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元宇宙通证(上)
原标题:元宇宙通证(上)
书??名 元宇宙通证
作??者 邢杰?赵国栋?徐远重?易欢欢?余晨
名家推荐[1] (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拼音排序)
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脱离未知的世界,冲破未知的世界,跨进元宇宙世界。用灵魂的一半去对应另一半,用精神的一半去对照另一半,用身体的一半去合元宇宙里的另一半,合为一个完整的自己。以灵魂指引自己的精神逃脱过往的面具,在元宇宙中重生自己。这是一条必经之路。当我读完本书的目录时,一束光正好划破夜空,它眷顾我,让我看见了那个澎湃而清新的宇宙。读这本书的意义在于看见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
—— 艾欣三通集团董事长、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发起理事
《雪崩》“创造”的元宇宙,“在黑太阳里,一切都是立体的,不透明的,写实的”。欢迎来到元宇宙时代,重新定义人和人生;它也会带来迥异的商业,请你保持兴奋和警醒。
—— 柏亮零壹智库发起人、横琴数链研究院院长
人类社会一直在发展,但需求本身一直没变。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七情六欲,以及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需求一直没变;变的是形式,比如,满足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七情六欲,以及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需求的形式一直在变。可以说,元宇宙是一个会对我们整个社会生活再次带来改变,甚至是重塑的新形式,也会是影响个人、集体乃至财富命运的新形式。远重兄的“元宇宙”系列,是我们通往未来的一张门票,意义重大,也必将影响深远。
—— 毕亚军华商韬略创始人
对未知的好奇从来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爱因斯坦用相对论揭示了宏观世界的规律,普朗克和玻尔的电动力学展现了粒子世界的奥妙。致敬中观世界的好奇者,带着我们体验平行时空的人生,更奇妙的数字化人生!本书是对元宇宙重要的元年献礼。相信本书的出版,会推动我们更快抓住元宇宙生态发展的关键要素,迎接下一代数字化未来的到来。
—— 常扬阿里巴巴副总裁、阿里巴巴文娱集团产业发展总经理
在物理现实世界,约瑟投资持续为优秀创业者、优秀企业和IP创造价值,在元宇宙的广袤数字世界里,约瑟这个身份所创造的价值则远远超出了投资本身。这套新书是进入元宇宙世界的最佳引路人。
—— 陈九霖约瑟投资创始人
物理能量是支撑“信息唯一性”的根本基础。元宇宙创世前的互联网,是低强度能源支撑的、低维度的信息世界。信息可以自主交流,但不能自主交易;未来,基于高强度、高载能、净零碳新能源为底盘的元宇宙新世界,将通过人民群众的共识、聚沙成塔的物理能量,来确保新世界信息的“唯一性”。我们可以看到的,还是互联网。但是,底层逻辑已经改变,底座已经重构。未来已来……
—— 陈升世纪互联董事长
元宇宙是一个新概念,但并不是一个新事物;相反,人类在技术与资本的推动下,已经在迈向元宇宙的进程中前行了多年。这本书恰逢其时地从理论基础层面,系统地阐释了元宇宙这一概念的构成,能够帮助读者前瞻性感知我们将要去哪里,时代将会如何变革。
—— 陈玮东方富海董事长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得超空间传输协议、跨场域价值通证与拟感官认知界面三者第一次能够协同于同一应用场景,从而揭开地球的数字纪,真正进入人机共生的时代。
—— 陈序元宇宙与未来资产研究智库MetaZ创始人、NFT China首席顾问
当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被打通,人类将何去何从?《元宇宙》《元宇宙通证》未必能帮我们找到准确的答案,但会帮助人类变成更加智慧的生物。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元宇宙将带领我们摁下“重启键”,重新思考科技、文明、自然和人类的关系。
—— 程博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
我有一个预感,元宇宙将打开人类认识自身存在的全新视角,就像几何学上有欧式几何,也有非欧几何,在元宇宙的平行时空里,我们肉身所在的物理世界也将不再代表唯一和正确的真理。人类无边际的想象力和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磅礴创造力相结合,将会反过来重新塑造出万千世界,这将是一场新的创世纪的开始,区别在于我们每个人都将参与其中。
—— 邓迪太一集团董事长
“元宇宙”系列书极具前瞻性和洞察力,其所描述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辅相成,已然是物理世界中的实体与数字世界中的孪生体相互映射,未来必将成为人类社会数字化发展的终极形态。元宇宙将会赋能现实世界的所有行业领域,基于现有商业模式进行元宇宙化创新,助力数字孪生的社会创新发展从概念走向落地实践,数字化社会已经到来。
—— 刁志中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近年来VR/AR/XR、脑机接口、区块链、数字人、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边界似乎正不可逆地变得模糊。元宇宙概念的提出,更是为人类终极的赛博世界提出了完整的构想,也可能为人类下一世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指出了前进的方向。这套书从多个维度剖析了元宇宙的核心内涵和典型特质,畅想元宇宙未来在多个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带领读者提前迈入元宇宙的奇幻世界,成为元宇宙的原住民。值得先睹为快!
—— 杜永波华兴资本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
进入元宇宙,拥抱美好新生活与幸福新世界。
—— 樊晓艳幸福社发起人
“元宇宙”系列书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平行的虚拟世界,它的技术实现路径渐趋渐进。在这个永不离线的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进行互动和交易,俨然是真实世界的镜像。本书高瞻远瞩,视野独到,极具先见之明,为我们打开了解未来虚拟世界的一道门。
—— 傅盛猎豹移动CEO
链上原生艺术的非同质化通证,其实是执行智能协议的一种标准、一种行业规范。它天然具备可收藏性、可流通性和可证明性。非同质化通证不但有价值,而且具备进入虚拟社交游戏元宇宙的优势品质,势必与多链元宇宙应用场景、与虚拟世界所映射的人类交往理性及其乌托邦理想产生梦幻联动。显然,链上原生的加密数字艺术史将与物理现实中薪火相传的传统艺术史平行输出,虚实并进,互为表里,长期并存。然而前者终将成为后者的一种确证方式,从而让人类汇聚最高人文智慧和精神价值的艺术文明获得一种数字永生。互联网的尽头也许就是元宇宙。《元宇宙》与《元宇宙通证》是了解元宇宙的奠定基础的好作品,希望了解和参与元宇宙的朋友们,一定要读一读。
—— 顾振清著名策展人
元宇宙时代物理、伦理、成本、生产力、生产关系、价值定义都发生了巨变。从尺度上,狭义元宇宙可指任意精神沉浸场景,如书、角色、电影、游戏、城市;广义元宇宙则是所有现实与虚拟世界及其中的物种、物质、信息、规律、时间等互联形成的超级文明体。人人皆可创建无数个狭义元宇宙,最终构成广义元宇宙统一体。从时间上,2030年前,Web2.5“虚实共生”,现实与数字世界的互通入口如AR世界地图至关重要;2050年前,Web3.0“虚实莫辨”,海量子元宇宙如头号玩家实现体验互联;2070年前,Web4.0才是脑机与AI+系统互联的真·元宇宙时代。
—— 怀洋爻宇宙公民、悉见创始人、本无起源创始人
一个全新时代的诞生,注定是科技全方位的突破。如何突破,该套丛书给了我们观测未来世界的视角。
—— 黄光明魔漫相机创始人
这是一套数字化时代的开源之书,它描述了“人”从“偶尔成为的人”转向“可能成为的人”的进化之路。它是21世纪的“乌托邦”真正的建构,也是“桃花源”终于梦想成真的例证。在这个意义上,“人”达到了与上帝的和解。
—— 黄怒波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坤集团创始人、丹曾文化总策划
5G、VR、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4.0……不知不觉间,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汹涌而至。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的重构,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这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与道德问题。《元宇宙》《元宇宙通证》将告诉我们人类应该如何与科技协调发展。
—— 蒋东文投资家网创始人
元宇宙是计算机们自己“算”出来、自己运营的一个世界,我们人类中的极少数人是初始建设者,而绝大多数人是参与者,但是我们人类加起来也只是少数民族,因为这个世界中最活跃的是机器人。
—— 孔华威中科院上海计算所所长
有很多人把元宇宙简单地理解为虚拟游戏,也有人知道元宇宙源自于科幻小说《雪崩》,我把它概括为:利用算法和数据,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操作系统,通过计算和显示技术创造的后人类平行文明。它是一个接近于四维的世界,所以它的价值将不再与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而是与用户数的3次方甚至 N次方成正比!
—— 孔剑平嘉楠耘智集团董事长
未来的元世界的基盘将会是对接了BIM/CAD/IoT等数据的数字孪生系统,B端应用将构建在这个系统之上。AR将会是这个数字孪生系统和元世界的入口,也是真实世界与元世界的融合点,真实与虚拟的切换和衔接对空间映射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元世界单纯有技术支撑不等于能够驱动用户持续生成内容,寻找到这个点将是关键。
—— 李劼DataMesh创始人
探索前沿的精英们不断有新发展、新发现。现在是你们的时代!把握住方向奋飞!
—— 李蒙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若感知世界的最重要维度——“时间”与“空间”被赋予全新体验,生活行为和经济运行都能被重新定义。“元宇宙”底层逻辑中的“去中心化”思潮代表部分千禧一代的全新身份认同,但也将面临更多监管博弈。是《头号玩家》般的“多元宇宙”,抑或只是“垂类3D兴趣社区App”,亲历技术变革的前三分钟,都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 李斯璇著名双语主持人、财经评论员、《硅秘》up主
科技的突破一直引领着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从混沌到秩序的创新涌现让越来越多的想象变成现实。由虚拟世界联结而成的“元宇宙”将为我们展现数字经济与信息技术交相辉映的宏大前景,预示着人类新时代的来临。未来已来,我们拭目以待。
—— 李文混序部落创始人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元宇宙”这个我们并不太熟悉的事物如同我们的未来,既充满未知又令人心动不已。这套书将帮助我们探寻上下,思索古今,迎接虚实共生的人类新世界!
—— 李亚倩华益控股董事长
每十年,新的技术范式都将代替以往的范式,带动全新的社会创新与进步。2000年到2010年,我们历经了PC互联网的十年浪潮;而2010年到2020年,移动互联网来势汹汹,快速席卷全社会;如今,到了2021年,我们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分水岭。预计未来十年,元宇宙将作为与物理世界平行的数字世界,推动全行业实现终极数字化转型,因为它的能量远超移动互联网。如果你错过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那么,不要错过互联网的下一站——元宇宙。
—— 李熠51WORLD创始人兼CEO
元宇宙概念在全球资本市场风潮正起,多个项目已经斩获大额投资,这本关于元宇宙的书,值得勇于冒险的你认真读一读,你将走进一个新世界。
—— 李志磊希鸥网创始人
元宇宙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第二虚拟数字世界,用户以数字身份在其中自由生活,其核心在于可信地承载人的资产权益和社交身份,能够寄托人的情感,让用户有心理上的归属感。虽然在技术层面,元宇宙的实现尚需一定的技术突破,但透过“元宇宙”系列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元宇宙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应该积极拥抱这种趋势,把握历史的潮流。
—— 廖双辉投投金融董事长、东方财富联合创始人
宇时宙,宙间宇,宇宙梦;元宇宙通道,引领一个美丽而宏伟的世界!
——林家卫艺术家
我们现在从事的数字城市、数字政务、数字化产业,都是元宇宙的先导产业,是真实世界数字化的这部分;随着虚拟世界真实化的另一部分的不断发展,双方将交汇成虚实共生的元宇宙世界。这套书是指引你走向元宇宙未来世界的好向导。
—— 林菁佳讯飞鸿股份公司董事长
关于热点元宇宙,我来亮三点。左一点:现实世界正在加速数字化,我们都在奔赴数字化旅途。右一点:数字虚拟世界也在加速真实化,AR、VR、MR拐点将至。下一点:面对元宇宙这一新生事物,这套新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
—— 刘兴亮《亮三点》出品人、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
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新一代的技术把人类再一次推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可以预见,在数字经济时代,系列创新将以数字化的方式更快地扑面而来。这一次的变革将会更加深刻和巨大,人类可以通过这些技术直接将物理世界完整地镜像到计算机网络中,成就数字化的平行世界。《元宇宙》及《元宇宙通证》非常前沿地为我们打开了认知未来平行数字世界的大门。
—— 隆雨京东集团前首席人力资源官、首席法务官
碎片化的数字信息时代,时间的巨轮呼啸而过。互联网革命以来,AI、区块链、数字货币、星链、加密艺术、元宇宙等一系列新概念接踵撞击着我们本已经负重的大脑。当“个体存在演变为巨大计算机(互朕网)母体中的一段程序时,真实和虚拟的恍然无界”,继工业世界的铁血巨头之后,在数字互联网时代的IT超霸操控下,人们离在线虚拟系统越来越近,离梦想机器越来越远。人人不过是一粒渺小的游尘或一个像素,世界或许只是无数代码编造的精神荒原……本套书应该可以成为许多人了解元宇宙的一把入门钥匙,相信会让许多人爱上元宇宙。
未来世界是一个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超级混合体,但再先进的算法也比不了人类会思考的大脑,元宇宙可能也有边界,但人的想象力永远没有边界。
—— 罗强著名互联网主义艺术家、全球首个线下NFT加密艺术个展举办者
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新兴数字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人类生活,将你拉入虚拟时空,本书绝对可以帮到你。如何理解数字经济时代层出不穷的新现象和未来趋势?本书给出了深刻且有趣的解读、颠覆性判断和大胆预言,保证你在愉悦的阅读中脑洞大开!
—— 毛基业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
我们常说,区块链发现了数字经济的一片新大陆、一个平行宇宙。如果这种说法成立,元宇宙就是这个平行宇宙的终极实现,是数字资产的终极容器,也是数字商品的终极消费场景,代表了当前我们对于数字经济的最大胆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构思。了解元宇宙,是把握数字经济财富机遇的必经之路。
—— 孟岩Solv协议创始人、数字资产研究院副院长
记得1999年的夏天,看大片《黑客帝国》觉得超酷!它告诉我们世界是可以通过数字进行万物互联的!虽然它不过是通过电影抒发一下人们的想象而已,但22年过去了,世界的发展,早已超乎人们的想象!数字时代就在眼前,没有网络的世界已不可想象。今夏,读这本书,深感它的热度,它启发人们思考在技术推动下,社会新的形态、新的模式和发展趋势。超炫!
—— 潘庆中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
也许每个人都无数次地希望重活一次。元宇宙提供了现实之外另一种重新生活的方式。技术发展让这个“新世界”越来越生动,体验越来越真实。这套书的出版对于有意了解和投资元宇宙的有识之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细细评读。
—— 秦朔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
人类是现实世界的认知奴隶,却正在成为元宇宙的上帝。
—— 沈阳清华大学教授
元宇宙是什么?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并始终在线的沉浸式虚拟世界,其核心在于对虚拟世界中虚拟资产和虚拟身份的承载,用户可在其中进行文化、社交、娱乐活动,进行一系列虚拟活动,这个由游戏与虚拟空间组成的庞大新世界正在崛起,或将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终极赛道,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
—— 宋宇海京东天使投资人
这是一个数字爆炸的时代,这是一个科技造富的时代。如何平衡精神与物质、工作与生活、虚拟与现实,是很多当代人的困惑。读了本书,你会茅塞顿开、幡然醒悟,明白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本套书为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指明了方向!
—— 汤旭东创势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
透过“元宇宙”系列书,我得以看到未来虚拟世界的前景,它拥有完整的经济和生活系统,已然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另一套社会生活体系,人类可以正常地进行社交娱乐、生产生活和交易等活动。支付体系的建立打通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桥梁,是元宇宙世界必不可少的元素。
—— 唐彬易宝支付CEO
元宇宙是平行于现实世界的一个虚拟世界,数字承载着人类的虚拟身份与资产,代表着人类的财富与信用,是未来数字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元宇宙”系列书展现的未来虚拟世界和技术发展路径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启发,使我们对元宇宙世界的美好场景充满了憧憬。
—— 唐宁宜信集团CEO
元宇宙突破我们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力,可能代表最新的社交方式、生产关系、数字化内容。元宇宙生态里一定会诞生一大批充满生产力的建设者,也会催生一批科技创新的公司,为未来世界描绘蓝图、创造价值。每一位未来世界的建设者都值得读一读这套书。我也借助这本书学习受益匪浅。点赞!
—— 唐肖明惟一资本创始人
物理世界的长江润泽中华大地和企业家的心灵,元宇宙数字世界里的长江则可以流向每一个需要的地方,助力每一个值得助力的人,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流入数字长江的智能合约。这套新书是帮助我们进入元宇宙无尽价值世界的好伙伴。
—— 滕斌圣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战略学教授
元宇宙的本质是开放,加之融合区块链技术带来的价值元素,为其赋予了更多想象空间。有人将元宇宙视作人类文明的下一个载体,也有人质疑它存在过度炒作的泡沫。本书从历史纵向维度和产业横向维度分别展开,勾勒出元宇宙世界清晰翔实的全貌,为读者提供了认识和探索元宇宙的捷径。
—— 王峰火星财经及Element创始人
虽然元宇宙目前还很难被定义,但这个概念已经有了足够的热度。我们可以怀疑元宇宙论,但不能盲目地拒绝。我们不一定非要参与其中,但起码我们要去了解一下。这本书正是了解和理解元宇宙的不二选择。
—— 王富强互动吧创始人
元宇宙是个新概念,我的理解是虚拟世界、是数字世界、是游戏世界,是VR、AR和MR。真的是什么请看这第一套专著。
—— 王璞北大纵横创始人、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名誉会长
IT、互联网、AI、云计算、区块链等每一次产业的大发展,背后离不开创业者和我们投资界的相互成就,已然开启的元宇宙世界,将会是更为宏大的产业浪潮,也许将会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这套新书,是帮助大家走进元宇宙数字世界的好帮手。
—— 王少杰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会长
互联网世界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创造消费。元宇宙又将是一个新的未来型消费幻想,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就会有投资。至于未来会是什么,回答就是可以把未知的未来,拿到今天来消费。
—— 王世渝数字辉煌科技创始合伙人、富国富民资本创始合伙人
纯数字形态产品的创造、交换、消费已经在当今时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元宇宙”的提出就是为了揭示和描绘这一重要趋势。本书将带你系统了解和把握这个与你息息相关的新世界。
—— 王文京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
被虚拟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深深改造了的宇宙,是一个无边界的混沌元宇宙。在这里,一切是非善恶好坏不停地反转,即生即灭,能量起伏呈现巨大的不确定性或无穷性。个人或组织,唯有一切从零出发,敬畏无穷性,不断打破边界,聚集宇宙能量不断创造精美绝活,以拓展人类和宇宙巨大无穷性的福祉。
—— 王育琨伟事达私董会教练与管理哲学家
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是建立数字分身。《头号玩家》所想象的世界,是具象的数字分身所组成的虚拟空间,也是本书“元宇宙”概念的形象呈现。可以从三个层面前瞻充满想象力的元宇宙:在技术层面,它可能是将一系列的新科技和黑科技,比如5G、区块链、沉浸式VR/AR、数字加密货币等,有机组织的场域;在社群与经济的层面,它促生年轻世代的虚拟社群,将体验经济和注意力经济推向极致;前瞻人与人工智能博弈,它又似乎能扮演衔接基因进化文明与数字知识文明的连接器。本书虽有一种杂糅玄学的味道,但作为对“人+机器”的未来的一种思考,的确脑洞大开。
—— 吴晨《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
几位作者洞察到了数字世界的最新发展方向,送给了我们一盏明灯,指引我们探索数字时代充满无限可能的全新未来。
—— 吴刚九鼎集团董事长
我们一部分人花在虚拟世界的时间已经多过花在现实世界的时间。未来,我们绝大部分人花在虚拟世界的时间很可能会多过花在现实世界的时间!这种革命性的变化,即元宇宙新时代。强烈推荐中国首套系统描述未来元宇宙世界的系列丛书,让我们一起预测未来并创造未来。
—— 吴家富沐盟科技集团董事长、中国通信学会创新驱动委员会资本组组长
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VR、5G等技术的发展,我们正身处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代,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关乎个人发展和民族复兴。“元宇宙”的提出,为我们创造了无数崭新的可能性,揭示了未来社会的生态图景。在这个大背景下,《元宇宙》和《元宇宙通证》惊艳诞生。我们相信,元宇宙将带来一场巨大变革,对全球经济秩序产生巨大影响,年轻人任重而道远,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
—— 吴晓青民建中央副主席、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宇”代表上下四方,“宙”代表古往今来,宇与宙合在一起,代表着无限的空间和时间,象征着无限种可能……“元宇宙”系列书告诉我们,宇宙还有另一种打开方式。元宇宙丰富了我们的想象空间,扩展了我们的认知模式,是人类技术与艺术、商业与社会的又一次大融合、大跨越。元宇宙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很难说清哪一个是虚拟的、哪一个是真实的世界……或许真实世界本来就是虚拟的,而虚拟世界却是真实的……
—— 徐浩然中国第一个首席品牌官、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
“元宇宙”将是未来虚拟世界中最具潜力的领域,技术成熟度的拐点似乎已经到来。数据、数字物品、数字化形态的内容以及IP都可以在元宇宙中通行。
—— 宣鸿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理事长
元宇宙源于尼尔·斯蒂芬森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在经历了从《黑客帝国》到《头号玩家》后,Metaverse已经从文学作品搬上了好莱坞影视巨作的荧幕,成为时空架构的重要元素之一,不断冲击着人类的眼球。目前,元宇宙渐具实现的技术基础,元宇宙平行世界或已并不遥远,通过“元宇宙”系列书我们或许可得以窥之。
—— 易鹏盘古智库理事长
无论在什么状况下,不管时空如何转变,加密艺术(即区块链艺术)、元宇宙等互联网文化形态都应连接现实和未来,拒绝固化和稳定,用超乎寻常的思想与方式,与星际空间密切沟通。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某一刻,数字世界的超能量会把现有的现实结构、观念一一撕裂,核变出前所未有的无限形态。这本书内容精彩,值得深入阅读。很好奇也很期待一个超越现实世界和物理形态的元宇宙所带来的未来……
—— 尤莉娅A.Yang乌克兰NFT加密艺术家
元宇宙将是我们在未来的主要社交、娱乐、工作、协同的“载体”或“基地”。元宇宙是“新物种”,更将是新物种的“母体”,有望在五年内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在区块链和NFT等技术与应用的助推下,未来我们都将在元宇宙这个全新的数字世界中,创造大量新型数字资产,进而重塑财富格局。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理解元宇宙,读一读“元宇宙”系列书,这对我们的未来将会至关重要。
—— 于佳宁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
一个由游戏与虚拟空间组成的庞大新世界正在崛起,这就是“元宇宙”。元宇宙具有巨大的潜力,也承载着伟大的变革使命。这套书对于驱动元宇宙发展的技术基础,元宇宙平台的运作要素,为了建立起健康而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所需要构建的元宇宙经济体系,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致敬创作本书的几位年轻布道者,引领大家一起去探索未来世界。
—— 曾良天使投资人、互联网创业家
互联网是在一个相对混乱过程中“诞生”的产物,开放的(主要是学术的)互联网与封闭的(主要是面向消费者的)服务还处在并行发展阶段,元宇宙时代的到来一定会成为推动宇宙科技和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今天,虽然我们对元宇宙如何为用户提供服务还尚不清楚,但是,我相信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我们一定可以突破人类认识上的困难,本书会成为我们认知世界的好帮手。
—— 张进隆英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商域国际集团董事长
如同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生于有的现实,有的现实生于虚无的元宇宙世界,元宇宙未来虚拟世界的发展将决定现实世界万物的发展,想要知道未来的现实世界是什么样的,就得深刻去理解未来的元宇宙世界是什么样的。
—— 张瑞海百悟科技董事长
元世界是一种全新的建设起点,它涵盖了技术、金融、社会学、法学等多个领域。每一种文明都会发展到一个特定阶段,都会进入一种新的哲学范畴,即人可能会变成神。相较于古人而言,在当今信息量爆炸的网络时代,我们几乎做到了信息的穷尽。全知全能之后,人产生了基于神的使命感。在本书里,你可能会发现如同宇宙大爆炸一样震撼的视角,生命在哪里诞生,生态在何时繁荣,在无限的前提下,混沌和秩序是如何产生,碳基和硅基是如何交接。而最终,存在和意义的命题,可能会随着人们创造宇宙的能力而找到答案。
—— 张晏佳工信部互联网+产业融合工作组秘书长、晏瓴资本董事长
在元宇宙时代,事业的版图取决于我们能在多大范围把不同的要素整合在一起,元宇宙提供了无尽的时空,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张宗真全国政协委员、永同昌集团董事局主席
现在“元宇宙”的概念越来越热,给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由于基础建设,各种各样的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再加上更年轻一代对多维世界追求的好奇心,在未来会出现一些人们能够沉浸其中的应用,甚至生活。它会把身份、社交关系、丛林法则,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一套经济系统整合起来,为大家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我小时候看的科幻电影,绝大多数都已经成为现实。现在我们看的科幻电影,如《头号玩家》,在将来也一定会变成现实。
—— 章苏阳火山石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
数字城市的本质是构建城市的数字孪生,其核心是通过数据的生产、采集、运营和赋能,打通数字空间和物理世界,形成数字孪生闭环。而数字城市的升级会不会将是城市化元宇宙?人们创造、生活、娱乐乃至工作的时间将越来越多地花在“元宇宙”中,相信这将带来一次全球范围内经济形态、文化范式等全方位的变革浪潮。正逢建党百年伟大的“觉醒时代”,“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相信你们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一群浪漫的理想主义者!
—— 周鸿祎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当前,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等场景,正在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为所有领域赋能、为所有个体赋智、为所有主体赋速。“元宇宙”剑指互联网的“终极形态”,是数字化未来的一个更具象化的综合体,是数字经济创新和产业链拓展的新疆域,随着AR、VR、5G、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度提升和沉浸感、参与度、永续性的实现,“元宇宙”有望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在数字化的世界中去重构现实中的社交、生活乃至经济与社会系统。
—— 朱玉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
注释:
[1] 因本书定位篇幅所限,仅列出部分推荐人,完整推荐人名单和推荐语请参见本套丛书之《元宇宙》。
序一“元宇宙”和“后人类社会”
一
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出版,好评如潮。《雪崩》描述的是脱胎于现实世界的一代互联网人对两个平行世界的感知和认识。但是,不论是作者,还是书评者,都没有预见到在30年之后,此书提出的“元宇宙”(Metaverse)概念形成了一场冲击波。[1]
其标志性事件就是2021年3月10日,沙盒游戏平台Roblox作为第一个将“元宇宙”概念写进招股书的公司,成功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突破400亿美元,引爆了科技和资本圈。这之后,关于“元宇宙”的概念与文章迅速充斥各类媒体,引发思想界、科技界、资本界、企业界和文化界,甚至政府部门的关注,形成了“元宇宙”现象。
如何解读这样的现象,解释“元宇宙”的定义?关于“元宇宙”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是映射现实世界的在线虚拟世界,是越来越真实的数字虚拟世界。比较而言,“维基百科”对“元宇宙”的描述更符合“元宇宙”的新特征:通过虚拟增强的物理现实,呈现收敛性和物理持久性特征的,基于未来互联网的,具有连接感知和共享特征的3D虚拟空间。
也就是说,2021年语境下的“元宇宙”的内涵已经超越了1992年《雪崩》中所提到的“元宇宙”:吸纳了信息革命(5G/6G)、互联网革命(Web 3.0)、人工智能革命,以及VR、AR、MR,特别是游戏引擎在内的虚拟现实技术革命的成果,向人类展现出构建与传统物理世界平行的全息数字世界的可能性;引发了信息科学、量子科学、数学和生命科学的互动,改变了科学范式;推动了传统的哲学、社会学,甚至人文科学体系的突破;囊括了所有的数字技术,包括区块链技术成就;丰富了数字经济转型模式,融合DeFi、IPFS、NFT等数字金融成果。
如今,“虚拟世界联结而成的元宇宙”,已经被投资界认为是宏大且前景广阔的投资主题,成了数字经济创新和产业链的新疆域。不仅如此,“元宇宙”为人类社会实现最终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路径,并与“后人类社会”发生全方位的交集,展现了一个可以与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宇航时代具有同样历史意义的新时代。
二
人类的文明史有多久,人类探讨“宇宙”的历史就有多久。公元前450年,古希腊哲人留基伯(Leucippus,约前500年—前440年),从米利都前往一个叫阿夫季拉的地方,撰写了一本著作《宇宙学》( The Great Cosmology)。之后,他的弟子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前460年—前370年)又写了《宇宙小系统》( Little Cosmology)一书。正是他们师生二人,构建了古典原子论和宇宙学的基础。
当人类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人文思想、技术工具、经济模式和“宇宙”认知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被赋予特定理念的“宇宙”就成了“元宇宙”。在这样的意义上,“元宇宙”经历了三个基本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以文学、艺术、宗教为载体的古典形态的“元宇宙”。在这个历史阶段,西方世界的《圣经》、但丁的《神曲》,甚至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巴赫的宗教音乐,都属于“元宇宙”。其中,但丁的《神曲》包含了对人类历经坎坷的“灵魂寓所”——一个闭环式的至善宇宙的想象。在中国,《易经》《河洛图》《西游记》则是具有东方特色的“元宇宙”代表。
第二阶段:以科幻和电子游戏形态为载体的新古典“元宇宙”。其中,最经典的作品是200年前雪莱夫人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和J.K.罗琳的《哈利·波特》(Harry Potter)。1996年,通过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构建的Cybertown,是新古典“元宇宙”重要的里程碑。最有代表性和震撼性的莫过于1999年全球上映的影片《黑客帝国》( The Matrix),一个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可能被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所控制。
第三阶段:以“非中心化”游戏为载体的高度智能化形态的“元宇宙”。2003年,美国互联网公司Linden Lab推出基于Open3D的“第二人生”( Second Life),是标志性事件。之后,2006年Roblox公司发布同时兼容了虚拟世界、休闲游戏和用户自建内容的游戏 Roblox;2009年瑞典Mojang Studios开发《我的世界》( Minecraft)这款游戏;2019年Facebook公司宣布Facebook Horizon成为社交VR世界;2020年借以太坊为平台,支持用户拥有和运营虚拟资产的Decentraland,都构成了“元宇宙”第三历史阶段的主要的历史节点。
“元宇宙”源于游戏,超越游戏,正在进入第三阶段的中后期:一方面,游戏为主体的“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和框架趋于成熟;另一方面,游戏与现实边界开始走向消融,创建者仅仅是最早的玩家,而不是所有者,规则由社区群众自主决定。
Roblox的CEO David Baszucki提出了“元宇宙”的八个基本特征:身份(Identity)、朋友(Friends)、沉浸感(Immersive)、低延迟(Low Friction)、多元化(Variety)、随地(Anywhere)、经济系统(Economy)和文明(Civility)。基于Baszucki的标准,“元宇宙”=创造+娱乐+展示+社交+交易,人们在“元宇宙”中可以实现深度体验。
“元宇宙”正在形成其特定的构造。Beamable公司创始人Jon Radof也提出“元宇宙”构造的七个层面:体验(Experience)、发现(Discovery)、创作者经济(Creator Economy)、空间计算(Spatial Computing)、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人机交互(Human Interface)、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2020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以下典型事件触发了人们对“元宇宙”的期待。其一,虚拟演唱会:美国著名流行歌手Travis Scott在游戏《堡垒之夜》(Fortnite)中举办了一场虚拟演唱会,全球1230万游戏玩家成为虚拟演唱会观众。其二,虚拟教育:家长们在沙盘游戏《我的世界》和 Roblox上为孩子们举办生日派对。其三,虚拟金融:CNBC报道“元宇宙”的地产浪潮,投资“元宇宙”资产基金的设立,全方位虚拟化“元宇宙”资产和财富模式正在形成。其四,学术活动虚拟化:全球顶级AI学术会议ACAI在《动物森友会》( Animal Crossing Society)上举行研讨会。其五,虚拟创作:Roblox影响了整个游戏生态,吸引的月活跃玩家超1亿人,创造了超过1 800万个游戏体验。
如此下去,人们很快可以随时随地切换身份,穿梭于真实和虚拟世界,任意进入一个虚拟空间和时间节点所构成的“元宇宙”,在其中学习、工作、交友、购物、旅游。对于这样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社会生态,人们目前的想象力显然是不够的。
三
2021年可以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呈现着超出想象的爆发力,其背后是相关“元宇宙”要素的“群聚效应”(critical mass),近似1995年互联网所经历的“群聚效应”。
要真正理解“元宇宙”,必须引入技术视角。在技术视角下,技术意义的“元宇宙”包括内容系统、区块链系统、显示系统、操作系统,最终展现为超越屏幕限制的3D界面,所代表的是继PC时代、移动时代之后的全息平台时代。
支持“元宇宙”的技术集群包括五个板块:其一,网络和算力技术——包括空间定位算法、虚拟场景拟合、实时网络传输、GPU服务器、边缘计算,降低成本和网络拥堵;其二,人工智能;其三,电子游戏技术——例如,支持游戏的程序代码和资源(图像、声音、动画)的游戏引擎;其四,显示技术——VR、AR、ER、MR,特别是XR,持续迭代升级,虚拟沉浸现实体验阶梯,不断深化的感知交互;其五,区块链技术——通过智能合约,去中心化的清结算平台和价值传递机制,保障价值归属与流转,实现经济系统运行的稳定、高效、透明和确定性。“元宇宙”是以“硬技术”为坚实基础的,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集成电路、通信组件、新型显示系统、混合现实设备、精密自由曲面光学系统、高像素高清晰摄像头。2021年,虚拟现实穿戴设备制造商Oculus的最新VR产品销量持续超预期,再次点燃了市场对于虚拟现实的想象。“元宇宙”形成的产业链将包括微纳加工,高端制造,高精度地图,光学制造(例如衍射波导镜片、微显示和芯片制造),以及相关的软件产业。最终,“元宇宙”的运行需要物理形态的能源。
四
“元宇宙”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具象的“元宇宙”是以抽象的“元宇宙”为基础的。
抽象的“元宇宙”首先是数学意义的“元宇宙”。抽象代数很可能是研究“元宇宙”的数学工具。因为抽象代数基于“群、环、域”的概念,通过研究确定一个对象集合的性质以理解与解决另一个对象集合中的复杂关系问题,寻找可能存在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集合元素对应变换的等价性,符合“第一群同构定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存在对称和映射关系。如果R是现实世界的客体元素集合,R'是虚拟世界或元宇宙中的虚拟元素集合,进而R'是对现实世界R的缩小或压缩,即虚拟世界R'<现实世界R。所谓的“元宇宙”则是现实世界R与虚拟世界R'之和。
简言之,抽象代数所建立的同态映射与同构模型,有助于理解“元宇宙”。
此外,还有一个被称为“自然转型”(natural transformation)的理论,属于“范畴理论”(category theory)分支,描述两个数学结构如何存在映射关系,也有助于从抽象数学层次理解“元宇宙”形成的深刻原理。
量子力学也有助于对“元宇宙”的抽象性理解。在可以观测的宇宙,其大部分的组成来自占26.8%的暗物质和占68.3%的暗能量。不仅如此,物质99%的空间都是空的。唯有量子、粒子作为一个零维的点,可以穿过坚不可摧的墙,同时存在于两个地方。当环境发生变化时,量子可以改变自身的状态。可见,量子力学与全息宇宙的理论存在极大的重合性。
整个宇宙可以被看作一个二维的结构,加上人类信息,构成三维世界模式。在新的模式中,所有存在的事物都可以编码成量化的意识。或者说,人们的记忆主要依靠的是不同的意识时刻编码形成的信息。
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罗伯特·兰扎(Robert Lanza)教授指出:人们的意识创造了宇宙,而不是宇宙创造了人们的意识,时空是“意识工具”。没有意识,所有的物质都会处在一个不确定的状态下。不仅如此,时间不是真的存在,空间也只是人们感知事物的一个概念。任何关于时间和连续性的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错觉。
经过量子力学所诠释的“元宇宙”,就是那些可以完美描述我们所有经历的一个又一个意识的“信息块”。在这样的意义上,“元宇宙”是全息的。
五
面对正在形成,甚至很快进入“大爆炸”阶段的“元宇宙”,不得不回答“元宇宙”的主体是什么,即“元宇宙”的原住民是谁。
在“元宇宙”的早期,真实世界中的人们通过数字映射的方式获得虚拟身份,通过数字化,实现对传统人的生理存在、文化存在、心理和精神存在的虚拟化配置,进而成为“元宇宙”的第一代虚拟原住民。这些原住民具备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双重身份,拥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可以在“元宇宙”中互动和交流。若干年前上映的科幻电影《银翼杀手2049》展现了未来社会的“人类”构成:生物人、电子人、数字人、虚拟人、信息人,以及他们繁衍的拥有不同的性格、技能、知识、经验等天赋的后代。
可以肯定,未来的“元宇宙”居民势必多元化,只会比《银翼杀手2049》中的社会更为复杂,每个个体都不会只具有单一身份,而是具有复杂身份,生命也是从有限生命到无限生命。
如果说“元宇宙”的本质是“信息块”,那么,“信息视角下的生命”是什么?作为信息人、数字人、虚拟人,完全可以想象一个由信息构成的网络。
“元宇宙”的主体,生物人、电子人、数字人、虚拟人、信息人,最终都演变为有机体和无机体,人工智能和生物基因技术的结合,形成所谓的“后人类”。其实,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后人类”问题已经引发一些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美国后现代主义学者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发表《赛博格宣言: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A Manifesto for Cyborgs: Science , Technology,and Socialist Feminism in the 1980s)一文,将后人类命名为“赛博格”,他们在未来世界将行走于生物体和机器之中,是虚拟和现实之间的新形态人类。
美国的未来学家雷·库茨魏尔(Ray Kurzweil)于1986年出版的《智能机器人的时代》( The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一书中,将人类社会的进化概念分成了六个纪元:第一纪元,物理和化学;第二纪元,生物与DNA;第三纪元,大脑;第四纪元,技术;第五纪元,智慧和技术的结合;第六纪元,宇宙的觉醒。在这个阶段,传统人类成为非生物人类,也就是半个机器人,升级成人类3.0版本,宇宙面临奇点的最终命运。
美国社会学家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他的著作《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 Our Posthuman Future: Consequences of the Biotechnology Revolution)中指出: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最大危险在于它有可能修改乃至改变人类的本性,“人性终将被生物技术掏空,从而把我们引入后人类的历史时代”。
现在,现实人类和他们创造的虚拟人,正在形成新的社会关系与情感连接,成为开拓“元宇宙”边界的先驱者,并在虚拟新大陆上构建“后人类社会”。
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左右出生的“Y”世代人群,对即时通信、网游、云计算具有天然的接受能力,更在意生活体验,是同时生活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第一代,带动了“YOLO(You Only Live Once)文化”的兴起。但是,2010年之后出生的新一代,则是人类历史上与生俱来与尖端科技互动,并将科学技术进步完全融入自己生活的第一代人,也将是“元宇宙”完全意义的“原住民”,已经开始参与“元宇宙”的构建,推动“元宇宙”向更高阶的维度发展。
也可以将“后人类社会”形成过程想象为生命形态从所谓的“碳基生命”向“硅基生命”过渡的过程。其间自始至终会存在两种演变:一种演变是生物学的、信息论的、技术的演变;另一种演变则是伦理、文化和社会层面的。这两种演变都同时充满期望和难以预期风险的前景。有一种说法:在未来,90%以上的人类活动,如科研、艺术、教学、开发、设计,都会在元宇宙中进行[2]。所以,如何评估“元宇宙”模式的风险,需要尽早提上日程。
六
“元宇宙”时代的到来,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因此,有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考量:
第一,如何确定“元宇宙”价值取向、制度选择和秩序。在现实世界,当下的人类具有完全不同的甚至对立的价值取向,还有不同信仰,特别是宗教信仰。所以,“元宇宙”需要面对这些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如何避免简单复制现实世界的价值观?如何实现“元宇宙”的“制度”设计?在“制度”设计中要不要坚持自由、主权、正义、平等之类的原则?怎样确定“元宇宙”的秩序和运行规则?何以制定“元宇宙”宪章?简言之,如何确定支持“元宇宙”文明框架的体系?
第二,如何制定“元宇宙”内在的经济规则。在“元宇宙”中,不存在人类经历的农耕社会和工业社会,也不存在现实世界的传统产业结构。在“元宇宙”中,“观念经济”将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形态,金融货币的天然形式不可能再是贵金属,而是虚拟的社会货币。现在,处于早期阶段的“元宇宙”经济体系,可以移植和试验所有数字经济创新成果,包括各类数字货币,试验合作经济、共享经济和普惠金融,消除在现实世界难以改变的“贫富差距”。
第三,怎样避免“元宇宙”内在垄断。“元宇宙”具有避免被少数力量垄断的基因。Roblox的联合创始人Neil Rimer提出:Metaverse的能量将来自用户,而不是公司。任何单独一家公司是不可能建立“元宇宙”的,而是要依靠来自各方的集合力量。Epic公司CEO蒂姆·斯威尼(Tim Sweeney)也强调:“元宇宙”另一个关键要素在于,它并非出自哪一家行业巨头之手,而是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共同创作的结晶。每个人都通过内容创作、编程和游戏设计为“元宇宙”做出自己的贡献,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为“元宇宙”增加价值。2020年,国内流行过一种“全真互联网”的概念。这样的概念忽视了互联网与区块链结合的趋势,以及Web 3.0的非中心化的特征。“全真互联网”让人们想到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所描写的江湖世界中的那个“全真派”。
第四,如何预防“元宇宙”的霸权主义和“元宇宙”之间的冲突。在未来,“元宇宙”并不是“一个”宇宙,新的“元宇宙”会不断涌现,形成多元化的“元宇宙”体系,如同“太阳系”和“银河系”。不仅如此,“元宇宙”是开放的,任何一个“元宇宙”的居民都可以同时生活在不同的“元宇宙”中。“元宇宙”也存在进化,在这样的场景下,需要建立“元宇宙”之间和谐共存的规则,消除人类曾经构想的“星球大战”的任何可能性。
第五,如何维系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之间的正面互动关系。可以预见,因为“元宇宙”,人可以同时栖息在真实与虚拟世界中,导致人的神经感知延伸,意识扩展。“元宇宙”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与现实世界互动,实现两个世界从理念、技术到文化层面的互补和平衡,形成新的文明生态。在“元宇宙”早期阶段,两个世界的互动关系还是通过现实人类不断改变存在身份,以及虚拟机和预言机作为技术性媒介实现的。如果人类和他们的虚拟生命在“元宇宙”的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中获得更多的幸福,将这样的感受和体验带回到现实世界,有利于现实世界向善改变,有助于深刻认知“人类共同体”理念。
第六,如何协调资本、政府和民众参与创建“元宇宙”。创建“元宇宙”,政府、资本和民众都有各自的功能。在早期,政府的作用相当重要。2021年5月18日,韩国宣布建立一个由当地公司组成的“元宇宙联盟”,其目标是建立统一的国家级VR和AR的增强现实平台,厘清虚拟环境的道德和法律规范,确保元宇宙“不是一个被单一大公司垄断的空间”,将虚拟服务作为一个新的公共品。韩国的“元宇宙联盟”构想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
对上述问题的考量,其实都没有彻底摆脱和超越作为当下“人类”的思考模式。如果是“元宇宙”的全新思考范式,就应该相信,“元宇宙”一旦形成,就会有自己的生命力,以及自我调整和演变的内在动力。
七
人类在关注和参与“元宇宙”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生命概念、时空概念、能量概念、族群概念、经济概念和价值观念都会被改变和颠覆,触及哲学,甚至伦理学。
因为“元宇宙”,导致人们重新思考基本的哲学概念:先验知识、存在和存在主义、经验主义、二元论、语言本质、超现实社会、单向度,进而影响对以下哲学家所提出的哲学思辨的认知。
第一,笛卡儿(René Descartes)的“二元论”。笛卡儿认为,心灵和身体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进而提出是否存在支配两者的普遍法则的问题。在“元宇宙”世界,心灵和身体发生重合,完全实现了“我思故我在”。只有在认识论(epistemology)的意义上,世界才是依赖主体的,或者说是主体建构了世界的性质。
第二,萨特(Jean-Paul Sartre)的“存在”与“虚无”的关系。萨特的代表作《存在与虚无》( L'être et le Néant),通过“存在与虚无”的二元性代替了“物与人”的二元性,进而提出人被虚无所包围,虚无即是人的真实存在,人终究被非存在所制约。所以,人就是虚无,并且是一切虚无之源。而“元宇宙”的本质,实现了存在和虚无的真实“关联”和“统一”。
第三,福柯(Michel Foucault)的“我应该是什么”。根据福柯的《词与物》( 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 arche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在18世纪末以前,并不存在人。“人”是新近的产物,是现代认识型的产物。因此,在《词与物》一书的最后一页写道:“人将被抹去,如同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于是,“人之死”(death of men)就不可避免。福柯的后现代理论对现代体制的质疑,为虚拟空间和“元宇宙”造就替代传统人类的“新人类”提供了合法性缘由。
第四,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语言就是世界”。海德格尔认为,语言并不是一个表达世界观的工具,语言本身就是世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理念则是:语言就是游戏,也是一种生活形式。“元宇宙”的语言系统不同于传统人类自然语言,而是计算机程序语言,以及代码转化的文本、声音、图像、视频,以及其他符号形式,进而构成新的文明规则。所以,其中的活动与游戏,以及语言游戏之间并没有清晰的边界。如果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看到“元宇宙”的语言深层结构,他们会重新定义语言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
第五,博德里亚尔(Jean Baudrillard)的“大众化的虚无世界”。博德里亚尔在他的《在沉默的大多数的阴影下》( à l'ombre des majorités silencieuses)中,表现出对当代社会的敏锐观察:旧的阶级结构瓦解,传统社会秩序的所有支点都不可避免地“中性化”,进入了所谓的大众化的虚无世界,或者虚无状态,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已经消失。不得不承认,“元宇宙”就是现代社会走向虚无趋势的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显现。
结束本文的时候,要对中国历史上的哲人充满崇敬之心。南宋哲学家陆九渊(1139—1193年)在延续自战国时代关于“宇宙”的诠释,即“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确认了“心学”的内核。之后的明朝哲学家王阳明(1472—1529年)将“心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当今,要认知“元宇宙”的真谛,需要参透陆九渊和王阳明深邃的思想。
朱嘉明 著名经济学家珠海市横琴新区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2021年6月12日
注释:
[1] 《雪崩》相关译文:“名片背面是一堆杂乱的联络方式:电话号码、全球语音电话定位码、邮政信箱号码、六个电子通信网络上的网址,还有一个‘元宇宙’中的地址。”在《雪崩》的中文译本(郭泽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中,“Metaverse”被翻译为“超元域”。
[2] 参见吴啸《“元宇宙”——21世纪的出埃及记》。
序二元宇宙:新一代无限网络
什么是“元宇宙”?
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解释什么是元宇宙,也可以有多个角度、多个层次。
而我,更愿意从“人”的角度来解释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是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最高形态。互联网让人有了线上“化身”,于是,有人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元宇宙让人有了数字世界的“分身”:一个虚拟数字人的你,既与现实世界的你是数字孪生的一对,又是原生于数字世界的另一个你,可能比现实世界的你要更丰富多彩、生动灵现、角色多元。元宇宙也是人的社会、人的世界。只不过,它是人的虚拟社会、人的数字世界。
因此,元宇宙本质上也会像过去几千年的现实社会一样,人类总是在致力于使其繁衍生息、绵绵不绝。越深入了解元宇宙,越觉得它像极了哲学家、宗教学者詹姆斯·卡斯(James P.Carse)描绘的“无限的游戏”。在无限的游戏里,没有时间、空间,没有结束、终局;只有贡献者,没有输者赢家;所有参与者都在设法让游戏能够无限持续下去。正如他在《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一书中所说“无限游戏的参与者在所有故事中都不是严肃的演员,而是愉悦的诗人。这一故事永远在继续,没有尽头”。很难设想元宇宙会类似竞技运动或者博彩游戏。你的数字“化身”,生命周期可以是无限的,尤其是在AI的帮助下,甚至可以让你在身后活出更大的精彩。
复杂系统科学发源地圣塔菲研究所的前所长、物理学家杰弗里·韦斯特(Geofrey West)在其《规模: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一书中,探讨了生物、企业、城市的成长与消亡的周期问题。城市的兴衰跨越数百年,而企业的兴衰平均只有数十年。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寿命能够超越一座城市。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封闭系统,以市场竞争为手段,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总是遵循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规模永远是企业不可逾越的“边界”;而城市则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呈现出生态体系的特征。城市的人口数量每增加1倍,公共配套设施只需要增加0.85倍,而知识传播、工作岗位和创新能力,都会因为人群的集聚而成倍增长。城市遵循的是规模成本递减、规模收益递增的规律。
元宇宙就是这样一个规模成本递减、规模收益递增的生态系统,因此能生生不息、延绵不绝。
这样一个“无限游戏”的元宇宙,它的治理结构是分布式、去中心、自组织的。加入元宇宙是无须许可的,沉浸在元宇宙中是自由自在的。元宇宙制定规则依靠的是共识,遵守规则依靠的是自治。
这样一个“无限游戏”的元宇宙,它的经济模式是“利益相关者制度”。价值共创者就是利益共享者,没有股东、高管、员工之分。所有参与者“共建、共创、共治、共享”。
这样一个“无限游戏”的元宇宙,它的商业模型是创作者驱动。互联网是消费者驱动,用户数是互联网估值的核心指标。区块链是技术开发者驱动,开发者社区的建立是区块链成功的标志。元宇宙是内容创作者驱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内容是元宇宙“无限游戏”的关键。
元宇宙不是下一代互联网,而是下一代网络。CT技术构成了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构成了信息网络;而人类社会迈入数字化时代,AI、云计算、区块链等构成了数字网络。元宇宙是新一代的网络:数字网络。
这几位作者朋友,思维敏捷、唯实唯新!当他们告诉我,他们合作写了一本关于元宇宙的著作时,我着实惊讶于他们的眼疾手快!细读书稿,获益良多!于是本着写一个读书笔记的初衷,欣然应允为本书作序,祝《元宇宙》一纸风行,洛阳纸贵!
肖风 万向区块链公司董事长2021年7月28日
序三元宇宙,人类的初心
几位年轻人聚在一起,写了一本通俗读本,把刚刚火起来的新词“元宇宙”条分缕析,再层层架构,形成一门学问。对传统学者而言,以一个月的高谈阔论成书过于草率鲁莽。不过,对于站在数字世界边缘的新生代们,这已经是姗姗来迟了。我熟悉这几位年轻人,他们都是驰骋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三个领域的资深玩家,是充满激情的布道者。“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翻阅全书,多有饶舌烧脑处,跌跌撞撞,却又藕断丝连,具有逻辑张力。从游戏引爆“元宇宙”开始,展开了一个以网络、数字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虚拟世界。从比特币到NFT,将混沌初开的幻象彼岸过滤成万千独一无二的可交易产品和场景。在书中,传统的价值体系被无情抛弃,习惯的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规则逐一失灵。归根结底一句话,新生代的共识才能创造“元宇宙”的价值。
庞杂的架构、突兀的词语、松散的逻辑、急促的分析,这本书看上去似乎不那么成熟,作者没有提供任何解决方案,但给了读者无限的解读空间和自由的想象空间。有趣的是,几位作者仍然站在传统的大陆上向未来的新世界努力投射智慧光芒,各种假设、各种预期、各种指标,甚至各种“基础设施”建议。不过,“元宇宙”已经使人类切断了基因脐带的全新结构,在无限的“0”与“1”的组合中衍生自己的命运了。
过去100年里,人类基本解决了衣食住行这些现实世界的种种困扰。
过去30年里,人类创造了可以承载精神寄托的网络平台和数据工具。
现实世界中我们无法企及的幻想和难以排解的焦虑,可以在平行的精神“元宇宙”中解放了,何其快哉也!
我们在“元宇宙”里肆意放纵的意志和天马行空的臆想终于得到释放,而且,还可以下凡到现实世界里小试锋芒,更是痛快淋漓!
人类归根结底是精神生物,几千年的产业文明积累让我们享受物质化生存,而几十年的互联网和数字革命则让我们回归精神社会。
“元宇宙”——才是人类初心。
7月15日,在北京瑞吉酒店的盖亚星球大会讲演上,我对约300名被称为Z世代人类的年轻大学生讲道,“元宇宙”不是一个,而是无数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元宇宙”,每个人还可以有许多个同时叠加的“元宇宙”。你们这一代远比我们这些还在现实世界中挣扎的传统一代更加快乐和有创造力。
“元宇宙”不同于哲学家的冥想空间,这是一个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大千世界,我们可以设计、编辑、运行、体验和把握的超现实世界,而且可以关联、干预、创造和操控我们生存的现实世界。
理解了“元宇宙”,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享受我们的现实世界。
推荐大家读一读这套书,一起开启未来的智识历程。
王巍 金融博物馆理事长2021年7月19日
前言元宇宙通证,通向未来的护照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半导体、无线电、计算机、互联网、AR/VR/M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云计算、大数据、AI(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量子计算等一切辉煌的过往及未来,都是为元宇宙而准备的。
今后,除了身份证和护照,每个人都将有一个元宇宙的通证!一证通行人类数字文明浸润下的虚实共生的元宇宙世界。
数字文明的特征是所有生产行为由算力交付、所有分配机制由智能合约履行,人只需要创造并获取快乐,庄子“逍遥游”和柏拉图“理想国”的夙愿终将实现。
2021年3月,Roblox上市后意外走红,让元宇宙第一次破了圈。有人说,元宇宙就是游戏。这句话正确的前提是:一切都是游戏。有人说,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这实在委屈了它,它分明是下一代人类社会。
像宇宙一样,元宇宙没有目的;像互联网一样,元宇宙没有中心,也没有所有者。元宇宙由无数个小元宇宙、子元宇宙构成,每个人可以共用一套身份系统及其对应的若干NFT(非同质化代币)数字资产。
这个虚实共生的永续世界,也是人类下一代伟大的劳动平台。建设元宇宙的过程,不仅是现实世界人、财产、社交关系和行为等一切事务的数字化映射过程,更是人类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一系列重大学科重构的过程。
我们进入元宇宙的虚拟世界,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不存在和不够美好的东西。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次次虚构出更美好世界的历史,虚构是智人的核心竞争力,虽然我们很可能是最后几代智人,即将交棒给迭代的后人类、超人类。
我们夜以继日赶著的这本书,一定“免费赠送”了不少遗憾和错漏,就像建设中的元宇宙一样。但我们的初心是希望它能够成为您通往元宇宙光明未来的护照!
每位读者,扫描书后的二维码,可以加入我们这套元宇宙系列图书的书友社群,持有我们的“通证”将可以享有社群后续一系列的升级“智能合约”,这是元宇宙“创世者”的家园。
第一篇众说纷纭
马斯克说
最好的学习方式
就是自己找书看 然后找一帮厉害的人聊天
一、元宇宙灵魂七问
1.物理世界的你真的比元宇宙虚拟世界的你更真实吗?
我们在现实世界里往往戴着形形色色的面具,因为政治、宗教、组织、血缘、种族、职业、岗位、利益等各种原因,时间一久,面具和面孔的界面可能就变得模糊了。
而元宇宙世界中的你,不再受物理世界的约束,可以根据本性放飞真实的自我。人们将逐步把大多数工作和生活的时间都花在元宇宙的数字世界里。
究竟哪个你更真实,看心在哪里就知道了。
2.元宇宙会成为人类的“精神鸦片馆”吗?
元宇宙的沉浸感、幸福感日趋完美,如果人人沉迷其中像吸食鸦片一样,物理世界还会更美好吗?是否会进入“现实越差,虚拟越好”的恶性循环轨道?
3.真正去中心化的元宇宙一定会更美好吗?
中心化在元宇宙里必然会消亡吗?没有中心化的元宇宙一定会更好吗?在元宇宙的终极阶段到来前,这只会是理想主义者的幻想。
随着历史的演进,人们也许都会接受一种更有公信力的虚拟货币,就像大部分国家逐渐接受美元一样;财产在元宇宙里穿越国界以NFT的方式自由流转,比在欧盟的成员国之间流转更自由方便。但这一切的发生并不意味着国家的消亡。
欧盟成员国将自己的铸币权和国防权都交给欧盟后,国家仍然没有消亡。未来,税收会以智能合约的形式长期存在。
去中心化这个话题是分层、分维度的,底层系统的去中心化不代表上层不会有各种中心化的组织。正如宇宙本身是去中心化的,但里面仍然有各种中心化的星系。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一定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组织共同组成,物种单一就不叫生态系统了。在元宇宙里,去中心化的组织会逐渐成为一种主流,但不会是全部。
未来的元宇宙,国家的形态和资源分配方式会跟现在有很大的差异,但国家仍会存在相当长的时间。
当元宇宙进化到终极阶段,成为一个万能的AI系统时,整个元宇宙就是一个我们向往的社会,一切按需分配,那时候国家也许就可以退出人类的历史舞台了。
4.元宇宙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人们很快会知道,元宇宙不只是游戏,也不只是数字虚拟世界,元宇宙未来将是虚实共生共融的庞大世界!其中的数字虚拟世界会远远大于物理世界。
在虚实共生的大概念之下,宇宙应该也只是元宇宙的物理部分,甚至平行宇宙也只是元宇宙的一部分。那元宇宙之外又是什么呢?元宇宙的边界在哪里呢?
为了不导致混淆,以后我们聊天时可能首先得界定自己说的是元宇宙的物理世界,还是元宇宙的数字虚拟世界。
如果按上面的定义,那就只有一个元宇宙,不存在多个元宇宙。元宇宙内的那些可以叫子元宇宙、分叉元宇宙、小元宇宙、品牌元宇宙、××元宇宙……
5.在元宇宙里如何解决社交效率和阶层固化的矛盾?
在现实社会中,鄙视链既是社交效率高的结果,也是阶层固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在一个微信群里,一旦群成员知道了所有人的身份信息,找人的效率虽然提高了,但阶层将慢慢固化,跨阶层的社交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元宇宙将建立怎样的共识机制,既能够大幅提高社交效率,同时又能避免因此引发的阶层固化?
6.元宇宙里DAO社区的民主边界是什么?
在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里,社区成员的个体民主权利与社区整体利益最佳的边界在哪里?极端民主和极端集权之间是否会存在无数的边界?即去中心化的程度是否有若干梯度?
7.终极之问:大脑与元宇宙实时无线互联后,人、元宇宙与物理世界三者之间还有边界吗?
对人类而言,眼睛、耳朵、鼻子和身体感知的现实世界,在大脑那里不过只是一簇簇生物电信号而已。
如果脑机接口发展到可以无线、实时、长期与元宇宙连接,大脑电信号与元宇宙电信号之间能够无障碍交互时,以前所有通过人体器官感知的物理世界信息将可以由元宇宙直接生成,大脑将再也无法分辨出虚拟与真实。
每天迭代超强算力和算法的元宇宙AI云,在海量数据每分每秒的永续训练之下,其智能程度远超人脑已是不太遥远、毫无悬念的事情。人脑会被元宇宙AI接管并重塑吗?
这时的元宇宙,还是人类主导的元宇宙吗?人类是否只是元宇宙的一个计算单元?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区分还有意义吗?也许,人类会进化成基于元宇宙的超级物种,形成新的元宇宙主导与进化共识……
二、元宇宙无限游戏的无限正和机遇
首先,我们需要为游戏正名。在保守者看来,游戏是互联网时代的“数字毒品”,让年轻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在科技进步的推动者看来,游戏并非玩物丧志,而是改变世界的手段。游戏让我们用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平行宇宙,打开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空间。
或许游戏才应该是我们面对世界的默认态度。“游戏化”(Gamification)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商业管理与教育领域中。如何更好更快地推广一个新产品?通过游戏化的营销手段让用户更有参与感。如何让员工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中?通过游戏化的绩效设计让员工能更及时地看到反馈与奖励。如何让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儿童更好地学习?通过游戏化的课件寓教于乐,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正是游戏思维才带来颠覆式创新。科技领域的革命性创新往往发生在边缘,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惯性思维永远无法突破现有的框架,只有游戏思维的火花和灵感,才能够带来超越性的创新。
历史学家罗伯特·贝拉(Robert Bellah)说,没有人能够完全地生活在日常和现实之中,人总要用各种方式,哪怕是短暂地离开现实。无论是做梦、游戏、旅行、艺术、宗教,还是科学探索,都是为了能够脱离和超越现实,而达到一个彼岸的世界。
如果我们反观生物进化的历史会发现,游戏是动物界的奢侈品而非必需品,大多数低等动物不具备游戏能力,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才能表现出游戏行为。因为游戏需要超脱现实,低等动物会将100%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应付生存,饥而觅食,渴而求饮,危则避之,而无暇游戏。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才有可能暂时脱离生存现实的压力,在享受游戏时光中学习技能或交往沟通。游戏是自然和进化赋予我们的礼物。
文明起源于“玩兴的闪光”(A Flicker of Playfulness)。文明不是从人类制造工具开始的,而是从人类在工具上刻上没有实际用处的图案和符号开始的。文明的起源不是实用,而是对实用的超越。
所以,游戏永远是人性的一部分,是我们超越自然的本能,是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萧伯纳说:我们不是因为变老了才停止玩乐,而是因为停止玩乐才会变老。
纽约大学宗教历史系教授詹姆斯·卡斯(James Carse)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归结为两种类型: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有限游戏的目的在于赢得胜利,而无限游戏旨在让游戏永远进行下去;有限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游戏玩的是边界;有限游戏是零和游戏,而无限游戏是非零和游戏。
在经济学中,稀缺性是价值的基础,正是因为人们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才会产生价值。但如果大家都在有限的市场内竞争,最终就会发生“内卷”。而科技的进步可以突破“内卷”,不断扩大无限游戏。
举一个例子:一个路边的广告牌,打了一个广告就不能打另一个广告,所以它是一个零和性的有限资源。科技的进步却可以带来新的可能:如果把传统的广告牌换成液晶显示屏,就可以同时打多个广告,让多个商家同时受益。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所有人都想拥有现实中的土地,那么总有一天地球上的土地资源会被耗尽,这是一个有限的零和游戏。但如果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多地转移到线上,希望拥有互联网和元宇宙中的虚拟土地或资产,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虚拟世界中不断创造出新的价值空间,让有限游戏变为无限游戏。
经济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广义上的“虚拟”价值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人类经济行为曾经大多来自农业生产,继而来自工业生产、金融服务、信息技术产业……“实体”的比例越来越低,而“虚拟”的比例越来越高。当原有的市场饱和与经济活动发生“内卷”时,科技发展便会带来新的经济活动和价值。我们今天经济体量中大多数的经济行为,在100年前都不存在;今天我们从事最多的前10类工作中,大部分在100年前也不存在。科技的创新可以不断将零和游戏变为非零和游戏,将有限游戏变为无限游戏。当新的非零和游戏和无限游戏再次变为零和游戏和有限游戏时,便是下一次科技革命到来的时机。
所以,互联网和元宇宙的真正意义在于其能够突破原有的“内卷”,带来新的非零和游戏和无限游戏,创造可以不断延展的价值空间和美好的正和机遇。
三、国内外名家眼中的元宇宙
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科幻作家、《雪崩》作者
“只要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一个终端,就可以通过连接进入由计算机模拟的另一个三维现实,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中拥有自己的分身(Avatar)。在这个虚拟世界中,现实世界的所有事物都被数字化复制,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做任何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比如逛街、吃饭、发虚拟朋友圈。此外,人们还可以完成真实世界里不能实现的野心,比如瞬时移动。”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Faceboo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元宇宙是跨越许多公司甚至整个科技行业的愿景,你可以把它看作是移动互联网的继任者。元宇宙将带来巨大的机会,包括对于创作者和艺术家,对于想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工作和拥有住房的人,对于居住在教育和娱乐机会匮乏的地方的人,元宇宙里的应用可以是3D的,但也不一定是3D的。一个成为现实的元宇宙是仅次于‘瞬间转移’装置的次佳选择。
我希望在未来五年左右,让Face book公司成功转型为一家元宇宙公司。”
马修·鲍尔(Matthew Ball)风险投资家
“Metaverse应具有以下六个特征:永续性、实时性、无准入限制、经济功能、可连接性、可创造性。Metaverse不等同于‘虚拟空间’‘虚拟经济’,或仅仅是一种游戏抑或UGC(用户原创内容)平台。在元宇宙里将有一个始终在线的实时世界,有无限量的人们可以同时参与其中。它将有完整运行的经济、跨越实体和数字世界。”
朱嘉明经济学家、数字资产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
“‘元宇宙’为人类社会实现最终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路径,并与‘后人类社会’发生全方位的交集,展现了一个可以与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宇航时代具有同样历史意义的新时代。
当人类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人文思想、技术工具、经济模式和‘宇宙’认知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被赋予特定理念的‘宇宙’就成了‘元宇宙’。从这个意义来说,‘元宇宙’经历了三个基本历史阶段。
当今,要认知‘元宇宙’的真谛,需要参透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深邃思想。”
大卫·巴斯祖奇(David Baszucki)Roblox公司创始人
“元宇宙是科幻作家和未来主义者构想了超过30年的事情。现在,拥有强大算力的设备进一步普及,网络带宽进一步提升,实现元宇宙的时机已经趋于成熟。
元宇宙真正的创造者是所有人,它具备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等八个特点。”
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Google联合创始人
“元宇宙是未来几年一定会发生的事情,这本小说(《雪崩》)预见了即将发生的事情。”
蒂姆·斯威尼(Tim Sweeney)Epic首席执行官
“元宇宙作为一种未来媒介,能够成为比现存的任何封闭系统都更高效的引擎,推动经济效率提升。
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样。人们对元宇宙进行了很多虚构的描述,但这些描述只涉及元宇宙的某个方面,其中大部分描述甚至在社交网络还没有诞生之前就存在了,所以很多都只能算是即兴创作和猜测。
元宇宙和完全由一家公司管理的人工智能产品不同。比如,Facebook就是人工智能产品,Facebook所有的利润都来自广告。用户创建一个Facebook主页,Facebook可以通过你的主页广告赚取数百万美元,但你一分钱都拿不到。
(元宇宙中)最终我们将达到一种状态,那就是创作者获得的分成比例远远高于平台‘抽水’。而且非创作者获取的利润,必须通过竞争机制来分配,确保其成本和利润与他们所提供的服务相匹配。
元宇宙将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普遍和强大。如果一个公司控制了元宇宙,它将变得非常强大,成为地球上的神。”
马化腾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正在到来,移动互联网经历了十年发展,即将迎来下一波升级,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无论是从虚到实,还是由实入虚,都在致力于帮助用户实现更真实的体验。
未来,我们将在高工业化游戏、Metaverse等领域加大投入。”
黄仁勋英伟达创始人
“科幻小说中的元宇宙已经近了,我相信我们正处在元宇宙的风口浪尖上。
正如你们所知道的,元宇宙是一个连接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由多人共享的虚拟世界。它有真实的设计和经济环境,你有一个真实的头像,既可以是真人,也可以是一个角色。
我们将会看到这个在物理世界之上的叠加层。你可以看到这个虚拟世界就在眼前,光线充足,并且它就属于你。”
肖风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兼总经理
元宇宙不是下一代互联网,而是下一代网络——数字网络。元宇宙是人类社会数字文明形态的核心和基础,是利益相关者的经济体,主要是由创作者经济驱动的。“数字化迁徙的运动正在网络世界、虚拟空间里建立一个数字化新世界——元宇宙,这个新世界可能蕴藏着比物理世界更大的财富宝藏。互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都是人类驶向数字世界的帆船。随着物联网的兴起,物理地球上的每一件物体或者绝大部分物体,在元宇宙中也会有对应的身份。物理地球上面的商务活动、社交活动、政务活动在元宇宙中也有对应。我们一定要争做元宇宙的新移民,千万不要做物理世界的旧遗民。”
Netflix在2019年发布的股东信中表示
“我们更可能输给Fortnite而不是HBO。”这个流媒体平台领先者认为,以游戏为基础的社交平台所产生的媒体内容,将是一场针对传统视频的降维打击。
提拉克·曼达迪(Tilak Mandadi)迪士尼乐园体验和产品(DPEP)数字与全球首席执行官、执行副总裁
“现在,我们讲故事的方式正逐渐变得个性化和社会化,这是通过我们称为‘主题乐园元宇宙’的概念来实现的。一切都始于一个联网的乐园,游客可以使用联网设备,如可穿戴设备、电话和其他互动数字接入点,与周边物理环境进行互动。当乐园加上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时,就可以将物理环境与数字世界无缝结合,创造出特殊的新体验。
……在未来几年里,我们的游客将在乐园内外体验‘元宇宙’——从《星球大战:银河星际巡洋舰》开始,然后会有即将亮相的新项目。但是,即便乐园应用了这些新技术,游客也可能不易察觉到。我们让故事栩栩如生,而背后的技术通常是不可见的。”
乔·拉多夫(Jon Radoff)Beamable公司创始人
提出“元宇宙”价值链,包括人们寻求的体验和能够实现这种体验的科技。价值链包括七个层面:体验(Experience)、发现(Discovery)、创作者经济(Creator Economy)、空间计算(Spatial Computing)、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人机交互(Human Interface)、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蔡浩宇米哈游总裁
“希望未来10到30年内,能够做出像《黑客帝国》《头号玩家》等电影中那样的虚拟世界,并能够让全球十亿人生活在其中。”
吴显昆rct studio联合创始人(A轮完成千万美元级融资)
“吸引用户进入Metaverse的一个关键就在于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要有东西可以去消费,只有用户在这个世界中可持续停留才更具实质性意义。从另外一方面来讲,Metaverse的关键不在于用什么界面、搭建的模型是否足够真实,这些都只是一种创作手段。”
皮尔斯·基科斯(Piers Kicks)数字资产市场调研公司Delphi Digital合伙人
“一个持久的、活生生的数字世界,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存在感、社交呈现和共享的意识空间,以及参与具有深远社会影响的庞大虚拟经济的能力。”
王澍敏亦联资本管理合伙人
“元宇宙是物理世界在虚拟世界数据化的复刻和升级……如果进行硬性教育,受众始终很窄,收费也会更高,但在沙盒里做教育,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因为虚拟世界里很多东西跟现实世界是互通的,它的UGC模式能够让用户更好地去了解编程,用户群体也会自然地产生去做编程的倾向性,这是可持续的领域。”
马文彦前中投公司董事总经理、美国CloudTree Ven
上一篇:十部激爽的B级电影大推荐 重口味老司机们的最爱
下一篇:文明上网班会4篇
最近更新游戏资讯
- 秋瓷炫老公什么星座(秋瓷炫血型星座)
- 法国电影中的女性符号和觉醒
- 惊人的秘密:颜色政治背后的渗透与分化
- 让BB接受家庭伦理教育洗礼
- 语言礼仪十篇
- 美军欲打造AI战机部队 面临严重伦理问题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理论
- 豆瓣9.0分以上|50本好书推荐
- 达尔文的故事赏析八篇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四十)
- 东野圭吾本格推理极致之作《回廊亭杀人事件》开票5折抢
- 辩论赛包含哪些技巧?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徽州醉春丨水墨画里的徽州-婺源篁岭-江岭- 新安江- 西递- 呈坎丨六天五夜
- 心理治疗总论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 苏德超教授的新论文:道德绑架为何难以避免
- 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十篇
- 政务礼仪的作用(五篇)
- 韩素希出道最大尺度 泄朴海俊指导秘诀 咬牙拍完《夫妇》只有2感想
- 《封神三部曲》:为什么要重述这个神话?
- 输血和喝血真的能帮助女性和老人保持年轻吗?
- 集齐九部《星球大战》,教你如何把家庭伦理拍成太空歌剧
- 这十部顶级英美剧,是当之无愧的业界巅峰,每一部都值得通宵去看
- 邪王宠妻之金牌医妃
- 【博览】《科奖在线》:“破四唯、立新标”典型案例官宣,项目/人才/成果未来可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