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日》20周年溯源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时光网特稿 当福斯影业宣布《独立日2》的片名为“卷土重来”时,大部分当年看过前作的影迷都会心有戚戚焉。很多人早已认定,外星人迟早会卷土重来,不过这一等就是20年。

  回过头来重新审视《独立日》,会发现它绝非只是所谓的科幻片血统那么简单,科幻、灾难、爱国主义、特效多位一体。本来,这样一个大杂烩作品很容易就会滑向烂片深渊,但罗兰·艾默里奇和他的团队却将这些元素完美糅合在一起。

  透过灵光乍现的创作源起,台前幕后的制作花絮,宣发营销的趣闻轶事,让我们一起回望20年前《独立日》横扫全球影坛的霸气,重温那一场场视听盛宴带给我们的酣畅淋漓。

  

  1994年,艾默里奇和制片人迪安·德夫林在为影片《星际之门》宣传时,一位记者问艾默里奇是否相信外星人,艾默里奇说他并不相信,“但我相信幻想,我相信‘如果’。如果有一天你走出家门,发现一些庞大的宇宙飞船盘旋在天空时,你会怎么做?听起来那会是人类历史上最酷的一天,不是吗?”随后,他转头走到了迪安身旁:“我想我们有下一部电影了。”

  ① 剧本构思-故事格局最大化,剧本一天内过审

  《星际之门》的全球大卖使业内认为科幻类型片的复兴时代再次来到了。艾默里奇和迪安特意跑到墨西哥构思《独立日》剧本。创作过程很顺利,只用了30天便宣告完成。一个周四中午,剧本被送交福斯影业,第二天上午10点,福斯变回复同意拍摄。次周一,影片便紧接着开始前期筹备,当时福斯给出的预算为7000万美元,足见对剧本的认可。

  

  《海神号》老太太潜水救人却突发心脏病暴毙,令人唏嘘。

  《独立日》反映了多人物命运,和经典灾难片《海神号遇险记》类似,影片中并没有唯一的英雄,每个角色的出现和离开都会对故事产生影响。艾默里奇曾回忆,正是《海神号》的导演——灾难片大师伊尔温·艾伦让自己看到,故事中不同人物的个性、阶级、种族、性别对影片的重要,“灾难片能够最大范围满足观众对电影的娱乐性需求,这绝非是一种类似‘好人最后会打败坏人’的固定结局类型。我们试图打造一个均衡的卡司阵容,让观众感觉到每一个角色对于故事都是同等重要的。在灾难中,每个角色都可能死去,失去任何一个角色都会对故事的走向造成影响。”

  人们在向别人讲故事时,总会无意识的去修饰故事本身,就好像你上班途中出了一个小车祸,但到了办公室肯定会向同事说车祸有多么严重而导致上班迟到。艾默里奇正是通过这一点,利用电影把故事讲大,在科幻的外衣下把故事的格局和世界观最大化。

  影片对51区的大篇幅联想让美军心有不爽,不过并没有干涉影片的拍摄(图-“51区”外随处可见的禁行标)

  毫无争议,《独立日》是一部弘扬美国主旋律的爱国影片,是美政府与美军都乐见的出色宣传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最初,美国军方曾表示愿意为影片拍摄提供人员、车辆和服装上的协助,但条件是剧本中必须删除涉及“51区”的内容,制片人迪安权衡利弊后拒绝了。对于这样一部包含诸多军事元素的影片,如果说完全丢开军队的支持,显然就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好在,美军不给力,还有友军来帮忙。迪安联系上以色列空军,希望能有一些展现空军以寡敌众的现实素材做参考。以军倒是很爽快,给了一些经过删减的秘密资料,由此艾默里奇和迪安完成了本片高潮战的情节创作。

  -下一页-台词致敬《侏罗纪》 史派西错失片约② 台词考古-主演偏好即兴发挥,台词致敬《侏罗纪》

  其实,《独立日》并非最初的片名,原因在于华纳影业持有“独立日”标题的使用权。所以福斯起初公布的片名为《ID4》,取“Independence Day 4th of July”的隐晦之意。也因此,在最初的剧本里,那句后来家喻户晓的台词“今天,我们共同庆祝我们的独立日!”并不存在。但在犹他州拍摄总统演讲的戏份时,制片人迪安要求临时加入这句词,他希望能有助于福斯赢得“独立日”的命名权。未曾想,两周之后福斯居然如愿以偿!

  这句台词是史皇“有感而发”

  这种临时加词的情况在《独立日》中并不少见。如这一幕——威尔·史密斯拖着昏迷的外星人穿过沙漠的场景是在犹他州大盐湖附近的盐滩上拍摄的,大盐湖生活着一种细小的卤虫,这些卤虫死后,尸体会沉入浅浅的湖底并腐烂,当风力足够时,湖底的淤泥被扰动,你就能闻到数百万只卤虫腐尸的恶臭。拍戏时,威尔·史密斯有感而发说了一句剧本中没有的台词:“这TM到底是什么味道?”,并最终被保留下来。

  “must go faster”向《侏罗纪公园》致敬

  再比如这一幕——杰夫·高布伦在影片最后飞离母舰时说“必须再快一点,必须再快一点”。是不是有点耳熟?这其实是在向他三年前主演的《侏罗纪公园》致敬,在被霸王龙疯狂追逐的吉普车上,躺在后座的他喊出了同样的台词。原本这句话也不在剧本中,据说是剧组人员太喜欢这句词了,在后期制作时加上的。

  按制片人迪安的说法,杰夫·高布伦和贾德·赫希、威尔·史密斯的对手戏中,超过大半的台词都是即兴发挥的。好吧,看来这真是一部“攒cuan”出来的电影。

  ③ 演员邀约-高层看低史派西,史皇妻子错失良机

  每一部大片的背后,总会有很多演员幸运入选,又会有许多人遗憾错过。在本片中饰演总统夫人的玛丽·麦克唐纳在听到经纪人介绍说:这是一部关于“直径约15英里的宇宙飞船”的电影后,便一口答应参演。最终也证实了她的眼光,《独立日》是一部值得参演的佳作。

  

  两位总统,你更喜欢哪一个?

  不过,她的“丈夫”人选可就没那么顺利了。按最初的设定,总统惠特莫这个角色原本是要塑造成一个尼克松式的形象,制片人迪安原本属意自己的高中好友凯文·史派西,但福斯的一位高层则表示反对,因为他觉得史派西没有成为大明星的潜力(r u serious?),所以迪安对总统一角的定位进行了修改,并选择了比尔·普尔曼饰演这个角色。现在看起来,这位颜值高又潇洒的总统角色还真是很成功。

  最富戏剧性的,当属贾达·萍克·史密斯的缺席。当时她正在拍摄《肥佬教授》,由于档期冲突推掉了《独立日》中史密斯妻子一角。不过,后来的结果还算皆大欢喜,她成了史皇生活中的新娘。

  -下一页-微缩模型的最后一役 1:1外星战机叹为观止

  《独立日》是好莱坞史上使用微缩模型数量最多的电影,比任何两部同时代的电影加起来还要多。鉴于影片上映后电影特效制作逐渐进入数字CG时代,如无意外,《独立日》的这个记录可能会“空前绝后”的永远保持下去。

  ① 月影-60000瓦灯光来照明

  工作人员在“月球表面”整理国旗

  影片的开场画面,月球上出现一艘巨大的外星飞船影子,月球表面的特效是制作团队最先着手准备的画面之一,也是制作前期最大的难题。首先就在于巨大模型的挑战,这是有6米宽、8米深的月球部分模型,为了表现太阳的强大光源,剧组还动用了三个20000瓦级的主光来照亮月球表面。

  ② 飞船-1:1外星攻击机叹为观止

  决战时的外星驱逐舰被“吊”在半空中

  影片中,外星母舰释放出多艘“焚城驱逐舰(City Destroyer)”,这些直径约25km的巨大飞船是毁灭地球的超级武器,美术团队制作了一个直径12英尺的模型和一个直径30英尺的中等模型,还有一个直径4英尺的模型用于拍摄特定的一个镜头。前两个大模型中,一个用于拍摄有烟火的特效镜头,而另一个则用于一般画面。这种方法可以让视效人员同时用两个画面进行参考,并能根据导演对于烟火比例的要求来相互叠加两个画面。影片的特效总监沃克·恩格尔表示:“使用两个模型的最初想法是想创造写实的画面感,当我们正视飞船的时候,飞船的轮廓会非常的锐利清晰,而远望七英里之外的飞船时则会相对模糊。”

  虽然巨大的驱逐舰令人恐惧,但最让人害怕的或许还是其毁灭性的激光武器“Schism”,开启时能释放极具破坏力的光束,将城市夷为平地。Schism的模型也很大,高度超过3米,能够张开外壳露出内部的炮口,在影片中即代表着毁灭性的攻击即将到来。拍摄Schism的画面相当费时,主创团队有时需要用一整天来拍摄一个画面,因为要有不同光线和不同效果的画面作为素材,用在后期制作中进行合成。

  

  1:1的外星攻击机模型

  当然,上述模型与片中51区内擒获的外星攻击机(Attacker)相比,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个模型是按1:1的真实比例制作的,宽度近20米,各种细节也是堪称完美,令人叹为观止!

  ③ 毁灭-地标建筑全是模型

  “迷你”白宫

  《独立日》有一个很明确的叙事原则——对地球上的重要城市及地标性建筑物尽可能做到“应毁尽毁”。影片大部分城市毁灭后的场景都是在洛杉矶东部的工业城市丰塔纳拍摄的。1995年,恰逢当地一家大型钢铁工厂整修,破败的钢筋混凝土场地为影片拍摄提供了极大便利,美术部门只用在现场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城市的基本设施和烟火效果就达到拍摄要求。

  此外,地球“自产”的各种交通工具,除了给农田洒药的双翼机外,基本都是用的模型或特效完成,并没有劳民伤财的使用实物。爆炸场景中飞向空中的那辆消防车也只是剧组在玩具店买的一个消防车模型罢了。

  所以,不要总说好莱坞“有钱就是任性”,在精打细算方面,我们需要向人家学习的东西很多。

  “躺倒”的帝国大厦

  迷你自由女神像和城市。之所以把城市模型斜置,是为了让火光从下往上呈现出向城市周围蔓延的感觉

  气枪一喷,车辆就飞啦

  人工操控的外星人

  “两脚”朝天的外星母舰

  

  可爱的迷你停机坪

  -下一页-总统演讲拍摄日正值广岛事件纪念日

  《独立日》是一部节奏明快、信息量超大的电影。两个多小时的片长,光是用于片中的伪新闻报道就拍摄了七十条之多!尽管时间紧任务重,影片却仅用72天就完成了实景拍摄部分,对于这样一部大制作来说,这样的效率绝对算神速。

  ① 总统戏:演讲拍摄日正值广岛原子弹事件纪念日

  

  视频片段:总统的战前动员

  如今,《独立日》几乎成了美国总统光辉形象的一个符号,尤其是那场最煽情的演讲令人印象深刻。这场戏拍摄于1995年8月6日,地点在一座老机库前,这座机库中曾停放过著名的“艾诺拉·盖(Enola Gay)”号轰炸机。而在1945年的同一天(8月6日),正是这架轰炸机在日本广岛投下了小男孩原子弹。这次,地球人又要首次用核弹来对抗外星人了,很有寓意。

  有总统的地方离不开白宫,1995年,拿白宫说戏的片子不少,《白宫奇缘》《尼克松传》都是代表。于是,在这两部“白宫元素电影”之后才拍摄的《独立日》,就用不着再多费心了,直接在这两部片子使用过的统一内景中拍摄完成,整个过程顺风顺水,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本片能“多快好省”的原因。《独立日》之后,这一场景又被用于另一外星人电影《火星人玩转地球》的拍摄。

  ② 迎接外星人:直升机试飞以假乱真

  《独立日》既不同于《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等片中不吝笔墨的描绘外星人形象,也不像《铁血战士》《深渊》等片让地外生命时隐时现难见真容。本片在外星人方面处理得非常得体,既有特写镜头也有蜻蜓点水,满足了观众对外星人的“偷窥情结”,又不让本片沦为一部低俗的“打怪神片”。

  拍摄之初,影片艺术指导帕特里克·塔特普洛斯为艾默里奇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外星人设计,艾默里奇都很满意难以取舍。最后,艾默里奇索性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其中一款设计用作外星人的本体形象,另一款设计则作为外星人的生物机械外衣。

  

  “和平使者”直升机

  影片中还有一幕——人类派出和平信使,驾驶直升机升空,尝试与外星人沟通。那架直升机是Sikorsky S-64 Skycrane,外部装有一系列闪光灯。直升机首次亮灯试飞时,拍摄所在地奥兰治县共收到超过150个民众打来的电话,声称自己看到了UFO。这点足以让主创团队欣慰,真是以假乱真了。

  -下一页-醉鬼舍生取义戏份遭遇重拍③ 双结尾“彩蛋”:醉鬼英雄偷导弹

  

  《独立日》原始结局(带评论音轨)

  在千钧一发之际,兰迪·奎德饰演的Russell发动自杀式袭击,破了焚城驱逐舰的命门,吹响了人类军队全面反击的号角。然而,这让人难忘的一幕最初并非如此设计的。在原剪辑版本中,Russell因为喝了酒而被拒绝成为志愿者飞行员,他自己偷了一枚导弹绑到了农药喷洒机上,与外星驱逐舰同归于尽。在试映时,大部分观众对这一讽刺搞笑的设定表示认可。

  但是,制片人迪安考虑再三后,还是决定重拍这场戏。最大的改动是将Russell由被拒绝变成了被接受为志愿者,他的农药喷洒机也改成了先进的F-18“大黄蜂”战斗机。迪安表示,这样的处理是为了让观众更加深切感受到,Russell是真正做出了自我牺牲的决定。而更为关键的原因是,倘若一架民用农药喷洒机就能轻易躲过外星军团的防御,还给驱逐舰以致命一击,怎么想都有点过于离谱了。

  如艾默里奇所说,《独立日》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大手笔,大阵势,大规模,大场面。这样的结果自然会带来一个副作用,就是将外星人描绘的过于强大,几乎到了战无不胜、坚不可摧的程度。在这么强大的敌人面前,美军显得过于孱弱与渺小,如何收场成了问题。

  面对中了病毒的系统,外星人一脸懵逼

  影片的最后,史皇和高布伦驾驶外星攻击机侵入母舰,并植入电脑病毒,最终转败为胜。这一情节设定未免俗套,也还算是能自圆其说,显然,这是对1953年科幻电影《地球争霸战》的致敬。在那部影片中,外星人最后被生物病原体所击败。《独立日》在表现这一情节时叙事的节奏感和画面表现力都不错,很大程度上化解了情节设计上的新意不足。

  -下一页-影片登顶全球冠军 中国观众录像厅朝圣

  福斯从一开始就对本片信心满满,在制作阶段就已经投入大量的宣传精力,在当年超级碗比赛期间更是砸下130万美元投放电视广告。此外,福斯当年还与苹果公司达成了联合推广协议,影片以“拯救世界的力量”为广告语出现在大量苹果公司的平面和电视广告中;玩具厂商Trend master也与福斯达成合作协议,推出了一系列周边玩具商品;另两家公司也看好本片,Molson Coors和可口可乐公司在影片中进行了产品植入,影片上映前,这两款大量使用了影片画面的产品广告四处纷飞,热闹之极。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① 白宫试映:艾默里奇不安,克林顿满意

  

  艾默里奇担心白宫被炸会让总统不满,不过担心多余啦

  对于这样一部极尽所能宣扬美国总统光辉形象的主旋律大片,不让真正的美国总统捧个场怎么能行?在影片公映的前一周,6月25日,导演艾默里奇和制片人迪安在白宫为时任总统克林顿及其家人举行了一场私人放映。

  艾默里奇透露,影片在白宫放映时,原本安排他坐在克林顿身边,但他刻意把位置让给了在片中饰演总统的比尔·普尔曼。因为艾默里奇当时隐隐不安,担心克林顿看到白宫被炸会有所不满,但结果是克林顿非常满意。

  ② 斯皮尔伯格因素:老斯暂停《世界大战》以避锋芒

  作为科幻片和灾难片的大师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对本片给予关注是情理之中的事。在影片上映前,他曾乐观预测《独立日》会是年度票房冠军。一如所料,影片在北美上映后,首周票房破亿,20天破两亿,并荣登当年的北美票房冠军宝座。有趣的是,它打破的两项纪录——最快破亿以及最快破两亿,之前的纪录保持者正是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更有趣的是,三年后,这两纪录又被老斯的《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刷新。

  

  老斯的《世界大战》直到2005年才推出

  此外,鉴于《独立日》上映后的火爆形势,斯皮尔伯格暂时取消了拍摄《世界大战》的计划,以避锋芒。几乎同时,华纳也将蒂姆·波顿的《火星人玩转地球》从暑期推迟致圣诞档期上映。影片公映后的几个月,多家珠宝店表示海豚主题的珠宝销售呈现迅猛增长,原因在于女主角薇薇卡·福克斯在片中佩戴了一副海豚耳环和一枚带有海豚形象的戒指。

  ③ 中国光碟映像:“天煞-地球反击战”成最火片名

  

  《独立日》录像带封套

  1996年,《独立日》以8.17亿美元的傲人成绩成为当年全球票房榜冠军,但少数国家并不在公映名单之列。迫于真主党压力,影片在部分阿拉伯国家被禁,因为片中出现了以色列和伊拉克士兵联合作战的镜头。另一个未引进的国家便是中国了,对于刚刚开启引进大门两年的中国来说,这样一部将“外星人”和“美国总统”的戏份都放大了N倍的美帝赞歌,显然还不太适应。虽然无论从哪个维度来判断,本片都是最对中国观众口味的类型,但极为遗憾,《独立日》并没能登上内地银幕。

  好在,1996年前后的内地娱乐文化市场,已是百花齐放的盛景。卫星电视、有线电视、音像市场都是一派繁荣之象。源自香港片源的《独立日》影碟成了1996-1997年的大热门,遍布大街小巷的录像厅、音像店、有线电视及境外卫星频道,《天煞-地球反击战》都是老板和影迷口中最火的片名。直到今天,这个形象生动又朗朗上口的经典译名仍为很多过来人津津乐道。

  可以说,《独立日》也为中国引进好莱坞大片做了最后一轮预热。1998年春,《泰坦尼克号》全国盛大公映,从此以后,这类最对国人胃口的商业巨制再也没有缺席过内地银幕。

  -下一页-《独立日》十大经典场面

    ① 影片开场,外星母舰飞过月球上空,母舰的阴影缓缓的遮盖了登月舱和美国国旗,逼近地球。

    ② 外星焚城驱逐舰到达地球上空,从云层中现出真身遮天蔽日,人们无不驻足侧目。

    ③ 驱逐舰打开Schism炮口,蓝绿色的光神秘和美丽,路人发出由衷的感叹,丝毫没觉察到死神的临近。

  

  ④ 外星人开启毁地标模式,纽约帝国大厦、华盛顿白宫纷纷炸成渣。

    ⑤ 在51区的地下实验室,解剖外星人时,没有死的外星人控制了研究员,总统试图与外星人沟通能否和平谈判,外星人直接拒绝了总统的要求。

    ⑥ 总统做了决战出发前最后的动员,典型的美国英雄主义式演讲,突出了美国的救世主形象。这一串华丽段子,当年也是《疯狂英语》中要求读者模仿学习的金句。

    ⑦ 史皇与高布伦驾驶外形攻击机进入母舰,长度800km、宽度550km的超巨型母舰首露内部真容,庞大壮观到令人嗔目结舌,地球上空那些驱逐舰和攻击机都是小菜一碟。

    ⑧ 醉鬼Russell驾驶着战斗机撞向了外星驱逐舰,牺牲自己挽狂澜于既倒,全片达到最高潮,配合兰迪·奎德的表演,一个典型的美国英雄就此诞生了!

    ⑨ 随着保护罩因电脑病毒失效,外星驱逐舰被地球武器摧毁,埃及、澳大利亚上空的敌军均被击落,人类胜利了,自豪感油然而生。

    ⑩ 回到地球的两人闲庭信步的抽着雪茄,英雄总能潇洒的全身而退。

  巨型战舰压境、UFO满天飞、城市尽毁、外星人侵入、人类殊死抵抗,当这些曾被科幻迷和电影迷在脑海中过了无数遍的元素集体总动员时,有关影片中的种种Bug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独立日》无疑是很多70后80后难以忘怀的一段美好经历。

上一篇:万有引力作用理论上无限远,但地球等天体引力有一个影响范围吗?
下一篇:《独立日》20周年溯源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