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风采】在线影展“心声”——“欧洲电影解析与实践”期末作品影展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原标题:【课程风采】在线影展“心声”——“欧洲电影解析与实践”期末作品影展

  

  课程介绍

  第七模块通识核心课程 “欧洲电影解析与实践”,由英文系副教授朱建新老师和德文系讲师孔婧倩老师开设,开课以来一直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课程由观影课和解析课两部分组成,观影课带同学进入一个又一个独特的光影世界,解析课上老师会带同学们用电影的语言探讨欧洲电影的艺术特点和美学特征,理解欧洲电影传统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本课程以艺术实践活动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是课程亮点之一。同学们可以运用课程中所学相关电影知识和拍摄手法,尽情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制作属于自己的微电影作品。

  本学期的课程实践作业主题是 “心声”,鼓励同学们放慢脚步,聆听内心的声音,共同探索生命的本质。12月21日周三晚,围绕“心声”主题,将会在线展映12部由同学拍摄的微电影作品,让我们一起走入光影奇旅,聆听同学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吧。

  

  影展主题:“心声”的影像密语

  时间:2022年12月21日 星期三

  18:00-20:00

  地点:腾讯会议 454-338-403

  作品介绍

  01 《未选择的路》

  作者:李泓毅、陈子昂、邓健桓、陈俊宇

  关于作品,导演说:

  两个貌似截然不同的少年,被外界贴上了不同的标签,但其实世界是充满未知和可能的,我们不能以同一套标准去束缚自然的人,每个人都有自然生长的权力和自由,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也同样是一种“成功”,林中分出两条路,一条更为开阔,光铺满了目力所及之处,一条人迹罕至,但你望向这条路,心中会涌起激动与渴望,这是纯粹的热爱,发自内心,但两条路都通往未知,一切都可以由自己创造,为数不多的区别是,在人迹罕至的路上,你有热爱指引。

  

  02 《Silence》

  作者:徐標、毕雨晴、高宏润、骆语行

  关于作品,导演说:

  《Silence》——当你聆听一个人的生活,你也在聆听自己的心声。

  我们讲述了一个内敛、安静、不善表达的男生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故事。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向前看,是未知是期盼,更是将要迈入社会的稚嫩与青涩,而回首看,是远方袅袅青山之下眺望着自己的家人与他们跨过山海的爱。他经历着与室友的格格不入,与社会的沟通不畅,当他独自一人站在上海的霓虹灯火、人声鼎沸之中,却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然而这些,他从未与他人诉说。这是他渴望的被人听到的心声,也是他从未说出口的孤独与迷惘。

  他是我们,千千万万的我们。

  我们期盼着用尽量少的台词与旁白去展示他的心声,同时也在希冀着能引起更多的共鸣。

  影片以男主歪歪扭扭地骑在一条宽阔而明亮的大道上结尾。他依旧笃定、清澈地望向远方的光亮,笨拙却又用力地向着那里踏出了一步、又一步。

  

  03 《Aura》

  作者:刘炳序、周力尧、曹颖歌、刘加超、曹宏程

  关于作品,导演说:

  摄影刚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关于它是不是一个艺术的问题就引起了很多争论。因为摄影实在和以往传统的艺术差别实在太大了。比如波德莱尔就曾经在他那篇《摄影书与现代公众》里边讲过他觉得摄影只是艺术和科学的奴婢,只是那些无能者的庇护所。他这篇在无论哪个版本的摄影文论史里面都算是早期一个非常重要的经典。

  在本雅明出来之后,他们之前所有人那些对摄影是不是一个艺术的讨论,全部都变成了无用功。因为本雅明他觉得正确的问题不是“摄影是不是艺术”而是“艺术是不是摄影”。

  他提出一个概念叫做“aura”,就类似于氛围的意思——它是指你和一个东西设身处地地在一起,但是你又保持一定距离的那种感觉。就比如你在博物馆看到的那些原作,你看那些画上面的笔触,你会感受得到画家手腕的方向呐。甚至你看那些颜料你会觉得“哇,我看到的和他当年看到的颜料是同一个颜料、同一个物质”你在这个时候你会觉得,你跟他无比地亲近,但是你又分明感受到“斯人已逝”,他已经故去几百年了。这种感觉就是 aura。

  摄影技术发明之后,艺术品的 aura 就消失了。但是本雅明觉得早期的摄影还是有的。因为摄影发明了之后我们的艺术很多都是以比如说明信片形式,那些大师的画都变成了高清的扫描图册啊,音乐变成了唱片,接着戏剧又变成了录像……诸如此类,变成了机械复制艺术,都是没了 aura 的。不过本雅明他觉得摄影好就好在它没有 aura。所以这也是他思想有点复杂的地方。而且他不单是对摄影,他对一切的机械复制艺术,尤其是电影都很感兴趣,特别是蒙太奇。

  这次电影作业的主题是“心声”,传统意义上的心声恰恰是最具有“aura”的。本小组的电影以这种方式呈现的一大原因是基于我去年看到的一件事——小红书有人觉得它上面的照片和真实环境相去太远。就是太假了,投诉它。我在上面发现一条有趣的评论——就是觉得你们这些骂的人,就是因为你们根本不懂得摄影,所以你们才会拍不出。人家拍出来好看的相片,所以你们这些谩骂是没有道理的——当时我觉得它有趣是因为我不知道你们觉不觉得,在这里面已经发生了一种很本体性的转变。就比如以前,我们拿一张照片去一个地方,我们确认这个照片是不是真实的,我们是拿相片去比对相片的出自地,如果它们符合的话就是真的。但是现在变了,现在变成你拿着照片来到这个地方,接着你再在这个环境拍一张照片,然后比对这两者。你拍的照片符合你拿过来的照片这才叫做真实。这就是说以前的真实是现实符合照片,现在的真实变成了照片符合照片。你都不能说艺术变成了摄影,简直是这个世界都变成了摄影。包括我们现在很多在网上碰到什么明星他发错了一条微博,我们现在就会立马截图留作证据。又比如之前的那个,2022 年 2 月 22 日,大家会截图纪念那个时间。其实这种行为都很类似于摄影行为。只不过现在是一种赛博摄影。

  因而当摄影步入了“心声”这一领域,无疑是宣告了摄影的彻底胜利。观者会将自己的“心声”与荧幕上的image进行比较,通过带入感和违和感来把握自己的所在。但想到这里,我发现其实当自己的“心声”步入被思考和感知的领域时,我们其实已经是让自己的心灵后撤一步,去观赏一个可以调阅可以传播可以复制的image了,哪怕它只存在于你的脑海里。

  我在影片中赋予的另一个调子是(后)现代性。放眼我们的生活,其实根本没有情节可言,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庸且毫无信仰感的世界。身处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心灵的形态是什么样的。我不认为它可以被置于一个故事性的叙事之中,所以我更倾向于现代性的表达从扁平的感觉性的日常和庸俗开始的,时间和空间作为一种概念性的统合,我觉得不应该被直接言说,或者说这理应是无法被“主人公"感知的,于是便有了这部影片。后现代解构意义的同时,也意味着解读可以使意义从任何一个角落产生出意义。

  德勒兹说得很夸张,他觉得这个世界就是一个 image,而且他觉得不是 image 是这个世界的图像,而是这个世界是 image 的图像。如果把蒙太奇理解为一种联系的断裂,那么你出入电影院的瞬间,其实才是一部电影最大的蒙太奇。对于笼罩在现代性铁笼之下的“心”也是此般道理。

  

  04 《beyond words》

  作者:李予昕、孙林、骏恒、鞠扬

  关于作品,导演说:

  当谈及心声,一瞬间似有多个声音从心底冒出来,细细找去,却无法听到确定的某一个声音。当剧本初稿发布之后,我无法理解编剧的“心声”,当ddl迫近,一次次讨论之后,每个人的心声或多或少被吞下,被妥协……也许这正是时下的境地吧。我们有所顾虑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却在晦涩或是嬉笑怒骂中丢到了意义,亦或是,我们根本没有表达的勇气,心声在沉默中被遗忘。或许,这就是影片所表达的,在这个沉默的时代里,心声被压抑,被遗忘。

  影片中没有一句台词,也几乎没有情节,不为了抨击,讽刺什么,只是为了表达一种心境,一种被压抑的感觉。

  主人公最后离去的镜头,借鉴了《四百击》最后奔跑的长镜头。在短暂的爆发之后,是长久的沉默。他能去哪儿,他会去哪,他的心声得以表达吗,一切留给观众。

  第一次拍摄电影,总是有太多粗疏和不足,太多本应如是和不得不如是。心声是否得到表达不得而知,但我们至少做出了表达的第一次稚嫩尝试。

  

  05 《遥远的你与我说声嗨》

  作者:汤浩明、贾乙腾、沈之力、侯政阳、李卓如

  关于作品,导演说:

  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最喜欢带我们看电影。每次放电影,她总会要求我们把最后谢幕看完,即便他知道我们不会看那个滚动中的长长字幕,她也坚持放完。

  而直到今天,我才终于理解。第一次作为电影后面的人,哪怕只是短短的五分钟,也需要付出许多的汗水、精力与时间。不露面的他们,值得我们耐下性子,看完这一串串名字。

  第一次拍摄微电影,更多的是新奇,是迷茫,是有点不知所措。电影不像数学题,有固定的思路和方法,电影需要我们去感受,去构思,去创作。光会看电影、光会分析分析电影是不够的,通过创作、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导演“为什么这么拍“。

  第一次合作拍摄微电影,是有点害怕的。来到大学第一次合作创作,就抛给接受了12年义务教育的我们一道从未设想的题目。从分工到拍摄,我们组经历了很多讨论、停滞与茅塞顿开。有幸作为第5组的导演,见证了这个作品从设想、加工、诞生到打磨,这是一种阅历,是一份喜悦,是一份参与后的骄傲与自豪。

  显而易见,这部作品并不完美。从镜头、剧本到细节设计,这部电影还十分稚嫩。电影需要导演具有细腻的情感筛子,能够筛出最细致的情感体验。在这方面,我们组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拍摄之前总是想不出到底要拍怎样的镜头,拍完却又觉得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制作微电影,我们仍然在路上。

  这部作品,讲的是一个憧憬太空的大一新生,因为种种“原因”,或是周围环境、或是家庭影响,不敢追逐自己的梦想。他封闭了自己的心声,找不到情感的宣泄口。直到有天,一张桌子里字条打破了这一切。

  拿到“心声”的主题,我们组做了许许多多次讨论。心声可以有很多种解释,将“梦想”选作我们的主题,一方面是因为梦想有更多的东西可拍,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想要传递这样一种思想:在GPA至上的时代,梦想不应当被抛弃。5分钟或许很短,短到我们要压缩压缩再压缩才能踩着线。许多我们想说的话,我们想用到的镜头都只能搁置。5分钟也很长,长的是观众的想象与解读。这部片子经不起解读,因为他太简单了,直白地将情感铺陈,剧情没有一波三折。但我们也渴望您的建议,毕竟只有一句一句建议才能让我们下次变得更好。

  Pre做过精疲力竭的解读,拍摄时更感受到戈达尔等一众大咖的伟大。应该有何等的想象力,才能在没有剧本没有设计的现场临场发挥,拍出一系列绝妙的镜头。拍摄微电影是一个辛苦的过程。需要和小组成员协调好时间,需要有同学做出牺牲,需要有同学勇担大梁。感谢我的小组成员,在拍摄过程中给出了许许多多宝贵的建议,面对我的失误耐心地一次又一次重拍。也感谢欧洲电影这门课,让我们能够走进电影,走入电影,拍出我们自己的电影。

  再次回到我们的电影,愿每个观看了这部电影的同学都能够鼓起勇气,追逐自己的梦想。或许我们仍囹圄于内卷的漩涡,害怕落后别人太多。别着急,你才是你生活的主角,你的未来,你说了算。

  

  06 《人声鼎沸》

  作者:王一然、王晨尧、李宗泽、言舜豪、叶尔木拉提·叶尔波拉提

  关于作品,导演说:

  我和小组组员一起坐在嘈杂的西餐厅的长桌前,面对着“心声”这个题目,突然想到以前初高中时的家庭聚会,以及刚入校时候的一些破冰活动。在那里,我有时能感受到周围人的快乐,但更多会想要逃离,因为在那个嘈杂的环境里,我找不到我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和小组组员提了嘈杂的聚会这个场景,大家一起不断完善,最终便有了这个作品。

  我很想通过这一次的影片创作反思一些我之前有所感触但并未深思的问题:在这个人声鼎沸的环境下,我们的心声还能被听到吗,还能被传达给其他人吗?在那些聚会上,我们是否只是强颜欢笑,用外界的嘈杂压过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在这个内心声音传达不出去的现在,还存在真正的理解吗……

  为了表现嘈杂,压抑,孤独等情绪,我在剪辑的过程中使用了很多方法,比如将我们在路上收集到的白噪音反复循环作为背景音,将前半部分的整体色调调为偏冷,采用宽画幅的2.35:1从而拓展两侧的空间,限制纵向的空间,将人主体压缩在画框中,同时拓展周围的环境来产生压抑和疏离感……但最终看成片发现还是高估了自己对于画面等的掌控力,感觉做出了一个有一点点拧巴的作业。但在过程中我真切的体会到了电影创作的乐趣——那是一种充分释放心声的、纯粹的快乐。

  最后感谢每一位小组伙伴以及在电影中提供帮助的所有朋友。很感谢大家在这一次创作中的共同努力!

  

  07 《怂》

  作者:王俊儒、况景元、陈贝贝、冯国驭、曾欣

  关于作品,导演说: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似乎外向的“社牛”总是一种受欢迎的性格,而与之相反,内向的“社恐”则被认为是性格缺陷。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或主动或被动地受这种认知影响,去学着合群,学着融入集体。这当然不是一件坏事,但前提在于我们要保持作为个体的清醒,即“听得见自己的心声”。是真的热爱,还是只是知道应该去爱?

  我本人是一个轻中度社恐,不喜欢社交,对团建无感,只是不排斥。我更喜欢一个人独处,但我的父母则常常要求我外向,所以我小时候经常被迫表现出“社牛”的样子。尽管我理解他们的苦心,但这种带着面具的生活有时真的令人窒息。而这部电影则叙述了一个“内向者”的反叛之路,算是对我的故事的一个理想化处理吧。

  内向者非常重视一个不受他人打扰的“自我世界”。当我们的自我世界面临外部世界的挤压时,“怂”绝不是逃避,而是“跟从我心”,是对心声的真正回应。我们自有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心声,我们的自由,当我们从化妆舞会般的“舞台”退场时,“黑暗吞没了我的身影,但我的心声震耳欲聋“。

  

  08 《茧》

  李琳达、朱思平、朱磊、韩时东、蔡维宠

  关于作品,导演说:

  每个人都渴望表达自己的心声,却常常不愿意倾听他人的心声,这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的困境。在被焦躁与功利的情绪笼罩着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愈加失去了感知他人的能力,也就愈深地自封于自我的茧房中,只关心自己,表达自己,不愿关心他人——即便是最亲密的朋友、恋人。理解与交流越发成为一种奢侈。结合组员的生活经历,我们创作出了这样一部电影,以反思何以造成这样“单向度的人”。

  故事发生的背景被放置在了期末周,这是一个被焦虑与急躁的情绪所笼罩着的时刻,高强度、快节奏、高度目的导向的学习生活进一步放大了这种矛盾,呈现出戏剧性的效果。我们在情节中设置了男主人公在一天之内与他人的三场对话——在互联网上与陌生人的对话,与不同专业的朋友的对话,与恋人的对话。每一个对话场景之间都是以主人公在马不停蹄地复习作为衔接的。我们在这里致敬戈达尔,采用跳接的剪辑手法,配上《精疲力尽》的插曲,对于表现人物的焦虑情绪竟然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三场对话中,从互联网上乱贴标签、党同伐异的网民们,到处境不同、无法共情的好友,再到同样急着倾吐不爽的恋人,我们发现无论是误解,敷衍还是标签化的行为造成了这样的不理解,那都可以归结于焦虑的社会氛围对人的异化。我们有意设置大量的对白,然而这些对白始终是互相错位的,始终仅仅是自我表达的堆砌,未曾抵达彼此。

  

  09 《The Last Ball》

  作者:刘展鹏、米合日阿依·玉苏甫、乔佳玺、尹俊、吴坚豪

  关于作品,导演说:

  我们一定都有过为了某件事情而疯狂的时候,也许是一首音乐,也许是一幅画作,也或许是一项运动,它们代表着我们生命中弥足珍贵的那些时候,每每回忆令人动容。本片便围绕一次精彩的球赛展开。一位是球队的绝对核心,常常力压群雄带领队伍走向胜利;一位则在几年前受了大伤,从此再未上过球场。如今,比赛来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他独木难支,队伍难掩颓势;他临危受命,迎来数年来第一次上场。在球场上他们的性情逐渐磨合,在激烈的节奏中发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伴随着最后一颗球的投出,结束的哨声也应声响起……本片希望通过镜头切换和对两位男主角心理变化的描绘,述说一次扣人心弦的篮球赛。也许The last ball的投出,更是一段新的故事的开始。毕竟前路漫漫,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10 《心声》

  作者:濮子豪、李欣蔚、杨圣潇、李国维

  关于作品,导演说:

  这是一个很简单(同时表现得很简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疲惫的打工人“小王同学”,我相信他的境遇能够在某种意义上反应许多(东亚)都市人的生存困境。“没有人不是一座孤岛”,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温度越来越低、距离越来越近、空间越来越小的现代都市社会当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对所有人封闭心门的“城市孤岛”。“心声”——无处呼喊、无人倾听、不被容许的声音在这个过热却又冷漠的城市中应当何去何从呢?最终的结局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也变得疲惫麻木,“心声”不再只是无法表达,它正在随着人的异化、主体性的丧失而逐渐失去自己的内容,以至于我们自己也无法听见自己的心声。我们感到不自由,却不知道自己渴求的自由究竟为何物,最终从社会的奴隶蜕化为自我的奴隶,而这种自我驯化正是这个病态现代社会的一种症候。这种症候的结果,是人的逐渐失去自己的人格生命bios,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作为社会政治主体的人的“心声”,逐渐退化为动物性的赤裸生命zoes,而最终堕落为作为治理客体的数字化生命(“心脏的跳动”变成了衡量人口是否存在的医学政治术语)。这就是这部粗糙的短片想要表达的全部主题。

  

  11 《新生》

  作者:潘宗源、王昊、梁域扬、卫洋阳

  关于作品,导演说:

  所谓的“心声”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小组的四个大一新生拿到电影主题后如此思考着,似乎光是应付各种繁杂的ddl就已经筋疲力尽,无暇顾及自己的内心了。学业的压力、同龄人的竞争、尚未构建起的新的人际关系,以及时不时在脑中闪过的似乎遥不可及的梦想,各种想法杂糅在一起,占满了我们的心灵,而一天天便在这种混沌不清的内心纠结下快速划过。

  这种状态下的挣扎与痛苦似乎才是真正的心声。

  于是我们努力还原了主人公的一天,从早到晚四处奔波忙碌,在外界的催促下被迫不断向前。夜晚的路灯下主角开始反思自己的一天究竟做了什么,而母亲的关怀又一次提醒着主角内心的声音,让梦想引领他前行,于是主人公继续前行骑车驶入黑暗之中……但谁又能知道这份动力能够持续多久,内心的热度在外界的琐事冲刷下总会渐渐褪去,主人公似乎总在现实与梦想的夹缝中挣扎……

  

  12 《&Found》

  作者:鲁力、廖雨澄、杨靖翊、何天衢

  关于作品,导演说:

  &Found想要讲述的是一个在来到新环境之后渐渐发现自己在写日记的过程中无法表达出一些词汇的没有指定名字的男主角的形象。

  我们想到的心声,是面对信息社会的巨大冲击中一个人对自我的怀疑和坚定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在面临巨大广阔而具有无限可能的新环境时的自我怀疑和迷茫。这些的体现便是我们试图讲述的这一个故事。

  词汇是本片的线索。男主拥有和失去一个词汇,象征的是他对自我的确定和怀疑。在起先的准备中,他先是听到室友说一些网络语言,进而丢失这些词原本的表达,此处意欲象征的是见到别人以及别人的生活方式、信息时对自己的怀疑;而后是失去更多词的表达,此处意欲象征的是在事态的发展中自我怀疑的比重变大。但在电影中,囿于各种原因,这样的疑惑变成了日记本上的涂鸦,表现能力也下降不少。女主的设立是为了帮助男主找回自我——也就是词汇所象征的。她出现的镜头美好、明亮,伴随着纯音Gamma,以一个温柔的形象出现来帮助男主。但我们也设立了一个女主短暂消失的镜头,为了表明人的救赎最终应该来源于自己。但这一情节也展现的过于仓促。

  在实际拍摄时,为了便于拍摄,一些难以实现的镜头(比如男主的很多设定)都被我们以自认为“侧面”的方式体现了,因此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故事没有说清楚、人物塑造不完全。比如给日记本得镜头难以安排和体现,原本巨大的依靠日记本的镜头都因为表现力得原因没有成功加入,这也导致男主的人物塑造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被成功体现以及故事情节存在过于突兀的问题。

  

  欢迎关注“欧洲电影解析与实践”课程!

  供稿 | "欧洲电影解析与实践"教学团队

  排版 | 俞 亮

  审核 | 沈 茜

  责任编辑:

上一篇:传媒观察|社交媒体环境下空难信息传播的伦理失范与挑战
下一篇:狼女孩:教育野性女孩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