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身高先知道?做好3点,拒绝非正常“变矮”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16
手机版

  原创 祝您健康杂志

  岁月,让我们一天天长高,再一天天变矮。

  许多记忆中“人高马大”的老人,到了一定年纪,身高就开始缩水。

  有的人是单纯变矮,还有的人甚至驼背弓腰。

  这究竟是“病”,还是单纯的“老”?

  01 / 生理性的身高缩水

  40岁后就到访

  先说答案。

  即便没有任何疾病,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身高也会缩水。

  这种生理性的缩水是客观存在的,一般出现在40岁后。

  其实每个人的身高,每天都有轻微变化,甚至连早晚的身高都有差异。

  测量误差带来的细微差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重力作用,人在白天活动后脊柱会因为一定的压力导致轻微弯曲,所以早晚身高差也会有所差异。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软组织会逐渐衰老,骨关节老化,屈伸度降低,椎间盘老化变薄,肌肉萎缩力量减弱,钙元素流失速度增加等,均可能导致身高出现轻微的下降。

  这种衰老所导致的身高缩水,是一种生理现象,一般情况下无需太过担心。

  但既然是一种生理现象,它的变化应该很缓慢,缩水程度有限,且没有其他的伴随症状。

  相反,如果不是上述这几点原因,那么这种身高缩水就可能是其他需要深究的原因引起的,应当引起重视。

  正常“变矮” VS 异常“变矮”

  1

  变化很缓慢 VS 短期内明显变矮

  2

  身高变化不超过3厘米 VS 较基础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

  3

  除了变矮一点外没有其他感觉 VS 身高变矮的同时伴有其他不适(包括疼痛、酸胀、骨痛、怕冷、麻木等)

  02 / 疾病引起的身高缩水

  先查一下骨密度

  如果怀疑并非生理性的身高缩水,可能是由疾病因素导致的变矮,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相关专科就诊,由医生来判断,以免延误病情。

  首先,建议大家赶紧查一下骨密度,毕竟:

  骨质疏松是老人变矮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所谓骨质疏松,就是人体在老化过程中,骨质流失超过骨新生进而导致的骨密度逐渐下降。

  在人体骨骼中,有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两支“小分队”。

  它们就像两支“施工队”,一支负责拆,一支负责建,如此形成一个不断“翻修重建”的循环。

  但随着年龄增长,两支小队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负责拆的小队拆得更凶,负责重建的小队却跟不上进度,结果就是骨量的动态平衡被打破,骨量快速丢失,骨质疏松到访。

  早期的骨质疏松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可能只在测量骨密度时才会发现异常,但会引起各种不适,如各类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

  随着骨质疏松程度的不断加重,骨骼也会变成“骨酥酥”,稍微一个磕碰,甚至只是一个咳嗽,都可能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

  甚至还有些患者,在没有明显外因作用的情况下,仅仅是因为重力作用,导致脊柱各个椎体之间形成挤压,可能引发脊椎的压缩性骨折,带来疼痛、脊柱变形、驼背等问题。

  那些症状严重、直接影响正常行动和生活的骨折,患者自然不得不卧床修养;但对于类似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可能除了疼痛并无其他明显症状,直到弯腰驼背、身高缩水,才发现问题所在。

  03 / 罪魁祸首还有其他

  守护你的椎间盘

  当然,除了要预防骨质疏松,还有其他疾病会导致老年人身高缩水。

  临床上,还有另外两个主要的罪魁祸首,就是脊柱侧弯和腰间盘老化病变。

  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是脊柱局部炎症持续的破坏,引起脊柱变形从而导致侧弯,变“矮”。脊柱本身有病变的人容易发生脊柱侧弯、变形,比如强直性脊柱炎等。

  最常见的就是由风湿免疫性相关的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慢性肾病等引起的脊柱侧弯。

  椎间盘老化病变

  人上了年纪,椎间盘会逐渐老化,也会发生退行性病变。

  这种病变是软骨细胞基质中的水分减少,或有钙盐的沉积,导致椎间盘变性慢慢的变薄,整个脊柱也会变短,人就会变矮。

  04 / 如果变老无法阻止

  能不能不变矮

  虽然人注定会衰老,引起老年人“变矮”的因素也各式各样,但我们还是可以努力留住自己的身高。

  特别是对于病理性的升高缩水,我们大有可为。

  1. 补钙,还要补维生素D

  日常可以从补充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开始。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单纯补钙,那样效率不高。

  钙剂: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毫克,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中国人日常饮食中钙摄入量约400毫克)。

  维生素D:用于骨质疏松症防治时,剂量可为800 —1200个单位,对于日光暴露不足和老年人等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建议酌情检测血清25OHD水平。

  2. 锻炼,但要“动对地方”

  调整生活方式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尤其是规律的运动和科学的运动方式能帮助我们锻炼肌肉,维护骨骼健康,减少跌倒和骨折风险。

  但是老年人往往会选择单一的运动方式,如长距离快步走;或者进行大幅度的关节运动,这些都容易引起运动损伤。

  对老年人来说,科学的运动方式应当是“有氧运动+无氧运动”相结合,除了规律的散步或快走外,可以配合一些适当的负重和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协调性。

  3.有基础病的更要提高警惕

  老年人容易有各式各样的基础病,用药情况也较为复杂。有些药物(如激素类药物)会带来骨代谢方面的问题,所以要积极治疗基础病,控制疾病的进展,同时定期复查、注意骨量变化。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

  文字:殷舒月 朱菁菁

  内容策划 / 排版:朱菁菁

  原标题:《听健康 | 年纪大了,身高先知道?做好3点,拒绝非正常“变矮”》

  阅读原文

上一篇:教育部:自2025年秋季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
下一篇:成年人患上白血病会出现哪些可怕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