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21
手机版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通用5篇)

  1.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的规律。

  2.了解脉搏产生的原因及测量方法。

  教材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的规律。

  教具 ppt课件

  教学

  方法 讲授、讨论、活动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某同学因不讲究卫生引起下肢皮肤发炎,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在手背输液,那么,你能分析手背静脉中的抗生素是如何到达下肢皮肤发炎处的吗?

  (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已有知识经验:哺乳动物的血液循环途径和人体内心脏血管的相关知识。为使问题顺利解决,教师可将问题分层细化(分五个步骤进行):

  (1)抗生素在人体内的起始点在哪里?(手背的静脉内,存在于血液中)

  (2)手背中的血液在流动吗?流向哪儿?教师引导学生从静脉的概念入手,因学生已知静脉是与心房相连,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故不难回答流回到了心脏(抗生素也就自然到达心脏,必须指出回到右心房,进入右心室)。

  (3)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什么?它能把血送到下肢吗?与右心室连接的血管是肺动脉,而送到下肢去的动脉应是主(体)动脉。故仍不能送到下肢,而是送到了肺部。

  (4)从上可知送到下肢的血液应是从主动脉出来,而主动脉与左心室相连,也就是说肺部的血液只有回到左心室,才能最后到达下肢;问题是肺部的血液如何回到左心室?同理回到心脏的应是静脉,与左心房连的是肺静脉,即血液由肺静脉流回到左心房,进入左心室。

  (5)左心室的血液通过主动脉,然后逐级分支到达下肢毛细血管(由于内环境知识要在第六册讲解,教师只要讲到毛细血管即可,如有好奇学生问题可简单介绍)。

  在以上分析时,为加强理解,防止遗忘,教师可在黑板上作如下记录:

  手背处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

  下肢血管←主动脉←左心室←左心房←肺静脉

  (三)概况总结

  1.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学生已经知道,血液流动的动力来自于心脏,血液从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结合以上分析血液有两次出心室,两次进心房。

  备注

  以左心室为起点的循环,把血液送到全身各处,称为体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的循环,把血液送到肺部,称为肺循环。请同学们自己归纳出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血液变化的规律:着手点是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后得到了氧气,成为动脉血,进入肺静脉,此时应特别强调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之后进入了左心房,左心室,所以从左心室出去送到全身各处的是动脉血,与周围组织进行气体交换后,变为静脉血,送到右心房和右心室。结论:

  (1)肺循环:静脉血变为动脉血。体循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2)肺静脉内流动脉血,肺动脉内流静脉血。

  (3)肺循环与体循环是同时进行的,无先后顺序。

  3.脉搏

  (1)测量部位——  腕部桡动脉。

  (2)脉搏每分钟次数与心跳次数一样,成年人安静时约75次∕分钟。

  (3)介绍我国中医切脉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热情。

  (4)小测试,测一下自己的脉搏。

  (四)巩固应用

  请同学们设想:如果你是人体血液中的一个红细胞,那么在体内时刻进行着怎样的历程?对人体起怎样的作用?(既复习巩固了血液循环,更为重要的是巩固体循环与肺循环时血液中氧变化的规律) 备注

  板书设计:

  一、 血液循环

  1、体循环

  2、肺循环

  教学

  后记

  (反思) 

  1、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说出心脏在身体中的位置,了解心脏的形态结构,列举其结构和功能。

  3、描述血液的成份和主要功能。了解血液各成分的正常含量,能读懂血常规检验化验单。

  4、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兔的血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5、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通过实验区分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教材

  重点

  难点 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瓣膜的特点和作用 教具 ppt课件

  教学

  方法 讲授、讨论、活动

  教       学       过         程

  课堂引入:

  (活动):请大家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把它们放在左手手腕上,我们来测一下自己的心律,预备……开始计时(1分钟)

  如果刚才我们用听诊器听一听自己心脏的搏动声,你会发现心脏的搏动和脉搏完全一致,这是为什么?奔跑时,你会感到心跳得特别激烈,呼吸也会加深加快,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运动时,我们要消耗更多能量,心跳的加快和呼吸的加深,能使肌肉得到更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氧。这些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靠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图片展示: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血液循环系统,贯穿全身。

  二、心脏和血管

  (师)请同学们跟我来做一个动作,(伸出右手放在胸部偏左处)大家感受一下,感受到了什么?

  (生)心跳!

  (师)对,心跳。这就是我们身体内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在跳动,谁能说出它的准确位置?

  (生)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

  (师)大小、形态呢?

  (生)和我们的拳头差不多大,形状像倒置的梨。(板书,画出心脏)

  (师)图中所画的心脏左右方向,是其在人体内的真实方向,这与观察者的左右方向相反。

  (师)你们知道血液为什么能在我们身体内不停地流动?

  (生)心跳。

  (师)对,是心脏的搏动促使血液在全身不停的流动,这就是心脏的基本功能。那么,心脏有哪些结构与这一功能相统一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观察探究一下。

  (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47页并观察模型、进行讨论。)

  (师)(展示猪心)我们已经学过人体有四大组织,那么大家通过观察说一说心脏是由什么组织构成?

  (生)肌肉组织

  (师)很好,肌肉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所以心脏能够促使血液在身体内循环流动。

  (师)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触摸心脏的左右心室壁,看有什么不同?

  (生)一边硬一边软。

  (师)那是为什么?(打开模型)

  (生)左心室壁较厚,右心室壁较薄

  (师)我们从外部观察心脏,它有几个部分构成?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又是谁?(请学生指认模型上的各结构名称)

  (生)分为心房、心室。相连的血管有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肺静脉等。

  (师)请看大屏幕。谁能说出这些数字所代表的名称。(生答)

  (师)很好,现在让我们敞开心扉,对心脏作更深的了解吧!(打开心脏模型)谁能告诉我,心脏分几个腔?每个腔是否相通?

  (生)分四个腔,同侧相通。

  (教师肯定并板书)

  (师)每个腔分别与哪些血管相连呢?(同上)

  (总结)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

  (师)如果用箭头来表示血液的流向,箭头应该怎样画呢?(板书,画箭头动脉将血送离心脏,静脉将血送回心脏)

  (师)那么在心脏中血液是怎样流动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播放flash:心脏中血液的流向)

  (生)由心房流向心室。(板书标出流向)

  (师)血液中的这种流向能改变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有瓣膜控制着方向

  (师)对。大家可以从图中清晰的看见瓣膜的存在,它在?

  (生)心房和心室之间,心房和动脉之间

  (总结)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向心室      心房。

  (师)同学们,这跳动的心脏显示出多么蓬勃的生命活力!正是这心的律动为我们带来了不竭的生命之源,而这些生命的能源又是通过一张纵横交错的网运输到我们全身各个器官,这张网就是?

  (生)血管。

  (师)谁能说说我们人体中有几种血管?

  (生)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师)这三种血管各自都有哪些特点和功能?它们在我们人体中又是怎样分布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师)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交流一下。请一位同学来扮演动脉,介绍动脉的特点。(出示动脉头饰)

  (生)嗨!大家好,我是动脉,我的作用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分。我有较厚的且富有弹性的血管,流速很快,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师)现在请你来挑选你的兄弟静脉吧!(板书:静脉)

  (生)他是动脉,我是他的兄弟静脉,我正好和他相反,我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我的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另外我还是个慢性子,流速比较慢。你能看得见我呢,我就是你们通常所说“青筋”,但也有的分布较深。

  (师)讲的都很好!毛细血管呢?

  (生)嗨!我是毛细血管,我的个头很细小,有的地方只能容纳一个红细胞单行而过。你别看我小,在人体中我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而且我的作用也不小,我连接着动脉、静脉,还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师)来!三兄弟握握手吧!毛细血管你该站在哪儿?对了,你们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纽带呀。你们都非常棒!让我们感谢他们声情并茂的介绍。(鼓掌)

  (总结)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填表)

  (师)从同学们的自我介绍中我们知道血管的功能与结构是互相统一的。比如,毛细血管。(播放flash:物质交换的场所)

  (总结)毛细血管的特点是为了使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能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备注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和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三种血管的特点,现在让我们走进生活,当一当小医生。

  (出示例子)一学生手臂被利刃划伤,伤及的血管可能是动脉或静脉,也可能是毛细血管。你能根据受伤情况,分析利刃划伤了哪类血管吗?请各位同学说一说会有几种情况?

  (生1)有的血液喷射而出,那可能是动脉受伤了,因为动脉血液的流速很快。有的血液流的很慢,可能是静脉或者毛细血管受伤。

  (生2)我来补充,如果是静脉受伤血液会呈暗红色,而且流量较大,如果是毛细血管受伤,则血液流量少,不久自行凝固。

  (总结)说的很好,(出示三种血流情况与血管的关系表)。

  (师)现在我们来自我评价一下

  1.心脏内部有    个腔,分别是:          、         、        、         。

  2.心脏的内部只有    侧相通。

  3.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        ,其作用是:                       。

  4.在心脏中,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5.全身血管分布最广的是          。

  6.动脉是把血液从     输送到       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       送回______的血管。

  (师)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生)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重点)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重点)

  备注

  板书设计

  7、3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血管和心脏

  静脉

  右心房    左心房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

  右心室    左心室

  动脉

  教学

  后记

  (反思) 

  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2、知道输血原则、献血的意义和四种血型系统分类。

  3、描述血液的成份和主要功能。了解血液各成分的正常含量,能读懂血常规检验化验单。

  4、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兔的血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教材

  重点

  难点 重点: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

  难点:血浆和血细胞的功能 教具 ppt课件

  教学

  方法 讲授、讨论、活动

  教       学       过         程

  一. 创设情景

  师:你知道一个人体内一共有多少血吗?一碗?一盆?一桶?

  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呢?有没有其他颜色的血液呢?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重新认识一下我们每个人体内的血液。

  二.引入新课

  师:首先我想请大家自己来谈谈你所知道的有关血液的常识。

  生:畅所欲言(比如:红色;在血管中流动;皮肤划破流血后,伤口较小时,为什么不久就会自然止血?……)

  三.新课

  师:血液和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正常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如果体重为60kg,大约血量为4.5kg或4500ml。如果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30%,人的生命就会遭到威胁,今天,我们就来结合大家已知的知识,来进一步了解一下血液及其功能。

  (板书)二.血液

  (幻灯展示:血液的分层现象)

  生:学生观察

  师:情大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1. 试管中的血液分为几层?

  2. 各呈现什么颜色?是什么?大致比例是多少?(学生看书后回答)

  生:一共分为3层。上层:淡黄色,血浆,占50%;中层:薄的白色物质,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红色,红细胞。

  (板书)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师:血浆的成分中90%以上为水,其次还有蛋白质、 葡萄糖、无机盐等。成液体。你知道它有什么功能吗?

  生: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师:血液中最主要的成分是血细胞。

  观察实验:“人血涂片”

  师:你能分辨出哪些是红细胞?哪些是白细胞?哪些是血小板吗?

  生:学生观察,并找出几种血细胞。(有的找对,有的找错,并由其他学生更正)

  观察红细胞图片

  师:请仔细观察一下,红细胞都是成什么形状的?

  生:像一个两面凹的圆饼。

  师:为什么红细胞都是红色的呢? (看书后回答)。

  生:红细胞内含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所以使呈红色。

  师:血红蛋白有什么作用呢?(看书后回答)。

  生:血红蛋白帮助红细胞运输氧和一部分的二氧化碳。

  师:对,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和氧结合,而与二氧化碳分离,相反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而与二氧化碳结合。

  另外还有一种气体,一氧化碳,它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是氧的160倍,所以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时就会导致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出现窒息的现象。这种现象我们一般称为什么?

  生: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师:我们应该怎么做来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呢?

  生:安全使用煤气,一旦发生泄漏马上开窗通风……

  师: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如果血液中红细胞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都会贫血。

  观察白细胞图片

  师:白细胞的外形都一样吗?颜色呢?

  生:它的外形是多种多样的,颜色也各有不同。

  师:白细胞的外形是随时可以改变的,有多种类型,都有细胞核,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大的一种,白细胞的功能是什么呢?(看书后回答)。

  生:当人体受到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病菌。

  师:这时的伤口就会出现红肿,局部体温升高的现象,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炎”。

  (图片展示“白细胞吞噬病菌过程”)

  观察血小板图片,视频展示“血小板在伤口处凝结的过程”

  师:看完图片和这段影片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血小板?

  生:(几个学生补充后)无细胞核,体积最小。人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在伤口部位聚集,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防止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的入侵。

  师:很好,我再介绍一下,在凝血时,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原,伤口附近流出的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没有可溶性纤维蛋白原的血浆,称为血清。

  师:下面,请大家试着以列表的方式来比较一下三种血细胞

  血细胞 形态 数量 主要功能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自身健康的要求,而血液中各种血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利用这一原理,医学上可以通过血常规化验来检测某些疾病。

  (板书)2.血常规的数据

  师:对于正常的人来说,每l血液中所含各种血细胞数量是一定的,它的大致正常值是?(看书归纳回答)

  生:红细胞:3.5*1012—5.5*1012;

  白细胞:5.0*109—10.0*109;

  血小板:1.5*1011—3.5*1011;

  血红蛋白:110—160g/l

  观察血常规检验报告单

  师:请判断一下,这个人患的是什么病?

  生:红细胞少,贫血;白细胞多,有炎症。

  师:在某些特殊的时候,血液还可以作为一种救命良药呢。例如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输血前应先对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进行鉴定。输血时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板书)3.输血

  观察血型检验的图片

  以最常见的abo血型系统为例,将血液在a和b两种血型的血清中分别进行检验。

  备注

  a型血 

  b型血 

  o型血 

  ab型血

  a型

  血清 

  无沉淀 

  有沉淀 

  无沉淀 

  有沉淀

  b型

  血清 

  有沉淀 

  无沉淀 

  无沉淀 

  有沉淀

  看表格归纳:

  受血者血型 可接受血型

  a型 a型 o型   

  b型 b型 o型   

  o型 o型     

  ab型 a型 b型 o型 ab型

  师:我们称ab型为——?o型为——?。

  生:万能受血者;万能献血者

  师:为慎重起见,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输血前应该进行交差配血实验。

  交差配血实验不仅把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血型配合试验,同时还要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献血者的血清进行血型配合试验。若两者都不发生凝集反应,方可输血。

  师:最后,请一个同学看板书来小结一下这节课的重点,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备注

  板书设计:

  二.血液

  1.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物质 (上层)

  血液           白细胞:吞噬病菌   (中层)

  血细胞   血小板:与凝血有关 (中层)

  红细胞:运输氧气   (下层)

  2.血常规的数据

  3.输血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教学

  后记

  第十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二节      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一)、知识: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实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教学难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

  2、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知道,血液在全身是循环流动的,它为什么不会停息呢?

  生:由于心脏的作用。

  师:对,心脏就像水泵一样,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推动着血液不停地流动,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  脏。

  (二)、进行新课

  【展示模型】揭开人体模型的胸腔,慢慢取出心脏,留给学生观察的时间。教师在展示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观察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等(学生认真观察后,会轻松地回答出来)。

  【学生总结】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在左、右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本人拳头差不多。

  【结构展示】把心脏模型解剖开,让学生观看。

  师:心脏的内部结构到底怎样呢?引入正文。

  【观察讨论】看看心脏有几个腔,各腔之间是否相通,壁薄厚有什么差别,连接各腔的血管有什么特点,是动脉,还是静脉……学生们积极地讨论,预习过的能积极带动其他学生参与。

  【学生体验】取一个新鲜的猪心脏,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感受心房壁与心室壁的薄厚,左、右心室壁的薄厚,想一想这与心脏的功能有何关系。观察连接心

  房和心室的血管,联系所学动脉、静脉的知识,了解其特点。有的女生胆子小,不敢用手摸,应鼓励。对学生的疑问注意引导分析,不要盲目地进行解释。有异议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观察血管时,可对学生适当提示,以巩固动脉、静脉概念。

  【交流总结】心脏有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左右心室的壁薄厚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壁厚;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发达,壁较薄。心室与心房比较,心室壁厚,心房壁薄(解释:左、右是以人体的生理结构为依据的)。

  心脏四腔分别连接不同的血管,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

  【学生体验】:学生4人一组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列表或绘制曲线图表示运动与心率的关系

  【讨论】:为什么人的心率在运动状态下比在平静状态下高?

  【活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教师提示:血液实际流动方向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情况一致吗?

  学生开始活动,按课本提示进行,5分钟后大屏幕展示:动画“三种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

  问题:你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哪种血管,是怎样区分的?

  学生小组讨论:血流速度快,逐渐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流速度慢,逐渐汇 合的血管是动脉;血流速度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教师质疑:血液流动方向呢?

  学生小组讨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由尾部流向头部,实际是由头部流向尾部的血管是动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由头部流向尾部,实际是由尾部流向头部的血管是静脉。

  提醒学生:将鱼放回水中,不要损伤鱼。

  教师质疑:刚才我们看到了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情况,那么所有血管内的血液颜色是否都是鲜红的呢?

  【演示实验】:观察动脉血和静脉血的颜色变化。

  1.实验材料

  制氧气装置一套,制二氧化碳的装置一套,量筒两个,杯子一个,竹筷一根。

  2.实验方法

  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若干毫升,再制取不凝固的血液。方法是,取少量鸡血,把血液装入杯子内,立即用竹筷搅拌杯内血液,搅拌6~10分钟后,竹筷上便缠有一团团的丝状物,把竹筷上这些丝状物质去掉,继续搅拌,直到再没有丝状物在血液中出现为止,这样制得的血液就不会凝固了,可以供做实验用。再将血液分成两份,分别倒入两只量筒内。

  (1)把制得的氧气通入血液中,可观察到量筒中的血液有气泡生成,紧接着血液呈现出鲜红色。(因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通进去的少量氧气结合生成为氧合血红蛋白。含氧合血红蛋白的血液是鲜红的。)

  (2)向另外一只盛有血液的量筒里通入制好的二氧化碳气体,结果我们发现当二氧化碳气体进入量筒中的血液里后,血液瞬间变成了暗红色了。(因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通入的二氧化碳结合生成了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含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血液呈暗红色。)

  通过上面两个演示实验,同学们可以加深对动脉血、静脉血的理解。

  教师质疑:为什么会有如此变化?

  生:血红蛋白在氧气浓度高时与氧气结合,而使血液变得鲜红,这样的血叫做动脉血;在氧气浓度低时与氧气分离,而使血液变得暗红,这样的血叫做静脉血。

  【质疑】:1、什么叫血压?什么叫舒张压?什么叫收缩压?

  正常血压范围是多少?

  2、什么叫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应注意些什么?

  【交流讨论】:学生阅读课本后对以上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知识应用和自我评价:课本51页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血液循环

  一、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心脏的位置:胸腔   形状:倒置的梨  

  心脏的结构:有个四个腔,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

  左心房:连接肺静脉

  心脏的四个腔      左心室:连接主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静脉

  四个腔的壁薄厚各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壁厚;

  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发达,壁较薄

  瓣膜: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房室瓣开口向心室方向。动脉瓣开口向动脉方向

  心脏的功能:象一台水泵,使血液在提内不听地循环

  8、 心率和脉搏:

  1、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安静状态下成年人:75次/分)

  2、 脉搏:动脉随心脏收缩和舒张而搏动

  一、 人体的血液循环:

  1、 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

  (动脉血)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静脉血)

  9、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

  (静脉血)

  —→肺静脉—→左心房

  (动脉血)

  3、动脉血:含氧气较多,颜色鲜红

  4、静脉血:含氧气少,颜色暗红

  5、血压: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6、收缩压:心室收缩,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  (12~18.7kpa)

  7、舒张压:心室舒张,血压下降到最低值    (8~12kpa)

  8、高血压: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

  复习重点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abo血型的类型及模拟血型鉴定

  3、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

  4、血型和输血的关系。失血对人体的影响及输血的意义

  5、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6、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7、血液循环的过程

  8、呼吸系统的组成

  9、呼吸运动的过程

  10、肺活量的概念

  1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2、人体内能量的供给

  13、体温的概念及体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总结、练习

  教学仪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重点知识归纳

  1、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的循环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取一些新鲜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溶液的试管里。(作用: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分层。如下:

  血浆:90%为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红色的

  的血红蛋白 ,使血液为红色。血红蛋白是含铁的

  血细胞          蛋白质,易于氧气结合,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

  气功能。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低,

  导致贫血。

  白细胞:体积最大,数量最少,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血小板:体积最小,止血,加速血液凝固。

  2、人体的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3、血液凝固原理:在血小板的作用下,促使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从而促使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时,血块周围出现的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血清,不是血浆。血清是去除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

  4、血常规检查:【红细胞rbc】3.5~5.5×1012 个【白细胞wbc】5.0~10.0×109个【血红蛋白hb】110~160g/l【血小板plt】1.5~3.5×1011个。如果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太低,可能为贫血,若白细胞数量太多,可能身体某部为有炎症。

  5、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6、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第一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异型血。其中o型血是万能供血者,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若一次失血不超过10% (约400 ml)对人体没太大影响,若一次失血超过30%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甚至威胁生命。

  7、血型鉴定: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红细胞凝集成团的反应

  a型 b型 o型 ab型

  a型标准血清 无凝集 有凝集 无凝集 有凝集

  b型标准血清 有凝集 无凝集 无凝集 有凝集

  8、1997年12 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自愿献血。6月14日为“世界献血者日”。

  9、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总结如下:

  血管名称 结  构 功能

  管壁特点 管内血流速度 

  动脉 较厚 快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

  静脉 较薄 慢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回心脏

  毛细血管 非常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 很慢 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动脉出血呈喷射状,应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缓慢流出,应远心端止血。人体皮肤下的一条条“青筋”,就是分布较浅的静脉。毛细血管很细,管壁很薄,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10、心脏

  (1)位置: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2)形状:倒置的梨

  (3)作用: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4)结构:心脏有四个腔,同侧心房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

  心室相隔。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最厚。在心房和心室、心室和

  动脉之间有瓣膜,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

  11、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瓣膜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12、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安静状态下成年人:75次/分)

  脉搏:动脉随心脏收缩和舒张而搏动。

  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样。

  13、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14、体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15、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16、动脉血和静脉血比较:动脉血含氧丰富,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较少,呈暗红色。

  17、血压: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收缩压:心室收缩,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12~18.7kpa);舒张压:心室舒张,血压下降到最低值(8~12kpa)。

  18、高血压: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

  19、预防高血压的方法:加强体育锻炼,控制糖类和脂肪的过量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不吸烟、不酗酒,限制食盐的摄入。

  20、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空气进入鼻腔,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小颗粒,黏膜能使冷的空气变得温暖而湿润。咽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

  21、气管内表面有黏膜,能分泌黏液,可粘住空气中的小颗粒,就是“痰”。

  22、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外面缠绕许多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23、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过程,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

  参与的器官 吸气过程 呼气过程

  肋间肌 收缩 舒张

  肋骨 向上向外运动 下降,向下向内运动

  膈肌 收缩,顶部下降 舒张,顶部回升

  胸廓 扩张 缩小

  肺 扩张 收缩

  24、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是最大呼气量,成年人大约是2500~4000ml。

  肺活量 = 肺总容量 — 肺残气量

  25、呼出的气体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吸进的气体 78% 21% 0.03%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6、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7、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转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使动脉血转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

  二、重点习题讲解

  1、汶川地震导致大批人员伤亡,抢救急需大量ab型的血液。下表为四名志愿者的血型鉴定结果,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第一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异型血。血型鉴定: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红细胞凝集成团的反应

  a型 b型 o型 ab型

  a型标准血清 无凝集 有凝集 无凝集 有凝集

  b型标准血清 有凝集 无凝集 无凝集 有凝集

  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d正确。

  2、下列关于肺的叙述中,不属于有利于气体交换的是(   )

  a.肺的末端形成肺泡,总数约有7亿个  

  b.每个肺泡的壁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

  c.肺可分为左肺和右肺                     

  d.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外面缠绕许多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c正确。

  三、练习

  1、当人体出现急性炎症时,血液里数量明显增多、并能吞噬病菌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浆

  2、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

  a.上腔静脉     b.主动脉     c.下腔静脉       d.肺静脉

  3、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     )

  a.右心房、右心室

  b.右心室、左心室

  c.右心房、左心房

  d.左心房、左心室

  4、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b.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c.吞噬病菌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下列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通过体循环为全身各处供氧 

  b体循环将二氧化碳运回心脏

  c体循环比肺循环的范围大  

  d体循环可以为人体器官运送养料,肺循环则不能

  答案;1c、2b、3d、4a、5d

上一篇:《电影潘金莲5集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下一篇:乱世新娘 民国剧情伦理电视剧热度 10前往娱乐热度风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