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大全11篇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1)
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内容纷繁复杂,各种流派自成体系,而蔡元培的道德理论体系“用西方伦理学的模式和理论来叙述中国固有的伦理思想”[1],融汇了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和西方伦理学,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者来讲,具有综合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道德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在现代西方道德哲学史中,普遍将关于道德义务的理性基础的争论划分为两个主要学派:道德理性主义和道德情感主义。[2]蔡元培则力求将这两个方面进行中国化的综合:良心对道德的形成起作用的过程体现着情感主义道德观,理想对道德的影响体现着理性主义道德观。更重要的是,蔡元培通过良心和理想两者的相互作用和辩证关系,解释了道德形成的过程。
1.道德的产生是良心与理想共同作用的结果
“行为犹两造,理想犹法律,而良心则司法官也。司法官标准法律,而判断两造之是非,良心亦标准理想,而判断行为之善恶也。”[3]“良心者,非无端而以某事为可为某事为不可为也,实核于理想。”[4]人的理想是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而这个判断由谁来做呢?是良心。
2.道德义务的心理动机源于良心,道德义务的内容规范源于理想
正如蔡元培所说:“本务者,人生本分之所当尽者也,其中有不可为及不可不为之两义……故本务之观念,起于良心,而本务之节目,实准于理想。”这也就说明了道德义务规范性的两个方面:动机和约束力。
3.良心与理想在道德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互补的作用
在良心给定的前提下,理想越远大,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就会越大,就越会受到良心之责。在理想给定的前提下,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给定,良心越强,对同样差距的良心之责也就越大,这就是德育建设中的“木桶原理”。因此要提升道德水平,必须要培养较强的良心,还要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远大理想,二者需同时进行,缺一不可。
4.道德的养成过程也就是道德义务的履行过程
“凡实行本务者,其始多出于勉强,勉之既久,则习与性成。安而行之,自能欣合于本务,是之谓德”[5]。在蔡元培看来,道德并不是人生而具有的品性,而是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逐渐涵养而成的。他对道德种类进行了阐明,尤其是对“消极道德”和“积极道德”进行了解释。
道德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
蔡元培的道德形成体系,简单来讲即是“循良心、持理想、行义务、成道德”,下面将分别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讨论。
1.理想的基础
蔡元培认为:“自发展其人格,而使全社会随之发展者,人生之鹄也,即人之行为之理想也。”[6]即人的理想就是发展人格,“而人格之发展,必与社会之发展相应”,是“对于自己、若家庭、若社会、若国家之本务”[7],脱离了社会则无所谓人格了。那么,蔡元培的合乎道德的个人理想与社会义务相联系的理论基础何在?中国传统道德哲学从“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冯友兰说,“某一类之物之成为某物,必依照某理”,事物的构成部分只有按照事物之理的规定运动,该事物方能存在。“每一人皆属于其所构成之社会,其行动之可以直接或间接维持其社会之存在者,是道德的行为”。[8]因此,道德之“理”应遵循社会之“理”。“凡社会的分子,在其社会中,都必有其伦与职”。其中,“伦”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尽伦尽职的行为,是道德的行为”。[9]可见,中国传统的道德哲学对道德内容的规定性来自人的社会属性。
2.良心的培养
如果说道德规范的内容源于理想的话,那么在蔡元培眼中,道德的动机则源于良心。“良心者,道德之源泉”。良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心理概念,而心理活动的基本要素便是知、情、意。因此,蔡元培认为,对于良心的养成而言,“知、情、意三者,无一而可偏废也”。对于良心如何锻造,“心”学对“致良知”有着较为系统的阐述。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在梁启超看来,“致良知”的前提是“辨术”和“立志”。辨术,为善恶真伪义利之辨;立志,则是志于道、志于德、志于仁。“致良知”的“修证之功有三:曰存养,曰省察,曰克治,三者一贯……”[10]
(1)存养,是存心养性,是保存本心、存养善性。存养之法有“敬”与“静”两种。敬,是“修己以敬”,即自觉;是“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也”,即自律;是对理想信念和道德价值的仰视与敬重。静,是“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观照;是时常安静清心,给自己一个梳理自我的宁静时空。
(2)省察,是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梁启超对省察的方法梳理得较为系统:省察之法有普通省察法和特别省察法两种。特别省察区别于正常生活中的普通省察,包含“吃一堑,长一智”的意思。普通省察法分为根本省察法和枝叶省察法。枝叶省察法又有随时省察法和定期省察法两种。此外,“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11],两者是统一的过程。
(3)“克治”,是克服和整治。克服,是指当发现自己存在不良的念头和行为倾向时,在成为现实和有损道德的行为之前便能够克制。整治,则是针对自身现实存在的不良行为和习惯进行纠正,使其恢复到合乎道德的轨道上来。
以上“致良知”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的修身养德之道,即便是在现实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事实上,良心对于道德的重要作用,西方哲学家休谟和亚当·斯密等人也多有论述。无论是蔡元培的“良心”,还是休谟的“反省内心”,或是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都是从知、情、意的角度,从心理层面对良心进行锻造。而道德的养成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所有的道德规范和心理动机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这便自然过渡到了蔡元培对道德义务的需求。
3.道德义务与道德形成
道德义务与一般法律意义上的义务不同。法律所定的义务,是个人对别人、对社会所负的责任。道德义务所对应的权利与法律义务对应的权利不同,其表现在若履行道德义务,则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在蔡元培看来,道德义务长久履行,形成习惯,即成道德。
至此,道德的“萃取”过程宣告完成:良心持人生目标,对所作所为形成善恶观,进而有了道德上的义务感,在道德义务的履行过程中,久而久之便养成了道德。借助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理解道德的不同属性和种类。首先,在道德动机(即良心)作用下,道德在个人心理层面有着知、情、意的统一;其次,在道德规范(即理想、人生目标)影响下,道德在社会层面体现了个人、家族、社会和国家义务的统一。
蔡元培理论伦理学对高校德育建设的启示
1.高校德育建设面临的问题
在蔡元培的道德体系中,良心和理想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基石。因此,我们对道德养成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的讨论,也基于这两点展开。
(1)良心培养环节面临的问题。社会环境和价值评价机制。一方面,当前浮华、躁动、嘈杂的社会生活难以容下内心的宁静,增加了存养与省察的难度;另一方面,社会对个人成功的定义常表现于行为结果的可量化上,而作为道德源泉的良知,对其价值的衡量主要是一种内在的感受,较难得到当前文化的感知与肯定。学校德育理念与方式。一方面,传统道德修养观念认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12],穷理和尽性是一个统一的过程,第一课堂的专业化解构了人性完善的综合性,而这种割裂破坏了良知培养的整体性;另一方面,道德培养是一个“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而德育课程重视知识的教育,忽视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在对“知”的灌输和对“行”的要求之间缺乏情感接受和意志养成的存养省察。
(2)理想树立环节面临的问题。理想的教育方式。当前大学生理想规范教育的方法较多采用历史分析法和实践教育法。对大学生而言,除同义反复般的外部求证外,将理想融入个人价值观的过程尚需自我求证。而自我求证的方法之一就是从个人理性上理清理想规范形成的基本逻辑。
理想的接受过程。远大理想的树立,除了需要对理想内容进行理性梳理外,还需要一个情感接受的过程。在现实工作中,常用的说服方式是采用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的辩证关系,试图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直接建立联系。但由于忽略了过渡阶段,反而导致两者逻辑关系的割裂。面对这一问题,传统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的培养方法,值得高校道德建设工作借鉴。
2.推动高校德育建设的对策
基于以上对道德形成体系和当前面临问题的分析,我们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一是在道德形成过程之内,要以改进各个影响因素和影响环节为出发点;二是在道德形成过程之外,要以完善高校德育环境为出发点。
(1)为修身养德创造好的氛围。理想形成过程以传统历史文化为背景,而当代社会环境和高校文化与传统文化存在的差异,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首先要为修身养德创造良性氛围。
德育环境方面。在保留专业学习功利性目标的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在专业传授中,激发学生对知识、对智慧原始的敬重和朴素的情怀。高校应借助相应课程设置,着力培养学生对道德的追求和存养的情感。例如,借鉴蔡元培“自美感之外,一无杂念”的主张,将美育作为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借助美育消除人我之别,摒除私念,打开通往纯粹的高尚情感的通道,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质朴追求。
德育理念方面。要大力推进通识教育建设,使大学教育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整体过程。通识教育的理念是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以培养“完整的人”。在理想的通识教育环境中,目前开展的德育工作事实上可以成为真正德育建设的一个子系统:高等教育建设本身就是高校德育建设,教育就是德育,即“知识即美德”。
(2)改进道德形成的各个环节和因素。在良好的德育环境和理念中,我们需要改进道德形成的各个环节和因素。
德育建设的目标。实现道德规范和道德动机的统一,即“知、情、意、行”的统一。在中国,无论是修身规范还是道德义务,都应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目前,对这些德育规范知识的教育局限在“知”的层面,而道德从知识层面到学生现实的行为是一个“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真正落实道德实践。
德育建设的方法。实现常规道德教育和传统道德修养的统一。在理想树立方面应做到理论和情感并重,一方面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理想规范的逻辑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实现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义务的统一。在良心培养方面可以适当借鉴存养、省察和克治之法,提升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前言1 .
[2]徐向东.道德哲学与实践理性[M].商务印书馆,2006 .13 .
[3]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 275 .
[4]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280 .
[5]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 282.
[6]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 271.
[7]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 279 .
[8]冯友兰.新理学[M].三联书店,2007 .107.
[9]冯友兰.新原人[M].三联书店,2007 .111.
[10]梁启超.德育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2 .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2)
自1979年我国第一所高等旅游院校建立以来,旅游管理专业为旅游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从业中各种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越来越凸显,各种旅游投诉案件层出不穷。虽然已有大量的学者在综合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但在实际的专业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重视依旧不够。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承担着旅游人才培养的重任,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贯彻国家道德体系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在品德培养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品德的内涵及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一)品德的内涵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有时也把品德与思想道德素质作为相等的概念,它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中的表现,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1]它主要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层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2]作为承载旅游人才品德培养重任的旅游专业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学生如何做一个旅游从业人员,以及做一个什么样的旅游从业人员。
(二)加强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1.加强品德培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道德品质建设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的基础,优秀的道德品德有助于社会和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行业,可以说它所代表的精神文化具有巨大的影响面。在旅游者体验旅游服务时,旅游从业者是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接触频率最高的人员,尤其是作为文化的传播者,道德品质示范者的导游工作者,这种特殊的身份对游客的品德形成会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作用。由此可见,导游人员良好品德的传播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反之亦然。2.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一般来说,旅游是一种“高消费”的活动,旅游资源之所以能吸引游客,是基于游客对未知的旅游资源产生的一种新奇感。而鉴赏到旅游资源后,这种新鲜感随即消失,所以绝大多数旅游者“故地重游”的几率非常小。同时在旅途中,游客除了关注旅游资源本身外,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也会做出评价。因此,毫不夸张的说这种经历的好与不好,影响都是深远的,甚至是终身的。试想,一次行程结束,游客对其的口碑宣传是“欺客、宰客、辱骂游客”等,旅游业将何以长远的发展下去。3.旅游业人才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我国自古非常重视“德”的培养,但“德”一直被作为立人做事的根本,绝大多数的旅游企业也一直在寻找“德才兼备”的人才。所以,对于旅游从业人员来说,良好品德的形成不仅是一个人自身成长的要求,也是一个人在职场中成才发展的需要。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品德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道德认知模糊,易受不良价值观的影响
有学者针对道德理想的价值取向以及大学生对道德修养与自身成才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理想取向呈现明显的多元化态势,在公与私的问题上,选择“大公无私”和“公大于私”的学生占51.19%,选择“真诚大于虚假、高尚大于卑鄙”的均不足一半;有近30%的学生是倾向于公私兼顾和真诚虚假、正直邪恶、高尚卑鄙各半;而更为严重的是有20%左右的同学以损公肥私、虚假、卑鄙作为自己的道德价值取向。1.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虽然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使得道德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其产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1)市场经济所形成的利益机制,容易诱发利己主义;(2)市场经济过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容易产生拜金主义;(3)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原则,容易诱使人们淡漠精神价值,追求享乐主义。加之,互联网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普及使这些不良的思想加快传播,例如网络上的各种娱乐信息,往往是利用些浮夸的文字,浅薄的思想,碎片化的知识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而学生又最易受其诱惑,长期盲从的关注网络信息,导致从学生时代起,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就被错误的思想所引导及渗透,致使许多人的思想中完全没有了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标准来衡量、约束自己的行为。2.旅游从业人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无论是导游人员,还是旅游目的地的从业人员,其每天要接待和面对大量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水平、不同道德修养的人群,而能外出旅游的人,在物质上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在思想上有着一定的超前性,他们中许多人很可能会带来不好的文化思想。如果导游品德意志不坚定,极易受到不正之风的影响,同时通过自身的口耳相传,将这种思想传播至其他的人群。3.旅游从业人员薪资的保障性法律法规不健全建国初期的导游被称为“民间大使”,在人们的心中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现如今的导游人员成了欺客、宰客的“骗子”,各种投诉案件屡见新闻。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根源在于旅游从业者的薪资缺乏法律保障。据调查,绝大多数旅行社支付给专职导游的基本工资为300-500元,大多无基本工资,迫于生存的压力,导游人员不得不去忽视自身的品德,产生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
(二)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各大高等旅游院校中关于道德品质的专门课程几乎没有,学生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之中,在专业课程中仅有《旅游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开设类似的课程。在教学方法方面,旅游品德培养的教学方法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的教授法上。据相关统计,“在旅游道德的教育过程中,传统的理论教授法占46.4%,案例教学法占39.3%,对于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讨论式教学法仅有11.8%的成分,能使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情景的角色扮演教学法仅有2.5%。”[3]有限的品德教育课时,僵化的教学方法,难以产生使道德规范与标准内化为学生自身品质的条件。
(三)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品德教育
一方面,旅游企业在人才的招聘中往往先看的是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虽然大多数的旅游用人单位反应,他们很在意“德才兼备”的旅游从业人才,但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并不像有没有能力那样容易判断,往往是发生了负面事件才会对从业人员的品德做出评价,因此用人单位会更多的关注应聘者的能力。这无疑给旅游院校的培养带来误导,将市场的人才需求定位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用性知识的培养上。另一方面,旅游高等院校关注更多的是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致使在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过多注重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忽视德育教育。
(四)教师队伍缺乏高品质的道德修养
师者,为人之师表也。教师的角色决定了其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同时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教师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世,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新时期受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高等院校教师职业行为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师职业倦怠感明显,在教学上的教学积极性不高;许多教师选择这一岗位的目的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份体面的工作,或是因为工作的稳定,待遇的优厚。这些教师没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没有岗位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热爱,所以也就不会重视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更不会在意自身的德行对学生的影响,为人师表的示范有时传递的甚至是一种消极的负面因素。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道德品质建设必须予以重视。
三、加强品德培养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
道德认知是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前提,正确且明确的道德认知使学生能够把握瞬息万变且碎片化的信息,从而对道德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加强道德认知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认知的模糊甚至是缺失,极易造成学生价值取向的混乱。学校要有目的、有重点地组织学生收看社会新闻,关注重要时事,组织参加有益的读书、演讲、新闻调查等活动,提高学生对社会主流信息的关注;推动校园网络建设,以主动姿态抢占网上阵地,运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增强吸引力,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旅游行业人员虽然易受不同人群价值观的引导,但是旅游专业更容易接触较多的优秀文化知识,例如专业中的人文旅游资源,特别是涉及的历史文化名人方面。可将名人之德行,优秀事迹渗入品德的培养过程,在知与行的双重作用下,加深学生对品德的理解与认识。如此,面对社会上林林总总的道德困惑、物欲诱惑等问题时,学生能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理性的思考。
(二)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律保障体系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人首先需要满足的是生理需要,生存性的需要满足之后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基于此,政府首先要保证旅游从业人员获取劳动报酬的基本权利,由旅游行政部门出台企业的最低工资标准;其次是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为旅游从业人员交纳基本的社会保险。这样才能保证旅游管理专业尚在培养的道德品质取得实际的意义。
(三)完善品德培养课程及丰富教学方法
1.完善课程方面完善旅游品德的课程体系,加强思想品德中关于道德培养的课程,同样将品德教育纳入各门专业课程中;增加品德教育的课程学时,通过实践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参与道德行动评价以矫正并发展自己的品德。2.丰富教学方法方面道德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培养,需要设立相应的情景来体验,才能更好的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品质,表现出良好的品德行为。传统的机械传授的品德教学,对品德的培养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模式及丰富的非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运用非课堂教学模式,例如班会活动、社团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学校品德文化环境的建设,邀请一些优秀道德人物为学生进行讲座等,来培养学生运用道德标准,职业规范来分析评价道德行为的能力,形成道德情感,自觉调节道德行为。
(四)加强专业教育中对品德培养的重视
学校应加强对道德品质的教育,儒家经典《大学》言:“德者,本也”。德,乃做人的根本,也是教育的根本。在我国古人的教育观中,就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将德的培养先于一切。旅游教育要摆脱狭隘思想的影响,将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向重实践、高素质、复合型、富有创新性等方面。在此方面旅游院校与旅游用人单位应当明确旅游人才品德培养的重要性,良好品德素质对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的重要性,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品德培养的教学内容,共同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品德修养。
(五)加强师资队伍道德品质的建设
教师队伍品德的建设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院校单位要实施积极的、长远的措施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培养教师对本岗位的热爱与责任感;定期选派教学骨干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培训、研修、交流,并聘请校外企业人员进行职业精神的传播。有针对性的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教育教学水平,从而造就一支素质精良的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4]综上所述,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学生品德养成的重要性,小到影响学生自身职业的发展,大到影响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本文就以上学生品德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以希望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对学生品德培养的重视能够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乔法容,胡隆辉.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学习十七大报告[N].人民日报,2007-12-24(9).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3)
关键词:
高职学生;德育工作;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以职业选择为指导,因此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要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德育教育的理论知识充分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在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利用理论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选择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关系
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实用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认清德育工作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关系,将德育教育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相结合,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各个领域打好基础。
1.德育教育是职业素养提高的理论基础。
德育教育是指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德育教育工作是息息相关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养教育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结合职业素养培养视角的德育工作可以理解为“将学生专业特色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等贯穿至德育的整个过程,包括思想政治、职业生涯、心理健康等等”[1]因此在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打下良好的基础。
2.德育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的一致性。
高职院校中德育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有很强的一致性,因此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培养要与德育工作相联系。首先,德育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都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需要相关科目的教师和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两手抓。其次,职业素养培养和德育工作针对的都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它们的教育对象是相同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职业素养和道德教育的目标都是相同的,都是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进行的工作。德育工作和职业素养培养的一致性决定了在高职院校中可以从职业素养培养的角度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
二、高职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的方向指引。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技术知识,而且会根据社会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实践性、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不仅需要教授学生有关的理论知识,还应该结合他们所学的专业特性引入职业素养知识,将道德理论知识运用于职业规划、职业选择中。如果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缺少正确方向的指引、缺乏理论与实际职业规划的结合,那么德育工作的效率将会大大降低,而且对于学生以后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是不利的。
2.涉及的内容不全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高职德育工作中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德育工作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规划的引导。但是现阶段对于德育工作没有真正理解它的重要性,也未树立正确德育教育的理念。所以在现阶段德育工作中,高职院校应该结合社会的新变化,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并且与学生的职业规划结合,增强德育工作的实践性。
3.德育方法落后。
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依靠相关教师的讲授,但是这种教育方法很容易造成学生理解的偏差以及理论空洞的讲授。而且对于高职学生在进行德育学习中更需要深入实践,和自己今后从事的工作结合。
三、职业素养培养视角下探索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方法
1.在德育教育内容上与职业相结合。
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应该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上融合职业素养的培养,重视职业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有针对性的加强相关职业道德素质、道德规范的培养。在职业创造力的培养中,运用德育工作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要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从学生刚进入学校就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价值和职业道德观,使其正确地了解和认识社会,客观真实地定义自己,牢牢掌握求职以及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各项技能,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能力。”[2]相信依靠这种德育工作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教育工作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2.丰富德育教育的方法增强实践性。
在日常的德育教学中,不仅要采用讲授的方法让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该采用讨论法和实际调查法,丰富德育教育方法,增强其实践性。比如在德育教育中定期举办职业素养的讲座,向学生普及相关职业素养知识,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或者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德育学习的课堂上,深入相关职业岗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3.重视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当今时代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加快,这要求人们在职场中学会调整心理情绪,增强心理素质。高职院校学生处在学校和社会交接处,需要在德育工作中培养职业素养,更需要在其中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因而在德育工作中,校方应该向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定期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调整心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结语
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德育工作中,高职院校应该明确目标,重视将德育工作的内容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密切结合,并且要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丰富教育方法,重视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作者:邵东波 单位:威海职业学院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4)
高职学生;德育工作;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以职业选择为指导,因此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要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德育教育的理论知识充分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在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利用理论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选择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关系
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实用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认清德育工作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关系,将德育教育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相结合,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各个领域打好基础。
1.德育教育是职业素养提高的理论基础。
德育教育是指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德育教育工作是息息相关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养教育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结合职业素养培养视角的德育工作可以理解为“将学生专业特色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等贯穿至德育的整个过程,包括思想政治、职业生涯、心理健康等等”[1]因此在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打下良好的基础。
2.德育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的一致性。
高职院校中德育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有很强的一致性,因此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培养要与德育工作相联系。首先,德育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都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需要相关科目的教师和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两手抓。其次,职业素养培养和德育工作针对的都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它们的教育对象是相同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职业素养和道德教育的目标都是相同的,都是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进行的工作。德育工作和职业素养培养的一致性决定了在高职院校中可以从职业素养培养的角度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
二、高职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的方向指引。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技术知识,而且会根据社会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实践性、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不仅需要教授学生有关的理论知识,还应该结合他们所学的专业特性引入职业素养知识,将道德理论知识运用于职业规划、职业选择中。如果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缺少正确方向的指引、缺乏理论与实际职业规划的结合,那么德育工作的效率将会大大降低,而且对于学生以后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是不利的。
2.涉及的内容不全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高职德育工作中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德育工作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规划的引导。但是现阶段对于德育工作没有真正理解它的重要性,也未树立正确德育教育的理念。所以在现阶段德育工作中,高职院校应该结合社会的新变化,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并且与学生的职业规划结合,增强德育工作的实践性。
3.德育方法落后。
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依靠相关教师的讲授,但是这种教育方法很容易造成学生理解的偏差以及理论空洞的讲授。而且对于高职学生在进行德育学习中更需要深入实践,和自己今后从事的工作结合。
三、职业素养培养视角下探索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方法
1.在德育教育内容上与职业相结合。
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应该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上融合职业素养的培养,重视职业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有针对性的加强相关职业道德素质、道德规范的培养。在职业创造力的培养中,运用德育工作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要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从学生刚进入学校就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价值和职业道德观,使其正确地了解和认识社会,客观真实地定义自己,牢牢掌握求职以及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各项技能,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能力。”[2]相信依靠这种德育工作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教育工作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2.丰富德育教育的方法增强实践性。
在日常的德育教学中,不仅要采用讲授的方法让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该采用讨论法和实际调查法,丰富德育教育方法,增强其实践性。比如在德育教育中定期举办职业素养的讲座,向学生普及相关职业素养知识,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或者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德育学习的课堂上,深入相关职业岗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3.重视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当今时代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加快,这要求人们在职场中学会调整心理情绪,增强心理素质。高职院校学生处在学校和社会交接处,需要在德育工作中培养职业素养,更需要在其中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因而在德育工作中,校方应该向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定期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调整心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5)
作者简介:冯文军(1989―),男,山东淄博人,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我国长期以来对小学男性教师的素质培养主要偏向于专业素质的教育,而忽视了道德素质的培养,从道德素质培养的内容、形式、目标等方面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没有考虑到小学男女预备教师的性别、身心发展的差异。本文从小学男性教师自身、高等师范教育、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反思小学男性教师的道德素质培养。
一、小学男性教师道德素质培养的反思
我们采用因素分析法对影响小学男性教师道德素质培养的因素进行筛选,并从教育学视角出发,以唯物辩证的认识论进行客观分析和反思。
1小学男性教师自身因素
首先,我们从频繁发生的“案”不难发现,所有“案”的男性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扭曲、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一方面,个性心理品质要素是小学教师素质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小学男性教师的身心发展需求与女性教师有明显不同,所导致的课堂行为表现、个性心理特征及教育方式等也不同。另一方面,小学男性教师缺乏必要的成人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素养,导致所外化的道德行为偏离正确的轨道。据有关研究表明,小学男性教师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 、焦虑、敌对、偏执、其他、SCL-90总分、阳性症状均分八项上的得分均大于女性教师。[1]其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并非只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男性教师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是否也做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否真正做到关心儿童、爱护儿童,在让孩子感到“父爱”般的关心,这是一个值得小学男性教师反思的问题。
最后,小学生大多处于成人取向的道德阶段,无法有效地“监督”教师的行为,对男性教师的某些不合理道德行为更是迫于威严而不敢提出反对意见。更有某些小学男性教师由于生理、心理需求,无法合理发泄自己的“欲望”,浏览黄色信息,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道德自制力较差,没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做出很多令人惊愕的“变态行为”。当然一方面反映出学校、社会和国家对小学男性教师的道德行为没有尽到有效监督的职责,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出某些男性教师的自我监督、自我反思意识淡薄,甚至根本没有这种意识。
2高等师范教育因素
首先,在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男性预备教师的人数少之又少。教师教育者在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对男性预备教师的关注度较低,更谈不上人文关怀,又加之男性预备教师参加集体活动较少,小学男性预备教师群体必然会产生一种“被隔阂感”,这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甚至会埋下日后出现道德败坏行为的祸根。
其次,高等师范院校对小学教育专业预备教师的培养模式不合理,“一刀切”现象严重。对男女预备教师的考核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忽视道德素质的熏陶和培养,同时未考虑男女预备教师的身心发展区别,道德素质的考核一切向整齐划一看齐。最后,道德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专业课程的道德教育性有限,对男性预备教师的道德培养“企图用政治思想课程代替职业道德教育,试图将道德教育推迟到职后培训”。[2]即使学校设置了有关道德素质培养和心理学方面的课程,也是作为选修课程或者不是重要的课程进行教学安排,同时也未考虑男女预备教师道德素质培养的差异。
3学校和社会因素
小学男性教师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归根到底是周围环境的反映,具有心理扭曲、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男性教师在自我扭曲价值观的促使下,做出了很多道德败坏、令人唾弃的行为。
首先,对教师资质的考核过于偏重专业知识的考查,不管是考核的内容、形式、目标等方面都无法体现“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有的男性教师教学能力非常高,可是道德素质和教师职业素养令人担忧,当前国家已经开始着手改革教师资质的考核制度,增加了教师道德素养的考核力度,但仍未从根本上杜绝部分道德败坏的男性教师获得教师资质。其次,部分小学受到男女教师比例不协调的压力,纷纷制定政策优先引进男性教师,当然,调整教师性别比例是一件亟待解决的问题,可是解决这个问题不能没有原则和标准。既然小学男性教师这个群体人数较少,学校就更应该引进道德素质高尚、教学能力过硬的合格教师,不能因为某些男性教师道德败坏的道德行为而把整个小学男性教师群体贴上“不道德、没人性”的标签。最后,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学校监管、培训不到位。社会很多不良风气也在侵蚀着教师群体,尤其对小学男性教师的冲击更大。另外,受性别偏向、性别刻板印象及角色定位模糊的不利影响,小学男性教师的交际范围有限,始终处于一种压抑的处境。同时,学校在监管和培训过程中只注重教学质量水平和儿童的学习情况,而对小学男性教师缺乏“道德正能量”的引导和合理有效的监督。
二、提高小学男性教师道德素质水平的策略
提高个别男性教师的道德素质水平,教师自身的有效道德实践是关键,高等师范教育的正确引导是前提,学校和社会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是重要保障。
1小学男性教师自身的有效道德实践
首先,小学男性教师要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一方面,广大小学男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和合理缓解心理压力的锻炼,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男性教师自身特有的、良好的心理特征,挖掘自身积极健康心理因素。另一方面,小学男性教师既要有成人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善于调节心情,同时要学习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知识,合理疏导学生,正确引导。其次,真正树立“全方位的”以生为本理念,保护学生、爱护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固然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但更不能忽视小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以生为本”。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3]小学男性教师要将小学教育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事业看待,坚定理想信念,身体力行,提高自身对小学教育的职业身份认同感。最后,严格遵守有关教师和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小学男性教师要主动学习法律知识,依法教学、依德教学。对于小学男性教师道德素质的培养,应贯穿于职前、职中和职后,使之树立终身道德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水平。自觉定期反思自身道德行为,加强自我监督与自我调节的能力和意识,这不仅是小学男性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需要,也是改进和提高其培养工作的内部需要。”[4]
2高等师范教育合理、正确的引导
首先,提高对男性预备教师的关注度,以人文关怀促进道德素质的培养。一方面,教师教育者要充分考虑男性预备教师的需求和感受,适当增加道德素质培养的力度,适当用“男性教师教育者和男性小学教师作为角色模型来帮助男性预备教师职业身份的发展”[5],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男性教师人格”,扬长避短。另一方面,积极鼓励他们参加班级和学校集体活动,善于发现其道德闪光点,促使其进行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创设融洽、健康向上的道德氛围和和交际环境。其次,建立健全有效的男性预备教师培养模式,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道德素质考核模式,适当引进“档案袋”作为男性预备教师的德育考核方式之一,充分考虑男女预备教师身心发展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考核男性预备教师的道德弱点,充分肯定其道德高尚的行为,加大对男性预备教师教育实习的道德考核。同时,教师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高尚理念。
最后,进一步科学完善小学师范课程的设置,加大师德培养课程的课时,改进传统灌输学习模式,有效开展多种多样的道德活动,丰富男性预备教师的健康道德理念。同时,根据男性预备教师的心理、人格特点,创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道德素质的培养作为男性预备教师的必修课程。小学男性教师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做到全面与重点、整体和部分的有机结合,即将道德素质培养融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来,做到专业课程中有道德教育,在道德素质培养中体现专业课程知识。
3学校与社会营造的融洽道德氛围
首先,国家应建立完善的教师资质准入制度,修订关于教师道德素养的法律,增强对预备男性教师和在职男性教师的道德约束力。一方面,改革教师资质考核的内容、形式及目标等,在考核预备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加强其道德素养的考核,促使其由知识型的预备教师向素质型的预备教师转变。另一方面,根据当前男性教师的道德发展现状,及时修订教师资质考核办法、教师法等,加强对预备教师非道德行为的监管和预防,从制度上规范男性教师的道德行为。其次,学校要加强男性预备教师的入职和在职道德素养监管,注重师资建设的专业化。一方面,学校在引进预备教师时,优先考虑男性教师的前提是其道德素质高尚,做到宁缺毋滥,尤其是农村小学由于学校监管不力、管理不完善等原因,更应该注意男性预备教师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对于在职男性教师的管理需注意三点:一是加强其道德素养的培训,完善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做到道德培训的标准化和制度化;二是完善学校管理方式,创设积极健康的教师道德氛围;三是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优化学生意见反映渠道。最后,营造具有正能量的道德社会氛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道德素质的培养更多的是靠良好道德环境的熏陶,而非教条般的灌输道德的条条框框,发挥教师道德模范的正向引导作用,创设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全社会只有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作为我国小学教育中弱势群体的男性教师,才会感受到真正的道德正能量。
参考文献:
王文,李智勇.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鄂州大学学报,2012(1):61.
马珍萍,胡建平.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6)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儒风(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慎独是我国传统的优秀道德精神,以敬天诚意为本,向内强调内心的真诚和善意,向外保持谨慎自守。培养慎独精神,有利于中医学生养成仁爱、责任与良知的德性和关爱生命、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医学生的慎独培养应明确其意义、内涵和方法三个方面,现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中医学生慎独培养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医疗领域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代医学生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崇尚自我价值,部分医学生道德人格方面存在一些缺陷,主要包括:价值取向偏离,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忽视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生命意识薄弱,缺乏对生命应有的敬畏和尊重;道德人格功利化,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能力不足;道德标准降低,缺乏信仰和追求,缺乏为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的职业认同。作为德育教育中行之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慎独对培养个体道德品质,提高医学生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慎独有利于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持久的信念,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的终极状态。美国学者Rokeack认为价值观是一般性的信念,是个人也是社会的现象,是行为和态度的指导,不仅具有评价功能,还具有规范和禁止功能。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能适应医疗保健工作需要,为患者解除痛苦,维护人民健康的专业技术人才。慎独的培养,建立在了解现实的社会条件和人们的实际状况,把握社会的主体价值观基础上,通过分辨“义”“利”之间的关系,认识人人都有对物质追求和趋利避害的本性,在承认自己正当私利的同时,注重“义”所包含的全社会的整体的“利”,认识到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和的统一,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真实生活中,处理好个人、集体、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确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不追求名利,认真负责,救护病人。
(二) 慎独有利于培养学生仁爱精神
医本仁术,这是医学人道主义的精髓和核心。晋代杨泉在《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仁”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中心范畴和最高道德准则,《说文》指出:“仁,亲也。”《韩非子?解老》中谈到“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论语》有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记?中庸》提到“仁者,人也。”。“仁”是针对人实施爱,自觉的付出,由己及人,关爱生命。“慎独”蕴含着“求仁”的思想,把“仁”作为个人行为规范的内在原则,明辨是非,克制自己的私心,严格要求自己,关爱家人、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三) 慎独有利于个体强化道德习惯,坚定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提高道德自律能力,成就道德人格
裘法祖教授认为“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大医精诚》提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勿避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对医学生道德人格和行为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即慈悲、关怀、不计较利益得失、不自得、全心全意救治病患。慎独强调心的修行和行为的一贯性,其根本于居敬、怀仁,居敬是指顺从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规律,正念专一,怀仁是指仁爱、良善、慈悲,慎独的伦理学内涵与医学生的道德培养目标具有共同特征。《礼记?中庸》指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认为个体“心”对道德的认知和评价贯穿道德习惯养成的全过程。慎独的培养,涵括道德习惯、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内容,能通过个体对道德法则的敬畏和敬仰,实现对外在行为的自我约束和控制,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坚定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从内心关爱病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不断学习,提高医术,尽心尽力,救治病人。
二、 中医学生“慎独”培养的内容
(一) 慎独的内涵
慎独一词最先见于《礼记》中《大学》和《中庸》,即“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先秦儒家认为慎独就是慎心、慎所以感、顺乎自己的善良本意不自欺。宋代朱熹认为慎独是敬心诚意,存养省察,是“实用其力,勿自欺”及“遏人欲于未萌”,君子应在“意”之“已发”和“未发”两个阶段都能节制自己的欲念,修养心性,严于律己,在闲居独处的时候,依旧能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 。《辞海》解释慎独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源》将之解为“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慎独就是指内心的专注、专一及与行为的同一性,即内心专注于仁、义、礼、智、性五种德行的状态,行为上能约束自己,无论有无外在的监督或控制,都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其境界包括三个层次,即“明明德”前的慎独 ,以善为本 ,谨守善道;“明明德”后的慎独,唯道是从 ,渐除习气;大圆满层次上的慎独,君子不器 ,从心所欲。既注意谨慎独处,也强调敬诚修心。
(二) 中医学生“慎独”培养的内容
在中医教育中,慎独的培养,要注意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统一,培养学生诚敬、居谨,向内强调内心的真诚和善意,向外保持谨慎自守,在独处或全体活动中保持行为同一性和连贯性。曾国藩在《君子慎独论》中说“日慎独则心泰,日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日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问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慎独的培养,要注意慎心和慎行两方面的内容,既要强调外在的道德行为的养成,也要注重内在的道德品质的修行。
1. 慎心
儒家认为:“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奉之以物,道之以礼,安之以乐,参之以时,明荐之而已矣,不求为己”“故曰‘修之身,其德乃真。’真者,慎之固也。”“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慎心是指内心的专注、专一,即内心专注于仁、义、礼、智、性五种德行的状态,其关键在于居敬、怀仁、诚正。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慎欲,清楚“义”“礼”之分,对道德法则心存敬仰和敬畏,克己复礼,节制私欲;第二是慎德,君子之德,怀仁存爱,慈善悲恤,诊疗救治,虔心诚志,不避亲疏或恩怨;第三是慎意,循道不悖,格物致知,明理澄澈,心存敬畏,一以贯之;第四是慎省,时常提醒反省自己得失。
2. 慎为
《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指出利根基于内心的仁、爱、宽恕和忠诚,在慎心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对个体行为的约束,无论有无外在的监督或控制,都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这就是慎为。慎为要注意“微”“隐”之中尤宜“慎”之,《礼记?中庸》指出:“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在独处时候尤要慎之,事虽微小亦应慎之。慎为有四层意思,一是慎礼,遵守社会公德,行为习惯符合社会礼仪,诚信友善,宽恕忠和,长幼有序,能把握人际沟通和交流的“度”;二是慎听和慎言,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沟通工具,语言的沟通有赖于能听到和理解语言,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因为每个人听到的内容和理解的意思的差别,常常会出现信息递增或信息递减的情况,“慎”要求我们对听和言进行谨慎的管理,需要有所选择的听,有所选择的说,要言之有物,避免言语琐碎、无中生有,废话连篇;三是慎形,形包括形态和行为两方面的内容,慎形是指穿着、打扮、举止、行为要符合年龄、职业的特点。
三、 中医院校学生“慎独”培养的方法
学校期间慎独的培养,主要针对“明明德”前和“明明德”后两个层次的慎独,以引导学生以善为本 ,谨守善道,逐渐发展为学生能自觉修正行为习性,唯道是从。医学生慎独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法进行。
(一)通过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培养慎独精神
在中医院校开设中医文化传统讲座、选修课程,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之间的关系,讲授儒家文化的特点和核心思想,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配合德育教育课程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道德观的教育,让学生逐渐认识到文化是民族之本,仁心湛术为行医之本,中医学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慎独是我国传统的优秀道德精神,中医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修养中对理想境界的执著追求精神,加强自我修养。通过慎独培养,树立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个人利益和为社会所作出贡献的关系,明确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明确责任和使命,敬畏和尊重社会核心道德观,逐渐形成为人民服务、为健康服务的意识和观念。
(二)通过临床思维的培养和临床见习,培养学生慎独精神
中医教育,通过专业知识的教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临床思维,能适应医疗保健工作的专业人才。在临床思维的培养中,我们要求学生勤谨求学,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比如在《针灸治疗学》的课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务实求真的学习作风和继续学习能力,要求学生掌握针灸辨证论治中“理、法、经、穴、术”五项内容,逐渐形成自己的临床思维,这个过程,我们常常以案例教学的形式,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最终提出自己的治疗方案;临床见习过程,通过学生观摩和实际进行接诊、病例收集、病情观察、疗效观察等活动,让学生对医生的仪容、医德医风等有正确的认识,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循。
(三)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及多形式的社会活动,培养学生慎独精神
言传是指通过言语讲解、传授知识来影响、教导别人;身教是指用自己的做法感动人,以行动为示范带动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直接接触学生,能较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能较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能基于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学生通过良好的师生沟通,对教师指导的依从性较高,也有利于促进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慎独”精神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良好的慎独修养,能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关怀他人、乐于奉献的良好的道德习惯。
社会活动,是指关于社会上各行各业或者某一社会性质问题调查或走访的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能培养学生慎独精神,让学生怀仁存爱,至诚勤敬,逐渐形成稳定的职业认同意识和为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通过组织各专业学生到社区进行医疗服务、健康宣传,或学生社团自发到关爱学校为聋哑儿童和盲童业务读书、指导推拿手法,这一些活动,都能让学生更真实的了解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能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不计较个人利益,乐于奉献,自觉奉行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热爱医疗工作,在本职工作中产生良好的个人效能感。
(四)积极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强化和稳固学生慎独精神
通过观察学生在校期间的情况,教师要把握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多进行积极的评价,对学生表现出的优点,即便很细小亦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对学生表现出的不足,则要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例如教师发现有学生在《针法灸法》学习过程中,以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为目标,主动做其他学生练针模特并与施术者沟通、讨论针刺感受,教师要及时在班级讨论这一事件,肯定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和帮助他人学习和进步的事实,同时开展安全教育,让学生模拟医院门诊施治情境,了解和学习医患沟通、观察病情、安全操作知识,这一个过程,即能强化和巩固学生关心同学、乐于助人的精神,对其他同学也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仁爱精神和良好的道德习惯。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做好学习记录和见习记录,学习反省每阶段自己行为、心态的变化,逐渐将仁爱精神和良好的道德习惯内化为坚定的道德意志和和道德信念,提高道德自律能力。
基上述观念,我认为培养中医学生慎独精神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和工作作风的重要方法,深慎独的培养,即符合职业需要和社会需要,也符合中医学生的个人需要,在慎独精神的培养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观察者,一支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教学作风、业务能力强的队伍,一些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对学生慎独精神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学大师王国维去世后,另一位国学大师陈寅恪在其清华大学里的墓碑上撰文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十个字,应该是大学的灵魂之一,应该成为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但现在这也正是一些大学生所欠缺的。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了,有了独立思考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但“慎独”精神的缺乏,却让他们这种能力“晚熟”了不少。那么,作为大学教师,就有责任把培养大学生的“慎独”精神作为自己教书育人的一个任务来完成,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慎独”起来。
【参考资料】
[1]任玲艳.医学生道德人格的现况及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8):487-488.
[2]何青.基于Web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1,14(2):66-67.
[3]朱晨静.论慎独精神及慎独在个体道德人格养成中的价值[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25(5):31-33.
[4]罗久.先秦儒家“慎独”观念的思想史探析[J].鲁东大学学报,2011,28(2):6-24.
[5]裴骞.朱子《中庸章句》“慎独”解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47-50.
[6]孙雪雷,万鹏.略论儒家“慎独”本义及其现实意义[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41-43.
[7]苏树华.论儒家的慎独观[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3):45-49.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7)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也针对过去教育中所存在的各种局限性在进行不断的探究与改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等相关理念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过去只看重学生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已经得到全面的舍弃,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我们越来越注重教学的本质作用和实质效果。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完善的道德价值观,并具备个人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技能和核心能力。总而言之,对于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对于初中生来说,正处于青春躁动的年纪,也慢慢与社会、世界开始有了初步深入的接触。这一年纪的学生,一方面对自尊、自我实现有了新认识和要求,一方面初步接触纷繁复杂社会,对人生和未来有着深深的迷茫与无措。因此这种矛盾的状态下的初中生是亟需人生和个人价值观的指引的。这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最为核心的意义所在。因此我们必须上好这一课,促进学生的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建立。
2.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义
2.1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真正学好一门学科后形成和掌握的关于此学科的核心收获,是这门学科真正的价值所在。而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其教学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其核心素养包括的内容主要有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健康生活等方面。道德品质方面,学生应该具备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爱国、传承中华文明,要遵守公共秩序、助人为乐、与人向善,要严于律己、诚实守信。健康生活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具备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能正确对待自我和群体。法治观念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尊法、守法、善于用法。
2.2培育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意义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这一学科是以学生生活为本,引导学生建立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品质。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其他英语、数学的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相比于智育,此课程更重视德育。而注重学生此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方面是有效践行道德与品质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方面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健全完善的个人品质体系和道德价值观,为其后续人生的发展奠定最为关键的核心。此外,培育学生此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助于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扬。因此,注重培育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价值导向,意义重大。
3.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导向下有效教学的问题现状
3.1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效果不佳
由于过去受到长久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落后,无法有效实现学科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教学理念落后。部分教师无法充分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作用,对课程及其教学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佳,多数仍采用老师单方面讲,学生被动听的应试教育的模式。这种单方向的教学模式,过分的强度教师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是起到引导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有很好的参与感,接受难度大,也就慢慢产生畏难心理,渐渐排斥、抵触道德与法治课程。
3.2教学目标不明,教学内容空洞
除了教学模式的问题,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还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空洞的问题。多数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上,教师都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一味的强制性说教,内容空洞枯燥,学生无法引起共鸣和共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建立完善的价值观,培育学生良好的法治观念等教学核心目标来开展教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没有贴合学生的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超出了初中生的认知范围。
4.如何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教学的建议
4.1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核心,加强教学模式的改进
首先,教师、学生乃至家长要充分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要认真对待,共同努力,提升其教学的有效性。其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应该全面建立起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应该正确认识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各自的角色与职责。教师应该是主要的教学引导者,而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加利用当前各种先进高效的教学工具,比如信息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生动形象,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4.2教学要联系实际,注重对于学生的实际困惑的引导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8)
在过去的授课方式中,很多思想品德课老师在教学中侧重于对学生新知识点的落实,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他们认为道德素质的培养,更主要是班主任的事情,而且道德素养的培养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许多老师没有了解到思想品德授课的关键性,人为分割知识点的落实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并没有实现个人的整体发展。伴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思想品德授课需要认真地把握教育创新的机遇,落实教育精神,探索知识点的落实和道德素质的培养的双赢,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作为教学的又一个重要目标。
一、依据书本,找寻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课本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依据。在授课时,如果老师对课本的内容没有彻底关注,没有彻底阅读、使用,就会使得教学资源浪费,进而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艰难。而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课本,它里面的知识覆盖了社会的所有方面,从实际日常生活到国家法律法规都有所涉猎。我们可以确定地讲,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本,基本上涵盖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运用好教材,基本能够形成学生的正确人生价值观。所以,老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要依据课本,从课本下手,查找素质培养的关键点,进而充实授课的知识点,展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思想。
如,在进行八年级的《消费者的权益》的授课过程中,就可以依据课本的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汇入人文精神教学,进而使得学生实现素质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老师首先依据课本内容对教学知识进行讲解。通过详细的讲课,使得学生理解社会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在这个模式里面,我们需要诚实、平等、自由等等。随后,老师可以突然问学生:“想象你们当前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而你们目前的任务就是把公司业务开拓到较为落后的国家去。这个国家的技术水平比较低下,对产品的监测要求比较少,这就表示你能够运用比较低的技术去实践,进而节省资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请问同学们是保障自己公司的利益还是用户的利益?不同的处理方式会产生什么样不同结果?”老师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还没有表达自己的看法时,老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接连播放“三聚氰胺”“苏丹红”等等事件。而这些真实的事情也让学生展开了讨论,也使得他们对消费者权益的了解更加深刻。利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这门课的知识,而且还具有诚信的认知,道德素质得以培养。
二、因人而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
以人为本,思想品德的教育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而相应的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性。老师在授课时,需要知道学生的差别所在,而且理解认可这种差别。思想品德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情操。然而,老师需要知道,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不可以要求学生思想一致,也不可以要求学生品行相似。在如今倡导以人为本的社会,自由民主的教学方式才是老师所应该追求的。在对思想品德的授课中,教育的方式因人而异是关键所在。老师要引领学生建立高尚的情操,同时也要认可学生之间的差别,不要要求一样的教学成果,那样只会背道而驰,同时也是不可能的。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全面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别,进而使得教学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在《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的授课过程中,老师并不急于实施课本知识的讲解,而是让学生首先说一说自身的理想和自身对理想的看法。起初,没有学生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种情况下,老师便首先说了自己小时候的理想。在老师营造的休闲氛围中,课堂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而学生也变得不那么紧张了。然后,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慢慢地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理想。有些学生的理想比较高远,老师便对这表示认可和肯定;有些学生没有实际的理想,只要求过安稳的日子,老师并没有嘲笑他们,而是表示充分的理解,而且引领学生对理想做深刻的分析。对于学生的大理想以及小愿望,老师并不要求学生都需要高远的志向,而是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同时认可他们的差异。在如此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变得勇于发言,也比以前更自信了,不仅对老师以后的授课内容印象很深,同时也明确了自己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规划,培养了自身的道德素质。
三、注重实际,整体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对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不仅仅只是嘴上说说。学生素质的培养、人生观的生成,都需要学生不断的实践操作。而以人为本的授课方式也需要老师从根本上实施,使得学生充分地理解实践,再结合实际对道德素质进行培养。所以,初中思想品德的授课,不单单是要结合书本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彻底理解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而且更要超出课堂授课,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而使得学生就算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自我学习,培养学生的自身道德素质,进而变成真正的国家人才。
相对于学生的成绩高低,学生的道德素质应该更加被老师和学生重视。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授课中,老师应该以人为本,切合实际情况,因人而异,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意义
思想品德的教学兼有新知识的传授和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更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所在。对初中生实施思想品德的教学能够使他们明白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意义。而且思想品德的教学也深刻地贯彻了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建立诚信、平等的社会体系,让学生成为优秀的祖国人才。学生作为祖国的重点培养对象,拥有高尚的人格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实施思想品德教学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所以老师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教学的机会,开拓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方式。
总而言之,在思想品德的授课过程中,老师不可以只知道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不可以轻视具体的实践教学而只知道强化书本知识。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地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手段把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思想品德教学合二为一,使得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66-02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想要在求职与择业中获得更多的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职业领域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社会所认可的职业素养。实践证明,谁在职业素养上占据高位,谁就在就业上占优势,谁也就能够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大学生职业素养缺失不仅影响高等院校的就业率,也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的前途,更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因此,高校应重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1]其中,职业技能又称为显性职业素养,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而其他几项则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又称为隐性职业素养。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企业通常比较重视隐性的职业素养,而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2]这些素养从意识层面包括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和尊重意识,从能力方面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大学教育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它在培养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教学当中,以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情景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职业道德、职业法律、职业行动等方面的培养。
1.通过“理想信念篇”进行职业理想信念的培养。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新生刚入校,面对的是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以及对所学专业的迷茫。开学初,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对2013级新生基本情况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专业的填报,38.2%的学生是亲朋好友帮助选择,对于选择学医的目的,40%的学生认为好找工作,对于所学专业的了解,60%的学生不太清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新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了解,缺乏职业意识,更不可能产生职业情感。因此,我们可以在绪论课进行入学适应教育,对大学生活以及学校概况进行介绍,并设计实践课环节,邀请资深的专业老师讲座,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开始培养职业意识。紧接着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并为着理想不断奋斗,鼓励学生从进校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理想与职业之间搭建桥梁,让理想通过职场奋斗而梦想成真。
2.通过“人生价值篇”进行职业价值观的培养。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职业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职业期望,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决定着人们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从而决定了人们的职业发展情况。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第三章人生价值篇中,如果单纯地谈人生观,孤立地谈人生价值,则会使整个教学内容显得空洞,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教师将学生今后要从事的职业与实现人生价值联系在一起,教育学生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处理与他人的竞争与合作,尤其在工作岗位中培养与同事的团队合作精神,让职业成为个人发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教学则会显得充实而有意义。
3.通过“道德修养篇”进行职业道德与作风的培养。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作风是指从业者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是职业道德在从业者职业行为中的习惯性表现。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会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因此,在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与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的教学中除了要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更要在此基础上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整体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4.通过“法律篇”进行职业法律意识及维权观的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应主要从法律的知识、观点和思想三个方面加以培养,从而使大学生具备法律知识,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和公平、正义观念的养成。在第五章与第六章的法律专题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法律精神和法治观念,再结合第七章第二节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部分将职业法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引入真实生动的法律案例,比如,对“医闹”事件、“护士虐婴”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使大学生加深对法律的深刻理解,培养高尚的职业操守。
5.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职业行为的培养。职业行为习惯与职业意识密不可分,树立职业意识和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是统一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职业角色,规范职业行为。例如,笔者在实践课上让学生自编自演有关“医德”主题的小品,由学生扮演医生与护士的角色,要求学生必须使用符合医护身份的语言、动作,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医护岗位的行为规范。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立足专业特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所学知识为人民服务。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深化
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深化:
1.教师应具有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意识。按照教育学的一般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程度,因此,教师应具有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意识。教师应对职业素养的内涵有深刻的把握和理解,要了解授课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包括职业道德、就业条件、行业前景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效渗透职业素养的教育。目前,有些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一无所知,无法立足学生就业,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无法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教学缺乏实效性。
2.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入。在教学中,应把党的方针政策融入到教学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应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融入到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行业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备好课,拓展教学内容。比如,在谈职业理想的时候,我们可以将“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引导学生通过实现职业理想而最终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比如,十报告在推进社会保障及人民健康方面,提出“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我们在授课中就将党的十报告中关于医改的方针政策融入到教学中去,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我们还分专业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法律条文的解读。比如,我们为护理专业的学生解读了《护士条例》,为药学专业的学生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这样,同学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行业法规,为以后更好地从事工作培养法律意识。
3.将实践课与学生专业见习相结合。专业见习是大学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部分,是大学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专业实习的前奏。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摸索与探讨,专业教师的协助与指导,学生逐步获得实践工作的能力。可见,专业见习能使学生近距离感受职业的魅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利用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来开展思政课教学,寻找二者的结合点。同时,这两者的结合还有一个优势:既可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将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质养成有机地融合,另一方面又可以减轻思政课教师寻找实践教学场所的压力。
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篇(10)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生活领域中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也将随着发生变化,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相互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将随之转变,以适应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重要群体,是青少年中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量最大,思想观念最为活跃的部分,其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其状况如何,对整个民族的影响又尤为深远。通过对培养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研究,进一步揭示青少年社会道德能力形成的规律和培养途径,着重探讨我国当前情况下,高校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社会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面临社会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也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社会价值观或原则处理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社会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社会道德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等。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特征
最近更新游戏资讯
- 秋瓷炫老公什么星座(秋瓷炫血型星座)
- 法国电影中的女性符号和觉醒
- 惊人的秘密:颜色政治背后的渗透与分化
- 让BB接受家庭伦理教育洗礼
- 语言礼仪十篇
- 美军欲打造AI战机部队 面临严重伦理问题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理论
- 豆瓣9.0分以上|50本好书推荐
- 达尔文的故事赏析八篇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四十)
- 东野圭吾本格推理极致之作《回廊亭杀人事件》开票5折抢
- 辩论赛包含哪些技巧?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徽州醉春丨水墨画里的徽州-婺源篁岭-江岭- 新安江- 西递- 呈坎丨六天五夜
- 心理治疗总论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 苏德超教授的新论文:道德绑架为何难以避免
- 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十篇
- 政务礼仪的作用(五篇)
- 韩素希出道最大尺度 泄朴海俊指导秘诀 咬牙拍完《夫妇》只有2感想
- 《封神三部曲》:为什么要重述这个神话?
- 输血和喝血真的能帮助女性和老人保持年轻吗?
- 集齐九部《星球大战》,教你如何把家庭伦理拍成太空歌剧
- 这十部顶级英美剧,是当之无愧的业界巅峰,每一部都值得通宵去看
- 邪王宠妻之金牌医妃
- 【博览】《科奖在线》:“破四唯、立新标”典型案例官宣,项目/人才/成果未来可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