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张芝华:“我很乐意做个家庭妇女,离婚是一次脱胎换骨”
《囧妈》中妈妈合唱团的三位上海妈妈,昨天聊了女一黄梅莹,今天接着来聊另一位女配张芝华。
“囧”字本意为 “光明”,从2008年开始迅速成为网络用语,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尴尬、困窘”之意。
如果用这个字来形容张芝华某一段的人生,竟是恰如其分的。那些岁月里,这个明媚开朗的上海姑娘,活得真是怎一个“囧”字了得!
01 正青春,处处花好月圆
1958年10月,张芝华出生于上海。江南的深秋,树木依然葱茏。
一张粉嘟嘟的圆脸蛋,一双亮晶晶的圆眼睛,张芝华从小就是个可爱讨喜的小囡囡。她生性活泼开朗,爱唱爱跳,年纪不大就展露出了过人的艺术天赋。
样貌可爱悟性高,还唱得一口好京剧,这些显眼的优势让她一开始就走得顺风顺水。初中时,张芝华考入了上海儿童剧院,还参加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少年合唱团。
1976年,18岁的张芝华,跟郭凯敏、张瑜一起考入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剧团,成为被重点培养的年轻演员。
她喜欢笑,总是开开心心地感受着生活中美好的一切,也憧憬着更美好的未来。当时演员剧团的团长是张瑞芳,张老师特别喜欢张芝华,对待她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张芝华那时候年纪小工资低,张瑞芳就经常把他们几个小演员叫到家里,给他们做红烧肉、炖排骨吃,回想起这一段,张芝华哈哈笑着说,我们几个小孩,一点也不客气,每次都把那些肉吃得干干净净。
那段时光,虽然生活清苦,可是心里无忧无虑,过得特别开心。眼下是盛放的青春;放眼望去是五彩的未来。恩师张瑞芳一字一句地教她台词,程之成了她的京剧指导老师和京胡伴奏。
短短二年间,张芝华就主演了《曝光》《万水千山》《甜密的事业》《送货路上》四部话剧。期间,上影演员剧团又将张芝华送到上海戏剧学院学习,在这样的良好环境中,张芝华雄心勃勃整装待发。
1977年,她主演电影《大刀记》;1979年,在电影《雪青马》中饰护士;1980年,与龚雪、郭凯敏共同主演电影《好事多磨》。那时,她才不过20刚出头。另一位囧妈黄梅莹20大几的时候,还在歌舞团里担任报幕员,做着看起来遥遥无期的演员梦。
每个人的人生节奏就是如此不同。如同大海行舟,遇见什么样的天气,我们无法把握,但是选择怎么样迎击风雨,却决定了日后的人生样貌。
彼时鲜衣怒马的张芝华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将来她会遭遇事业低谷、家庭变故,有一天会需要靠走穴唱京戏,来维持艰难的生活。同样她也想不到,这些痛苦的磨难会给她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礼物?
02 “我是很乐意做一个家庭妇女的”,“离婚对我来说,是一次脱胎换骨”
张芝华说:我就是个家庭妇女,我也很乐意做个家庭妇女。买买菜,做做饭,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那种生活我特别享受。
无论事业辉煌还是低落,张芝华这一点始终都没有改变。她骨子里,有上海女人对过日子那种天然的热爱。她还热爱家庭,把婚姻看得特别重要。
在上影演员剧团,张芝华和同学郭凯敏相爱了。郭凯敏出生于长春,长得英俊潇洒,胆子大嗓门大,骨子里有不安于现状的冲劲儿。
张芝华很爱郭凯敏,心里喜滋滋憧憬着婚姻生活。1979年,郭凯敏和张瑜主演了电影《庐山恋》,一夜之间红遍全国。可是红了的郭凯敏给张芝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那时候连出门都会受到影响。
认出他们的观众会在一边嘀咕:“这个女的不行呀,还是张瑜好。”这令张芝华心里有隐隐的不安和不快。那以后,张芝华就不再跟郭凯敏一起出门了。
可张芝华到底是个乐呵呵的大气姑娘,作为热恋中的女人,虽然也曾经对郭凯敏有过不放心,可她随后就想开放下了。不就是演戏嘛,那么小气做么子?她一如既往地跟张瑜要好,有时候张瑜和郭凯敏因为演戏闹矛盾,张芝华还要为他俩说和,她还会劝张瑜:不要气了,一起来吃个饭吧。
80年代,张芝华和郭凯敏结婚了,婚后生下一个可爱的男孩。初为人母的张芝华说那是自己最幸福也最痛苦的时候,幸福是因为可以在儿子身上寄托满溢的母爱,痛苦是因为儿子的爸爸当时在北京读书,家里家外都是自己一个人支撑。
结婚生子后的张芝华,那几年很少接戏,心思都在她热爱的家庭生活上,成了郭凯敏背后的女人。然而,这段婚姻只维持了6年。
因为聚少离多,因为两个人成长的节奏不同导致性格差异越来越大,张芝华渴望安定,郭凯敏喜欢折腾,尽管郭凯敏多年后依然称赞张芝华是个善良的好女人,很会持家,但当时的两个人还是分道扬镳了。
离婚是张芝华提出的。这个长得珠圆玉润,看着随和亲切的女子,柔软的外表下还藏着一股倔强和决绝。多年后,张芝华作客《可凡倾听》时,对老朋友曹可凡说:
“既然不爱了,何必在一块?我这个人可以吃苦,但不能伤害我的尊严。我是看着挺老实,但是我很倔的。”
尽管有骨子里的一腔倔劲撑着,但真到离婚签字的时候,张芝华仍然感觉天崩地裂。至今回忆起来,她仍然眼中含泪:“离婚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脱胎换骨。”
那段时间,她甚至不能去见她的父亲。因为老人一看见外孙子就哭,看见张芝华骂儿子更哭。这让张芝华心如刀割。
张瑞芳看着痛苦的张芝华,心里充满怜惜。她把张芝华叫到身边,对她说:我知道你难过,但这是一个财富。张芝华一听就哇地哭了,她说:我不要这个财富!
张瑞芳就把自己两次婚姻失败的经历说给她听。她望着她哭红的眼睛说:“我能体会你现在的心情,我知道你对他还有感情。”她默默叹息一声,说:“我懂你。”
离婚的张芝华要自己抚养儿子。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她的事业也陷入了低谷,几乎从荧屏上消失了。失去演出机会的她,经济上变得十分拮据,生活很快陷入艰难。
看着熟睡的不谙世事的儿子,她清醒了。儿子才三岁多,我是个母亲啊!我得拼命去生活,为了儿子,也为了自己。
张芝华擦掉眼泪,尽力走出离婚的阴霾。没有角色,就去走穴赚钱吧。她唱京剧,发现京剧不那么受欢迎了就改唱歌,她还做配音,来回串棚,最多能来回串5个棚,她笑称那段时间自己是只“棚虫”。
那一年的大年三十,她分到了一书包的钱,她兴奋的等不及回家就拿出来数,全是五毛一块的钱,整整一包,有三千多块!张芝华回忆这段的时候,笑得眉眼弯弯,而我却看哭了。
一个女人内心的坚忍和对生活困境的不屈服,让我再次感叹这世间无数钟灵毓秀的女子身上,那份因为热爱而起的坚强。每个热爱生活的女子,都是了不起的女人!这不正是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03 “我总不能一辈子倒霉吧?”
靠走穴养活了自己和儿子的张芝华,心中始终还有那个银屏梦。那时候,跟她一起出道的张瑜、陈冲、潘虹都一个个的获奖,成为光彩照人事业有成的大明星,她心里无法不焦虑。
她暗暗在心中给自己打气:只要坚持总会有收获的,我总不能一辈子倒霉吧?
虽然焦虑,可张芝华心里不迷乱。她从来不乱接剧本,耐心等待着适合自己的机会出现。对于热爱的事情,她是可以不计得失的。对于好的剧本,哪怕错过赚钱的机会,她也会等,她说:我是很痴的那种人。
由于年龄的关系,由于她接地气的形象和气质,开始有妈妈的角色找到她,她认真研究剧本后,欣然接受。曾经是漂亮的耀眼姑娘,现在要演弄堂阿姨,对此,爱美的张芝华心里并没有纠结。她更看重的是对角色的塑造,而不是女演员的外在形象。
出演《儿女情更长》时,导演不但不加修饰,反而要刻意把张芝华使劲往俗气里收拾。张芝华爽快地说:那好,什么样子我就不看了啊,免得影响入戏。我就只管演就是了。
在这部戏里,她完全不顾及形象,头发乱蓬蓬卷着,吵架吵到血压飙升,吵到嗓子都哑了。这样的付出,换来了观众的认可和业内的肯定。
聪慧的她也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她说:我是一个演员,形象不应该是负担,反而是一种个人元素。
04 再婚后,先生和儿子是攻守同盟
1997年,一段缘分再次降临。张芝华与年长15岁的旅美画家查国钧,相识相恋后结婚。查国钧是杰出的画家,典型的艺术家。这夫妇二人性情迥异,一个快一个慢,一个守时如钟表,一个向来没有时间概念。有趣的是,俩人就在这冰与火,快与慢之间,演绎了琴瑟和鸣。
查国钧跟张芝华的儿子非常投缘,相处得极为要好。张芝华经常打趣说:感觉是他们俩在谈恋爱,跟我没什么关系的。
一家三口,张芝华永远是少数派,先生和儿子是攻守联盟。无论她跟其中哪一个发生争执,另一个都会即刻赶来支援,一起对抗张芝华。
有一年张芝华的生日到了,可是她等来等去,家里俩人没有任何动静。张芝华撑不住了,就用京剧念白长吁短叹:小女子冤枉啊~~~
别说这招还真灵,爷俩跑了出来,问她喊什么冤?她娇嗔道:今天是我的生日,都没人记得诶……攻守同盟队员面面相觑了少顷,一块出门抱回来个大柚子。结果张芝华还没吃呢,俩人已经你一块我一块的快吃完了,配合十分默契。
你你你们这是给我过生日吗?是啊!那你们怎么自己吃了?给你买的,你不吃啊。
闻听此言,张芝华赶紧把剩下的抢过来吃了。
如今,张芝华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查国钧在美国的孩子也已经成家立业。这一对再婚的夫妻,迎来了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
对艺术共同的追求,让他们彼此心心相印。俩人一有时间就去看电影看话剧看画展,回家后再兴致勃勃的说上一夜的话。
说到底,人到中年之后真正需要的伴侣,就是一个能相互聊天的人。相聊两不厌,看似简单,其实谈何容易?拨云见月的张芝华,终于等来了这个人。
05 “我是要过日子的那种女人”
张芝华今年62岁,圆润的脸盘上洋溢着生活的幸福。
她很会烧菜,是能干的主妇。她喜欢逛菜场,每天都要去买新鲜菜,遇到热心的观众就笑嘻嘻打个招呼,完全没有明星的架子。
脚踏实地的工作状态,对于名利的淡薄,让她的表演更加真挚和松弛,心态上也更加的从容。在如今这个中年女星都抗议没戏演的时代,她反而获得了更长久的艺术生命。
虽遭遇过伤害,却始终对婚姻抱持一种坚定的信念。她说:婚姻其实是要信仰来维护的。因为人的一生真的太难了,总有很多的坎坎坷坷。婚姻也一样,夫妻双方必须是有一种信仰来维护的。
她在谈及人生时,会反复说起一句话:我是要过日子的那种女人。
凭借这种对过日子天然的、深入骨髓的热爱,张芝华完成了对自己人生的救赎。在困境中,怀抱希望;在顺境里,保持淡泊。无关乎有人说,菜市场是可以拯救失意人生的地方。
张芝华生于10月19日,那一天,深秋的上海依然草木葱茏。60载春花秋月,如今花甲之年的她,已步入人生的秋季。她的事业和生活,仍然草木葱茏,就像她出生那天一样。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熊出没·狂野大陆》:快乐到底是什么?归根结底是人生的价值
下一篇:特朗普首次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印度总理莫迪都准备了啥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