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牵扯旧案:《金陵十三钗》居然是抄袭作者前公公创意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芳华》再陷抄袭门:严歌苓是否抄袭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推拿》”,反响还是挺强烈的。

  在标题里我用了一个“再”,意思是说,严歌苓已经不是一次涉险了。

  在一般严歌苓的档案里,记载着她第一部拍成电影的剧本是1981年公映的《心弦》。

  创作这部电影时,严歌苓才23岁。她没有《心弦》这部电影里的朝鲜战争经历,也没有小说发表过,在如此之年轻的年龄里,能够创作一部几乎是上一代人经历的电影,确实给人一种不可思议之感。

  其实《心弦》的剧本原型,却是严歌苓父亲写过的一部小说。她的父亲萧马曾经参加过朝鲜战争,对那场战争记忆犹新,且用小说的形式留下了文字记录。

  很显然,严歌苓的第一部电影剧本,就是对父亲作品的一次彻头彻尾的移植。甚至,我们可以说,这部电影就是他父亲创作的。因为严歌苓后来也坦白,她写好的剧本,缺乏电影感,后来是父亲萧马对她的剧本,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定稿的风格与文笔都是她的父亲的。

  2011年,严歌苓参与编剧的《金陵十三钗》公映,当时网友就发现这部电影,与1988年严歌苓参与编剧的《避难》的情节极其雷同,似乎给人的感觉,严歌苓不过在《金陵十三钗》里,新翻杨柳枝,是对自己过去参与创作的一个IP创意的改写与刷新。

  其实事情还并不这么简单。

  据河南作家侯钰鑫所著的《大师的背影》一书披露,八十年初的时候,他与著名作家李准过从甚密,经常出入李准在北京的家中。他曾经看见李准的案头有一部电影剧本文稿,名字叫《秦淮河畔》。

  李准也亲口向侯钰鑫讲过这个故事,内容如下:“那是写一群妓女,在日寇占领南京之时,她们逃到一座天主教堂里避难,教堂里藏有一群国民党伤兵,同样也是避难,日本鬼子包围了教堂,避难的人们命悬一线。危难之际,妓女们站了出来,用肉体拯救了教堂,拯救了那些伤兵。”

  侯钰鑫给予了李准的这个创意以高度的评价:“这是一个写女人的戏,他把那些妓女写得有血有肉、有胆有识、大义凛然、感天动地,充分展示了他塑造女性文学形象的才华和功力。”

  这个情节是不是很熟悉?

  其实李准编写的这个剧本里,已经酝酿了《金陵十三钗》的最核心的框架,在李准的剧本里,是妓女救军人,而严歌苓《金陵十三钗》中,则改成了妓女救少女。

  1987年《电影作品》第九期发表了剧本《避难》,作者署名:李克威、严歌苓、李贵。

  李克威是当时严歌苓的丈夫,作家李准的三儿子。

  署名中排名第三的李贵,大名叫李怀贵,李贵是他的笔名,他曾经写过一本名叫《金陵歌女》的小说,于1988年2月份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避难》大致公映时间在1988年12月份,片长93分钟。

  《电影故事》杂志1988年12期曾经刊载了这个故事,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比对一下这个情节,会发现,这个剧本的主要情节,后来被严歌苓在她的小说《金陵十三钗》里完全继承了。

  而后来由张艺谋拍成电影的《金陵十三钗》反而与《避难》情节相距甚远,更与小说原著差距较大,反而是《避难》与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像是近亲。显然是,张艺谋版的这个电影编剧是作家刘恒,他对严歌苓的原作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

  比对一下《避难》与严歌苓的原作小说《金陵十三钗》,相似点有:

  一是教堂里有两个外国神父,他们没有与妓女产生感情纠葛,只承担了拯救的职责。而张艺谋电影的最大改动,就是教堂里的神父,在电影开始时,就被炸死了,然后一个为神父殡葬的外国人越俎代庖,代理神父一职,而他也与妓女产生了感情。张艺谋的媚洋化倾向,在这个电影里,已经超过了严歌苓的底线,影片里的洋人,开始出现的时候,几乎就是一个骗子,贪钱好色,但后来却演变成一个正人君子,英雄侠客。这一洋人的风格转变,后来在《长城》里又如出一辙地上演了一遍。

  《避难》剧照

  二是妓女是逃难少女父亲的情人。少女开始的时候,非常痛恨妓女,因为妓女夺走了她的父亲。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对此有绘声绘色的描述。如果对照一下,严歌苓当年曾经有过挽救父亲抛妻另娶的人生之痛,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撷取了严歌苓的真实内心感受。

  但在张艺谋版里,少女与妓女的恩怨纠葛不见了,少女的父亲前来救自己的女儿,他与妓女并不相识,妓女的感情线索,留给了洋人,少女的父亲后来是让少女们逃出学校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三是两部作品里军人都是受保护者。严歌苓在小说原作中,更暗示军人与妓女之间有感情。张艺谋版电影显然认为,让中国军人与妓女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在教堂里产生感情有一点太出格了,把这个情节完全删除了。张艺谋版电影里,让这个军人自动离开教堂,并在日本人强奸少女的时候,在教堂外发起了还击,最后被日本人打死。在张艺谋版本里,显然是把军人的形象往上拔高了许多,比严歌苓及《避难》中的定位更有利于军人形象的塑造。

  可以看出,李准的原作、后来的严歌苓与丈夫编写的《避难》及之后严歌苓独立创作的小说再加上之后由张艺谋主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有着核心的构架,就是“妓女救人”的主线是不变的,只不过,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救了不同的人而已。李准的笔下,是妓女救了中国军人,之后从《避难》开始到《金陵十三钗》,都着重表现妓女救少女。

  在“妓女救人”这个根本性的创意大框架下,各路创作者,不断像搭积木似地为这个框架里填充不同的元素,形成了眼花缭乱的中国影视奇观。尤其令人觉得啼笑皆非的是,就像击鼓传花一样,这个“妓女救人”的故事原形,本来是李家家长——李准的作品,后来传到了李准的儿子与媳妇严歌苓手里,便成了《避难》,然后,李家的前儿媳严歌苓离开了李家,但是却把李家的祖传创意带了出来,在严歌苓自立门户之后,用这个创意写成了小说《金陵十三钗》。这时候,李家的IP创意,已经是专属严歌苓独有了,后来又从严歌苓手里,由张艺谋的介入,使这个基本架构,又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出现了严歌苓从李家带出来时所没有的一些新东西。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李家的家传密藉,被前儿媳妇偷出家门,发展壮大,另立门派,且后来的门派更加隆盛显要,反而之前偷艺而来的母本被人遗忘了。

  但不管怎么说,李准的原创创意,使这个几十年如一日地穿透在中国影视圈里的“妓女救人”的母题经久不衰,成为中国国难文学的一段盛大的妖冶之花。这种妖冶,到了张艺谋之手,因为太过失控,也太过豪华,反而露出了这个框架后面的败絮。

  现在看来,李准当年为什么没有把这个电影剧本公开出来,就是因为这个败絮如果掌握不好,就会反过来吞噬掉这个创意的创作者,所以稔熟文学规律的李准不敢把这个剧本拿出来。

  而张艺谋恰恰被《金陵十三钗》吞噬掉了,使这个电影在中国影坛上成为一个谁都不想去碰、也不愿意去回想的“死胡同”与“绝地”。 《金陵十三钗》成了一个超级豪华的“烂尾楼。”估计连张艺谋本人也羞于面对他当年兴师动众拍摄出来的把庸俗堆砌成繁花阵荣的这部电影。

  然而,有趣的是,对这个题材的趋之若鹜的现象,严歌苓反而是以嘲弄的口吻,讽刺了一拨又一拨的滔天巨浪。她在回顾《金陵十三钗》电影拍摄时,以“一鱼五吃”来讥讽这个题材的炙手可热。她所说的“一鱼”,应该是指“妓女救人”这个核心IP,“五吃”是指:一部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张艺谋版电影《金陵十三钗》;根据电影剧本改编成的长篇小说;一个英文中篇;一个电视剧本。

  这是从严歌苓的角度来观看的。

  但是,如果从最早的创意提供者李准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一鱼七吃”,在严歌苓之前的“两吃”,就是李准的剧本《秦淮河畔》以及《避难》。

  实际上,如果再加进参加《避难》编剧的李贵所著的长篇小说《金陵歌女》,那么,“妓女救人”的衍生作品,已经达到了“一鱼八吃。”

  这么多人都在吃着“妓女救人”这条鱼,虽然吃的时候,皆大欢喜,但吃到最后的人,却吃得呕吐,吃得恶心,吃得不想再回顾。击鼓传花传到最后一个人的手里的时候,那个最后一个人就成了被惩罚者,而张艺谋就是在这场游戏中最后被“花”击中的人。

  严歌苓在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中,扮演了一个连她自己都要调侃一下的传递者角色。

  而奇怪的是,她从来不曾提及她的这个创意是来自李氏家族。

  在《芳华》中,严歌苓编创的核心情节,非常雷同于毕飞宇的小说《推拿》,主人公刘峰的命运,几乎就是《推拿》中小马的人生遭际。两位主人公都在所在单位里,搂抱女人,但女人不爱他们,遭到呵斥,后来都转而去交往发廊妹,但他们都只与发廊妹有肉体关系,而心里依然依恋着前面的那位心仪的人。

  从《金陵十三钗》的演变流程,可以看出,严歌苓非常善于在一个创意之中,增删自己的内容,为我所用。从《金陵十三钗》到《芳华》,我们是否会感到这之间流动着一样的创作脉线呢?

上一篇:无极 | 关晓彤,你还记得十二年前的那句咒语吗?
下一篇:《哪吒之魔童降世》与世界一流动画电影,也许就差一个结局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