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书笔记中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人人都希望孩子快乐,又都认为读书苦。“学海无涯苦作舟”。但是有一个神奇的教育大神,让孩子把读书变成了各种快乐的体验,书也读得好,最后拿到剑桥大学的博士。这一切都是怎么样做到的呢?

  1.不要怀疑孩子的智力

  除了极少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和天才、神童之外,绝大多数的孩子并不存在智力高低的差别。

  他们仅仅是在智力特点上有所区别而已。要知道,那些已经表现出来的智力仅占一个人潜能的万分之一,即使是少数智力和身体有残障的孩子,他们在现实中的愚笨表现也是由于教育方式和条件所致。人类没有懂得开发石油时,并不能说明石油不存在。一个地方不储藏石油,也并不能说明这个地方没有储藏其他有价值的东西。

  “智商”这个概念就和考试题目一样,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它最多只能证明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35%~40%,其余一半以上的成绩则是不能用“智商”来解释的。正如在智商研究方面的权威人士卡尔先生所说:“如果仅仅靠智力测验来选拔孩子的话,70%的人才就会被我们埋没。”

  让我们看看大自然是怎么说的吧。世界上的树木千千万万,有的能结果,有的则不会。结果子的树可以为我们提供水果,不结果子的树则可以成为我们建筑房子的材料。就是在结果的树木中,有的结的是苹果,有的结的是梨……问题不在于树木是哪一种,关键在于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培育和发展它们自身的价值。

  人类是世界上最神奇的“物种”,他有灵性和禀赋。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想到简单地用聪明或者迟钝这样生硬的概念去判断孩子。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把一个孩子判断为愚蠢,是最简单、容易的事了,因为这样他(她)便可以不承担责任。父母们对这样的结果只能接受,甚至把期望寄托在第二个、第三个孩子身上,结果自然也是可想而知的。

  我在这里建议所有父母,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仅仅是特点不同而非智力水平有高低;坚信这种不同的特点,也是上帝赠给孩子的特殊礼物。家长对孩子的信心不但可以改变自己,也可以改变孩子。关键是长期保持这份信心,并把它变成可以实施的计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对小斯宾塞和其他孩子的教育上,我常常看到这样的古训应验。我也要告诉父母们、同胞们和所有看到这本书的人,培养和教育孩子是一件造福他人的善行,对孩子有信心也就是对自己有信心,我们秉持的信念就是:让孩子的潜能得以开发,让孩子成为一个对别人有益而自己也快乐富足的人。

  我建议,家长们可以这样开始孩子的智力教育:

  (1)相信每个孩子只是特点不同,并非有优劣之分。

  (2)相信你在改变自己的时候,孩子也会随之得到改变。

  (3)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潜能,那些已表现出来的智力仅仅是他所有能量的冰山一角,你所要做的就是去开掘这些潜能。

  (4)相信奇迹,即使在教育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也应坚持。因为许多奇迹也同样发生在这个时候。

  (5)相信生命孕育和诞生的奇妙,它的“产品”不可能像一般事物那样简单。

  (6)相信努力必会有成果。制订一个长期和短期的智力教育计划,并坚持实施。

  (7)相信教育孩子的工作和社会其他工作一样,是一件造福他人的善行。

  2.挖掘孩子的潜能

  每一个生命都具有灵性和与生俱来的禀赋,关键在于怎样去训练和开发。

  如果现在让你描述一下自己孩子的特点,相信在一瞬间,所有关于孩子的记忆会同时向你涌来,而这正是了解自己孩子的基础。以下是每个孩子都能具备的基本能力,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孩子究竟具有哪些方面的潜能和特长。

  (1)他在背诗和有韵律的句子时速度很快。

  (2)他能注意到你在愁闷或高兴时的情绪变化,并作出反应。

  (3)他常常问诸如“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白天太阳升起晚上太阳落下”这样的问题。

  (4)他很少迷路。

  (5)他走路的姿势很协调,会随着音乐做出优美的动作。

  (6)他唱歌不跑调。

  (7)他经常会问打雷、闪电是怎么回事,等等。

  (8)你如果说话、写字用了不恰当的词,他会给你纠正。

  (9)他很早就会系鞋带、做饭,还有骑车。

  (10)他特别喜欢扮演角色或编故事。

  (11)出外旅行时,他能记下沿途的路标,说:“我们曾到过这里。”

  (12)他喜欢听音乐,并能辨别各种乐器的声音。

  (13)他善于画地图,路线清楚。

  (14)他喜欢模仿人们的各种身体动作及面部表情。

  (15)他总是把各种杂乱的东西摆放得井井有条。

  (16)他总是把动作和情感联系起来,譬如他会说:“我们做这件事很开心。”

  (17)他讲故事绘声绘色。

  (18)他对不同的声音很敏感。

  (19)他常说某人像某人。

  (20)对于别人能否完成一件事,他能作出准确的预测和评价。

  其中(1)(8)(17)代表有语言天赋。具有这种才能的孩子,很早就是个健谈者,他能用自己加工过的词句来表达意愿,很容易学说一些新词汇或长句子,很早就会讲故事。对于这类具有语言才能的孩子,父母应该常请他描述一些对象,比如一件事、一个自然现象等,同时,要经常给他提供这方面的书籍。

  (6)(12)(18)表现的是音乐才能,这类孩子在很小的时候(2~3岁)就注意倾听有规律的声音,只要有音乐出现,他就会专注地聆听,专注程度不亚于七八岁的孩子。

  (3)(7)(15)代表在数学、逻辑方面的天赋。这类孩子喜爱下跳棋和象棋,能很快明白一些等量关系之类的道理。如果给他一些完全混乱的玩具,他会分门别类地把它们归类。也许孩子上学后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这可能是由于他对老师的课程语言方式不适应,或者注意力太容易分散引起的),但他在这方面的潜能是不应怀疑的。

  (4)(11)(13)代表空间方面的才能。这类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对绘画、机械组装有浓厚的兴趣。父母应该多带他去远行,并让他从小接触画地图之类的游戏。

  (5)(9)(14)表现的是身体动觉才能。运动员和舞蹈家都是具有这方面天赋的人。

  (16)(20)是自我认识的才能,(2)(10)(19)是认识他人的才能。这类孩子对自我和别人能经常地作出判断和反省,具有与人交往、沟通、组织方面的潜能。

  从下面这张表上,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孩子潜能发展的趋势。

  对应的潜能类别

  音乐←(6)、(12)、(18)

  数学、逻辑←(3)、(7)、(15)

  空间←(4)、(11)、(13)

  动觉←(5)、(9)、(14)

  语言←(1)、(8)、(17)

  自我认识←(10)、(16)、(20)

  认识他人←(2)、(10)、(19)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的潜能表现有所不同,或早或晚,或强或弱,有的孩子可以同时表现出多项潜能,甚至全部;有的可能只有一项或两项。这并不代表谁优谁劣,关键在于孩子以后如何平衡地去发展。现在,我们再回头看一看自己的孩子,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一项潜能表现都没有的孩子几乎不存在。因此,我要告诉父母们,每一个生命都具有灵性和与生俱来的禀赋,关键在于怎样去训练和开发。一些在某些方面明显表现出潜能的孩子后来完全丧失了这方面的能力,而另一些表现不太具备某项潜能的人却在这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由此可见,后天的教育和自助学习是对孩子的发展有多大的影响。

  我建议父母们接受以下建议:

  (1)留心观察孩子,了解他的潜能和特点。

  (2)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有潜能的方面,就算你不希望他选择这方面作为发展方向,也不要去限制孩子的兴趣所在,至少他可以拥有这方面的爱好。

  (3)承认每种潜能的价值是一样的。

  (4)他暂时表现出的不擅长的方面,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5)孩子在语言方面、逻辑数学方面、对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应该作为基本能力加以重点开发和培养

  (6)为孩子设计一份针对他特殊潜能的计划并坚定地实施下去,这是决定孩子的潜能能否得到发展的关键。(在本书的附录里,我将提供几种教育计划供父母选择)

  3.快乐学习要靠兴趣引导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这句古老的谚语直到今天仍然不过时。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人类知识获取的一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法则。同样,“诱导是培养孩子的最佳方法”,这句话也有着永恒的价值。如果说兴趣是孩子对事物的主动选择,那么诱导则促使和加强了孩子的这种主动性,使兴趣变得持久和有目的。

  孩子常常在自己具有很大潜能的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是一种本能。虽然这种兴趣常常因为孩子的好动和注意力易转移等特点而不能持久,但这种天生的兴趣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遇到来自父母、老师等外部环境极大的压制或排斥。非常遗憾的是,我见过许多父母(虽然对孩子有强烈的教育和培养的愿望)常常指责孩子的一些“没有用”的兴趣。他们按照社会或学校既定的模式去设计孩子的未来,企图保留孩子的一些“有用”的兴趣,把一些“没用”的删除掉。而实际上,对于孩子的心智发展来说,每一种兴趣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很难用“有用”或“没用”区别他们的兴趣(除非一些已明显表现出有违社会伦理和道德的兴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利用这些兴趣把孩子引向各类知识领域,并培养出孩子好的求知习惯。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比如一只蚂蚁、一只小鸟、一群蜜蜂或是一条小鱼等。要他们花20分钟去背诵一段名篇或一首诗歌,常常是非常困难的。但他们会在没有任何督促和要求的情况下,花上一个下午去观察一群蚂蚁的活动。他们兴致勃勃,心无旁骛,即使被太阳晒得汗流浃背也不在乎。这就是兴趣的力量。当然,我们不需思考就知道,即使让孩子像这样花上一两年时间去看蚂蚁,他也不能增长多少知识,这时诱导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作为教育者的父母要主动诱导孩子从中去获得新的知识、方法,以及对孩子有益的习惯。

  小斯宾塞的知识之旅就是从“蚂蚁的课堂”开始的。当我发现小斯宾塞开始在屋后的花园里聚精会神地观察蚂蚁时,我也加入了他的“兴趣小组”。第一天,我们仅仅是看,看蚂蚁们怎样把一粒面包屑搬回家,怎样跑回去报信引来更多的蚂蚁等等。第二天,我给小斯宾塞拟出了一份关于蚂蚁的“研究”计划:

  (1)在“自然笔记”里写下关于蚂蚁的专页。

  (2)从书本上找到蚂蚁的介绍,并作笔记。

  (3)了解蚂蚁的生理特点,比如食物构成、运动器官、习性等。

  (4)了解蚂蚁的生存特点,比如蚂蚁群有没有蚁王,怎样分工,怎样养育小蚂蚁等。

  有了具体目标,小斯宾塞对蚂蚁的兴趣就变得更浓了。如果说开始他只是觉得好玩,那么现在他还发现了研究的意义,整整一个夏天小斯宾塞都在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

  类似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小斯宾塞研究完蚂蚁之后,又把兴趣转向了更多的动物。蚂蚁之后是鱼,鱼之后是鸟类,然后是蜜蜂……有趣的是,他不仅仅满足于学习这些动物的一般知识,还开始尝试发现它们的一些“社会特点”。他甚至得出一个结论:动物们实在是太聪明了,在某些方面比人类更聪明。接下来,小斯宾塞开始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动物们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智慧”?它们是现在才有的呢,还是一直就有?是自己慢慢形成的呢,还是某种神秘力量给予的?面对孩子的提问,我无法给出一个答案,只好告诉他:关于这类问题,成人世界也一直存在两种观念,一种是物种进化论,另一种是上帝决定论。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的回答开启了小斯宾塞的求知欲,他开始希望了解达尔文和上帝。“疑问是智慧的源泉”,我明白那正是小斯宾塞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尽管我的父亲在对我的教育中从来不承认超自然的力量(《圣经》对他来说仅仅与信仰有关而跟知识无关),但我还是认为,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得出结论。我向小斯宾塞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达尔文先生的《物种起源》,另一本是《圣经》,希望他能够从这两本书中找到自己的答案。这两本书对小斯宾塞的影响很大,他后来撰写的论文《世界的可知和不可知》就与这两本书有关。正是这篇论文使小斯宾塞顺利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为小斯宾塞列出的蚂蚁研究计划,我们会发现,这份计划并不是几项目标那么简单,它还融入了系统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且能培养孩子专注达到目标的意志。尽管我们无法预料自己这么做能给孩子的一生带来多大的帮助,但我们仍要继续给予孩子鼓励。作为父母,我们在这种事上所表现出来的兴趣会使孩子获得肯定,而有目的的诱导又让孩子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求知的方法。当然,凡事都不可急于求成,父母的目的性不能太强,因为渴望自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孩子一旦意识到这是一项被强迫完成的任务,他的兴趣就会大减。

  成人世界有目的和有意义的研究,都是起源于“兴趣”,“需要”永远是排在第二位的。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所有的父母,每一个孩子都会对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兴趣,每一种兴趣都会对应孩子的某种潜能(如果它充分地表现出来,那就是特长)。这世界上不存在笨孩子,只有教育方法不恰当的父母或老师,他们无法对孩子的兴趣定位,不知道怎样利用孩子的兴趣去引导和教育。即使是那些自称是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士、那些以此来获得薪金和荣誉的人也难免会落入这种误区——充斥在我们周围的教材,大部分都是枯燥和乏味的,仿佛不这样的话,就不足以显示教育家们的专业水平和学术地位。他们没有兴趣或者没有能力去做这方面的工作,哪怕仅仅是编写一套有趣的教材。

  关于如何利用孩子的兴趣,通过诱导的方式来开启和培养孩子的智力,我希望父母们接受以下这些建议:

  (1)当孩子对某件事物表现出兴趣时,不要简单地因为自己认为“没用”就扼杀它。

  (2)利用孩子的这种兴趣,让他学会快乐地专注某些事物,从而获得与这一兴趣相关的知识。

  (3)诱导孩子自助学习,通过自己查阅和请教别人的方式来获得知识。

  (4)记录是保存知识,训练孩子使用文字、图画和参考书籍的好办法。

  (5)对于还不具备文字记录能力的幼童,父母也要给他准备一个笔记本,把题目写下来让他口述。

  (6)尽量不使用“任务”“作业”这类字眼,而代之以有趣的名词。

  4.拒绝惩罚和暴力

  惩罚和暴力常常被认为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后一招,同时也是最不可取的一招。

  在对孩子的智力培养中,我们要避免走两种极端——“拔苗助长”和“放任自流”。而比这两种方式更有害的则是这里要讲到的——惩罚和暴力。

  惩罚和暴力常常被认为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后一招,同时也是最不可取的一招,因为它不可能带来有益的效果,特别是在智力培养上。在一些涉及道德、伦理的问题上,父母用这种方法也许可行,但智力培养方面则恰恰相反。我看到过无数这样的例子,父母或老师严厉地质问孩子:“难道连这样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吗?”“要么记住它,要么今天哪儿也不要去!”“你怎么这么笨?邻家的约翰可比你强多了!”……父母的愤怒使空气颤抖,激烈的声音震耳欲聋,而孩子只能紧张地看着地面,或木然地瞪着书本,什么也明白不了。

  我理解父母或老师这样做的用意,他们希望孩子注意力集中,希望通过训斥与惩罚把孩子的心思固定在要做的事情上。但结果却恰恰相反,激愤的言词和打击会使孩子内心产生恐惧,这种恐惧迅速蔓延,使孩子整个身心再没有空隙去容纳其他东西。孩子的头脑会变得一片空白,对自己和别人所说的茫然不知,他已丧失了对环境的洞察力,心理紊乱、慌张,在这种状态下是不可能真正注意书本或知识的。

  其实,漫不经心、粗心大意、见异思迁等,都是孩子在儿童时期的自然表现,有时他们会“有意”这样表现,有时则完全是自然的。“有意”的行为表明孩子对成人的反抗情绪,只要你说出他的情绪来源,他就会自动放弃这种情绪,毕竟从天性上说,孩子并不希望长时间与成人对抗。对于“无意”的表现,我们则应该温和地予以提醒,给孩子慢慢调整的时间。频繁的训斥和惩罚,只会令你在孩子心目中形成一个可怕的、令人不安的形象。就像一个危险信号一样,你的出现会让孩子感到紧张,任何教育的目的也不可能达到。

  的确,每个父母对孩子都有支配权,但我们应慎用这种权利,不应该让自己成为惊吓孩子的稻草人。孩子一旦出现这种情绪就无法投入学习,就像你不可能在一张抖动的纸上画出美丽的图案一样,你也不可能在一颗颤抖的心上留下有益的知识。

  让我们回想一下自己在儿童时代类似的经历吧。当你被训斥、惩罚时,你还会有心思去注意要学的知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那时候,你唯一注意的是惩罚者的表情,观察情况会进一步恶化还是有所缓和。

  我认为,在对孩子进行智力培养时,教育者应该流露出亲切和善意,这种亲切和善意的情感可以激励孩子,使他乐于听从指导。只有在自在、安适的情绪下,心灵才能接受新的知识,才能容纳新的技能。我在哈佛大学任教的朋友威克先生曾在与我的通信中回忆过他父亲的教育方式,他说:“我父亲几乎总是在训斥我、指责我,有时用皮带,有时用树枝。但奇怪的是,他越训斥我,我就越不想学习,那个阶段几乎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倒是有一次,他为了给我买书,冒着大雪步行三十多公里,深夜才回到家里。那一次,父亲给了我从未有过的学习动力。”

  说实在的,教育和培养孩子,有时真有点像重复耶稣做过的事。看看以下的几点建议吧:

  (1)恐吓和训斥对任何智力培养都没有益处。

  (2)永远存在比暴力更好的开启智力的方法。

  (3)孩子只有在自在、快乐的情绪中才能获取知识。

  (4)真正有用的不是鞭子,而是鼓励和爱。

  (5)明白教育应该什么时候停止和明白它在什么时候开始同样重要。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智

  1.心智发展不能人为定制

  心智演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为不合理地去干扰它就会对它造成损害。

  教育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在专制时代,人们的教育理念是:儿童的心智发展可以人为定制,他们的能力主要靠老师和学校给予,孩子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装知识的器皿。

  然而随着专制时代的结束,幸福成了一个合法的目标,人们的劳动时间缩短了,公共娱乐合法了,随之而来的是在教育方面的改变——家长和教师开始认为,孩子的许多愿望是合理的,儿童的游戏也可以得到鼓励。心智演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为不合理地去干扰它就会对它造成损害。我们不能把人为的形式强加在一个正在发展的心智上。

  2.重视心智发育

  教育者要知道怎样聪明地在身体和心智培育上分配时间。

  回顾一下教育史我们会发现,身体和心智这两方面的教育似乎从未同步过。一个时期人们只注重身体的发育而漠视孩子心智的发展,另一个时期人们又特别注重心智培育而忽视身体的发育……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这两个方面终于走到了一起:人们开始看到,要想实现生活的成功和幸福,就必须同时依赖良好的身体和心智。假使有了好的脑子,如果没有足够的生命力去使用它,那也是无用的。许多神童长大后无所建树,其实就证明了这一点。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无论具备多么健壮的身体,如果没有心智的成长,也是无用的。由此,我们便发现了教育的一个秘诀:教育者要知道怎样聪明地在身体和心智培育上分配时间。

  3.什么是心智培养的标准

  智力培养的成功与否绝不是看孩子能记忆多少条规则,而是看他是否有运用规则和有效方法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在加强孩子记忆力方面,我要提醒大家,从前流行的死记硬背的方法已经过时,它对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相反,注重理解和运用的方法被证明是有效和有益的。比如,要让孩子熟记乘法表应经常从运用中来让他记忆;要让孩子学会语法应尽量让他在语言的自发环境中学习。即使一定要硬记,我们也应选择那些被时间证明为不朽的格言让孩子背诵。

  在法则和原理方面,以前的做法是从一般到特殊,先讲法则,然后才让孩子明白原理。现在则应注重从特殊到一般,比如讲解“任何生命离开了水都无法生存”这个法则时,我们应该先让孩子说出他们所知道的生命离开水后会死去的实例,最后才能让孩子明白这一法则。

  我们知道,在一般情况下,费力得来才会让人印象持久。商界的俗语“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在知识上也同样适用,因为孤立地记忆尽管是相对容易的事,但很快就会忘记,而那些知识如果被孩子所理解,就会永远归他所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这些知识,则解决新问题就变得同解决老问题一样容易(当然,并不真是让孩子自己从无到有地去发现,那样知识的积累就太慢了,我指的是给予帮助,引导孩子去发现)。一个只能记忆规则的孩子一旦离开规则就无所适从,而一个发现知识的孩子就会养成利用有效方式研究事物的习惯。智力培养的成功与否绝不是看孩子能记忆多少条规则,而是看他是否有运用规则和有效方法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4.观察是学习的开始

  系统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将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在观察方面,人们经过长期的摸索之后终于看到了儿童游戏所具有的意义和用途。曾经一度被看成是单纯无目的的顽皮游戏,现在被认为是一个获得知识、为日后打下基础的学习过程。

  为了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家长们应该注重孩子从实物中获得知识的乐趣。忽略感官的教育会使人感到困倦、乏味。如果我们思考一下就会清楚,仔细观察是一切伟大成就的必要条件。艺术家、科学家需要它,医生、工程师需要它,哲学家需要观察一般人所忽略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诗人则需要观察众人看不到的美妙事实和微妙情感。因此,系统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将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5.喜欢的,就是有益的

  孩子是否愉快和兴奋是检验所有教育培养效果的标准。

  何谓“喜欢的,就是有益的”?在教育上的解释是:孩子在每个年龄段所喜欢的智慧活动都是对他有益的,不喜欢的智慧活动是对他有害的;孩子喜欢学某种知识,意味着他的心智已经能够吸收它。反过来,孩子讨厌接受某种知识,就证明那种知识提出得过早或方法不适当。

  我们必须努力使孩子快乐地接受早期教育。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逐步认识到游戏的价值(当然过度游戏又会使孩子受到伤害),我们的计划一天比一天更符合孩子们的特性。正如我的朋友,著名教育学家马歇尔先生所说:“教育者应该满足被教育者喜欢变化的愿望,但前提是把满足和提高相结合。”“在儿童表现出疲倦之前,功课就应该停止。”

  孩子是否愉快和兴奋是检验所有教育效果的标准。假如从理论上看,某种教育方法似乎很好,但它如果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我们就应该放弃它,因为儿童的反应本身比成人的推理更可靠。在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方面,健康的活动总是令人愉悦的,引起痛苦的活动则往往是不健康的。

  6.教育要与孩子心智演化规律同步

  能力的自然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每个阶段的能力需要不同的知识供给。

  在教育的先后顺序方面,我认为,我们所教授给孩子的东西必须适合孩子心智演化的程度。孩子的心智和自然界一样,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的渐变过程。

  能力的自然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每个阶段的能力需要不同的知识供给。比如,孩子要经过多年才能形成关于地球的准确概念:地球是一个有陆地和海洋的圆球,上面有山岭、森林、河流、城市、乡村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如果跨越这些中间的事物,而让孩子直接记住地球的概念,那么即使他记住了,他也会认为这个圆球与自己所在的地球一点关系也没有。

  7.实物教育不可替代

  对于儿童来说,有什么事比采集新鲜花卉、观察新奇昆虫、收集石块贝壳更愉快的呢?

  不但婴儿期、低幼期需要实物教育,在稍大一些的孩子中,实物教育也同样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家庭教育的好帮手,也是课堂教育的必备工具;它还应该被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包括田野、树丛、草原、海边等自然风物。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遵照自然的指引。

  对于儿童来说,有什么事比采集新鲜花卉、观察新奇昆虫、收集石块贝壳更愉快的呢?如果你让一个植物学家把一群孩子带到田野,你一定会发现,孩子们都积极地帮他探寻植物,专注地看他研究,围着他问这问那。

  在孩子熟悉了一些事物的简单特性后,我们应该引导他们留意稍微复杂些的事实,譬如植物花瓣的颜色、数目、形状以及花的形状是辐射还是左右对称,叶的特点是对生还是互生……并让孩子说出或写下他所观察到的一切。等孩子长到了适当的年龄,我们就可以提供给他一些工具,让他把这方面的知识记录下来,把有趣的植物保存起来。这样做能使孩子从中获得最大的满足。如果能坚持下去,它将为孩子研究事物打下很好的基础。

  8.绘画,心智教育的一部分

  绘画,的确是智力教育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

  绘画是否对所有孩子的心智培养都具有普遍作用?它到底是一门专门的技艺,还是儿童早期教育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争论和教育实验,这个问题已基本得到了答案:绘画,的确是智力教育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而且,由于绘画几乎完全是由孩子自己完成的,它也因此成为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儿童时常会自发地去用笔和纸描绘他周围的人、事、物,即使没有现成的纸笔,他们也会找到小石块、一片沙滩等大自然提供的画笔和画布。那种强烈的模仿欲,与人类早期在山洞、岩石上绘画时的如出一辙。他们都想把自己看见的事物画出来。这仿佛是孩子向父母和老师发出的信号,希望成人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和能力。

  然而,是否能真正利用绘画去开启孩子的观察能力、描摹能力、色彩感知和空间感知能力,就需要看老师和父母们能否选取恰当的方法了。如果方法不恰当,我们就会像一个技艺不合格的木匠一样,把上好的材料和完美的设计弄糟,更有甚者还可能断送一个天赋极高的孩子在绘画艺术上的前途。

  问题的关键是方法和次序——这些方法和次序是否符合儿童心智的特点。一般来说,孩子绘画时对色彩最感兴趣,轮廓次之,要是老师和父母们允许孩子把一些图案涂上色彩,那他会感到莫大的鼓舞。绘画教育上我们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去画一些繁复的形式,他很快就会因力不从心而放弃。也许你会说,没有形状怎么能叫绘画呢?这当然是不行的,但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些简单的形式让孩子摹画,然后再由简到繁。在这个阶段,那些照样描图和一开始就用直线、曲线等抽象概念教育的方法都是有害的。前者让孩子从小就失去自己选择描摹对象的机会,后者则让孩子们对绘画望而生畏。

  我们还应该鼓励儿童去努力表现一些有趣的实物,这样,孩子所模仿的东西会逐渐向现实中的东西靠拢。刚开始绘画,画得不像是很正常的事,不论那些形状多么古怪,色彩多么刺眼,我们都不能对孩子加以讥讽。因为重点不在于孩子是否创作出了一幅画,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运用了手指、眼睛和思维,这不只培养了他们辨别颜色的能力,同时也使他们的手得到锻炼,或多或少地学会了控制和保持平稳。

  只要在教学中依据上面的原则进行,等到孩子们拿笔的手可以稳住了,对比例也有了一些感觉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透视”课了。这听起来有点吓人,但这是培养孩子仔细观察对象并描摹下来的好方法。你可以把一块透明的玻璃垂直安放在桌面,摆在孩子面前,再在对面放上一本书或者一个杯子,让他透过玻璃看对面的物体。然后,教孩子用墨水笔在玻璃上按照物体的形状画点,再依照物体的轮廓把点连成线,使这些线和物体的轮廓大致重合起来。接下来你再把一张白纸放在玻璃后面,让孩子比较玻璃上的图和物体之间的区别,他会惊喜地发现它们形状相似。久而久之,他就不再需要这些辅助工具,可以自己地去描摹那些他感兴趣的事物。

  孩子对于绘画的兴趣一般会持续很长时间,不管他是否会在这方面发展,鼓励和培养这种兴趣对孩子都是有益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天赋可能表现在孩子的自然笔记上,也可能表现在孩子的手工作品如插图、装饰上。他可以用绘画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如送给朋友或父母的自制的生日贺卡,慰问病中的亲人的祝福卡。每一次运用绘画,都会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和成就感。

  避免揠苗助长的教育法

  1.分数不能说明一切

  我们要告诉孩子,分数不过是对一个游戏的测验,如果你想得高分,只要熟悉游戏规则就行了。

  孩子在度过无忧无虑的几年家庭时光后,必然会走进学校,进行系统的学习。而学校又总是与考试密不可分,有了考试就会有优劣和胜负。再加上地区官员为了表明本地区的教育是如何高明,想方设法让孩子们考出好成绩,这就注定了孩子在走进他们认为快乐无比的课堂时,要面临竞争,面临评判,面临胜利的荣誉和失败的耻辱。一些孩子因受到鼓励,可能会越来越好;另一些孩子因受到挫折,则会越来越差。

  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它仅仅是考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效果的方法之一,况且,这种方法后来已被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认为是并不完善的。这不仅是因为许多考试的题目非常机械(仅仅是出于打分方便的原因),还因为在这种年龄阶段的孩子还没有辨别意识,低分数很容易给他一种差和无能的暗示,甚至会导致孩子出现挫折感。许多父母由于不明白分数的真正含义,同样也采取愤怒的态度,这又加重了孩子的挫折感。

  也许有人会说,分数可以激励那些好学的人,警醒那些不好学的人。但除了分数,就没有更好的方法了吗?我承认,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其他诸如道德、品质等方面也许还可以用荣誉来刺激,但唯独求知和学习是不应该如此的。一个要靠受这种刺激而学习的孩子,很容易失去学习和求知本身的乐趣,他不是去发现知识,而是会不断地去满足标准答案。或许他看起来是一个优秀学生,实际上他失去的却比这多得多。而对于那些得到低分的孩子,警醒只能使他们产生不快乐的心情,让他们厌烦学习,甚至一蹶不振。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许多在小学阶段一度因成绩好而被老师和父母赞赏的孩子,最后无论是在更高一级的学校还是社会,反而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相反,部分因成绩原因不那么被重视的孩子,后来反而成了有成就、受人尊敬的人。

  我建议所有的父母,不要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关注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我们要告诉孩子,分数不过是对一个游戏的测验,如果你想得高分,只要熟悉游戏规则就行了。

  幸运的是,英国教育官员后来也接受了我和其他一些教育研究者的建议,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取消了打分数和排名次的做法。代替分数评价的是一些相对模糊的概念,比如优+,优、优-,良等。而“差”的评价几乎是不用的,而是给这些孩子具体的建议和帮助。对于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根据他们的特点给出具体的赞扬,但很少在群体中使用优、劣的概念。教育和学习因此变成了一项孩子积极参与的快乐活动。这才是最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做法,倘若哪位父母或老师可以根据几道题就判断出一个孩子的好坏,那可真是天才和先知了!

  2.及时制止过度教育和学习

  为了让年轻人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能站得住脚,学校和父母本能地采取了严格训练的办法,但结果适得其反。

  “教育和学习也会过度吗?”一位以培养特殊才能儿童著称的绅士问我。我肯定地回答他,这个问题不仅存在,而且有时情形还很严重,这是在我对英国许多儿童的早期教育作了大量观察之后才敢得出的结论。我想,也许很多父母和老师跟这位绅士一样也会对我的回答感到怀疑。那么,就让我用我的好友约翰·福伯斯爵士的亲身体验来说明吧。

  约翰·福伯斯爵士曾到英国各地所谓中产阶级的学校亲身体验过,他也发现在学生当中的确存在过度教育和过度学习的问题。那些积极、刻苦、努力的学习,严格、紧张的课程时间安排,以及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课堂作业,无论对孩子早期的教育还是后期的升学都没有产生好的效果。他拜访了那些即将参加升学考试,或已经考完的学生,发现很多人不是由于体弱需要休学几个月,就是因为长期紧张得了胃病和头痛症,或是心悸目眩、严重失眠等。

  现代生活的压力使人们的紧张情绪越来越强烈。为了让年轻人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能站稳脚跟,学校和父母本能地采取了严格训练的办法,但结果适得其反。孩子们几乎都无法取得好的成绩,更别提进入理想的学校。因为在这种身体状况下,孩子的判断力下降,反应也会变得迟缓,哪里还谈得上在考场上有好的发挥呢!

  3.避免“过度”把孩子摧垮

  永远不要忘记,身体和精力是有限的,心智的发展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不需要精力支撑的。

  人类的心智和身体机能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如果你在某一方面的要求比自然给予你的多得多,那就只能从别的方面减掉一些来补上。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地透支,自然就会作出反抗,连本应给你的那份也收回去了。

  永远不要忘记,身体和精力是有限的,心智的发展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不需要精力支撑的。倘若一个人运动过度,他的思维能力就一定会下降;终身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心智活动就会偏少;而长时间的冥思苦想,特别是机械的记忆,人的身体机能也必然会下降,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记忆力下降。所以,我们要避免因“过度”把孩子的心智搞垮,不论是知识的学习方面,还是体能的锻炼方面,一切都要适可而止。只有做到适度,才能让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在人的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

  4.远离填鸭式教育

  填鸭式教育是建立在假定知识就是一切的基础上的,它忘记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组织和运用知识。

  无论从哪方面看,填鸭式教育都是不对的。在学习知识方面,心智和身体一样,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如果供给它的知识过多过快,那么知识不仅不能被它吸收,反而会在应付完考试后就溜掉了(甚至都可能应付不了考试)。在心智方面,填鸭式的方法容易使人对书本和知识产生厌倦,一想到学习就感到紧张和痛苦,孩子最宝贵的自我教育的兴趣也会因此被破坏掉。

  填鸭式教育是建立在假定知识就是一切的基础上的,它忘记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组织和运用知识。正如德国科学家洪波尔特所说:“过量的知识也会给心智带来负担。作为心智的脂肪而储备起来的知识等同废物,只有变成了心智的肌肉才真正有用。”

  身体的疾病会使最光明的前途也蒙上阴影,而强健的活力即使遭遇不幸也能放出光芒。我希望所有的父母和老师,在盼望孩子成才的同时,也能看到过度教育和硬塞知识的危害——它带给孩子的仅仅是“短暂”的知识;它引起孩子对知识的厌恶和不自信;它让孩子忘记了知识的组织能力;它使孩子正在发育的身体和心智都蒙受伤害。并且,这种过度教育和填鸭的方法,对女孩子的危害更加严重。因为男孩子在遇到过度学习时可以有很多有趣的身体活动来释放自己的压力,而女孩子天性中的温柔、听话,使老师、家长们更加喜爱她们,遗憾的是,也让她们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5.放松和学习一样重要

  这些名校的学生在谈到他们的学习方法时,除了用功之外,都有一套放松、娱乐和调剂的方法。

  约翰·福伯斯爵士曾经以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作过一些研究,这些名校的学生在谈到他们的学习方法时,除了用功之外,都有一套放松、娱乐和调剂的方法。有的是游泳,有的是划船,有的是户外散步。总之,他们用各自的方法,成功避开了过度教育可能产生的危害,他们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全身都充满了活力。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凭借身体的耐力扛下了过度教育,侥幸考上了名校,但因为长期的体力透支,一入学便需要长时间的休息甚至休学。还有一些孩子可能在小学甚至中学低年级时成绩一直不好,但一进入高年级反而突飞猛进。这并不是一般人以为的是顿悟或者得到了祖先的荫佑,也并不证明是过度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相反,是因为这些孩子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通过游戏和自然发展的方式积聚了能量,使身体和心智作好了准备。他们在前期获得了对知识的一些间接认识,并养成了健壮的身体(由于没有受到学习和教育的负面影响)和健全的心智。这样,一旦他意识到新的挑战来临,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并凭借充沛的精力和身体耐力取得好的效果。

  培养孩子自助学习、自我教育

  1.自我教育是早期教育的核心

  引导孩子自己去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讲的应该尽量少些,他们自己去做的应该尽量多些。

  何谓自我教育?在我看来,自我教育就是尽量鼓励孩子去自我发展,引导孩子自己去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讲的应该尽量少些,他们自己做的应该尽量多些。

  回顾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自我教育始终是人类获取知识最主要的,而且也是最有成效的方式。孩子的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也应参照这一方式。一些从学校教育中出来的人,总以为教育只有在那种方式下才可能实现,认为让儿童自己做自己的老师是不妥当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我们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并促成他在这方面的发展。

  我们常常听说,某个从来没有上过学的流浪儿,他在生存能力和面临各方面考验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甚至让成人都自叹不如。同样,如果你的孩子有机会向你完全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相信他所表现出来的敏锐和智慧也会使你吃惊。

  我认为,儿童早期的智力培养,应该和他们在青少年时期一样,是自助学习和快乐教育相结合的过程。整个过程应该以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为核心,它所引起的心智活动必须是孩子乐意接受的。首先,这样做保证了印象的鲜明性和持久性,这是从通常的方法中得不到的。由学生自己得来的一项知识,自己解决的一个问题,都是他通过复杂的心智和意志活动所得,其过程中心智的准备、思维的集中、胜利的欢欣,结合起来就使一些知识深深地印在记忆里,永远归他所有,这是任何从老师或父母那里得来的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尽管会遭遇失败,但由于在整个过程中他的思维达到了非常紧张的程度,一旦获得正确的知识时,就会牢牢地记住。

  其次,这种自我教育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把已获得的知识加以组织和运用,今天获得的知识成为解决下一个问题的方法,下一个问题的解决又成为解决新问题的基础。这样得出的知识,一到手就能立即转化成为实际运用的能力。

  最后,这种训练在培养孩子意志和品质上也有很大作用,能使他有勇气和习惯去克服困难,有耐心和毅力去集中注意力。这种性格对孩子日后的生活也具有重要价值,它使孩子更珍视荣誉,更正视现实。当然,诚如我写这本书的目的,这一方法也是能够引起孩子内心快乐的方法。他不仅仅因为获得外部奖励而快乐,更因为活动本身就让他感到了快乐。长期以来,禁欲主义者总是把快乐看作是人生的奢侈和享受,但他们忽视了快乐本身就是正常有效的心智活动的一个前提条件。

  快乐是一种于己于人都有价值的目标。我希望父母和老师接受这些建议:

  (1)把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贯穿整个早期教育中。

  (2)如果说抚养孩子是给了他第一个生命,那么培养他的自我教育能力则是给他的第二个生命。

  (3)衡量教育方法、内容的标准是能否引起孩子内心的愉悦。

  2.帮孩子养成自助能力和习惯

  我不希望其他父母只看到结果,而不去学习培养孩子智力的漫长过程。

  夏季的德文特河变得开阔起来,起伏的河水带着两岸飘落的芦苇花和上游飘下来的橡树枝日夜流向远方。正是在这个夏天,小斯宾塞的一篇《星云假说》的文章获得了爱丁堡大学的自然征文奖,而他这时只有10岁。

  这件事被传为佳话,许多教育学家、大学校长都来信和我讨论早期教育问题,而教区的牧师则又一次邀请我向人们讲述自我教育的话题。小斯宾塞并不是一个神童或天才,我最了解他的思想和能力是怎样得来的,我不希望其他父母只看到结果,而不去学习培养孩子智力的漫长过程。事实上,这是一次漫长的跋涉,它既充满乐趣,也需要付出耐心和智慧。

  让兴趣帮助孩子自我教育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满足他的兴趣更有吸引力,也没有什么比兴趣更能让他甘愿吃苦受累。然而尽管兴趣有着如此大的魔力,父母和老师在发展孩子兴趣时仍然面临着一些困惑。一是孩子的兴趣可能五花八门,很多兴趣看起来既没有发展前途,也与他以后要面对的社会没有丝毫关系。二是孩子的兴趣是变化的,今天喜欢这样,明天又转而喜欢那样,如此不稳定,又怎么能完全凭兴趣去发展?三是许多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兴趣与父母的期望完全相反,父母怎么愿意违心地去满足他的兴趣呢?

  我认为,不管孩子的兴趣在成人看来是多么无用和荒谬,它们都同样可以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教育。一旦他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杰出的、优秀的、有教养的人。比如,孩子对烹饪有兴趣,那我们就让他从烹饪开始学习;如果他对木工活有兴趣,那就让他从木工活慢慢开始也无妨。

  一般来说,只有当一个孩子不太具备某一个方面的潜能(正如我在“发现孩子的潜能”里所谈的)时,他对那方面偶尔产生的兴趣才会很快转移,因为趋易避难是动物也会表现出来的本能。相反,在自己具有潜能的方面,孩子的兴趣则会表现得明显而持久。比如,如果一个孩子长时间地对烹饪感兴趣,就可以说明:他对事物的形状特别敏感,并且善于把一些东西进行组合、搭配以达到某种效果。同时,他注重事物的变化及其程度,他对量和度的概念有直觉能力;我们还可以得出推论,这个孩子很喜欢群体,并懂得如何让别人满足,从而得到回报、赞赏或者快乐。上述这些描述,无一不是一个具有领导和组织才干的人才所必备的素质。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许多后来成为社会组织者的人中,爱好烹饪的人占绝大多数。当然他也可能转而成为一个厨师(我个人并不认为厨师有什么不好),关键就在于这个孩子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引导。

  只要细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每种兴趣都有“价值”的指向。《圣经》上讲,公元一世纪的时候,耶稣向人传播“爱”的真理。他把伟大的真理和凡俗的事物连在一起,如患麻风病的妇人、税吏、石头、谷物、羊群、灯盏等,每一位听众都内心平静下来,不知不觉中变得更有耐心,更加温柔……这也同样适用于父母在对待孩子兴趣以及引导这种兴趣去成就自我教育上。

  如何利用兴趣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教育?我有以下一些建议:

  (1)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工具、材料、书籍,切忌帮助不能过多、过滥。

  (2)把从兴趣到成果的过程完整地交给他自己,遇到困难时,先看孩子怎么做,并适当给予鼓励。

  (3)把他的兴趣变成对家庭有用的东西,让他感觉到他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可见的价值。

  (4)有机会的话,多让孩子自己去讲解问题。

  (5)提出一些新的问题,鼓励孩子自己去找答案。

  (6)对孩子因兴趣而产生的成果,要作出阶段性的评价,并让他看到评价的变化。这会使孩子思考怎样获得更好的评价。

  (7)如果你想让孩子的兴趣保持下去,就不要总是满足他,这只会让他感到无趣而放弃兴趣。

  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

  如果一个孩子对植物很感兴趣,他专注于它们怎样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但手边却没有一本相关的书籍去告诉他怎样制作标本,怎样收集、怎样整理信息,甚至连采集标本时必需的防腐剂也没有。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兴趣就只能长时间停滞在第一个阶段,接下来他就会因难度太大而放弃这个充满快乐的过程,然后逐渐丧失兴趣,更别提运用它来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了。

  为了避免极有潜能的孩子就这样被埋没,父母应该为孩子准备与他兴趣相关的工具,包括图书。需要注意的是,书并不一定要很多种,有时书越多越不被孩子珍惜,关键是要选好每一本书。除了父母的努力外,教育机构也应该为孩子提供这方面的产品,不管它多么简易,都可以给孩子有效的帮助。

  如果要打比方的话,我愿意把对孩子的教育过程比作戏剧——有道具和没有道具的演出效果完全不一样!在小斯宾塞的教育中,我先后为他制作了放植物标本的本子、可以固定样品的夹子、留下书写和绘图空间的纸张、放大镜以及背包等,所有这些东西,都为小斯宾塞的自我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有时候,针对孩子的兴趣,做父母的还需要花上一点时间帮他解决他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但这些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工具不宜太多太好,否则孩子的兴趣会从原来的事物转移到这些工具上。

  让孩子参加兴趣小组或儿童协会

  “伤心需要自己治愈,而快乐则要同人分享”,这句话同样适合孩子的自我教育。让孩子们组成活动小组、兴趣小组,可以把兴趣与一定的团队目标结合起来,有利于他们相互激励、交流。如果这些团体再定期举行一些聚会、展出,或野外活动等,那孩子们就会觉得更有乐趣。

  让孩子自己拟定一个计划

  孩子是没有太多时间概念的,他们渴望自由,渴望无拘无束,像挥霍空气一样地消耗时间。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点就硬塞给孩子一个计划,那么结果必然是失败的——他们要么会厌倦,要么就完全心不在焉,这是父母常常对教育失去信心的重要原因。

  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做一份每日时间安排表。起初他们可能会按时间表的安排去做,但接下来又渐渐把它忘了,面对这种情况,父母除了不断加以提醒之外,还可以针对孩子每天完成计划的情况打分,定期予以评价,并适当给出物质和精神奖励。

  从生活自理开始

  一般说来,一个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他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从对小斯宾塞的教育中就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自我教育并不仅仅指获取一些有用的知识,它还包括自我生存能力的获取。天才毕竟是少数,很多后来被誉为天才的人,也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来的。鉴于此,父母们在孩子到了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年龄时,就应该让他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比如洗衣、做饭、扫地,只要不是完全把他当作劳动力来对待就行了。

  生活自理,还能帮助孩子培养独立的意识和劳动的习惯。许多孩子生于富裕之家,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存能力几乎等于零,这是不可取的。

  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与生活有关的事

  周末的时候,人们一般会选择到户外去郊游散心,带什么东西,遇到什么情况该怎么办,在哪里吃饭,去哪里住宿,花多少钱等,这些琐碎的事情大多是由成人在作决定,孩子则更像一个富有的绅士,由管家或其他仆人安排一切。我认为,我们应该把关系倒过来,让孩子作为责任人,而不是旁观者,鼓励他参与到这些生活事务中来。

  3.培养阅读的爱好

  一个家庭有没有藏书,构成了孩子最初环境的好坏之分。

  在人类知识的传递过程中,书籍发挥着启明灯似的巨大作用,这种作用对孩子的教育来说也不例外。我认为,每个生活区都应该有一个图书馆,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间屋子也行,每个家庭也应该有一些藏书,尤其是关于教育孩子的书籍。不管世道如何变迁、光阴如何荏苒,蕴含在书中的知识和智慧是亘古不变的。尤其在藏书世家,那些被前人积累下来的宝贵书籍,不但为孩子提供了巨大的知识海洋,还留下了尊重知识、热爱知识的求知传统。

  一个家庭有没有藏书,构成了孩子最初环境的好坏之分。接下来要了解的便是如何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宜早不宜晚

  许多父母认为,婴幼儿期的孩子理解能力低,给他读书也是浪费时间,还不如不读。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当幼儿睁着大眼睛听父母念书时,尽管看起来听不懂多少,但只要他不哭闹,就证明他的语言和理解能力在悄悄发生变化。就像你在给一棵幼苗浇水时,它不会马上长出叶子,但它的根却在泥土里静静地吸收一样。

  我曾经对200多名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儿童进行过研究,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从小就在父母的影响下养成了爱听书、爱读书的习惯。具体在每天的什么时间读书并不重要,只要每天让孩子坚持在同一个时间读上15分钟书,你就会看到效果。

  让家人做榜样

  孩子总是喜欢模仿,看见父母在津津有味地读书,他自己也会去看看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即使看不懂也没有关系,父母可以给他讲解。

  给孩子一个他自己的书柜

  小斯宾塞小的时候,有段时间,我发现他的书和我的书混在一起,他经常找不到自己的书。后来我和他一起动手做了一个小书柜,让他把各种书都贴上标签,分门别类地放进去。小斯宾塞非常喜欢这个属于他自己的书柜,他把它当作了自己的小图书馆,只要有机会找到新书,就迫不及待地放进去。其实,只要条件允许,孩子是很喜欢存书的。在我看来,存书比存钱更好。

  帮孩子选好书

  为了开阔孩子的视野,书应该要多,但有时也不尽然。为孩子选好一本书,就像选好一位老师一样重要,有的孩子读五本书,可能还不如另一个孩子只读一本书管用。就像你去听别人讲话,碰上一个智慧的人,你会停下来久久聆听;而碰上一个唠唠叨叨、没有多少见识的人说话,则只会败坏你的兴致。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会对不同的书籍有特别的兴趣:3~6岁的儿童喜欢有彩色图画的小故事、科幻故事以及童话,那些短小、生动、易背诵的叠句对他们特别有用;6~8岁的孩子对书籍开始有了偏好,除了父母认为特别重要的必读书以外,其他书籍可让他们自己去选择;8岁以上的孩子,会偏爱读一些幽默故事、民间故事、古典名著以及奇幻、侦探故事,这时应该多为他们提供一些这方面的名著名篇。

  作者Sting发起了乐读创业社(乐读创业社 | 乐读创业社 - 快乐读书、快乐创业),从2015年4月开始进行的“一周读一本书”活动,已经持续112周,欢迎参加,并阅读800多人提交的4000多篇读书笔记,如Sting的书摘笔记汇总。你也可以加Sting的微信号“1025792036”申请加入社群,一起成长。

  也欢迎关注“乐读创业社”微信公众号看大家的精选书摘书评。

上一篇:300斯巴达遗孀 HD
下一篇:令人拍案叫绝的推理桥段,你能看懂几个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