》《美国为什么妖魔化中国》《邓小平最后一次南行》《我说你听》《思想咖啡厅》《历史不止一只耳朵:广东改革开放口述实录》《傻眼——田炳信灵意画集》《灵意涂鸦》《狄野蛮声》《遛脑》等。

  内容简介

  文字是钥匙,文字是母亲。

  伴随着数千年来历史的洗礼和文化的更迭,汉字包含的信息量更为巨大和深远。字,诠释文化;文化,也在诠释汉字。

  语言的界限是否就是思想的界限?在中华文字语境中并不见得。一个字,一个词,是一组文化概念的起点,而非终点。

  埊,嶳,地,今天是同音同义字,你是否知道其背后先民的阴阳观?

  猪、豕、亥,今天同是一个含义,你是否知道其背后先民的尊卑观?

  与贝相关的字,伴随着先民的财富观,构成一部打打杀杀的人类史。

  与言相关的字,从先民的狩猎时代走来,因袭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毉、醫、?、?,各归各位,谁治疗头痛脑热,谁治疗心病?

  我们的神话,是如何散落到我们的历史中去,并为史所兼容?

  巫觋扶乩时代如何发展出了礼乐传统,个中又有哪些难言之隐?

  拉长我们的时空计量单位,打开先秦古籍,回到先古文化现场,探索一音一世界,一字一文明的奥秘。

  点击“点赞”和“在看”

  向更多人分享我们的文章吧

  

上一篇:刚刚过去的春天,一线卫视也播不起新剧了
下一篇:总局收视榜:《欢乐颂4》排第五,《无间》进入前三,第一杀疯了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