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未来》:我们一边身处现实中, 一边观看未来如何成为生活的入侵者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11
手机版

  所有人都坐在一架平稳飞行却被偷偷劫持的飞机里,

  不知道将身归何处,心归何处,灵归何处。

  这架因为消失而存在的飞机,

  就叫未来。

  

  看本土科幻作者王威廉的科幻小说集《野未来》,会有一种无来由的亲切与熨帖的感觉,王威廉文中所描绘的,无论是人物、情节还是周围的环境,总会让人时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语境和场景沉浸式阅读的感触。

  尤其是这种阅读感觉不经意间,会带读者跳脱出传统科幻,对于未来概念与秩序的如梦幻般的迷恋,将读者带入一种诗性满盈的世俗生活的空间。

  作者王威廉,1982年出生。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物理系、人类学系、中文系,文学博士。著有长篇小说《获救者》,小说集《内脸》《非法入住》《听盐生长的声音》《倒立生活》等,文论随笔集《无法游牧的悲伤》等。

  部分作品译为英、韩、日、意、匈等文字在海外出版。曾获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十月文学奖、花城文学奖、茅盾文学新人奖、华语科幻文学大赛金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

  

  理科生作者写文,有一种天生自带的实验般的严谨和细致,逻辑思维缜密的质朴厚重,写作中更多注重用简单直白的过程描述,让读者自行领会文字背后的无尽故事的铺陈蔓延。

  《野未来》收录11篇和未来有关的中短篇,不是我们熟悉的关于宇宙太空的天马行空,而是眼花缭乱的高科技裹挟的人工智能,专注现实题材的王威廉,首次将自己擅长的物理学、哲学和人类学思考,融入小说。

  王威廉讲述的故事,常常从现实生活的普通视角入手,由近及远、由表及里。

  每一个未来和现实大写意的纠葛,关注和想象人类未来某些阶段的变化和困惑:因为无人驾驶技术普及而下岗的出租车司机;可以闯入未来世界的底层人;人类对于情感记忆的完美剥离;外星人对地球人的隐秘劫持等。

  

  《地图里的祖父》从GPS技术对生活和回忆的影响“灵魂不死论”的忐忑和悖论;《不见你的目光》通过屏幕“窥视”产生的匪夷欲望,对人与人真实联结的情感和心灵的破坏;《分离》前男友提取回忆信息从而导致情感的不确定性和对情爱经历本身的质疑;《野未来》记忆备份对记忆真实性的篡改,带来的信息汪洋对情感和体验的损害;《行星与记忆》人类对黑洞对太空的探索……

  未来无法挟持生活,生活也无法说服未来。未来属于谁?未来还有询唤之功能吗?在伦理性生存的配额中,未来占有多大的权重?

  《野未来》的主人公们,都是现实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触手可见的普通人,无论是出租车司机、人像摄影师、机场保安……。

  这些活在未来的人,却刻意地让自己有意无意中,回归记忆中的旧日生活、保持格格不入的旧日习惯,满足这“落后”于未来的现实状态,好像享受着躲避焦虑的“土味”办法。

  未来一开始就不是让你改变世界的,而是让你理解世界。

  在《退化日》故事里,“我”是个喜欢安静到静止的人,长时间坐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脑子什么也不想,对我来说是莫大的享受。高考落榜后我成为了一位出租车司机,这是一个不需要技能即使发呆五个小时也不足为奇的工作。

  

  “的确,我是个很少焦虑的人。当我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本来打算好好想想事情,结果脑海里一片空白,而那种空白让我极为舒服,便继续发呆了。在我这儿,焦虑根本没什么机会出现。”

  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普及,让“我”事业下岗,在老班长的介绍下我当上了联防队员,职业最终会构造出一个人的精神框架,并与其灵魂无缝生长在一起,这是置身其中的人无法逃避的命运。

  但时时刻刻处于摄像头盯视之下,让我浑身发麻,尤其是被视为我的朋友、我的老同学,目前是我的上司的副局长的老班长盯视……可当我需要看见我想看到的事物时,却什么也看不见,我受够了。

  踏踏实实的不受机器的监控和识别,才能让我能清楚分辨出“自己”到底有没有真真实实地活着。真正有光的人,压的时间越久,深度越深,绽放的光芒才可以灿烂。

  

  王威廉的文字洗炼顺畅,赋予人无限的想象力和无数的感动,所有故事中的相遇与重生,都立足于现在的时代,以现在的视野展望未来,以未来反思现在,在亘古不变的怀旧中书写不断的未来传奇…

上一篇:想克隆一个自己吗?先看完这几部克隆人电影再说吧!
下一篇:医学科技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