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黄素对眼睛那么好,为什么很少人吃呢?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19
手机版

  叶黄素属于保健品类的,对眼底有保护功能的功能,主要是预防老年性的黄斑变性的治疗,长期面对电脑蓝光会促进黄斑部的衰老,可以口服预防但是不建议过量使用,而且平时吃的蔬菜和水果里就含有这类补充剂。

  叶黄素真的能护眼吗?

  谢邀!

  叶黄素对人眼健康确实是有非常多益处的,它是人眼视网膜黄斑区存在的主要类胡萝卜素。目前在自然界人们发现有850多种类胡萝卜素,但是能到达眼睛的类胡萝卜只有两种,其中之一就是叶黄素,可见叶黄素对黄斑区保护的重要性。

  至于为什么很少人吃?

  这可能跟人们担忧叶黄素的安全性、害怕有什么副作用有关。因为在临床案例上,有发现吃多叶黄素皮肤变黄的现象。另一方面少人吃,可能还跟短时间看不到效果有关。口服叶黄素需要先经过肠胃吸收后,融入血液里,之后还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运送到眼睛里。这个时间是非常长,一般人可能在连续吃一个星期后,看不到效果就不吃了。

  叶黄素补充剂量的安全性其实并不需要过度担心。2013年发布的年龄相关眼病研究2(AREDS2)每天服用10mg是安全,另外根据“可靠的营养协会”(CRN)规定20mg/天也是安全的,在一项大鼠动物实验,甚至注射639mg/kg/天,也没有发现毒性迹象。各项研究均未发现服用叶黄素会有副作用,其中一些人长期服用出现的皮肤变黄也并不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在停止服用后,变黄的皮肤也会恢复正常。

  叶黄素有抗氧化、抗炎、吸收有害蓝光以及改善视力的功能。

  叶黄素有两个酮环、双羟基、四十个碳骨架组成,特殊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其强抗氧化性质。叶黄素抗氧化剂可以接收自由基丢出来的电子,从而清除超氧阴离子(O2-)、过羟基自由基(HO2-)和羟基自由基(OH-)这些自由基,降低自由基的破坏能力并及时终止氧化应激连锁反应,不让自由基把电子丢给其他细胞,破坏细胞膜脂质分子层、蛋白质和DNA,损害线粒体的正常功能。

  电子屏幕产生的430-500nm蓝光长时间照射会诱发黄斑病变和白内障,由于叶黄素吸收的峰值波长在460nm左右,正好处于蓝光波段,所以叶黄素可以吸收40%-90%的入眼蓝光,减少蓝光对眼底造成的损伤,保护感光细胞。

  另外叶黄素的补充还可以抑制炎症相关因子的分泌,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叶黄素参与视网膜中的光电转换,可以提高ERG a、b的振幅,从而提高视觉敏锐度和对比敏感度。

  所以适量补充叶黄素,对眼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叶黄素是一种非常安全的物质,如果口服补充的时间过长难见效果的话,可以尝试叶黄素眼贴,缩短补充路程,以距眼睛最近的地方,直接贴敷,透皮补充,这是最快见效的方法。

  如图,食补叶黄素的转化率非常低,而且速度也非常慢。首先,经过消化过程会有20%左右会被排出体外;然后,叶黄素作为脂溶性物质并不会直接被吸收,而是经过小肠后,来到乳糜管,与脂肪酸、胆汁酸盐等成分结合而被利用;接下来,在肝脏这个化学工厂中,叶黄素又会被消耗掉一部分;想要到达眼底黄斑部,必须先和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结合成为水溶性的物质,然后才能被运送至视网膜。

  交完这一路过路费之后,最终留给眼睛的叶黄素只剩下5%不到了,所以收效甚微。

  不过,虽说食补效率不高,但也不是完全不可取,只是需要非常有耐心。一般而言,医生给患者开叶黄素都会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3个月后检查患者的眼底黄斑色素密度,如果有所提升,就说明吸收率合格,可以继续服用;如果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吸收效率太差了,也就没必要继续补充了,此路不通。

  如果想要采用食补的方式进行补充,可以尽量选择以“叶黄素酯”为成分的补剂——叶黄素酯是一分子的叶黄素与一分子or两分子的脂肪酸(油脂)发生酯化反应形成的化合物,在体内会先自然水解为游离叶黄素,再被吸收利用。

  叶黄素酯被摄入人体后,并不像叶黄素那么容易被胃酸破坏,在脂肪酶(胃中的油脂刺激肝脏分泌胆汁)的作用下,水解成游离态的叶黄素,从而进入乳糜管中(与脂肪酸结合)进行上述转化过程。

  叶黄素酯看似只是给叶黄素分子式里加了一点油而得到的,实际对其各方面性质的改变是很明显的:光、热稳定性,以及对人体PH值的耐受范围均因油脂的保护而得到了显著提高,从而使得生物利用率(可以理解为吸收率)提高了61.6%。从这“一点点改变”带来的“很大差别”就可以看出,油脂对叶黄素来说仿佛充电宝一般的存在,加一点就膨胀很多。

  前文提到,刚好有那么一种油脂,与叶黄素、花青素齐名,三者可并称为三大眼睛必需营养素——那就是DHA。而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一些护眼补剂将DHA和叶黄素(酯)结合在一起了:叶黄素食补吸收率<5%(到达眼底黄斑部);从叶黄素到叶黄素酯,吸收率提高61.6%(即<8.05%),显然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叶黄素酯+足量DHA(ω-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叶黄素的流失,吸收效果直接拉满!【996电脑族-护眼指南】有效防蓝光 | 护眼显示器 | 眼底的天然防蓝光眼镜 | 深色模式能护眼 | 最强护眼“抗氧化剂” | 干眼症 | 飞蚊症 | 散光 | 配镜 | 近视手术【家长必看-近视防控】近视治愈 | 青少年近视防控骗局合集 | 近视遗传 | 护眼光源 | 全光谱灯 | 护眼营养 | 最强控轴 | 联合防控

  因为日常食物中基本上补够了,如果一个人视网膜有病,医生可能开叶黄素这种处方药,有助于恢复,但是不代表普通人吃这个能提高视力。

  常见食物中不少都有叶黄素,除非严重偏食,少年儿童近视的主因是视疲劳,而不是什么手机或电脑,主要是学习+娱乐总用眼时间过长,或者环境太暗或者晃动的车上用眼导致疲劳更快,眼镜明明是累坏了,你非要给它叶黄素,怎么可能有用,无非是炒作概念骗钱罢了,很多人总是觉得吃这些保健品反正吃了总比不吃好的心态,厂家就是利用这种心态发了财。

  叶黄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在蔬菜、水果、花卉等植物中广泛存在是存在于人眼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色素。这种成分在人眼睛中的主要功能包括:吸收蓝光。紫外线中的蓝光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我们的眼底健康。电脑显示器或者手机屏幕中也存在蓝光。抗氧化。叶黄素可以应对眼睛位置处的自由基,减轻眼睛出的氧化应激损伤。[1]

  如下图所示,在黄斑性疾病病人的眼睛中,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的感光细胞结构被蓝光破坏。正常眼睛与黄斑病变眼睛,黄斑区差别

  通过上述可以看到,叶黄素主要起作用的区域还是在黄斑区。这里说下眼睛黄斑区的作用:黄斑区是视网膜最重要区域,位于眼后极部,主要与精细视觉及色觉等视功能有关(视网膜的其他部分提供了周边视力)。黄斑区产生的图像沿着神经发送到了大脑部位,从而形成你的视觉。黄斑中高度复杂的结构是把人和地球上其他生物分开的东西之一。

  黄斑区的问题就是眼睛的黄斑性病变:黄斑孔,黄斑性褶皱,黄斑性水肿等。对视力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比如实力降低,不能聚焦看清楚物体等等。

  这里提一句像近视,白内障,飞蚊症,夜盲症这些眼部的疾病主要是眼睛玻璃体或者眼角膜的病变为主,跟黄斑性病变的位置不相同。并不是说叶黄素没有作用,不过效果并不是那么的直接。

  到目前为止,叶黄素对近视的直接干预作用研究会比较少。现在的研究主要还处于黄斑区叶黄素含量与视力的数据关系。2017年一项以4187人为实验对象的研究试图去解答UVB和血清中VD含量对近视的影响。结果却意外的发现,在血液中叶黄素浓度最高的人群,近视的发生概率降低40%。反而近视与UVB和VD并无明显的数据关系。[2]

  还有其他研究表明叶黄素可以调节黄斑色素光密度(MPOD)和透明质酸(眼睛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来改善近视的预后。研究结果表明,口服叶黄素显著提高近视眼日本的黄斑色素光密度(MPOD)20%之多。同时另外一下观察表明了黄斑色素光密度较低的人更容易发生近视的并发症。[3]黄斑色素光密度与视力的关系

  一项对中国成人群体进行的观察性研究得出,黄斑色素光密度(MPOD)与AL(眼轴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黄斑色素含量较低水平较低的人群中,观察到较长的AL(近视发生和严重程度的主要预测因子)。[4]AL越低的人群拥有更高的MPOD水平

  结论:叶黄素可能有助于预防近视,但是是否对近视的有直接改善作用尚不明确

  这可能是叶黄素对于眼睛最有效的益处之一。

  在2000年发表的初步研究显示,每日口服500mg维生素C、400IU维生素E、2mg氧化铜、80mg锌及15mgβ-胡萝卜素,可有效地降低患上晚期老年黄斑性病变的概率25%。[5]

  澳大利亚BlueEye研究中心分析了2000多名澳大利亚人的饮食习惯,并跟踪调查了AMD的发病率。结果表明,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摄入量最高的个体与摄入量最低的人相比,新生血管性AMD发生概率降低了65%。[6]叶黄素等膳食补充剂摄入量与黄斑变性发病之间的关系

  前瞻性人群研究分析进一步表明,高水平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0.56μM)与低水平(<0.25μM)相比,可使老年性黄斑病变的风险降低79%。[7]

  目前叶黄素对老年黄斑性病变的直接改善作用被归于其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特性,叶黄素能促进活性氧的生成和死亡,并能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逆转这些病理损伤,目前叶黄素这个作用被学术届普遍性的接受。当然另一方面,许多研究未能显示叶黄素摄入量与AMD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追踪超过11万名男性和女性饮食模式的两项前瞻性后续研究没有发现叶黄素对早期AMD有保护作用的证据。有兴趣的可以继续根据这篇文献的思路继续阅读。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352796/

  结论:叶黄素可能有助于改善老年黄斑性病变。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以改善视网膜厚度和功能。

  2002年开展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对比了30名非糖尿病患者与26名糖尿病患者,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中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人,其黄斑色素光密度(MPOD)更低。[8]

  2017年开展的一项对照试验对31名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分组,随机分配服用叶黄素和安慰剂。[9]2011年也有一项类似的实验。[10]两个实验结果均表明了服用叶黄素组的病人实力和对比敏感度均有提升。

  动物研究也同样显示上述结果。

  结论:叶黄素可能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早期研究表明叶黄素能有效地减轻足月新生儿的氧化应激。在出生后48小时,补充叶黄素可显著降低婴儿体内氧化标记物氢过氧化物的水平,并提高其生物抗氧化能力。叶黄素可以很好的被早产儿口服吸收。服用后6小时和24小时叶黄素浓度分别显著升高13.5%和16.7%。[11]

  一些研究表明,叶黄素可以改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和并且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叶黄素治疗组ROP发生率(43%)低于对照组(55%)。同时叶黄素组晚期ROP的比例(9.7%)低于对照组(12.9%)。在ROP病变方面,轻度ROP患儿经补充叶黄素后出现重度ROP者较少,仅有8%,而对照组为28%。[12]

  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在新生婴儿的神经系统(包括视网膜和大脑)的发育中非常重要。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摄入叶黄素可能通过降低早产风险,补充足够的叶黄素在预防ROP和神经发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过还是建议孕妇从正常饮食中摄取足够的叶黄素,而不是食用大量的叶黄素补充剂。

  结论:补充叶黄素有助改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与年龄有关的眼病之一。影响到全世界约9500万人口。在发达国家,它造成了近90%的失明。它的特点是晶状体混浊或者不透明,减少了到达视网膜的光量,导致视力模糊。白内障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但衰老被认为是白内障发展的唯一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据估计,超过90%的70岁或以上人口有不同程度白内障。

  关于叶黄素对白内障的作用的研究一直是比较有争议的。Beaver Dam Eye Study的研究表明,摄入叶黄素含量最高的五分之一的受试者与最低五分之一的受试者相比,白内障发病率降低了50%。[13]补充叶黄素可以有效降低白内障的发病概率

  另一项在芬兰老年人口中进行的研究也报告了类似的结果,其中血浆叶黄素浓度最高的受试者患核性白内障的风险比在最低的人低42%。[14]

  结论:补充叶黄素有助于改善白内障

  为什么很少人吃呢?因为网络活跃人群或者消费的主力其实并不缺乏叶黄素,所以没有接触到类似的宣传。而且国内的植物提取物做的比较少,也跟保健品目前在国内的信任危机有关系。

  目前叶黄素的主要研究集中于黄斑性病变为主,但是对于网上宣传预防近视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解决根本性的问题。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非常能理解父母希望自己子女不要戴眼镜的迫切,但是从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叶黄素对于近视仅仅有“预防”的作用。如果仅仅是为了预防近视,叶黄素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近视的主要原因并不来源于叶黄素的缺乏,而是不好的用眼习惯。

  反而从原理和研究的进展来说,非常推荐这么几种人服用叶黄素补剂:长期面对电脑的(电脑屏幕光中包含对人体黄斑区伤害最大的蓝光,叶黄素有效)眼睛黄斑性病变的人眼睛有白内障的人糖尿病患者,并且眼睛出现不适的人

  目前叶黄素的安全性基本不是问题,在美国已经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归类为安全。2013年发表的年龄相关的眼病研究,该试验报告了4000多名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患者,除每日叶黄素剂量为10毫克的患者有轻微皮肤变黄外,无不良健康影响。据Council for Responsible Nutrition权威营养学会的说法,叶黄素每天摄入20毫克是安全的,实际的安全剂量还要更高。

  最后补充一句,叶黄素是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的,需要通过外源性补充,食补的效率比较低,如果想食补的话,建议根据下面的含量表自己考虑服用量。

  有问题或者想要知道更多关于叶黄素的信息可以留言或者评论哦!

  叶黄素本身有点苦,小孩大人都不爱吃,

  叶黄素已被证明对视力和我们的眼睛有保护作用,可以帮助抵抗自由基,什么老年斑和白内障都可以降低患病的机率,叶黄素被称为眼黄金,叶黄素也苦味所以大家能不吃就不吃,其实入手蓝莓味的好一点,并且这个东西在蔬菜水果里也有这个成分,大家不爱吃,但是一般这个东西,一般都是摄入量不够,还是非常建议口服一些。并且这个叶黄素这个东西在中国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科普,一般没啥人买这个东西。

  叶黄素属于胡萝卜素的一种,是可以起到缓解眼干眼涩的问题的,叶黄素我吃了2年,不信你可以看我头像,头像就是我,我就是近视眼,一般我有手机或者电脑打游戏眼睛非常酸胀的时候吃两片,大概3-5分钟就过有轻松感,但是也分什么牌子有的牌子效果就慢一些,具体什么原因我也不太清楚,一般蓝莓软糖的效果好不少,我觉得跟充分的咀嚼有一定的关系。成年人也缺这个东西,人体本身不能制作,要是食物摄取。

  叶黄素是我们黄斑区的一种色素,普通人通过食物就能补充(但是我们身体自身不会合成这种东西),但是有由于很多人的饮食习惯和身体习惯来看是缺叶黄素的(挑食就会导致却叶黄素要补充),不需要长期补充,补充1,2个月就可以停一阵,摄入过量的叶黄素会导致一些副作用。有很多戴隐形眼镜,眼睛干涩的朋友补充叶黄素后这种干涩的情况会有改善。单日摄入量不要超过12mg,多了对肝不好。汤臣倍健的番茄红素个人觉得比较的好。

上一篇:如何更好的杜绝未成年人吸烟喝酒?
下一篇:15岁未成年的网络诈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