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原型郑苹如:美人计诱杀特务,22岁牺牲,遗体下落不明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23
手机版

  屠夫“丁默邨”

  作为我们故事的男主人公“丁默邨”1901出生在湖南常德的一个裁缝店中,在五四运动席卷全国时,在省立2师附小读书的丁默邨也加入了当时的联合会积极参加革命运动,成功考上省立2师,而后在上海工作。

  在上海工作的丁默邨偶然结识了施存统,并经其介绍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后返回承德开展工作,在社会主义青年团中担任组长一职,于1922年出任书记。

  这本该是一名光明共产党人的一生,可随后的发展却出乎了大家的意料。

  1924年丁默邨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在之后在广州开展工作,1930年转为特工,开展特工行动,直接领导一个情报小组,在《社会新闻》一栏,专门刊登中国共产党人的隐私活动,在之后的几年里,丁默邨被蒋介石赏识,出任第三处处长,主管邮电审查。

  1938年,汪精卫投靠日本,汉奸李士群积极拉拢丁默邨参与特务行动,出卖国民党党内情报。

  在日本人的手里,丁默邨可谓“如鱼得水”肆意捕杀共产党人和爱国群众,许多爱国报刊报社内的人员也遭到秘密暗杀,如此血腥残暴的的丁默邨被日本记者称作“婴儿见之都不敢出声的恐怖主义者”,而“丁屠夫”的污名也在国人口中流转。

  随后汪精卫为首“76”号的秘密开展,丁默邨被推举为中央委员兼任社会部部长,更加血腥暴力的镇压随即展开,肆意迫害爱国人士,滥杀无辜百姓,仅上任三年便造成了三千多起命案,上海“76”号的上空阴狠的乌云久久无法驱散。

  国民党中统上海部无法忍受其血腥的做派,命潜伏组织对其进行铲除,可丁默邨为人十分狡诈,多次躲过暗杀,其周围的戒备又极其森严,旁人难有近身机会。

  就在暗杀活动陷入僵局之时,丁默邨为人好色的特点被挖掘出来,纵观之前的暗杀行动,这个艰巨的任务要求十分严格,不仅需要姣好的面容还要有机敏的应变能力,如此高的标准谁能胜任呢?答案只有一个——郑苹如。

  烽火佳人

  郑苹如出生在浙江兰溪,是一个中日联姻的家庭,这也为其后来的革命行动提供了不少便利。郑苹如的父亲郑钺早年前往日本留学,跟随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加入了同盟会,作为其中的元老之一,而她的母亲木村花子是日本的名门望族,贤良淑德的典范,追随丈夫一起来到中国参与革命行动。

  11岁的郑苹如才从日本返回国内,虽然早期的教育是在日本进行,但是其心中一直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然这也和她的父亲分割不开。

  1932年一二八事变,郑苹如亲自赶往前线,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不少慰问品给革命的战士们,并在前线帮助战士们洗衣做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5岁的郑苹如就靠着较好的面容登上了《民国画报》,并在之后的第六年,在一起成为了杂志封面的主角,而这也是之后暗杀行动早早埋下的伏笔。

  同年郑苹如在上海政法大学读书和作为上海航空作战大队队长王汉勋相恋,本来计划决定在香港结婚的两人,却因卢沟桥事变导致淞沪战火的重燃。

  上海沦陷后,郑钺作为上海特区最高的检察官因为不愿为日本人工作,推脱在家养病,并加入了地下,进行革命活动。

  期间,陈宝骅建议让其女儿郑苹如也加入地下工作,原因在《良友》上的照片加上其积极参与革命的信念和特殊的家庭背景,非常适合加入当时的地下工作。

  而为了更好的参加革命报效祖国的郑苹如,欣然接受了组织的邀请,成为了一名未受专业训练的女子特工。

  因为特殊的身份,精通日语的郑苹如很好的打入了上海日本上层交际圈,为组织内提供了不少的机密情报,而后在1938年正式加入中统情报机关,因为其姣好的外在条件和爱国的决心,组织决定将接近暗杀丁默邨的任务交给她。

  喋血玫瑰

  对于丁默邨来说,郑苹如的外貌确实十分吸引他,但是因为狡诈的性格,让其对这个美貌的女生有很大的怀疑。

  在随后的日子,一边与郑苹如保持着联系,一边暗地里对其身份进行了多方调查,得知她经常在日本高管交际圈内出没是个亲日分子后,才逐渐放下警惕,并收其作了自己的秘书。

  之后的交往中,丁默邨拜访郑苹如家到达五十多次,这种信号的发出,让组织决定可以开始尝试第一次暗杀行动。

  1939年12月10日,郑苹如像往常一样要求丁默邨上楼一聚,车子都到了楼下,丁默邨却久久不肯上前,用公务繁忙而推脱,这让第一次的暗杀行动已失败告终。

  随后在冬至那天,丁默邨和郑苹如前往静安寺第一西比利亚商店买衣服,里面有着埋伏好的杀手,就在郑苹如挑选衣服的时候,丁默邨却突然夺命冲出店跑到自己的座驾里赶忙逃走,这一系列的操作让埋伏的众人一下没缓过神,让其匆忙逃窜。

  暗杀行动又一次失败,可这次却暗示着郑苹如的身份已然曝光,在这危机时,为了家人安危郑苹如只能只身犯险,却被早已埋伏好的特务抓了个正着。

  为了保存组织不被暴露,郑苹如声称只是情杀而不涉及其他东西,监狱中郑苹如写下了留给家人的绝笔,随后因为政治斗争的原因,郑苹如被秘密处死在沪西中路的荒地之中。

  到如今尸骸都还未被找到,年仅22岁。故事的最后郑苹如的父亲,弟弟以及未婚夫都以身殉国,满门忠烈。

  小结:

  在战火纷飞年代,有这样一位女子,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让人羡慕的爱情,在自己最美的芳华年纪不惜献身革命,满腔热血一朝涌,谁说女子不如男?

上一篇:[综英美]韦恩少爷拒绝被攻略
下一篇:公共场所“偷拍”争议频发,需避免维权失当反成侵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