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总是把你当病人怎么办?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22
手机版

  心理咨询师没有诊断权,提供的是“心理咨询”而不是“心理治疗”。ta没有资格把来访当做“病人”来看。国内某些落伍几十年的精神分析或动力培训,仍然教咨询师居高临下给来访贴标签,试图“矫正”那些“病症”。这必然要被淘汰的。本来拉康颠覆了传统精神分析那套,提出的理论是很有洞见的。可惜国内很多学这套的都学了个假把式,更像神棍。另外,智商不够学这个也危险,不小心就走火入魔了。不提国内现状,单说现代心理咨询,不管什么流派,都应该有个很人本的基础。如果你选了海外受训的咨询师仍然觉得不舒适,那么就换一个嘛。

  关于有的来访喜欢找精分咨询师“再养育”,我有个小小的疑问。是否先问问自己受虐倾向从何来?

  为啥花了钱还找个人来对我指手画脚?像我娘亲一样各种叽叽歪歪?为啥要得听一个不如我了解我的人告诉我生活怎么过才更好?或者理想化搞一个全知全能偶像来崇拜?这真的是“自我成长”的方式吗??

  每个流派视角都会有差异。精神分析的视角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可以继续成长或者说更成熟的趋向,也就是说都有不完美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人皆为“病人”!这个和下诊断是两回事。诊断更多可能是开药。所以诊断如果少了对来访者理解的部分,那咨询往往失去了意义……

  谢邀~

  不知道题主和这位心理咨询师咨询了多长时间,在咨询的过程中,是不是ta有一些表达让你觉得不舒服?

  这个问题也许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看:这个咨询师和你是否匹配?怎么知道心理咨询师适不适合自己?

  心理咨询本质上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

  虽然有的咨询师专业能力很好,看着背景都很优秀,但是当你和Ta一起工作的时候,却觉得没那么好了,这可能就是不匹配造成的。

  看咨询师的工作的流派取向与关注重点是否适合自己?我迫切的需求是尽快解决眼前的困扰,也许关注长期个人成长,陪伴我慢慢探索型的咨询师可能就不那么适合我了。或者,我平时很难谈论自己的感受,我希望咨询师能够多多与我讨论感受和关系,慢慢陪伴我找回自己的感受,那么在工作方式中强调注重感受、关系、此时此地的咨询师,可能就会比较适合我。

  你是否感到有可能对这个咨询师产生信任感?

  如果你对咨询师的背景了解完毕后,觉得对咨询师的能力有比较大的不信任。我们建议你考虑选择你觉得比较信任的咨询师来开始工作。

  最后,如果你对现在这位心理咨询师持续有不好的感受,建议你可以换一位咨询师,并在结束咨询时对咨询师表达出你真实的想法。

  看得到病看不到人的咨询师,可以说再见。

  是咨询师自己水平问题,他自己在伦理道德学习上有待加强,同时自我的成长也有待加强。建议终止咨询,换一名咨询师。

  我们做临床一直非常警惕一个词,叫“帮助人”,因为这个词,本身就有高高在上的意思,你是弱者才需要帮助。而比较合适的说法是,我们陪伴和倾听来访者的痛苦。

上一篇:桂平人·一定要接这个电话0771—12340!
下一篇:给未成年贷款违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