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24
手机版

  未成年人确实应该收到保护,对这个群体而言,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还需要保护和教导的花骨朵。每个人都有义务保证他们的权利不受到侵犯,这也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立法的初衷。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什么?下文中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而在其他国家,未成年人被定义的年龄范围不同。例如在日本,未成年人是指未满二十周岁的公民。但是在美国,未成年就指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

        目前,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判断一个人是否为未成年人,有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二、刑法中未成年人保护的规定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四十九条第一款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第六十五条第一款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以上就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对象的介绍。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而在其他国家,未成年人被定义的年龄范围不同。例如在日本,未成年人是指未满二十周岁的公民。但是在美国,未成年就指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

上一篇:福州进入水痘流行季,35岁男子也中招!医生:传播率超9成,成人感染更严重……
下一篇:义务劝阻未成年人进网吧 四川一老人成“最强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