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公共图书馆资源服务门户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文澜书讯

  NO.8

    

  浙江图书馆文澜读者书评会

  2010年1月-2月

  (吴  莹  主编)

   

       

  目 录

   

  文 学

   

  范典『母亲是岸,子女是潮浪』:虹影《好儿女花》…………………………………………..3

   

  范典『逐光追影里剩下的亲情』:张至璋《镜中爹》…………………………………………..5

   

  叶维洋『梦断上海』:郑念《生死在上海》……………………………………………………..7

   

  影 视

   

  倪晓芳『哥只是个传说——回顾2009年文艺』……………………………………………….9

   

  倪晓芳『从“苏珊·桑塔格”到电影《孔子》』…………………………………………….11

   

  他山之石·名家书房

   

  杜晨『当爱情遭遇霍乱』: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13

   

  主编画廊

   

  吴莹『人物肖像』…………………………………………………………………………………15

   

  活动动态

   

  搜狐读书·2009年“读本好书”十佳好书………………………………………………………16

   

   

  文 学

  母亲是岸,子女是潮浪

  范  典 / 文

  好儿女花,又名指甲花,生存力极强,花朵捣烂成汁可涂指甲盖。而虹影的母亲小名“小桃红”,也即指甲花的别名。以此命书名,可见这是一部写母亲的书。

  母亲辞世,作者返回重庆老家奔丧,所见所闻皆同胞兄妹亲友间的琐碎家常,一连串丧葬风俗、一连串往事回首,逐渐透析出一个离自己很远、一个已然消失了的、完整而哀伤的母亲的形象。如果说《饥饿的女儿》是剖析她个人的文字,那么《好儿女花》则是剖析一整个家族,是前者的补充和收束。

  为何说是“收束”?作者本人已然对这个家族的顶梁人物——母亲的辞世,看作是一次精神上的真正离航。无论是大姐贪婪的个性、大姐女儿婚后寻求解脱,还是两姐妹共侍一夫、自己遭遇婚变等一系列家庭伦理问题,带给作者本人的感受是万念俱灰、黑云压顶,三代的女性似乎都在婚姻中饱受煎熬。母亲成了女儿的宿命,像谭恩美所言,母亲是她创作的缪斯——似乎,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儿子写父亲,女儿写母亲成为一道永恒的模式,谭恩美、张大春、阎连科、菲利普·罗斯、奈保尔……还有虹影。

  18岁生日被告知是私生女的事实,以及遭受过继父性侵犯等经历,被她写在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中,重庆当局甚至以其反映当地丑貌为耻;此后她的以近代某女作家生平创作的小说《K——英国情人》遭到封杀,罪名是以“淫秽”的性爱扭曲了文人的挚情挚爱,女作家的后代与之对簿公堂。虹影虽官司告败,却勇于以女性特有笔触去勾勒赤裸裸的男女情爱,创作了一部部响誉国内外的小说。不难留意到其作品的时代及地域意义,《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孔雀的叫喊》都是以重庆的变迁作为写作背景的,《上海王》、《上海之死》、《上海魔术师》皆以上海为故事背景。

  讽刺的是,当其作品被改拍成影视剧、声名显赫之后,老百姓似乎买账了,在今年将这位笔耕不辍的女作家评选为“重庆城市形象推广大使”,一反十多年前的态度。这倒正符合作者写此书的心意所在,原本是告别母亲,大有与象征根系的家族断裂亲情的意向,那种无奈、无告的情绪透露在字里行间,群众却赋予她另一层精神上的根系重植,给予了她新的信心。

  母亲的离世促成了作者与这个家庭的人重聚,青年离家的她人到中年,所见的亲人多半屈于生活重压而变了样,在道德认知上与作者本人相去甚远,家庭观念产生了悬殊之别。她有意从亲友的口中套出母亲生前的故事,与自己的忆想部分串联起来,母亲与几个男人之间的纠缠、文革期间遭受的批判以及晚年遭受子女虐待,统统浮现出来,补充了她不在母亲身边的那些岁月。这种执拗于反映家族丑陋的态度,难道不正是宣告与这濒临解体的家庭决裂的方式么?

  然而,她只能沉默。与学者赵毅衡的婚姻,以及国外生活一次次教会她沉默,也学会适时的反击和爆发。男人在女人生命中的担当,犹如亲密的竞争对手,作者最后懂了,懂得放手与选择了——这也是她了解自己母亲的一种途径,以女儿、女人乃至最后她成为人母的三重身份诠释了母亲的一生。

  很多人称此书一反传统文学层面上的母亲形象,更多揭露了家族中的黑暗面,其实评判一部书好坏与否并非其揭露什么,而是其作品对于时代有无参照性。对于重庆这个直辖城市,山城与江岸成为其见证历史的特殊标榜,独特的地域、独特的人文、民俗,统统形成一种印迹,而对于生活在沿江一带的人民,他们的喜怒哀乐是否也值得历史记取呢?书中的重庆以不同时期的形象活在母亲的生命里,生长在作者的见识中,如同她血水相融的亲人,她既爱之又暴露之,虽然无奈与哀告流于文字的描述之中,却不曾抨击之,仅仅是真实而坦诚的描述。

  此书中的母亲犹如一抹江岸,几个男人如船般停靠、暂歇又相继离开,而子女们则像不断拍击的潮浪,在啃啮和腐蚀着她的生命。江岸消逝不见,徒留潮浪怒吼着……

  逐光追影里剩下的亲情

  范  典/文

  屡屡在新闻中获悉别后经年重逢痛哭的一家人,无异乎聋哑老幼文盲寻不回家址,老调重弹,媒体更是乐此不疲,但跨越世纪及海峡的寻亲之旅却是鲜少耳闻。此次在台湾作家张至璋的《镜中爹》里有幸读到,不免感慨。

  由一篇多年前的获奖散文引出一段跨海寻父记,相隔半世纪之多,因为只存孩提时在大陆的零星记忆作支架,成长于台湾的他用想象填补了身边缺失父爱的空白。对他而言,多年后移民海外仍难释思牵之苦,重踏故土寻踪,事实稳固了想象的虚弱;对读者而言,这是人生遭遇历史变迁的对照记,滞留在大陆的一代人和远赴台湾流亡的一代人之间的相互参照。镜中映照的中年人与其父的相片产生了微妙重合,不仅是血缘关系上的外貌相似,更有人生与时代契合的部分,淡出父亲的人生,便用思念与猜想登陆。对时代加诸于身的迫害再不追究,而只剩满腔的热渴来复原父亲的形象。

  “镜”其实在文中是作为一种意象和界限,你离镜一尺,镜中人与你的间距便加上一倍,但反之你离镜越近,也不可能完全与镜中人重合一体。照镜与拍照成像原理不同,镜子反映真实之外,未免加上主观重构、脑神经分解等因素,照片却要客观得多。这不是一本对历史和苦难的写真集,而是作者进行对照、分析、重构的人生历程。照“镜”之人与“镜中爹”相隔于时代与地域,政治环境及文化情境皆有出入与对应,情感上的真切自不必言,却能借助意象来巧妙呈现这些,又是极具艺术魅惑力的。

  处处皆景,战后的台湾生活、个人成长、求学与事业上的成就、家人的隐忍、兵役……那些有关日式榻榻米的布置、露天影院插播的政治歌曲、滚铁环直至手麻无力、驻防海岛的教学生涯等趣事一拨拨涌现出来,然而始终贯穿着作者的期盼与想念,大陆那头父亲的人生如同蒙着雾气的镜面,“那里面就是中国大陆,就是我十几年前出来的地方,爹就在里面某处。眼前大陆这么近,却是模糊的,背后台湾那么远,闭上眼是清晰的。”外岛服役时作者站在海岸边臆想纷连,不正是“镜”前一番生动观照和探测吗?只待他重寻故里,拨开这层雾气。通篇读来,犹如历尽沧桑后的深沉男中音,带着从容与委婉在你耳边娓娓道来,一幅幅画面感极强的场景就映在你眼前——这是否与作者曾任华视主播有关联呢?

  然而,被遗忘的不只是怨恨,还有特殊时期人生的真实表白,历史往往文过饰非、吞没真相,张父虽非名流要人,却也是推动历史的亿万民众之一,且不说他能文善绘,那些匆掠历史无名无姓之人何其多,也许只言片语的遗存即揭开历史真相的证据。作者通过父亲的笔墨遗迹辨别出予己陌生的时境,相隔半个多世纪之久,何来怨恨?怨恨何用?只作留赠后代的家谱吧,根未断,知晓何来何从就够了。匆匆一别,却到阴阳相隔才有了交会,在作者逗留上海期间,黄浦江上乍现双身船一瞬,犹如父亲冥冥中现身——儿时手把手教导折叠双身纸船的景象霎时浮现,一直未见真船抱有疑惑的他仿佛得到了老天佑助。这是父子之间情感上的特殊交会,也是作者付出经年寻觅获得的回报——事实已成永生的遗憾,只期世人不要忽视亲人,当时只道是寻常,错过了就永远留在空缺里。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且通晓孝顺之礼,可不能敬孝之苦又是多少人不能弥补之缺憾!

  书分上下两篇,前半部分对童年和家庭生活的描绘点燃了作者的记忆,字句勾勒处尽显散文风格,后半部分的大陆寻亲却明显带有一种纪实性的缜密,作者自己也在后记中提及此书有台湾三民书局和三联书店出版的两个版本,前者以“小说方式描写父亲在大陆生活的忆想部分”,后者却删去这部分补入真实史料,可见上下两篇风格迥异实出有因。而这些搜寻得来的史料却无疑成为父亲留给儿子的唯一遗产。

  笑话里有个男孩子很笨,父亲出门前写了个纸条给他,有客人来便让他照纸条读:爸爸出门啦。可是等了两天,没有客人来,男孩以为没用就把纸烧了。第三天,有人问他父亲呢,他说没了,客人便问:什么时候没的?男孩回答说昨晚烧了。这虽是个笑话,拿愚人作了笑柄,可是结合这本描绘寻父之作,至少可联想到两点:一是父亲留给你的物件即使是一张纸条也不要轻易丢弃,尤其是当他出远门时;二是对“没了”的理解,也许是短暂别离,也或是永久的阴阳两隔,笑话里男孩的“没了”是指那张纸条,但显然客人不这么理解——本书作者在寻亲途中获得的信件、涂鸦、履历表不也正是一张张纸么?如果连这些纸都“没了”,那么让作者了解父亲的途径也就切断了。

  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曾写过一部关于父亲的作品《遗产》,86岁的犹太籍父亲赫曼·罗斯患上脑瘤,大小便失禁。当他清理完秽物给自己父亲洗澡,注视着赤身裸体的父亲的身体时,心里默默打定主意:“我一定要记清楚,我对自己说,把每一个部位都记得清清楚楚,等他过世的时候,我就能再造那个创造了我的父亲。一样都不能忘。”果然,父亲去世后,他写就这部薄薄12万字的书,在美国文坛获奖并受好评如潮。相较而言,张至璋却连注视自己父亲身体的机会都没有,只能静静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对照父亲的相片,猜测信件、履历表上的笔迹,这是何等虚弱却固执的迎难而上呵。

  表面上看,这是一部私人传记或是文学式的家谱记载,然而它的情感却是超越时空、站在宇宙的高度的,星球间相距几千几万光年,即使一颗早就殒灭,亦能在另一时空呈现它的身影。这是神奇的光影传奇呢,还是宇宙开的善意玩笑?有时候,我们宁愿相信这样的错觉,也不愿承认它是假象。

  梦断上海

  叶维洋 / 文

  郑念(原名姚念媛)于2009年11月2日在美国华盛顿逝世。这条消息引起了人们对郑念女士及《生死在上海》的广泛关注。而在此之前,我对其人其事一无所知。

  应该说,《生死在上海》是第一本以文化大革命为题材的自传体小说,作者不是专职作家,这是她唯一的文学作品,更是她的泣血之作。本书是作者直接用英文写作在国外出版,后于1988年翻译为中文(《上海生死劫》)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首版发行后即销售一空,后因各种特定的的历史背景,此书没有再版。

  这真是一个让人难过的故事,作者讲述了她在文革期间的亲身经历,每看完一部分,我总是为她在下一阶段的遭遇担心。她被没收家产、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投在阴暗寒冷的监狱,被长时间地拷问,身旁的亲朋好友相继被迫害……面对这些,她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和智慧,她对生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都让我肃然起敬。在这样艰难和窘迫的情境下,她尽量保持自己的尊严和美好形象,她不断地祷告,和狱管据理力争,忍受拷打和病痛的折磨……当她的精神临近崩溃边缘时,墙角的蜘蛛、地上的小生物让她燃起了对生命的思索和追求。她在6年多的监狱生涯里,正是用这样一种坚忍的意志和不倔的勇气才保全了生命。

  无止休的拷问和种种逼迫让郑身心受尽了折磨,而最让她绝望的事件却是她挚爱的女儿梅萍的死——这是她唯一的亲人,在她关在监狱里的时间里,女儿梅萍被迫害跳楼致死。她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自己的监禁竟是和女儿的永别,也不能相信女儿的死是自杀,梅萍是多么坚强、积极乐观的孩子!而种种迹象也表明,女儿梅萍是被人暴力迫害致死的。坚强的郑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她下定决心要找出真正的凶手,于是她开始了漫漫的上访平反路。

  当时国内的政治局势并不稳定,因此,在等待女儿的死因调查结果的过程中,郑渐渐地意识到自己一定要离开上海,只有到国外去才能呼吸新的空气,重新获得灵魂上的自由,开始新的生活。上海,曾经是她最热爱的地方,现在却是一个伤心之地,当年她和丈夫响应政府号召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生活,回国投入新中国的事业建设,没曾想,回国成了噩梦的开始,她几乎失去了所拥有的一切,还有她挚爱的唯一的女儿。

  如文中所写,郑决心离开上海时的心境,我们能读出深藏的无奈和苦痛:

  “虽然自然的法则就是新陈代谢,生命仍将长青,除此之外,绝无他途,但我仍无比悲痛。将永远离开生养我的故土,我的心碎了,完全碎了。只有苍天知道,我曾千百倍地努力,要忠贞于我的祖国,可是最终还是完全失败了,但我是无愧的。”

  文化大革命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历史,通过作者的直面剖析,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立体的了解。作者在文中不时穿插有她对中国当时政治形势的分析,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大胆的评论在今日看来依然令人震撼。在阅读中,我渐渐感受到了一种力量,这力量正是这位美丽而勇敢的女性带给我的,让我们对那些无辜逝去的人们表达最诚挚的怀念,向真理和生命致敬!

   

   

   

   

   

   

  影  视

   

   

                            ——回顾2009年文艺

  倪晓芳 / 文

  梁文道,香港人,多重身份,主持“开卷八分钟”、写书评等。原本没打算买他的新书《读者》,总觉得此人的节目也好,书评也罢,都有点快速阅读的感觉,听过,看过,笑过,即可。翻开此书,看了第一篇文章。你读过《红楼梦》吗?有点反讽的意思。说是有些所谓的知识分子都没有读过经典著作。一些表面上看上去是真的东西,其实只是假象。比如你会在国外看到有些人坐地铁时看福柯的书,其实只是一种对文化的炫耀,并不是真正的热爱。这种现象说深点也就是文学意义上的“佯谬”,现实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事情。

   

   

        表面上看上去是电影的也许只是加长版的“二人转”——《三枪》。这些年的电影是越来越好骗钱了,先不说电影里面的那些“插入式广告”,就连看电影之前的广告也肆无忌惮了。放此电影之前播出了一则民生银行的广告,看完以后发现还蛮搞笑的,而后播出的电影里居然出现了一模一样的片段,难怪有网友抱怨,根本不需要看《三枪》只要看看那广告就基本上可以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在看此片时总有一种“春晚”的感觉,台词、动作等都很像。如果没有前期宣传我想所有人都肯定认为这本片子是赵本山拍的。同时赵本山团队的人必须练就一身假装摔跤的本事,不知道是不是本山学校的必修课!二人转就是二人转,岂可当成电影拍。宁财神微博里的总结说出了我们的心声:“赵本山寨、张艺谋财、孙红雷人”。同时感叹赵本山的演出,您老人家把春晚的东西都上了,要我们春晚看什么呢!还有小沈阳的主题曲《哥只是个传说》,二人转加RAP加R&B。

   

         去年网络出现了很多流行语,刚才小沈阳的主题曲的那句话就是,而且还特别流行。另外一本电影中也出现了——《阿童木》。在观看《阿童木》时,除了回忆童年外,还发现此片中众多“中国元素”,比如里面机器人垃圾箱写的中国字,中国小女孩,网络语言(不要迷恋过去,过去只是个传说)。克拉考尔说:“我们能通过电影,看到一个民族的无意识动机和幻想。”《阿童木》是日本的原著,美国的创意,香港的人工,在这样一个大融合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虽然有中国人的投资,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市场”已经是可见一斑了。既然说中国市场很有分量,连外国人也想来分一杯羹,那么咱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自己“享用”呢?难道除了“喜洋洋”外,我们就设计不出个“阿童木”吗!

   

   

   

  有些东西可以一笑而过,而有些则会长留你心。《目送》就是后者。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描绘的那么细腻,可以将教育孩子的问题当作一种哲理的女作家估计也就只有龙应台了。对于父母的爱可以有千万种,小说也甚多。但这些力量都抵不上龙应台的那篇《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2009年即将过去,很多期待的作品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我们只能又一次的寄托于新的一年,希望新的一年出现的不仅仅是“传说”!

   

  从“苏珊·桑塔格”到电影《孔子》

   

  倪晓芳 / 文

  “苏珊·桑塔格”与电影《孔子》,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苏珊·桑塔格多年前的一本书《论摄影》是个人看过所有摄影书中最出色的。苏珊?桑塔格并不是摄影高手却能写出这样的书,实属难得。不过最近看《论摄影》又有一种新的体会,摄影成为一种隐喻。在按下快门那一刻的真相无人得知。照片本身即是被拍摄下来的那一瞬间,但瞬间背后又有很多故事是我们不可能知道的,所以也许我们看到的往往不是真相的本身。摄影机是主观的,拍摄对象是客观的,所有的一切似乎只有那句“摄影给我们真相还是撒谎”最能说明白。

  电影《孔子》的摄像是凭借《卧虎藏龙》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鲍德熹。在看《卧虎藏龙》时,觉得这本片子最大的特色就是摄影,能把功夫拍摄成为一种艺术化的境界实属不易。而后的《无极》,因为剧情的“另类”所以导致没有很好的心情去观看摄像的水准。看了电影《孔子》之后,发现大师也往世俗走。

  子见老子,哈利波特似地剧情,摄影也无新意,仿佛让我又回到了《卧虎藏龙》最后一场戏玉娇龙优美的跳下悬崖的感觉。南子的第一次出场让我想起了“洛丽塔”。子见南子,不知道是周迅的出位表现还是摄像布光的原因,整一个香港80年代“低俗片”的风格。颜回救书逝世更是荡气回肠的韩剧生离死别。

  如今的艺术越来越看重感官的享受,视觉时代已经到来,而与此同时,摄影是一门很高的艺术,如果还一味的停留在摆几个景拍几张照片的话,那已经失去了摄影的价值。最后以苏珊·桑塔格《论摄影》中的几句话来结束此文。“正是这永不餍足的摄影镜头将我们从柏拉图的洞穴困境中解放出来。摄影在教给我们新的视觉模式的同时,也在改变和扩大我们既有的观念,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值得看,什么东西允许看。摄影是一套看的语法,更是一套看的伦理。摄影业最为深远的影响在于它将一种认识加诸我们,即人们可以把整个世界当作一系列相片,纳入脑中。”

  他山之石·名家书房

  当爱情遭遇霍乱

  杜  晨 / 文

  在SARS、甲流肆虐的时期,让我们回归到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随费尔米纳与阿里萨乘坐挂着标志霍乱旗帜的船,在被糟蹋、污染的河上游弋,爱情只是在无奈之下感情的妥协,因为生命的残酷规律能摧残一切……

  临死遭遇他人的激情

  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的医生在用氰化金自杀的残疾军人的房间里,得到了一份遗书,找到了军人自杀的线索。军人的情人,一身黑衣服,耳朵上插着一朵红玫瑰,虽然已年过四十,依旧是一位惹人注目的黑白混血女人。军人与情人摆脱保守社会的种种偏见,选择了侥幸的默默相爱的道路。在这个爱情里,军人为自己设置好了一个尽头,在70岁的时候将结束生命,在决定了这一切之后,军人以麻木般的激情去爱着生活、爱着大海、爱着他的狗,自然也迷恋着他情人的爱情。她同他秘密相爱,他们不止一次体验到了刹那间爆炸性的幸福。军人于是保持住了对爱情的幸福理解,在满足中死去。

  这个为爱而死的人成为医生在仅存的余下时间里的忧虑,因为医生在这时已经弄不清什么是爱情,他和妻子刚刚庆祝过金婚他们相依为命,谁也离不了谁,谁也不能不顾谁,否则他们一刻也活不下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种感情越来越不理解。无论是他还是她,都说不清这种互相依赖是建立在爱情还是舒适的基础上。对医生来说,爱情是虚幻的,爱情对他们来说只是习惯,一种比较舒适的习惯,在磨灭掉了所有激情后的习惯。

  爱情与肉体无关

  在医生死后,他的妻子费尔米纳的表现当然是悲伤的,这种情绪是人的自然反应,就像那个有恋动物癖的医生一样,为一只鹦鹉丢失而无限感伤。爱情对费尔米纳来说也是不可信任的,她的爱情只是责任而已。这时阿里萨出现在了医生的葬礼上,他告诉费尔米纳他还在等她。

  故事回到了五十多年前,从他们那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引起一场爱情大灾难的偶然的一瞥开始。当阿里萨把他表示“忠贞不二,永远爱她”的情书掏出来给费尔米纳的时候,从扁桃树的枝叶中掉下一摊鸟粪,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费尔米纳用来接信的绣花绷子上。阿里萨几十年对情欲追逐,却在费尔米纳面前说“我一直为你保持童贞”。阿里萨对爱情的态度与其说是勇于追求不如说成是他的信仰。当爱情成为信仰时,已经和肉体没有关系了。所以,阿里萨说的“童贞”应该是精神层面的。他曾试图保持肉体上的贞洁,这一点在他面临清洁女工的色诱时提到过。但当他失贞并感觉到肉欲的快乐后,他开始主动追逐并以此为乐。不能说他对生命中的其他几个女人没有爱,但却反过来说明爱不是纯洁的,也不是惟一的。

  虚无爱情不可信任

  至于费尔米纳,从头到尾就没有爱过阿里萨,如果非要说有的话,爱的也仅仅是她自己,她在年轻时疯狂地写信,只是要把自己寄给了另一个自己。同样,她也没有爱过医生。她与医生的结合是世俗婚姻的典范。而费尔米纳年轻时与阿里萨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情窦初开,或者是受到对爱情的浪漫之想所驱使。他的弃儿般的眼睛,牧师般的装束,他的神秘的行动,都引起她难以遏止的好奇心,但她从来没有想到,好奇也是潜在的爱情的变种。所以,当她旅游回来,再次见到阿里萨的时候,她的心思转变得那么迅速而且毫不犹豫。这意味着她对爱情种种浪漫之想的幻灭。她把手一挥,把他从自己的生活中抹去了:“不必了,”她说,“忘掉吧。”

  在医生死后,费尔米纳再度接受阿里萨,也并非为了爱情。这里面,有她见到阿里萨社会地位提高的世俗因素,有晚年凄凉寻求慰藉的动机,也有对年轻时候的怀旧情绪。这时候,肉欲从爱情的舞台消隐,两位老人互相爱抚无非是对生命的一种渴求。

  费尔米纳与阿里萨在船上挂着标志霍乱的旗帜,在被糟蹋、污染的河上来回游戈,人类遭遇了凄凉的境遇——爱没有世俗存在的理由,生命的残酷规律更能摧残一切。当他们抛弃了世俗,并肩站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更像是一对战友,如果硬要说他们有爱情的话,那也是在无奈之下感情的妥协。人生的底色是苍凉,而人性的底色就是凉薄,这才是永生永世。

  主编画廊

   

  人物肖像

  吴  莹 / 绘画

   

   

   

   

   

    

   

上一篇:英国留学
下一篇:AI 绘画陷伦理之争:创造艺术还是窃取艺术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