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情节的法律意义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14
手机版

  作者:江远鹏律师

  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每当律师办理相关案件的时候,都会仔细核实嫌疑人的年龄和涉嫌犯罪的时间,目的是为了把握好这个黄金辩护点。那么也有很多委托家属对未成年人涉嫌犯罪,出现多种极端,有的家属一说自己孩子是未成年人就认为自己家的孩子不涉嫌犯罪不应当承担责任。有的家属则完全忽视了这个重要事情。笔者最近正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案件,颇有诸多滋味,因此笔者梳理一下未成年人在刑事案件中法律和实务意义,以供各界人士参考使用。

  一、那么未成年人是怎么定义的呢。依据我国《民法总则》第十七条的规定,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二、从刑事案件较低来讲,知道未成年人还是不够的,还应当记住这么几个年龄界点。第一,已满十六周岁到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第二,已满十四周岁到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第三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那么分别讲述一下各个阶段未成年人在刑事实务中的法律意义。

  三、已满十六周岁到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姑且称其为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人,因为这个阶段的未成年人对于刑法规定所有的刑事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在量刑上会与成年人有所区别。第一、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构成犯罪时,在量刑时不得适用死刑,这里的死刑包括死缓。第二、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构成犯罪,在量刑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谓从轻处罚,就是在法定的量刑幅度内,选择较为轻的量刑,比如说按照量刑幅度应当在三年到十年确定量刑,在量刑时法院在这个幅度内选择偏轻的量刑,比如三年,但无论如何从轻,都不得低于三年这个底。所谓减轻处罚,就是在量刑幅度以下确定量刑刑。比如说按照某人的犯罪情节,量刑幅度应当在三年到十年确定量刑,但是由于某人属于未成年人,所以对其量刑可以在三年以下确定宣告刑,如判决两年。

  四、已满十四周岁到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姑且称其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因为这个阶段的未成年人只对八种刑事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分别为(一)故意杀人、(二)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三)强奸、(四)抢劫、(五)贩卖毒品、(六)放火罪、(七)爆炸罪、(八)投毒罪。在量刑上,可以参考第三部分的内容。

  五、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姑且称其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这个阶段的未成年人对任何犯罪行为都不承担刑事责任。

  六、除了上面讲述的一些关于未成年人常见的法律规定外,一些特殊的情形也简单讲一下。第一,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第二,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后者不敢正常到学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具有前述情况的,一般也不认为是犯罪。第三,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盗窃未超过3次,盗窃数额虽然已经较大(山东省是2000元以上),但在案发后能如实供述全部盗窃事实并积极退赃的,且是聋哑人或盲人或者在共同盗窃中其次要或者辅助作用,或者被胁迫的,可以不认为是犯罪。第四,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偷盗未遂或者中止的,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盗窃自己家庭或者近亲属财物,或者盗窃其他亲属财物但其他亲属要求不追究的,可以不按犯罪处理。

  七、未成年人在刑诉法中还有一条规定,虽然不是定罪量刑方面的,但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影响,那就是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当封存。具体来讲就是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相关的犯罪记录应当被封存。这就意味着对这些封存档案,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只有在司法机关办案需要时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时才会有例外,同时这些依法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情况保密。

上一篇:天桥街道华昌街社区开展“多彩绽放 呵护成长”关爱未成年人主题活动
下一篇:成年人晚上最好的睡眠时间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