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一直以来都特别向往北外,可惜高考结果不理想去了一所普通大学读英语专业,想考研来北外。现在看见很多名校就读体验类的问题,希望北外的小伙伴们能介绍介绍:)
一代红楼变青楼,万年工地几时休。
后街尽显繁华世,村前静吧夜色柔。
当年青涩闺中密,如今已为郎盘头。
京中一别已数载,何日有缘再重游。
——《944路那头的帝都仰望星空大学一毕业多年的学子因怀念北外食堂不辣的石锅拌饭有感》
利益相关:BFSUer, 13届毕业生,高考生,非小语种专业。
学习:
先说学术,个人觉得北外大部分本科学生的学术水平(以个人为例)基本为渣;研究生状况不清楚;但老师中不乏大牛,如果有幸就读北外语言类专业,那可以很不客气地说他们基本都是该语言届的一哥一姐甚至祖师爷(如西语董燕生爷爷),常常发生以下状况,
1)由于你读的语言专业只有北外开设,而很多专业是两年一招(如泰语、罗马尼亚语,通常用大泰/小泰,大罗/小罗标识)或者4年一招(如僧伽罗语、瑞典语),甚至有些是不招本科生而是直接在全校开通选课(爱沙尼亚语、立陶宛语这样统称三外的语言以及不幸由招生专业变成三外的冰岛语、希伯来语等),所以学成后你自然可能成为全中国会用该语言的100个人之一(数字瞎诌的,但考虑北外最近新开了很多语言:阿姆哈拉语、索马里语可能学成后也会成为全国会说的30个人之一,BIG大大的)。如果你就业对口了那基本就是和师兄师姐一起工作,还能一起八老师。
2)你用的课本以及全国该专业学生的课本或相关书籍都是自己老师编写的(《当代大学英语》-基本都是英院的老师;西语、意大利语、日语……;大堆口译、笔译教材……)当然不一定能出书的老师水平都很高就是了,比如英院某位李,咳咳。。。所以随便看眼其他学校的课本然后云(jiao)淡(rou)风(zao)轻(zuo)说一句“哦,这些老师都教过我们的”还是很舒爽的。
学术渣是渣,但是身为魏公村女子职业技术学院(BFSU别名第一次出现),其学生技艺的口碑还是不错的。首先北外全国大部分省市的分数线是很高的,据对文科录取的了解,在大部分省市录取均分一定比北外高的基本就只有北淸、港大、港中大、人大、复旦、浙大这类A++大学;外交学院、南大、南开、北师大、对外经贸、港城大不相伯仲,看具体省份(怎么觉得有乱入的,有遗漏或误解望指出),所以拿着能稳上北外的分数填这些不相伯仲的和其他的学校基本都是没问题的。但这也就造成了一个众多校友很愤懑的问题 - 老子好不容易考了这分数结果尼玛工作、留学、交换的时候那么多就是认比老子收分低好多的985的(北外就是个211)!所以读北外有风险,报考需谨慎。再者,北外学子还是相当勤劳的(此处有笑声),很多学生都有晨读、自习(作为13年就毕业的人实在不习惯用图书馆这个词语)的好习惯。加上语言类专业本身要求的大量口头、笔头练习,北外也是对得起国内第一外语院校的称号。至于学风,我觉得北外还是不错的,大批人都是本着兴趣在学习。讲座虽然没有A++大学那么多和那么大牌,但基于平台不错(外事口+帝都),经常也有各种各样的讲座(后悔当时没听几个),尤其是国际关系、国际交流、文化类的比较多,什么A国外交部长,B国大使,C国总理,D国总统这种我能说我都懒得去看么...大牌偶有出现,比如骆家辉(大使上任后第一次公开演讲就在北外)、罗伯特·蒙代尔、厉以宁等等(我果然是学渣求帮举栗子!)其实单纯啃书的学霸在北外是边缘群体好吗。
住食行硬件:
校园很小,除了商科+计算机+德语在红色大门西校区(就是北外最标志性的那个外研社三重门),其余专业都在灰色大门东校区上课,宿舍食堂其余生活区基本也都在那。东区一条直线走完5分钟不夸张。之前因为修新图书馆还无法直线通行,某晚因此警车(不是强奸啦,想保研的请另谋他法)进来还迷路了,红红火火何厚铧。当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又叫北京永建大学(Beijing Forever Structuring University, BFSU别名第二次出现。)
北外的寝室真的是相当烂,关于空调的问题很多答主已经讨论过了╮(╯_╰)╭。据说今年毕业典礼上史艳女神给校长反应了不知道后续有无进展。
WIFI基本全校覆盖,虽然信号不敢恭维(哦,以前主管北外信息网络的春哥被陈雨露一起拐到人大去了,所以你看到人大现在主页和北外主页有多么相似了吗?)
大部分寝室都是12平米4人上床下桌,有个装饰性大于功能性的电扇,少数寝室有独立卫生间,大部分都是公用一层楼两个的卫生间(男生4蹲位4挂便器,经常有人不冲厕所或者肛门生长部位变异),所有寝室没有独立浴室,10年春开始给大部分楼安装了一层楼两间浴室(每间三个喷头),大概每天13:00-10:30(好像现在延到11:00了),然后成为学生最大的福音,此后晚上在外浪的台词经常包括:我要回去洗澡了/9:30了,再晚回去没热水了。
两栋18平米的大寝室楼只能住一个年级的男+女,狗屎运好的年级参见08级——12级依此类推。
食堂吃的烂,自认食量正常,吃饱平均10元(12年以前物价,此后几乎没吃过食堂)。大多时候都在外面解决或者外卖,AA或者均价20-30吧?不过北外东门和民大西门之间的魏公村是传说中的吃货天堂,各种民族美食、风味小吃、韩日西餐(北电北师大的什么来了表示很羡慕)虽然个人也早吃腻了,但一想到这条后街就热泪淫眶(zuo)。
行,北外的地理位置已经相当不错了,就在西三环上,和北三环快相交的地方,算是市中心了。学校走到4号线魏公村地铁D口大约15分钟,到中关村、人大、北大半小时以内。旁边的院校有北理、中青政、民大、北舞、军艺。比起各种本科四年,或者有几年在大学城或者什么分校区的大学靠谱多了。三里屯、国贸、世贸天阶、大望路这些实习和玩的常见地方1小时到达,后海、鼓楼、南锣鼓巷30-45分钟。最近的电影院和能满足大部分需要的shopping mall都能从学校30分钟以内到达。北外的良好地理位置是卤煮当年志愿填北外舍上外重要原因之一。
恋爱,活动,氛围:
由于是小班(仅限语言专业)教学,北外基本是没扩招过的(这点十分难能可贵),每个年级人数差不多1200?(反正就是人少地小,最近毕业的14届似乎是1053)男女基本比例1:5,但也有很多专业由于按性别招生如阿语,男女比例也会达到10:1。不过在已经很少的男生中,弯:直的概率大概是1:5吧(我怎么知道确切比例!),也算基友福地吧,所以北外又称Beijing Female Students Union / Boyfriend Forever Searching Uni (BFSU别名第3次出现)。当然这对聪明灵巧、独立大方的北外女生也不是什么难题,毕竟都是能走过国门的人,难道还怕走不出校门吗(校友姐姐许戈辉语)。不过我真担心在校内找的难道不怕分手后在这个巴掌大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地方尴尬么。
北外学生会和社团活动尚算丰富(又不能和A++大学比),不过都多少要受点蛋疼的团委的控制。学生会有文艺部、女生部、外联部、权益部、生活部……每年大一招新大概招20多个人;
社团有话剧社、街舞社、礼模队、合唱团、模拟联合国、电影社……加入不限年级年龄;
每个院也有自己的学生会,结构大概和校学生会差不多。
还有些比较独立的组织比如AIESEC,OVAL;校园媒体遍地开花,《外域》《107调查》(《参差计划》)……
比较卖座的活动有校园10大歌星赛(每年的明星祝福视频真是劲爆)、T风暴(你见过几个大学有自己的走秀活动的)、街舞大赛、英文歌曲大赛、年终大戏(我经历过的就只有《日出》,《暗恋桃花源》,《宝岛一村》)。当然你愿意其实每周都有些大大小小的活动可以参加的。一般来说加1~2个社团专心发展最佳,容易分配时间和找到归属感。
传闻北外太开放,但我想说北外只是一所三观正常的大学,只是在三观不正的社会中被扭曲了。
上演《阴道独白》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北外学生来说确实是“见怪不怪”,稀疏平常,女性在北外受尊重的程度比社会上大部分地方要高很多,没有人觉得那些宣传照在网上流传的女生会是“不要脸”,“下作”,“粗俗”……学校里自己的咖啡馆经常有这种社会问题的讨论沙龙;批判性思维在北外是受到鼓励的,不受制权威,不人云亦云,不做错误的逻辑预设……某些专业开设的辩论课上我们就经常花俩小时的时间来讨论“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安乐死的道德伦理“,”freedom of speech的范围应该有多大“,”儒学应不应该成为义务教育一部分“,”全球化还是新殖民主义?”等等。北外学生的语言优势、西式教育和以身作则的老师让北外成为了中国最开明的一所大学之一。这里没有道德高地、没有有罪预判,这里什么样的奇葩也都有,但只要你不是在秀智商下限,这里都能容得下你。希望北外的人出去后都能为北外这样的风气自豪。
毕业出路:
工作而言的话,北外总的还是不错的。凡事都是看个人,有找月薪3000块工作的,也有起薪23000的。不过目前我真还不知道有谁是真的在找确不找不到的。最近网上比较火的一个就业数据北外大概也在TOP10里面,这类榜单有些咨询公司也做过,还有个什么麦可思的我记得,反正北外都是前几名。不过北外毕竟不是综合性大学,所以就业方向比较窄,大多都是往文商科方向,校友优势的确不能跟A++大学比(进外交部也许除外,毕竟1/3都是北外校友),哦对,第一位拿诺贝尔文学奖的其实是我校法语系的。但如果你是要在语言这个大领域工作,那北外真是算得上金漆招牌。就我个人而言,混迹了点翻译圈,但凡去接活儿的时候,别人知道你是北外出身的,基本都是放心大胆把活儿交给你。而且如果你想考联合国的译员的话,也会发现里面基本都是北外校友(虽然基本都是高翻前身译训班出身的)话虽这么说,北外也不是只能干语言这行。大多数都是拿着语言当工具,去MEDIA(去年来香港才发现《南华早报》总编辑都是北外校友、PR(不知为何去PR的人特别多)、外所、快消、投行(09年Morgan Stanley来北外宣讲说他们08年那阵金融危机中国只招了18个人,其中6个是北外的)。
出国的话真是呵呵了,虽然每年都有那么几个哈佛耶鲁牛剑(恭喜芬芬被斯坦福录了),还有一大批藤校,但是好多都被卡死在985这口上了(你说凭什么申LSE的时候985只有均分85,211就要均分90呢,大批拿了con-offer的学姐学长就这么转投其他学校了据说)。北外国内认可度还是不错的,误认度也是不错的,但国外尤其英美几乎就没人听过了啊!留学中介都会给你说“这位同学,你的资料不错,但就是学校是硬伤。”(掀桌啊魂淡)
BTW, 虽然小语种本科交流机会不错,但是大语种和非语言专业真挺坑爹的,最好的估计就是哥大的巴纳德学院了吧(只有英院开了,还只收女生!!!→_→ 对就是奶茶去的那个项目,我们那么多同学也去了但是确没得到富商垂怜难道真是因为她们不够单纯和善良么摔),更别说没有交换项目的学院了(呵呵)。
----------------------------------------------END------------------------------------------------
好累啊,不码了,高喊一声我永远爱北外。
2015.2.27 补充
谢谢朋友和校友们的支持。
结合最近一些遭遇,突然想说说北外毕业的很多人外语水平是怎样的:
毕业后,很像《天龙八部》里段誉从无量玉洞里出来后,发现为什么本来一直觉得自己本来弱弱的,但突然可以秒杀一大片了。。。
今年的毕业生,临走前夕写下(等了这么久今天有资格有时间写点咯)……
不知道为什么北外在文科生眼里都好像很神圣的样子,我是理科生,当初鬼使神差阴差阳错进了北外本科,感觉有点莫名其妙但是还是充满好奇,所以总体来说对这个学校的印象比较客观,情感层面的向往比较有限。下面谈谈四年的感受。
首先北外肯定是和别的学校有相似的特点比如学校生活比较丰富,各种社团啥的;小社会,需要跟各种人等打交道(因而可以看到bitch也能遇到至交),当然本人平时比较与人为善也比较内向,跟很多人宁愿保持一点距离感(这点有好有坏),所以总体感觉北外人交往起来还行;学校槽点较多:宿舍、老师、课程、行政,这一点大概是全中国所有大学的通病orz;语言类专业的牛逼和非语言类专业的飞速发展(当然跟最牛逼的还有差距,不过国际化视野应该是将来建设特色)……楼上各种详细都已列明,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北外的特殊之处在哪里?我觉得在于它每个院系都有每个院系鲜明的特点:俄院高贵冷艳不与世相争的样子;英院学霸众多;国商团结有爱有想法有态度(此处应有掌声,本人国商人);国关印象中就是“干干干”,很会拼的样子;亚非体育一级棒;西葡学霸更加众多!(全校最多学霸的院系好像。。);欧院妹子汉子质量高,各种社团很积极;阿语汉子质量高,搞基指数也高…;德语,我天……只想到江姐那个大学霸! 别的没什么感觉了,,,法语系跟法国人一样有种浪漫情怀;日语系则四平八稳,F4组合是例外(据说直男气冲天哈哈哈)……别的院系可能或许印象不深或许感觉自己不很了解不敢妄加言论。这些鲜明的特点的不同院系有的时候会撕逼,有的时候又因为都是学语言的有好像蛮有共同话题,这也造就了北外特别的学校文化,明争暗斗,额其实是大家既能骂街也能一笑泯恩仇,包容性蛮强的。
再有就是学生的思维模式。我觉得北外有很多很有独立精神的学生,可能跟女生多有关系?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会有很多人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态度,不攀附于权贵但也不会把自己看得比尘埃还低。遇到事情会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对是错,这一点还是很好的。再有就是北外很尊重学生对于世界对于自己人生的看法和选择。不会说你一定要去干这行,怎么样怎么样才是最成功的道路,很多人愿意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勇敢追求。这可能跟思想的开放程度有关,我想这也是很多文科学校的特点,北外尤其突出。
有气质。四年历练之后,你会发现周围当年的土逼和村姑都已出落成随随便便就有出入五星大饭店的气质(此处适当艺术加工了。。),总之就是气质上是赢过很多大学的毕业生的,不管男生女生,很多都有hold住全场的气势。这一点听起来有点虚,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从一个人的气场可以看出他自信与否,这一点北外的很多学生都学会了(by endless presentations in their undergraduate period)
学校基建不得不说,北外总体的建筑风格还是挺独特的。就是那种你感觉它一亩三分地就那么丁点但是花尽心思给你做出最精致、最风雅的特色来,这一点也是当初我老爸骗我进北外的筹码之一。这几年学校建设了一大批如新图书馆、小碧池、综合楼等等的地点,尤其如此。有一种小资气质文艺风情呼之欲出的感觉,当然更多时候北外人更愿意用这种风情来读书,虽然没法更综合性大学的学术广度和深度相抗衡,但是北外学风还是不错的,学霸也很多。当然我希望赶快好好弄弄食堂以及小碧池旁边的一小丢工地棚,那样会给很多强迫症患者带去福音。
最后,总结陈词:在北外读书的感受就是,你恨不得天天把有些人有些事放在嘴边骂,但是偶尔夕阳下在操场上跑几圈,在情侣大道走几个来回,在小碧池跟好朋友吐个槽就会发现大学还是很美好的。它让你不会心胸狭隘,不会眼睛只看脚下,它让你懂得社会很残酷,也让你知道做人的分寸。它就是个你上了四年希望它变更好的地方。
——————————————————————————————
毕业两年,读完研究生如今刚入职场。最近又看到了许多年轻的鲜肉高考完以及进入毕业季。对于两年前自己写的这些文字有一些新的思考。
两年前真的写的全是在这个学校时所见所闻所体会,两年后我想说说这两年来北外的生活留给我的余温。
英语。虽然英语水平在大三之后就进入退化期,但是真的当我进入社会,进入英语演讲或沟通的状态,我至少没有了胆怯。如果你英语基础够好,那么北外这四年的英语容量应该可以是秒杀其他同事average的容量了,你可能会包揽公司所有外事相关事务;如果你英语基础不好,至少可以拿着这块牌子吓唬吓唬同事(开玩笑……),总之,你会发现这个社会几乎无条件认可你的英语水平just because you're BFSUer.
Social能力。我觉得这应该是很多文科大学的共性,虽然我本身是属于很不爱social的人,但是从进入北外以来我也是不知道为了多少事情强制性地跟人social以至于到现在social的时候完全不会怯场甚至有点喜欢上social了。可能大学实在做了太多teamwork了,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就是人与人的交流组成的,一旦不主动出击,很多机会都会失去。但是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北外也让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是social得来的,就像当时在学校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猪队友误了事。。。
骨子里永远都不缺的那点小资情调和批判思维。这其实是两点 ,但我觉得二者其实都衍生于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在大学接触了太多多元文化,所以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会避免只想一个方面,会去多维度地理解与批判;而所谓的小资情调就更好理解了,女生多的地方、接受外国文化更快更深入的地方,都有点崇尚小资情调,因而我也落下了不怎么接地气的毛病。
其实北外在我身上留下的烙印还有很多,这些烙印都是组合成现在的我的一部分。不同的人来到北外都会有不同的改变和不同的体验,但是我是想说:这四年完全不会决定人生轨迹,这四年仅仅是经历而已。
07级俄语学院。
开学第一天老师的话一直记忆犹新,“同学们,如果你们觉得来到北外,尤其是来到俄语学院,是可以放松玩儿了,那就大错特错了”。由此开始了四年学习之旅。课程最多的学期,一周60节课。大二开始上双学位,每周五晚+周日下午和晚上,直到大四,周末基本废了一半。
大一经常在食堂一层组队练口语,因为北外自习室资源严重匮乏。一般晚上7点开始食堂一层就被自习的同学们占领了。主楼教室、逸夫楼、红楼地下室、后街贝果乃至北理自习室,都有北外同学们学习的身影出没。
四年间校园内一直在搞建设。我们戏称BFSU是Bejing Forever Structuring University。
虽然现在回想起本科四年的时光,有些细节已经模糊,但觉得那是自己最快乐和富有的时光。每年的返校日,只要时间允许,一定会回去,去地超买个可乐,去UI和杯咖啡。
毕业时适逢七十周年校庆,买了一件纪念T shirt,一直当睡衣穿,可惜去年去纽约出差落在了宾馆。
某年校庆在UI咖啡馆和女朋友照了张拍立得,照片一直珍藏在钱包里,底片挂在UI的照片墙上。可惜也在某次国际航班中不慎遗失。曾回UI试图寻找当时的底片,却发现UI重新装修,底片已不知所踪。
和女朋友从大三开始到现在快八年,迈过了无数的坎,却在前不久走到了分手。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依然会继续选择北外。
希望在校的师弟师妹:
不要觉得自己一无所有
其实你富有的像个皇帝
林荫道上斑驳的树影
食堂一层的琅琅书声
姑娘们扬起的裙摆
和你自己懵懂的脸庞
每一样都是未来无比怀念的过往
就这样吧。
谢邀。
最近快要高考了,觉得无论如何得认真写写。
利益相关:2016级北京外国语大学小语种本科在读。
终于有人邀请我来写这个问题了,因为说句实话,目前的高赞答案全都是学长学姐,这几年北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就想写一写了。加上最近高考临近,也许会给很多同学一点点帮助。
P.S. 刚刚看到招办做的宣传图~放出来,侵删
(当然最糟糕的结果可能是没人看这个回答,毕竟我只是小透明。)
教学&学术
最新消息:北外似乎要退回到以语言教学为本的培养方案了,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是很失望的,不知道以后这个学校会去往何方,回归“专科”吗?(2020.01.25更新)
(首先申明我不清楚非语言专业的情况。。)
一所大学最重要的当然是教学和学术。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我党创立的第一所外国语大学,可谓是根正苗红。数据上来看,在2019年软科发布的全国高校学科排名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外国语言文学类”中排名全国第一。2017年教育部的学科排名中,北外的外国语言文学类这一项与北大、上外同获A+,排名全国第一。北外的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也挤进了QS Ranking的51-100名,综合排名是全球751-800(作为“专科学校”也算是不错了,不过有可能是因为留学生占比比较高),更是传统的“东亚外国语三强”(与韩外大、东外并列)。
先说说优点吧,如上所述,北外本科的外语教学的确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目前,(包括只面向北外学生开放校内通选课的语言在内)北外一共拥有101种语言,说是把别的大学远远甩在身后是毫不夸张的。经常有人问我北大和北外的语言教学有什么区别,我觉得北大更像是在教“文学”,北外更像是在教“外国语言”——换句话说,我外更注重外语技能的训练。仅以我所了解的小语种为例,零起点的同学们(中比较优秀的)到了大三大四也可以无压力地做一些交传,比较厉害的可以做做同传的活。北外的训练强度是真的很大的。反正在外语届,北外就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如果你喜欢语言,并准备以后以此为业,请务必来北外。在北外,语言类专业的地位和资源都是其他综合类大学无法媲美的。
同样,北外的同学真的很努力,学习氛围在国内高校绝对是一流的。语言学习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孰优孰劣一试便知。如果有人觉得北外学生每天都在风花雪月,可能是因为北外以人文学科为主,大家不会像理工科一样埋头lab做实验,成果转换也慢。以量化标准衡量一个学校的学习氛围,这种方法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校园氛围使然,北外的老师都非常的可爱(当然某些高高在上的行政人员就不一定了),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完全不会觉得老师们在摆架子什么的——他们绝大部分就是自己的学长学姐,这其实也很有助于我们的学习。我们的老师一般也是本语种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大佬,所以在北外每天接触到的(特指语言类专业)都是本专业最顶尖的人物们。
当然缺点也不是没有,可能就是因为太注重语言技能,导致北外不够学术。有一个自嘲的笑话,北外的学科大多数是“外国语言文学类”,强项说起来是语言学和比较文学,可是毕业的本科生大多只会做翻译,不懂语言学也没读过什么文学作品。而且北外多年以来单一的课程设置实在是十分的单薄。不过还好2016以后北外实施课程改革,形成了必修课+选修课+学科方向课的体系,现在北外学生真的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学科方向。全校目前一共开设了10个学科方向供同学选择(亚洲学院、非洲学院、德语学院、北外学院和英语学院还有自己的体系),成绩计入专业课,拓展大家的视野。
以我个人举例,我辅修了外交学的双学位,学科方向课选择了社会学,这两个学科方向互为补充,帮助我加深了对对象国的理解。同时,我还选修了统计学和计算机编程,为我以后继续学习定量研究铺路。北外的学生可不只是会背书而已。
话说课业紧凑而不繁重都是过去时了,如今北外的同学们都活在被无数课程(和presentation)支配的恐惧中。
P.S. 三八妇女节那会儿我们全校的女性外教都被邀请去了人民大会堂,放张合影
ps. 关于英语,很多人问我北外的同学是不是英语是不是都很好。实际上并不是。首先,有很多同学其实是小语种高起,初中以后就没学过英语;其次,北外的统招生并不限制高考英语成绩,所以很多同学的优势在别处;第三,刚刚接触小语种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的专业和英语搞混。
不过,在北外,英语好真的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出国交流:
北外的一大福利就是经常会有出国交换的机会。答主这学期也刚刚去我的对象国交换了半年时间。小语种专业基本都会有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机会。从国际交流奖学金的名额来说,北外的确是全国一流水平。
吃住行:
北外的食堂,一言难尽。本来前几年还有美食如云的后街,最近魏公村大搞拆迁,后街被拆了一半,北外学子们的伙食真的就。。。如果吃食堂,早饭一般3元-5元即可解决(一楼/二楼),正餐也是10元左右(一楼/二楼),三楼和地一一般是15元左右(2018年)。自认为自己作为男生食量正常。10元标准下的食堂一楼如图:
还有我觉得地一的蛋包饭,烤鸭以及清真的滑蛋牛肉都很好吃(这几天特意拍了照):
说实话我不觉得食堂做饭难吃,比较痛苦的是食堂的菜单一学期才会换一次,以至于到了期中就觉得“我的天哪食堂还有什么没吃过的啊。。感觉就那么几样。。”
为了招生,我还是决定在吃的上多做点文章。虽然食堂千篇一律!!可是!!我们有每年两次的留学生美食节!(汇聚全球美食了,毕竟别忘了北外承办了世界上最多的孔子学院~)
幸好北外地处西三环和北三环的交界处,大概就是帝都市中心,离周围的商圈也都不远。而且以宇宙中心为代表的海淀大学城真的是无所不有,没课的时候出门吃饭+shopping基本不成问题。交通也相对方便,西门出去是公交为公桥站,东门出去是魏公村路东口,出校门走个五分钟就可以拥抱地铁四号线,实在不行打车去最近的大商圈(新中关+欧美汇)也就是不到20元。
顺便吐槽,本人作为影迷,对于学校旁边的UME真的又爱又恨。爱的是UME有超级棒的IMAX银幕,糟糕的是UME的票价真的。。贵出天际,又基本没有打折活动。(IMAX 3D高达150一场。。)
2018级开始,北外由于扩招而更改了宿舍配置。基本除了男生五号楼、女生七号楼和八号楼,别的就都是十二平米四人间,无阳台无独立卫浴,空调是有的。五号楼和七号楼则是22平米六人间,不知道为什么只配了四张桌子。八号楼是32平米六人间。去过朋友的宿舍(六号楼),大概就是。。。“背对背拥抱”。周日——周四晚上11:55断电,不断网,早上六点恢复供电。宿舍十一点半以后会有门禁。除了每周检查一次卫生以外没有查寝制度,所以可以放心大胆地彻夜不归和出去玩。
可是!!!四号楼和七号楼都有猫啊,伤心qwq。。八块钱一只?喵喵喵。。
图源:北外喂猫小分队
(大咪已经去世了,为大咪默哀,愿你在猫星过得快乐 )
听说八号楼的澡堂十点半会关门,不过别的楼应该是十二点的。奇葩的是,宿舍不能使用吹风机等大功率电器,公共区域的吹风机插座又是十一点半断电。我等十一点半从自习室回寝的大概是失去了洗头的权利吧。。当然,感谢北外糟糕透顶的后勤,宿舍会时不时出现浴室没有热水、浴室只有沸水、花洒损坏、洗衣机损坏、盥洗室喷水等等的情况。
补充一下自习室。北外所有非专业课教室只要没有课,原则上都开放自习,但依然供不应求。最火爆的当属图书馆(期末爆满,早八点到晚十点,期末考期间开门时间提早到七点半),逸夫楼一阶和二阶(常年开放,一般十一点半关门),英语学院十二大教室(十一点半关门)。
校园日常生活:
丑话扔在最前面,在一个规模不大,人人“精英”的学校,有时候生活会很累:你也许会不得不被卷入一些drama当众,可北外学生个个撕逼段位十级,这确实也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哭笑不得 )
北外是一个社团活动丰富得过分的学校。刚刚过去的五月,平均一周千人礼堂就有一台大型晚会。全校学生会部门众多、校团委下面带领着每个院系自设的团学联,还有以北外剧社、北外爱乐、北外AMAZ CREW街舞队这样的兴趣类社团,以及类似北外喂猫小分队这样的“NGO”,《107调查》、《AA志》、《北外青年报》算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校园媒体,北外日语系“新酱”等等活力四射的公众号,还有青年脑洞俱乐部这种被官方“追杀”的亚文化公众号……基本如果你想造作,北外每天都周都有大量的机会让你尽情造作。
全校出动的大型活动的话包括新生风采大赛、校园十大歌手、寝室风采大赛、T风暴、剧社年终大戏、国交“三走”等等。
北外是一个真的很包容的院校,我们包容世界文化、赞美所有为弱势群体发声的活动。正如之前的学长学姐们提到的那样。“北外是一所三观很正的学校”,只不过这个扭曲的社会戴着有色眼镜在看我们。如果有人非要说我们北外“被境外势力渗透”,那我只能唱校歌回怼他/她:“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我们有马列主义武器,毛泽东思想指导。”
最为典型的是刚刚过去的517世界不再恐同日。那天微博被#北外彩虹#刷屏,北外再次勇敢地展现了自己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对于创造一个更平等的世界的呼吁。相信每一个来过北外的人都会知道,北外一直在努力地培养具有critical thinking的理性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另外的一个亮点就是外事活动丰富了。北外同学经常遇到各种各样高级别的外事活动,以至于我本人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为什么别的学校的同学去趟大使馆就可以如此激动。。。
最近的比如阿拉伯金主爸爸们造访我外以及荷兰首相与荷兰语同学骑摩拜畅游校园(讽刺的是北外自己因为西校区施工所以禁止使用共享单车)
就业
说北外就业不好实在是有点委屈了。在就业率上可以硬扛清北的211不多,北外算一个。最近五年北外的就业率没有低过95%。至于日后能走多远,那可能是个人的努力问题。
前几天某排行榜发布,据说北外平均毕业年薪全国第三,不少北外毕业生纷纷表示“被平均”。不过说实话,北外的就业还是不错的。北外在涉及对外的部门,尤其是外交部等机构有着丰富的校友资源。据说外交部有1/3是北外的毕业生。外交部的遴选刚刚结束,我周围也有很多朋友喜欢外交工作的去参加了考试。不过我既然不是毕业生,对就业深造就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了。
有些真相还是希望大家明白。北外既然被称为“外交官的摇篮”,很大程度上,北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一种典型的惯性思维:培养出外交人才,不管他们能不能进外交部。结果来看,就是北外很多小语种就是为了培养1-2名外交官输送出去罢了。除了外交部,商务部、新华社、央视央广、各大国企以及国际组织译员也是北外的传统就业单位,别的同学只能说他们并不是北外的“核心用户”。当然随着课改的实行,北外和我们所有老师、同学都在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去国际组织做“国际公务员”,可能是北外人才培养的下一个主力方向。
文末放几张美图
—————————————————————————————————————
不想码字了,总之我爱BFSU。希望毕业能来谈谈就业情况的经验吧hhhh、
欢迎大家来北外。
以上
最近更新游戏资讯
- 秋瓷炫老公什么星座(秋瓷炫血型星座)
- 法国电影中的女性符号和觉醒
- 惊人的秘密:颜色政治背后的渗透与分化
- 让BB接受家庭伦理教育洗礼
- 语言礼仪十篇
- 美军欲打造AI战机部队 面临严重伦理问题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理论
- 豆瓣9.0分以上|50本好书推荐
- 达尔文的故事赏析八篇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四十)
- 东野圭吾本格推理极致之作《回廊亭杀人事件》开票5折抢
- 辩论赛包含哪些技巧?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徽州醉春丨水墨画里的徽州-婺源篁岭-江岭- 新安江- 西递- 呈坎丨六天五夜
- 心理治疗总论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 苏德超教授的新论文:道德绑架为何难以避免
- 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十篇
- 政务礼仪的作用(五篇)
- 韩素希出道最大尺度 泄朴海俊指导秘诀 咬牙拍完《夫妇》只有2感想
- 《封神三部曲》:为什么要重述这个神话?
- 输血和喝血真的能帮助女性和老人保持年轻吗?
- 集齐九部《星球大战》,教你如何把家庭伦理拍成太空歌剧
- 这十部顶级英美剧,是当之无愧的业界巅峰,每一部都值得通宵去看
- 邪王宠妻之金牌医妃
- 【博览】《科奖在线》:“破四唯、立新标”典型案例官宣,项目/人才/成果未来可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