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趣论轻松谈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25
手机版

  发 趣 法 轻 松 谈

  — 二十四缘入门 —

  赖明

  2010

  创办如来禅修中心(TMC)的会员们,过去都跟随已故的戒喜(Sīlānanda)尊者学习佛陀的教法。他们所学的讲授内容中,《缘起法》已经于2010年出版。在这次讲授中,尊者偶而提到《发趣论》—因缘的法则。无疑地,他想必是也想要教他们《发趣论》。然而心愿未了,他不幸往生了。

  2008年TMC邀请我写一本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关于《发趣论》的书,献给他们敬爱的老师。对于这项任务我倍感殊荣。如果本书有达成它的目标,并发挥一粒沙的功能,去开始慢慢地建构起诸位广泛的阿毗达摩知识,这将带给我很大的快乐。为此,对TMC所有护持此项计划的成员,我实无以尽表谢忱。教我《发趣论》的老师,包括达米卡·毗旺萨U Dhammikā-bhiva?sa,(亦以笔名「塔玛内悠」‘Thamanay Kyaw’见称),库萨拉U Kusala (鸠喜Kyout See)和威哲雅·楞卡拉U Vijayā-la?kāra-约三十年前,我在上缅甸的摩诃甘达雍巴利学院跟他学习《发趣论》,我对他们的感激更是难以言喻。在一切之上,我必须表达对班迪达尊者-班迪达禅修中心的住持-无比的感恩之心。在他的指导之下,我在观禅方面有了良好的修练,此外,还在缅甸和英国学习英文。

  最后,但其重要性不减,我要感谢卢彦函先生、宋图先生、肯尼·牟里斯先生和巴巴拉·佳奴斯太太,史蒂文·阿姆斯壮先生,杰克·戴维斯先生。本书的出版,他们全都帮忙确保一切顺利。

   

  心怀慈愍与感恩

  赖明

  佛陀的教法依主题分为三大类,称为三藏(ti-pi?aka):律藏(僧团规范)、经藏(义理)以及阿毗达摩藏(胜法)。阿毗达摩这个名称显示它受到高度的尊崇,并被誉为是殊胜的教法,比其他二藏更为深奥。

  阿毗达摩藏有七部论:《法集论》(Dhammasa?ganī)、《分别论》(Vibha?ga)、《界论》(Dhātu-kathā)、《论事》(Kathā-vatthu)、《人施设论》(Paggala-pa??atti)、《双论》(Yamaka)及《发趣论》(Pa??hāna)。其中,《发趣论》-由五大章构成,缅甸的版本总共就有2,640页-被认为是最深且最广的。本书《生活中的发趣论》所涵盖的资料,仅仅在这部大论的前十页就可找到了。所以,各位可以想像,我们还有多远的路要走,才能对《发趣论》有一全面性的理解。然而,本书是想给读者浅尝一下《发趣论》,就像是从浩瀚大海中取饮一滴咸水。

  本书的设想,是要帮助各位从生活中了解《发趣论》所谈的缘,但试图使书中所有内容均保持与原典一致。书中所举的巴利引文,只是方便那些想参阅原典的人用,至于一般的读者,这部份可以略过。基本阿毗达摩这一节的介绍,对理解《发趣论》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要想能够领会阿毗达摩,还有佛陀其他所有的教法,对于轮回的可能性怀有正信,将会是一项根本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佛陀的教法归根究底,全都以不一而足的方式,连结到轮回这个观念。

  祝愿诸位健康、快乐、祥和!

  赖明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前言

  “Pa??hāna”的意义

  “Pa??hāna”这个字由”pa“(字首)和”?hāna“(名词)组成,字面的意思是「多种缘」。举个例来说,为了使我们家门前种的玫瑰花长得既美丽又芬芳,在它的基本遗传结构之外,还需要无数有利的条件,如良质的土壤、适量的水、阳光、空气以及我们对玫瑰的喜爱等等。除非我们喜爱玫瑰,否则不会选在家门前种植它们。如果吸收过多或过少的肥料、水、阳光等,玫瑰花就会长不好。还有,即使生长的条件都一样,不同株的玫瑰,依其各别的遗传倾向,在颜色和大小等方面也会有差别。这种自然的强大力量称为「自然亲依止缘」(pakatūpanissaya)。同样地,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被无数的因与缘的组合所决定。《发趣论》谈的不外就是这些有力的条件/缘,特别是关于认知性的法所需之缘,以及它们与「我、我所」的错误观念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们就以对玫瑰的喜爱为例: 我们通常因为玫瑰花的美与芳香而爱上它。所以,其外表和气味-称为所缘(āramma?a)-的魅力,就是吸引我们注意的近因。此一所缘迷人的力量称为「迷魅缘」(āramma?a-paccayo)。[1] 还有一些远因引发我们对玫瑰花的喜爱。根据阿毗达摩的思想,我们在这一期生命的早期,必定曾经爱过玫瑰(āramma?ānusaya 随眠所缘)。在我们的过去生中(santānānusaya 随眠相续),相信也一定曾经对像玫瑰这样迷人的所缘执着过。这两种与爱有关的心所都是无常的,且当下就消失了。但它们在我们心中留下一种潜存的力量,就像是在我们的记忆上烙了个印。在遇到适当的缘时,潜存在我们心中的爱就受到激发,促使我们想要在屋子门前种植玫瑰。这种身心现象本能的力量就是「自然亲依止缘」(pakatūpanissaya-paccayo)。 在我们的爱心所生起的当下,它按照心的定则(citta-niyāma),在其心路过程中,连续重复六或七次。与爱相应的一系列心念继续不断时,这种过程也会重复无数次。

  这样大量的重复,使得我们的爱增强到足以驱动我们的四肢和身体,在我们的屋前种起玫瑰来。这在很多方面,都跟发动机器的一连串电荷相似。

  在这种情况下,前行的心识剎那[2]不断地助生继起的[3]。这种心流不断的力量称为「重复缘」(āsevanā-paccayo)、无间缘(anantara-paccayo)、等无间缘(samanantara-paccayo)。这股力量实际上属于一种心所,在缘所生法生起之前就已消失。因此,它又叫做「无有缘」(natthi-paccayo)以及「离去缘」(vigata-paccayo)。 即使是单一的心所,比如爱,也需要某些缘来助其增强。我们的爱心所,如同任何的心所一般,决不会单独生起,而总是会有很多其他心所伴随着,它们以一种并存和相互之势彼此扶助。举个类比,一条条个别的线很脆弱易断,但把它们揉扭成一股绳索时就变得很坚固。同样地,我们的爱有伴随着它的心和其他心所,它们之间有共存和互助的关系,藉着这种力量,爱心所变得非常强大有力。这种心所之间相互扶助的力量有好几个名称:俱生缘(sahajāta-paccayo)、相互缘(a??ama??a-paccayo)、依止缘(nissaya-paccayo)、相应缘(sampayutta-paccayo)、有缘(atthi-paccayo)、不离去缘(avigata-paccayo)。 爱要变得更强的话,还需要其他一些缘。与爱相应的心所中,愚痴是爱的根本因素(hetu-paccayo 因缘),因为这种爱是根源于对美与芳香的妄觉;欲、精进和心为其有力的因素(adhipati-paccayo 增上缘);思是其作用的因素(kamma-paccayo 业缘);触、思和心为滋养的要素(āhāra-paccayo 食缘);名命根、心、受、精进与定是功能的要素(indriya-paccayo 根缘);寻、伺、喜、乐、一境性是禅那的因素(indriya-paccayo 禅那缘);邪见、邪念等为其道的因素(magga-paccayo 道缘)。由于这些缘一起作用,我们对玫瑰的爱增强,强烈到足以发动在屋前种玫瑰的动作。 最后,但其重要性不减的是,感官依处—爱相应的心所依之而起—所扮演的角色。所有的心所都依其对应的色法依处,如眼、耳、鼻、舌、身和意,而执行其作用。如同电力在电器产品中作用一样,我们对玫瑰的爱生起了,并在我们心中发挥作用。这样一种对色法之力的依赖称为「依处依止缘」(vatthu-purejāta nissaya-paccayo)。

  如此,我们对玫瑰的爱并非是谁所创造的,不是人、不是神或女神。同时它也不是任何我们可以视之为「我」或「我所」的事物或人,因为它,与世上任何其他事物一样,是因缘的产物。特别是它原不存在于任何地方,只有在适当的缘具足时才生起,就像火焰,当火柴棒在适当的表面擦过时,它才生起。巴利经典举的另一个例子是音乐,声音只有在弹奏乐器时才响起。《发趣论》教我们的,是心法与色法的因缘性。这就是《发趣论》的意义。

   

  缘有二十四种: Hetu-paccayo 因缘 āramma?a-paccayo 迷魅缘(所缘缘) Adhipati-paccayo 增上缘(俱生、所缘) Anantara-paccayo 无间缘 Samanantara-paccayo 等无间缘 Sahajāta-paccayo 俱生缘 A??ama??a-paccayo 相互缘 Nissaya-paccayo 依止缘(俱生、前生) Upanissaya-paccayo 亲依止缘(所缘、无间、自然亲依)

  10. Purejāta-paccayo 前生缘(所依、所缘)

  11. Pacchājāta-paccayo 后生缘

  12. āsevana-paccayo 重复缘

  13. Kamma-paccayo 业缘(俱生、异剎那)

  14. Vipāka-paccayo 果报缘

  15. āhāra-paccayo 食缘(俱生、段食)

  16. Indriya-paccayo 根缘(俱生、色命根、所依-前生)

  17. Jhāna-paccayo 禅那缘

  18. Magga-paccayo 道缘

  19. Sampayutta-paccayo 相应缘

  20. Vippayutta-paccayo 不相应缘(俱生、后生、所依-前生)

  21. Atthi-paccayo 有缘

  22. Natthi-paccayo 无有缘

  23. Vigata-paccayo 离去缘

  24. Aviggata-paccayo 不离去缘

  注:括弧中的文字仅供学术研究用

   

  细察三支分:我们需要详细考察,与二十四缘的每一缘都有关连的三个面向,以便对《发趣论》有更好的理解。以玫瑰花和爱之间的关系而论,玫瑰花漂亮的外表和香气是缘法(paccaya);我们的爱以及爱相应的心所是缘所生法(paccayuppanna);迷魅缘是缘力(paccaya-satti)。此处,缘法的意义是产生(Janaka)、支助(upa??hambhaka)或是维持(anupālaka)其作用,以便持续地生起。我们当于此一脉络下,理解这三支分的正确意义。

  关涉到的法:这二十四缘所涉及的法有三种: 名法(nāma)(涅槃 nibbāna 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名法) 色法(rūpa) 概念法(pa??atti)如时间、方位、样式、方法、相状和外形等等。

  为了理解这些法究竟是什么,我们有必要在研究二十四缘之前,先学习一些基本的阿毗达摩。

  阿毗达摩的思想里,有四种究竟法:心(citta)﹑心所(cetasika)﹑色法(rūpa)和涅槃(nibbāna)。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事物都是非实质性的妄想/错觉、假名施设或者是概念(pa??atti)。 心(citta)

  三种心

  根据佛陀的教法,总称为名法(nāma)的心(citta)及其心所(cetasika)构成认知性的现象。以对所缘的经验或感知而言,心只有一种;但按照其伴随的心所,心又可划分为89种。然而,基本上它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 潜意识:第一种心叫做先天心,这是过去业[4]的果报。先天心决定我们的智、愚、仁慈或残暴。换言之,它代表我们的遗传和性格。如同河中的水流一样,一个人的先天心,终其一生都不断地剎那生剎那灭,完全有意识的思维间隙除外。先天心依字面的意义有三个名称:在生命或是受孕的最初剎那是「结生心」(pa?isandhi),最后一剎那是「死心」(cuti),在生死之间,缺乏有意识的思维时叫做「有分心」(bhava?ga)。一般的英文中找不到对等的语词,但最接近的概念可能就是「潜意识」[5]。没有中断的先天心或者潜意识之流,发生在母胎时﹑在深层睡眠时﹑要不就在无意识状态时。

  当所缘撞击识流时,潜意识产生善或不善的心念,视我们的心态(作意manasi-kāra)而定。换句话说,我们的念头通过先天心或者潜意识而进入意识之流,前者因此而称为「意门」(mano-dvāra)[6]。谈到这个先天心或者潜意识,佛陀有以下的言说:

  比丘们,此心明净,而为客尘烦恼所染。

  Pabhassaramida? bhikkhave citta?.

  Ta?ca āgantukehi upakkilesehi upakili??ha?. (《增支部》)

   

  潜意识有19种,如下: 畜生﹑鬼道或地狱众生的潜意识叫做推度心santīra?a[7],是不善业的果报。 人道天生肢残众生的潜意识也叫做推度心,是陋劣善业的果报,因为做这种善业时缺乏智慧,并且有不善心所为其前导或后续。 正常人或天道众生的潜意识是八大果报心之一。这八种心是过去良质善业的果报。 梵天众生[8]的潜意识是九种禅那果报心之一 (5种色界果报和4种无色界果报)。这些心是前一世禅定的果报。

  2. 根门识:第二种心称为根门识,主要由五种关系着根门的心构成:见﹑闻﹑嗅﹑尝﹑触。每一种又分为善﹑不善二类。

  当一个色所缘撞击眼根门时,同时的潜意识剎那灭去(atīta-bhava?ga 过去有分);第二个潜意识振动(bhava?ga-calana 有分波动);第三个潜意识遮断潜意识之流(bhava?g–upaccheda 有分断);接下来我们充分的注意力被导向色所缘(pa?ca-dvārāvajjana 五门转向)。于是眼识(cakkhu-vi??ā?a)生起,连续生起的有所缘的领受心(sampa?icchana),所缘的推度心(santīra?a)以及所缘的确定心(vo??hapana)。当声﹑香﹑味﹑触分别敲我们的耳根门﹑鼻根门﹑舌根门以及身根门时,同样的过程生起。这些根门识(五门转向心和确定心除外)连结到我们过去的业。由于善业的果报,我们经验到可欲的目标;不善业的果报则让我们经验到不可欲的目标。所以,透过这些根门识,我们只不过以一种被动的方式经验到当下的所缘,而没有善(kusala)或不善(akusala)的反应,或者是有喜悦(somanassa)或忧愁(domanassa)的感受。

  3. 全分心:第三种心是十足活跃的心,称做速行(javana)。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念头」,含有善(kusala)或不善(akusala)的反应,喜悦(somanassa)﹑忧愁(domanassa)或是中性的(upekkha)觉受。这全分的心够强而有力,足以遗留下其相应的心力(vi??ā?a-satti)而潜存着。此心有二种:五根门速行(pa?ca-dvārika-javana)和意门速行(mano-dvārika-javana)。

  上文已经描述了八心识剎那,以最初的潜意识开始,最后是所缘的确定心(vo??hapana)。当五种所缘之一,透过其对应的根门来现时,确定心生起,其后紧接着生起五根门速行。当任何一种所缘,包括一般性所缘或心的所缘(法所缘 dhammāramma?a)经由意门 (潜意识)现起时,意门速行心(心念)便生起。任一种速行心(五根门速行心或意门速行心)重复六或七次,随后是二剎那的彼所缘心(tadāramma?a),如果所缘明显到足以吸引全副的注意力(atimahanta-āramma?a 极大所缘)的话。这些速行或心念可以分为55类,如下: 八种贪根心,驱动不道德的行为如偷盗﹑邪淫﹑饮酒嗑药等。 二种瞋根心,驱动不道德的行为如杀生﹑凌虐﹑伤害﹑中伤他人﹑恶口或两舌等。 二种痴根心,由此生起所有失念(mindless)的行为,包括讲是非﹑白日梦﹑内心躁动不安和打妄想。 生笑心(hasituppāda),属于阿罗汉—圆满证悟者—之心。 十六种善心(8广大善心及8广大唯作心):驱动如布施﹑持戒﹑义工服务和禅修等的善行。 十八种禅那心:与深度禅定(或禅支)相应,此为十色界心(5善心,5唯作心)和八无色界心(4善心,4唯作心)。 八种出世间心(4道,4果):与高阶观智或八支圣道相应。

  注:附录-1列举上述诸心,请参阅之。七种速行心之前五种为一般速行,包括这类心所如思考﹑计划﹑白日梦﹑分析﹑推理﹑快乐与不快乐等等。末二速行(禅那和出世间)是分别由于定力和观智而高度开发的心。我们将在第17和第18发趣缘中详细解说。

  五门心路

  为进一步了解上文所述,我们需要了解二种心路过程,即:五门心路过程(pa?ca-dvārika vīthi)以及意门心路过程(mano-dvārika vīthi),此二者经常干扰潜意识之流。当五种感官目标撞击各自对应的根门时,心路过程生起,其连续的心识剎那如下: 过去有分(atīta-bhava?ga) 有分波动(bhava?ga-calana) 有分断(bhava?g’upaccheda) 五门转向心(pa?ca-dvār’āvajjana) 眼识(cakku-vi??ā?a)〔耳识﹑鼻识等〕 领受心(sampa?icchana) 推度心(santīra?a) 确定心(vo??hapana) 七充分活跃的心识剎那(javana 速行),依于各人心态之不同,而有善或不善的心所(cetasika)伴随着。 二剎那的彼所缘心(tad’āramma?a)

  在此一心路过程中,1~3是潜意识剎那,4~7是根门识,其余的皆视为全分心。实际上唯有第9(包括7个心识剎那)才是真正的全分心,因其含有不善(akusala)或善(kusala)的心理反应,悦乐(somanassa)、不乐(domanassa) 或中性/舍 (upekkhā) 的觉受,所以它够强而有力,足以留下潜存的心理力量。然而,第8和第10心识剎那也包含在全分心中,只是因为它们分别在称为速行的全分心之前和之后〔生起〕。但第5项不属于全分心,因其先于根门识,且只引生这种心识而不是全分心。

  解说: 通常「检视、领纳、探究、确定以及了别」是费时费劲的动作。然而,在谈到心路(vīthi)时,这些名词实际上是指特定的心识剎那,它们以如此独特的方式对感官目标起反应。这类心识剎那是如此地短促,以致于在片秒中会有几万亿个产生。所以,我们应当把它们当做某些心的功能来理解,而不要看它们在日常用语中真正的意思。

  第六根门的心路:当一个一般性的目标 (见前面第3节注解)撞击意门时 (潜意识之流), 意门心路 (mano-dvārika vīthi ) 生起如下: 有分波动(bhava?ga-calana) 有分断(bhava?g’upaccheda) 意门转向心(mano-dvār’āvajjana) 七充分活跃的心识剎那(javana 速行),依各人的心态不同,可相应于善或不善的心所。 二了别心识剎那(tad’āramma?a 彼所缘)

  注:在此心路中,前二者是潜意识剎那,其余皆被视为全分心,理由同上所述。〔此中〕没有根门识。

    心所(CETASIKA) :

  第二类究竟法是称为cetasika的「心所法」。心所法将心分为好几种,正如水分为好几种,端视其是随着红、绿或紫的染料变色而定。事实上,心与伴随的心所一道生起,同时灭去,经验相同的目标, 所依处也相同。是故,要了解心的分类,我们必须对各种类的心所法有所了解。心所法为数52:14不善,25善和13通一切。

  13 通一切:有13种心所是任何善心或不善心共通的。其中,前七心所是通于一切心的,而后六心所只属于特定情境中特定的心。 七遍一切〔心所〕:觸 (phasso)、 受(vedanā)、想(sa??ā)、思(cetanā)、 一境性(ekaggatā)、命根(jīvitindriya)、作意(manasi-kāra). 此七心所伴隨著每一個心識剎那,無論是善、不善或无记。 六杂〔心所〕:尋(vitakka)、伺 (vicāra)、勝解(adhimokkha)、 精進(vīriya)、喜(pīti)、欲 (chanda)。此六心所選擇性地偶而伴隨某些心識剎那。

  这13通一切心所中有些凭藉着它们自身的特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触(phassa)是协助心与所缘产生联系的心所,〔其作用是〕如此地生动鲜明,好像心真的碰触到所缘一样。 受(vedanā)心所协助心去品尝所缘的滋味,无论是苦是乐,或是中性的。 想(sa??ā)是协助心记住所缘的心所。这个心所的特征就是我们所谓的记忆或智识。 思(cetanā)心所负责我们一切称为「业」的善恶行为。 一境性(ekaggatā)是协助心专注在所缘上的心所。一境性有助于智慧〔的开展〕,同时也是获得禅定(jhāna)的关键因素。 〔名〕命根(jīvitindriya)是一种心所,维系着我们心所的存活。 作意(manasi-kāra)是对所缘产生注意力的心所。 初步的注意力(vitakka寻)和持续的注意力(vicāra伺)是将心导向,并保持在所缘上的二种心所。此二心所连同喜(pīti)、乐(sukha)与一境性(ekaggatā)成为禅那(jhāna)的〔五〕支分。 精进(vīriya)和欲(chanda)是激励心的二个心所。它们属于一组我们称之为成就因子(iddhi-pāda神足)的四种心的功能, 即: 欲(chanda)、心(citta)、精进(vīriya)和审察(vīma?sa)。

  14 不善〔心所〕:不善心所有14种,其中前四者遍于一切不善心,后十则在特定的情况下相应于特定的不善心。

    四遍行不善:痴 (moha)、无惭(ahīrika)、无愧(anottappa)、掉举或烦乱不安(uddhacca)。 十特定不善:贪(lobha)、邪见(di??hi)、我慢(māna)、瞋(dosa)、嫉(issā)、妒(macchariya)、[9]悔(kukkucca)、昏沉(thina & middha)、疑(vicikicchā)。

  任何一种恶行总是含有四种遍于一切不善的心所。它们在这些方面显现:失念的行为、无意义的言谈、痴想妄觉、迷惑和妄念纷纷等。随着这四遍行不善,lobha(其特点为贪婪、渴求、自私、感官之欲、性之欲、邪见或我慢)在偷盗、欺骗、抢劫、强暴和私通等行为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由于这四遍行不善,dosa(显现为愤怒、厌憎、恶意、羡慕、嫉妒、偏见或懊悔)在杀戮、伤害、两舌、毁谤、贬抑他人等的行为中运作着。

  25善〔心所〕:善心所有25种,其中前19心所遍于一切善心,后六者只在特定的情况下相应于特定的善心。

  壹.十九遍一切善〔心所〕:正信(saddhā)、正念(sati)、惭(hirī)、愧(ottappa)、无贪(alobha)、无瞋(adosa)、心的稳定性(中舍性 tatra-majjhattatā)、心所轻安(kāya-passaddhi)、心轻安(citta-passaddhi)、心所轻快性(kāya-lahutā)、心轻快性(citta-lahutā)、心所柔软性(kāya-mudutā)、心柔软性(citta-mudutā)、心所适业性(kāya-kamma??atā)、心适业性(citta-kamma??atā)、心所练达性(kāya-pāgu??atā)、心练达性(citta-pāgu??atā)、心所正直性(kāyujukatā)、心正直性(cittujukatā)。 六特定善〔心所〕:三种离心所如正语(sammā-vāvā)、正业 (sammā-kammanta)、正命(sammā-ājīva);二种无量心所如悲悯 (karu?ā)、随喜(muditā);还有慧根(pa??ā)。

  这十九遍一切善心所总是包含在所有的善行中,诸如布施(dāna)、持戒 (sīla)、禅修(bhāvanā)等等。例如,行布施需要所有的19心所,如对布施功德的信心(saddhā),忆念布施的价值(sati),有惭愧心(hirī, ottappa),无私(alobha),慈爱(adosa),内心安稳(中舍性 tatra-majjhattatā)等等;其它的持戒、禅修等善行也是一样。

  除此19心所外,还有其他六种相应于某些特定善心的心所:三离心所(viratī)在戒行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济人于所需,助人于困厄,这是悲悯心(karunā)在运作,而随喜心(muditā)则是随喜于他人的善行;智慧(pa??ā)则显现在推度、理解、体验观智和证悟中。 色法(Rūpa)

  第三类真实法是色法。我们多数人都认为物质的东西是可触知的、固态的物体。事实上,根据阿毗达摩〔的思想〕,一个物体可以不断地被分解乃至于无,仅剩能量。因此,世间并没有坚实的东西。那么,我们可能会提这样的问题:既无坚实之物,何以我们不能像穿透空气一般,穿越一道墙或一座山呢?因为我们的感官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经验地大,并非那些东西本具坚实性。这也就是为何某些种类的光线,可以穿透墙或山的原因。

  再者,这些物质的元素是如此迅速地消失,以至于来不及老化或是移动位置。物体看似可久续,那是因为不断有新生的法取代前法,就如同河流之水,或是蜡烛里燃烧的物质一样。物体看似会移动,那是因为替代的新法,前进式地在稍远的地点生起。物体看似会老化,那是因为它们的替代法,在质上或是量上都随着时间的过去而衰坏。就是因为这些大量而连续的替代法,我们误以为它们是坚实或恒常的东西,是会老去或移动的东西。实际上,不管是老是少,是美是丑,是动是静,这些无非尽皆是妄觉。它们不折不扣就像是那烛火,变动不绝,且持续新旧更迭。因此也就有此一说:

  未生者生起,已生者逝去。一切有为法,如琴之音,恒常为新。(《阿毗达摩摄义论疏》Abhidhammattha Sa?ghaha Bhāsātīka)

  八不离色:有八种基本色法,构成我们的身体以及宇宙万物。此八法恒常相随,故称为不离(avinibbhoga)。业、心、时节和食素不间断地、无限量地造此八法,因此我们的身体看似坚实且长存。它们是: 地(pathavī)   火(tejo)   水(āpo)   风(vāyo)   色(va??a)   香(gandha)   味(rasa)   食素(oja)

  无生物:无生物(anindriya-baddha-rūpa)是巴利文叫做“utu”的时节所生。究竟而言,这也就是火界,或者是温度。所以,这样的臆想或许是合理的:无生物从太阳产生,并转化成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种种东西,或是转化成新近发现的物理元素如中子、质子与电子。根据阿毗达摩,无生物是由时节或火界所生的八不离色构成的。例如,我们触摸苹果时会有软硬(地界)的感觉,或是冷热感(火界),厚重或凝聚感(水界),紧绷或压迫感(风界)。透过我们的感官,还会经验到它的颜色、气味、味道和营养素。构成苹果的这八不离法是剎那剎那生灭的,但苹果看似持续不变,那是因为不断有大量的新生的八不离法取代〔灭去的旧法〕,就像烛火或河的水流一样。

  如此庞大的色法〔变化的〕过程,我们是无法透过外在的感官而窥其全貌的。然而,观智能够帮助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透视之。

  生命体:至于生命体,这比起无生物的世界要复杂得多,因为它不止是由火界或太阳所生,还从业、心和食素(营养)所生。我们都知道,在母亲的子宫内,我们的身体是由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的结合而开始。这个结合体巴利文就叫做「羯逻蓝」(kalala),据说是除了心与心所之外,还由三十种物质元素构成。就从彼刻开始,我们展开了这一生漫长的旅途。之后,胚胎在第一周转成「頞部昙 abbuda」(泡沫),然后是第二周的「闭尸pesi」(肉团)与第三周的「键南 ghana」(硬肉)。再来就是第四周的「钵奢伽 pasākha」(头与四肢),包括头发和指甲。过了十一周之后,我们的眼耳等感官开始成形。因此,生命中第一剎那的胚胎时期,我们的身体完全是由业生色所构成。更确切地说,羯逻蓝以及我们所有的感官都完全是业所生的。

  业的意义:业的字面意义是行为。然而,佛陀说业即是思或动机,它为我们的一切行为负责。例如,当一部车子撞到人时,该负责任的是开车的人,而不是车子,虽然真正撞到人的是车子。比照此理,我们认为业是思或动机,而非行为本身。我们的行为分为善或不善,端视我们的动机而定。动机其实与我们的行为一道生起并灭去,但它们却在我们的心路过程中,遗留下一股潜存的心力(业力 kamma-satti),就像火柴里蕴含有起火的倾向一样。当因缘成熟时,这股力量就会带给我们对应的果报。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业。

  业生身:影响我们身体的不止是遗传与环境,还有其他的因素。这也就是为何即使是双胞胎,生具相同的遗传,在相同的环境中成长,但二者之间还是有很多的差异。他们虽然有着相似的外表与面貌,但其中一个可能比另一个脑筋更好,更健康或更幸运。此外,还可以思考这几点:何以我们生具这种特定的遗传,生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为何不是别种;为何我们生为男人或女人,为何不是相反的性别;为何有些人生来具有特别的才能和倾向,为何其他人并未生具这些;何以有些人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何以其他人不能?这些是在遗传与环境之外,值得思考的问题。

  根据佛陀的教法,造成我们在各方面彼此不同的是业。如果我们过去生造了善业,如慈善布施或持戒,今生就会出生在上流社会的家庭,同时也会有健美的身躯,健康而美丽的眼、健康而美丽的鼻等等。如果我们造了恶业如杀、盗等,情形就会相反。根据阿毗达摩,我们一生当中,从成为胎儿的那刻开始,业就直接无休止地制造很多我们身中的色法,如下:   八不离色 (avinibbhoga)   空界 (ākāsa)   眼净色 (cakkhus-pasāda)   耳净色 (sota-pasāda)   鼻净色 (ghāna-pasāda)   舌净色 (jivhā-pasāda)   身净色 (kāya-pasāda)   女根色 (itthi-bhāva)   男根色 (pu?-bhāva)   心所依处 (hadaya-vatthu)   命根色 (jīvitindriya)

  心生身:显然,我们的心会以不一而足的方式影响色身。我们所有的动作背后,如打字、走路、微笑等等,都有心在。我们身体的化学变化中,心总是居于领导的地位。例如,当我们生气时,身上起了物理变化,使我们的脸变红,心跳加速等。当我们兴奋或紧张时,脚会变冷。当我们想起悲伤的事时,泪流了下来;当我们想起美食时,口水流了出来;想到性事则会引生其他生理的变化。善的心所总会产生健康的化学物质,使我们的生命健康长寿,而不善的心所则相反。如是,打从在母胎里的第二心识剎那开始,我们的心便终生不断地在我们身上制造下列的色法或化学物质: 八不离色 (avinibbhoga) 空界 (ākāsa) 身体姿势(iriyāpatha 威仪) 身表 (kāya-vi??atti) 语表 (vacī-vi??atti) 笑 (hasana) 声(sadda) 身轻快性 (lahutā) 身柔软性(mudutā) 身适业性 (kamma??atā)

  时节生身:如前所述,时节究极而言即是火界或温度。倘若我们能够设法拥有宜人的气候,我们就能活得更健康更长寿。当然,我们知道太阳对我们的生活有多么大的影响。若非太阳,宇宙中就不可能有我们以及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存在。这是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所以,终我们一生,从结生心(轮回心)那一剎那开始,时节或火界便不间断地在我们身上制造下列这些色法: 八不离色(avinibbhoga) 空界(ākāsa) 声(sadda) 身轻快性(lahutā) 身柔软性(mudutā) 身适业性(kamma??atā)

  食生身:食物的精华在巴利文里叫做食素(oja),这很可能就是指我们所吃的食物中,包含的维他命和矿物质。我父亲只有五呎四吋高,可是他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远比所遇到的大部份日本军人要来得高。他告诉我说他都叫他们「矮子」。如今,很多日本人的身高跟欧洲人的平均身高是一样的。毫无疑问,造成身体上大不同的是食素。从胎儿时期自母亲摄取养分开始,我们一生当中食素不间断地制造下列诸法。以下是食素所生色法:   八不离色(avinibbhoga)   空界(ākāsa)   身轻快性(lahutā)   身柔软性(mudutā)   身适业性(kamma??atā)

  我于2007年在俄亥俄州安提阿大学演讲阿毗达摩,以下是听众所提的问题:

  问:佛教学者总是强调四大根本元素,说是世界的最初〔物质〕,其实,我们已经发现了百余种元素,您怎么解释?

  答:上面提到,我们的宇宙是由火界所成的(utu-ja)。要不是太阳,这个星球甚至还无法诞生。基于这个事实,我们或可合理假设,火界转化成今日我们所发现的百余种元素,或者是现今我们所见的一切万物。

  再者,佛陀是依据教化对象的智力和心灵背景而施教的(āsayānusaya)。换言之,他是以一种当时代人能接受的方式来教导他们。以下的事件说明这点:

  一日,目犍连尊者对佛陀说:「我发现灵鸠山(Mt. Gijjakuta)上到处都有很多的鬼灵(peta)。」佛陀就说他也发现到这点,但没有说出来,因为还不到人们能接受的时候。由此看来,显然佛陀的教化是以当时众生的根器为限的。

  问:即使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在最新的科学实验之下,有些也站不太住脚。那么佛陀的阿毗达摩又如何呢?

  答:我没有立场评判佛陀的阿毗达摩。无论如何,对于佛陀的教法,如果你愿意的话,你有权利选择赞同或反对。

  涅槃(nibbāna)

  涅槃的定义:最后一种究竟法是「涅槃」,其字面上的定义是渴爱或执着的根除(vānato nikkhanta? nibbāna?)。因为这样,在初转法轮时,佛陀自身是如此描述涅槃(nirodha-sacca)的:

  苦的止息(nibbāna)即是执着的完全止息、舍弃、根除、解脱、或者是离执。(Tassāyeva ta?hāya asesa nirodho, cāgo patinissaggo, mutti, anālayo. 〈大品经〉页247。)

  我且引述一事来详明此点。事情发生在缅甸,一次车祸中,一个妇人的丈夫死了,趴在地上,她对着丈夫的尸体痛哭。但是,当警察一来,把尸体翻过来时,她却破涕为笑了,因为原来死者并不是她的丈夫,而是丈夫的同事。事实上,令她痛苦的不是有人死了,而是她对那人的执着有多深。如果那个同事是她执着的对象,她就会感受极度的痛苦。反过来说,如果她对丈夫没有执着,就不会感到非常痛苦。所以,我们的痛苦或悲伤起因于执着或贪爱。执着愈深,痛苦就转剧;执着愈少,痛苦就愈小;不执着,便无痛苦。这就是涅槃(nibbāna)的真实义。

  再者,创造我们生命的就是执着或贪爱;生命是苦或是乐,依我们的业之善恶程度而定。举例来说,渴望高高树上的叶子,可能就是一种力量,在基因上创造了鹿的长颈。欲求保护可能就是令龟类长出硬壳的力量。二次大战期间,一架英国飞机在下缅甸被击落。两名丧生的机师,投生在附近村庄,成为双胞胎姐妹。她们可以生动地叙述过去世﹝的情景﹞,以致无人能够否认。一位美国的研究员在访谈中问她们,为何会生为女孩呢?她们答说可能是他们离家之后,一直想念着他们的妻子。她们的回答说明了,我们有怎样的欲求,执着就创造怎样的生命。这也就是为何十二缘起中说道:「依于执着而有轮回。」,但是决定生命品质的是我们的业。

  不消说,世人谁也不想死,也就是说人人对生命都有执着,难怪我们一再地生死流转。如果我们对生命,或者对生命中任何其他事物没有执着的话,也就不会再有来生、不再有老、不再有病、不再有死。因此,执着的止息导向苦的止息。根据佛陀初转法轮的开示,这正正是涅槃(nibbāna)的意义。至此,可能有人会问:「倘若执着的止息就是苦的止息,那么举个例,何以佛陀在彻底根除执着之后,仍遭受背痛之苦呢?」答案是:「他患背痛,是因为还有色身在,那是由于过去生的执着所遗留下来的。这种涅槃因此就称为有余涅槃—犹有余法在的涅槃(sa-upādisesa nibbāna)。虽然还会有身体上的病痛,佛陀却不会因病痛而有心灵上的苦。」

  关于涅槃,还有些较一般的问题:涅槃在何处?如何能到达?以下这个故事或许能回答这些问题:

  世界的起始与终了:昔时,一位隐士运用神通力,尝试一探宇宙的尽头。他能以箭穿过棕榈树影的速度,飞遍整个宇宙;他毕生都用这样超凡的速度在飞行。但是,他从未到过宇宙的终点。死后他投生为名唤罗希达的大力天人。一日,这位天人来见佛陀,问道:「何处是宇宙的边?如何能到?」于是佛陀以一种非常启发性的方式回答他:

  我说,就在此六尺长,有觉有知之身躯中,即有世间,即有世间之始,即有世间之终。(《增支部》1,页 356)

  如上所述,正因有执着,我们反复经历生、老、死的过程。此一不间断的生命之流转(samsāra)就是我们所知的世间(loka)。当我们彻底觉悟了,断尽贪执不再轮回,我们即可抵达世间的尽头(或nibbāna 涅槃)。然而,这既非任何个体的断灭,也不是如同有些人所认为的,是一种独特的方式再生于天界为天人,在那儿存在着永恒之乐。事实上,就像梦醒一样,一旦我们醒过来,梦中的一切,无论是好是坏,是苦是乐,全都化为乌有。涅槃(nibbāna)就是从这样一种迷妄的生命中觉醒。 概念/假名施设(pa??atti)

  至此,如我们所述,根据阿毗达摩,在终极意义上只有四种法,即:心(citta)、心所(cetasika)、色法(rūpa)与涅槃(nibbāna)。除此四法,其余一切都是无实质的妄觉,或叫做pa??atti的假名施设。Pa??atti通常译为「概念」,然而,字面上其它被定义为「令我们感知或相信之事物」(pa??āpeti pa??āpīyate vā pa??atti)。因此,应该依字面意义译成「施设/假名」而不是「概念」。例如,一元钞票和一百元钞票大大不同,虽然二者的材质究竟地说是一样的。这类纸张被我们认定是钱,我们甚至还会为它们牺牲性命。这就是“pa??atti”的意义。

  阿毗达摩提到了无数种的施设(pa??atti),诸如:形状(sa??hāna-pa??atti)、时间(kāla-pa??atti)、人(puggala-pa??atti)、方位(desa-pa??atti)、行相(ākāra-pa??atti)等等。

  形状的概念[10](sa??hāna pa??atti)

  同样的材料可有不同的功能,或是引起不同的结果,端视其形状或设计而定。举个例,根据人们的塑型或设计,钢铁可以变成多种东西,从玩具乃至飞机(sa??hāna pa??atti)。这显示概念在我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多么地重要的。

  例如,约四十年前,玛丽莲梦露极受男性欢迎。她的身材震撼了男人的世界,并且据说她讲话的样子、走路的姿态都很性感。相传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甘乃迪)甚至都与她有染。虽然构成她〔身体〕的骨与肉,与世上任何其他女人的没有两样,但她的外表或举止却是如此地强而有力。外形或举止并不是真实的存在,但我们据此相信有人比他人美。我们活在一个假名施设的世界中。此种迷妄总是令我们痴狂。所以,佛陀说:

  在(常、乐、我与美的)迷情妄觉下,凡夫﹝心﹞痴狂。深明此义,人离死缠缚。(《增支部·颠倒经》1,361)

  「人」的概念(puggala pa??atti)

  另一种概念是人的概念。关于这,米兰陀(Milinda)王问那先(Nāgasena),他究竟是何人。那先尊者回说,那先只是人的名字或观念。实际上,究竟而言,并没有人存在。于是国王问说:「那么是谁给你衣、食、屋舍、医药,又是谁在接受并享用这些呢?」那先尊者回答说,依于32身分的组合,或(更准确地说)身心现象的五种蕴积,就产生了那先的名字或者观念。他引用以下巴利文的诗偈,总结了冗长的答覆:

  正如马车的观念乃依各部的组合而起,人的概念也是依于五蕴的相续过程而起。(《米兰陀王问经》24-26)

  时间的概念(kāla pa??atti)

  正如外形、样式、人一般,「时间」也是个概念,究极而言,它其实并不存在。换言之,「时间」不过就是心与物的一种向度罢了,别无其他。若无心与物,我们无法发现或者去说,时间以任何形式生起或灭去。此一解释也适用其余无数种的概念,如方位、向度、名字、种族、种姓、可爱与丑陋等等。

  二谛(saccā)

  如前重复所述,概念或假名(pa??atti)在究竟意义来说,并非真实存在之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实际上,假名(pa??atti)与真实法[11](paramattha)彼此不可分割,正如同物体与其向度一样。因此,如果我们过于看重真实法,那恐怕就会难以辨别孰是孰非了。且举一例,如同伯辜达?迦旃延[12]所说,砍人喉咙以剑并无罪过,因为那不过就是把剑刺入﹝构成人体的﹞元素中罢了。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如果我们只在意假名,我们就会像是一头口渴的鹿,将蜃景误认是水,追逐而去却徒劳无功。

  职是之故,为了避免陷入极端(ati-dhāvana),我们应适当地接受二种真理:世俗谛(sammuti-saccā)和胜义谛(或译真实法/究竟法 paramattha-saccā)。我们必须要有世俗谛的知识,方能辨识,比方说,母亲与女友,优点与缺失等等的差别。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去照见,那超越常、乐、我的妄觉之外的究竟真实,如此,我们方能从迷妄中醒觉。

  (Hetu-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 页 1)

  Hetū hetusampayuttakāna? dhammāna?, ta?samamu??hānāna?ca rūpāna? hetu-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依因缘之力,因做为因相应的心、心所法以及因生色法之缘。

  六名因

  「因」,此处是指心理因素。如同真实的根是树木〔生长〕的因,它们也以同样的方式,成为其伴随的心、心所法〔生起〕的因。其数有六:

    Lobha 贪:包括这些心所如贪婪、自私、欲望、贪爱、执着、浪漫爱情等的心理因素。 Dosa 瞋:包括这些心所如厌恶、愤怒、憎恨(主动的形式)、担忧、焦虑、自责、懊悔、挫折、悲伤(被动的形式)的心理因素。 Moha 痴:包括这些心所如无知、错觉、幻觉、迷妄困惑的心理因素。 Alobha无贪:包括这些心所,如无贪,的心理因素;无私、布施、不执着包括在无贪中。 Adosa 无瞋:包括这些心所,如无瞋,的心理因素;无瞋指仁慈、无条件的爱。 Amoha 无痴:包括这些心所,如无痴,的心理因素;知识、智慧、推理能力、常识、一般知识、内观智以及觉悟包括在无痴中。

  这六因之中,前三者被视为是不善的(akusala),因为它们不净(sāvajja 有过)且会招致苦的果报(dukkha-vipāka);后三者为善(kusala),因为它们净(anavajja无过)且带来乐的果报(sukha-vipāka)。然而,属于阿罗汉的善因称为「唯作」(kriya)而非「善」(kusala),因为它们不会引生任何果报。此外,由善不善业而生的因称为「果报因」(vipāka)。

  一般性三支分 缘法(paccaya)包括上述的六种心理因素。 缘所生法(paccayuppanna):因相应心以及伴随的心所,还有它们所生的色法。 缘力(paccaya-satti):因缘,依此缘之力,a项缘助b项生起。

  从日常生活谈不同的因

  三种善的心理因素如alobha,adosa和amoha(无贪、无瞋、无痴)是功德行如布施(dāna)、持戒(sīla)及培育心灵(即:禅修bhāvanā)的因。三不善因是杀、盗等恶行的因。

  布施的因(Dāna)

  当我们无私(alobha)、仁慈(adosa)并具智慧(amoha)时,便能顺利地慷慨行施。倘若我们过于执着自己的财物,变得自私小气时,要行布施是不成的。要是讨厌某人,我们是不会给他或她任何东西的。如果缺少智慧,我们可能会给人无用或有害之物。布施的行为至少需要二个善因:无私与慈爱。因此,如果我们只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慨捐百万给慈善机构,这不算是dāna。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向政府缴交所得税,怀着促进同胞福祉的心意,那这可以算是dāna。

  有些布施只含有二种因,即是无私和仁慈,但缺乏智慧,此称为劣等施(dvi-hetuka-omaka)。有些时候,我们心存仁慈给人物品,却不知其后果。例如,即便我们出于善意要帮人解除病痛,我们有可能不注意给错药。这种布施只有二因,而且叫做智不相应善(?āna-vippayutta-kusala)。

  三支分:在行布施的那一刻,这因缘项下的三支分构成我们的心所,如下: 缘法:三善因或二善因。 缘所生法:伴随它们的心(八大善心,或者八大唯作心之一,如果布施者是证得正觉的阿罗汉[13]圣者)、心所法,还有心生色法。 缘力:依因缘之力,a项缘助b项生起。

  戒行的因(Sīla)

  终极意义的善德由三种离法(viratī)组成:远离四种恶口[14]的正语(sammā-vācā)、远离三种邪行[15]的正业的(sammā-kammanta)以及正命(sammā-ājīva),即是不犯身三口四的恶行而营谋生活。因此,这三种心理元素,及其伴随的心、心所法总体称之为sīla(戒行)。

  为维护戒行清净,我们需要有抗拒欲乐诱惑的道德勇气,要能够牺牲个人的名利,还要能够面对困难与艰辛。如此的道德勇气来自三善因:无私、慈爱与智慧。如果我们有贪,那就很难避免涉入不法的勾当,如偷盗、贩卖毒品甚至人口。如果我们没有慈心,我们可能会犯下杀戮、伤害和背后毁谤他人的恶行。若缺少智慧,我们将不知如何在生活中获得成功,也不会了解戒行的利益。其结果是,在戒行上失当之外,我们还会犯下不少的错误。因此,没有善因的话,是不可能有戒行的。

  要想在生活上获得成功,我们必需满足二项要求:做出明智的尝试(payoga),并以行善行来启动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kusala kamma)。有些人可能受过这样的教导:一生只有一次大好良机,所以用尽可能的办法尝试把握住它。事实上,有无数的机会到来,我们探手可及。只要我们有明智的举措(payoga),并且做一些善事以启动过去的善业(kusala kamma),我们就能够随时把握住这些大好机会。

  这也就是为何佛陀在〈午前经〉中如是说:

  「行善之人,总是会有幸运之星出现,幸运的福气,幸运之日,幸运之时机,幸运的时刻和幸运之荣耀。」(《增支部》1,298)

  所以,是道德勇气使我们能够抗拒,官能欲乐的强力诱惑,得以戒除杀、盗、淫妄、饮酒或嗑药。这样的道德勇气由三善因产生:无私(alobha)、慈爱(adosa)、智慧(amoha)。然而,就像布施的情形一样,也有时候我们持戒,却缺乏智慧。这样的戒行只有二因,无私(alobha)和慈爱(adosa)。

  在持戒的时刻,我们的心所由属于因缘的三支分构成,如下: 缘法:二善因或三善因。 缘所生法:伴随着它们的心(八大善之一,或只有在阿罗汉身上才有的大唯作)、心所以及心生色法。 缘力:依因缘之力,a项缘助b项生起。

  禅修(Bhāvanā)的因

  有二种禅修的方式可以培育我们的心灵,那就是止禅(samatha)和观禅(vipassanā)。

  止禅(Samatha)的因

  止禅的修习是在培养定力,方法是将心专注在单一目标上,如出入息,或四种颜色之一,或者是禅修业处,如一个圆盘形的土块(pathavī-kasi?a地遍)等。当我们的心全然贯注在禅修目标上时,因为平息了贪欲、瞋心、悲伤、担忧、焦虑等等烦恼,结果自然而然就会产生静谧。修习止禅可以使我们获致某些程度的定力,叫做禅那jhāna。更重要的是定力对知识与智慧有直接的助益。如果我们的心烦躁不安,也不稳定,我们便无法有效率地学习。如果我们的心稳定平静,我们就会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

  正因如此,佛陀说:

  「比丘们,一个有定力的比丘正确地知道事物。」(《相应部》3,302)

   

  修习止禅只是一般性的善(属于八大善心之一),但由此而证到的禅那jhāna是特殊的善,比一般的善行如布施、持戒更殊胜。禅那jhāna究实而言是一种高度的定力。如果我们的心为贪婪、色欲、愤怒、憎恨、嫉妒等所污染,这种定力绝无法产生。因此,很显然地只有在我们的内心净除这些障碍时,定力才能生起。换言之,只有相应于三善因时禅那jhāna才可能发生。基本上禅那jhāna有五个层次,而它们全部都需要这三善因。但是,在证得禅那jhāna之前,不具智慧也可以禅修,因此这可以只包含二善因,而没有明智(amoha)的因。在任何情况下,禅那jhāna具足三善因,它们依因缘之力,成为禅那相应心、心所和心生色法的缘。

   

  观禅(Vipassanā)的因

  “Vipassanā”字面上的意义是超凡之见。依佛陀之教,存在宇宙间的只不过是心法色法〔汇聚〕之流,别无其他。例如:我们初生之时只有几磅重,而现在可能超过一百磅。这样的变化既不是立即地,也不是突然地,而是逐渐地,剎那剎那地发生。我们的心也是这样,时时刻刻变化着。再者,究竟而言,没有什麽是坚实的。我们可以重复分解一件物体直到没有固体性,剩下的只是纯粹能量的物质元素,在非常快速地变化着,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从一处移至他处。在此〔汇聚〕之流中,我们认为看见有人或物在移动或静立,有美有丑,有苦有乐,这些都不外乎是假象,或是一般意义的眼见。而超乎假象,见到心法色法〔汇聚〕之流,则是称为观智的超凡之洞见。

  我们必需透过定力,净除内心的种种杂染烦恼,方能获得观智。因此,观智显然需要这三善因。但在证得观智之前,观禅的修习可以只具智慧除外的二种善因。当然观智和证悟(圣道的悟入与果证,magga-phala或道智-果智)必定包含这三善因。所以,在观智或圣道的悟入与果证中,此三善因依因缘之力,成为其伴随的心、心所法以及心生色法的缘。

  故事中的因

  在从波罗奈(Vārā?asī)到优娄频罗(Uruve?a)的途中,有一天佛陀正坐在一座小森林的树下,当时有三十位年轻人,因为一个问题过来拜见佛陀。他们是偕同妻子到此来游乐的,但其中一人没有妻子,于是便带了一位漂亮的女子同行。结果她跑了,带走了他们贵重的物品。当他们在森林里遍处寻她不着时,他们遇见了坐在树下的佛陀。他们朝他走来,希望能得到她在何处的线索。他们问佛陀是否看见有女人路过,佛陀并不回答,反倒问了他们一个启悟性的问题:

   

  「年轻人,你们以为那一样比较值得追寻:那个女人还是你们自己?」(《律藏·大品》30)

   

  这个问题是让他们去思考的一个点。佛陀的意思是说,我们不知什么是自己的真面目,或者真正在发生的是什么事。如上所述,打从一个很微小的胚胎开始,我们就一直不断地,无限制地变化着,直至今日的模样。但我们不知道其间变化的过程,总以为我们自出生以至于今,都是同一个人。我们可比做是鹿,误认蜃景为水而徒然追逐。所以,我们需要去寻求真相,了解我们的本来面目。这也就是为何佛陀劝他们寻求自己,而不是那个女人的原因。他们在继续谛听佛陀的教导后就开悟了。

   

  包含的心法:这些年轻人的问题,原因在于官能之欲或性欲(lobha),迷妄是其根由。无可争辩地,我们都能经验到生命中的乐受(somanassa-vedana),但唯有在迷情之下我们方能享受此乐,这就跟看电影的情形一样,只有不去想它是怎样在好莱坞拍成的,我们才能享受观赏电影的乐趣。我们所谓的乐,可以比作抓痒,当痒完全消失了,真正的喜乐才会生起。是以,我们的官能欲乐永远是植根于迷妄的。在关于年轻人的这个故事中,他们的迷妄(moha)是他们的官能欲乐(lobha)以及其伴随的心、心所法的因,包括十三通一切心所(参见基本阿毗达摩)之外的无惭(ahīrika)、无愧(anottappa)、掉举(uddhacca)、我见(di??hi)、慢(māna)。

   

  包含的色法:此外,官能欲乐和迷妄是这些年轻人身体内色法(与性相关的化学变化)的因,包括八不离色(avinibbhoga)之外,与性相关的身体姿势(iriyāpatha)、身表(kāya-vi??atti)、语表(vacī–vi??atti)、笑(hasana)、声音(sadda)、身轻快性(lahutā)、身柔软性(mudutā)、身适业性(kamma??atā)。

  在享受感官欲乐之时,这三十位王子是由属于因缘的三支分所组成,如下:

    缘法:贪欲(lobha)和痴(moha)。 缘所生法:其伴随的心(八种贪根心之一)、心所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色法。 缘力:依因缘之力,a项缘助b项生起。

  瞋因:当这些年轻人发现,那女人带走他们的贵重物品时,他们对她起瞋心。这时,瞋(dosa)与痴(moha)是伴随它们的心、心所法和色法的因。

  起瞋心之时,这三十位王子是由属于因缘的三支分所构成,如下: 缘法:瞋(dosa)和痴(moha)。 缘所生法:

  名法:二种瞋根心之一,及其伴随的心所法,如四遍一切不善心心所以及十二通一切心所(喜piti除外)之外的嫉(issa)、妒(macchariya)、悔(kukucca)、昏沉(thina-middha)。

  色法:这些心所产生的色法(或化学变化),除八不离色(avinibhoga)之外还包括与瞋心关联的身体姿势(iriyāpatha)、身表(kāya–vi??atti)、语表(vacī–vi??atti)、声音(sadda)、身轻快性(lahutā)、身柔软性(mudutā)、身适业性(kamma??atā)。 缘力:a项依因缘之力,缘助b项生起。

  差异:所有的心生色法在量上大致是相同的,但在质上,以及对我们的影响上却有差异。举例言之,如果我们的身体姿势、脸部表情、声调等是由瞋心所生,别人看起来会觉得不快;如果是由贪心所生,那就是诱惑人的;如果是由慈悲与智慧为前导的善心所生,那会是愉悦祥和的。再者,负面的心所如愤怒、憎恨、忧虑、嫉妒等,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比如干扰我们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等。善的心所会产生健康的色法,和结构良好的身体功能。同样地,业的善或恶,时节和食物的好与不好,其所产生的色法之间,是有所不同的。

  佛陀开示中的因:由于无私(alobha)、慈爱(adosa)与智慧(amoha),佛陀指点那些年轻人寻求自我,而不是那位妇人。举一个例,假设我们知道怎样在股票市场赚进百万元,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知识。我们可能会传授给所爱之人,但不会给我们讨厌的人,或者,如果我们过于自私的话,可能根本不传授给任何人。因此,给别人良好的建议包含了无私(alobha)、慈爱(adosa)与智慧(amoha)。佛陀则是充分具足完整的无私(alobha)、无条件的爱(adosa)与圆满的智慧(amoha)。当佛陀巧妙地指引那些年轻人时,此三者是他身上所伴随产生的心、心所和色法的因。

  在指点王子们的那刻,佛陀是由属于因缘的三支分构成的:

    缘法:alobha(无私或无贪)、adosa(无瞋或慈爱)与amoha(无痴或智慧)。

  b.缘所生法:

  名法:第一大唯作心(mahā-kriyā)及其伴随的心所,如19遍一切善心所和13通一切心所除外的慈悲与智慧。

  色法:上述心所产生的色法(或化学变化),除八不离色(avinibhoga)之外还包括身体姿势(iriyāpatha)、身表(kāya–vi??atti)、语表(vacī-vi??atti)、声音(sadda)、笑(hasana)、身轻快性(lahutā)、身柔软性(mudutā)、身适业性(kamma??atā)。 缘力:a项依因缘之力缘助b项生起。

  注:解说后面诸缘时,对于心、心所和色法只会一般性地带到,不像此处一样详细,单纯只是因为,一般的读者不需要懂到那么详细的程度。

   

  (āramma?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1-2) Rūpāyatana? cakkhu-vi??ā?a-dhātuyā ta?sampayuttakāna?ca dhammāna? āramma?a-paccayena paccayo. (saddāyatana? sota-vi??ā?a-dhātuyā; gandhāyatana? ghāna-vi??āa-dhātuyā; Rasāyatana? jivhā-vi??ā?a-dhātuyā; Pho??habbāyatana? kāya-vi??ā?a-dhātuyā) Rūpāyatana? saddāyatana? gandhāyatana? rasāyatana? pho??ahabbāyatana? mano-dhātuyā ta?sampayuttakāna?ca dhammāna? āramma?apaccayena paccayo. Sabbe dhammā mano-vi??ā?a-dhātuyā ta?sampayuttakāna?ca dhammāna? āramma?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依迷魅缘之力,色入处成为眼识界及其伴随心所的缘(声入处、香入处、味入处、触入处分别是耳、鼻、舌、身识的缘)。 依迷魅缘之力,五入处成为意界及其伴随心所的缘。 依迷魅缘之力,一切法成为意识界及其伴随心所的缘。

  七识界对六所缘

  在此缘中,我们的心分成七识界: 眼识界 耳识界 鼻识界 舌识界 身识界 意界 意识界

  其中前五类各有二种:善果报与不善果报。第六类,意界(mano-dhātu)是指二种心识剎那:五门转向(pa?ca-dvārāvajjana)和所缘领受(sa?pa?icchana),在一个五门心路过程里,它们分别于根门识之前及之后生起。第七类,意识界(mano-vi??ā?a-dhātu)指其余所有种类的心[16]。

  七识界中第1界感知色所缘,第2界感知声,第3界感知香,第4界感知味,第5界感知触,第6界感知所有的五根门所缘,第七界在实际五根门所缘的心象之外[17],唯独感知意门所缘(dhammāramma?a)。意门所缘只能透过潜意识而现起,不经由五官。它们包括所有各类的名法、色法及概念法,但不包括当下五根门的所缘,这些由前六界妥当地缘取。因为这样,我们透过第七界,比透过其他六界,能够思考、觉知或经验到更多的法。

   

  所缘的字面意义

  「āramma?a」(ā + ramu + ?a)的字面意义是有意思的或迷人的事物。因为这样,佛陀曾对游行沙门玛甘迪如是说:

   

  「玛甘迪,眼喜爱色所缘,乐于此且满意于此。」

  Cakkhu? kho Māga??iyio, rūpa-rāma?, rūpa-rata?,rūpa-sammudita?. (《中部》中分五十经,171)

   

  如同佛陀所言,我们的眼睛永远以色所缘为乐,不论好坏,可意或不可意。

  纵使是恐怖或讨厌的景象,我们都忍不住要去看,更不用说是可意且吸引人的。这就是为何惊悚小说,或者有杀人情节的电影永远不会没市场。其他的所缘也是一样,比如甜美或刺耳的声音,香味或者臭气,甜或是酸的味道,平滑或者粗糙的触觉,可意或不可意的法所缘。

  这儿,「眼」实际上是指关系着眼的心、心所法,「耳」指关系着耳的心、心所法等等。如是,我们的感官(或感官相关的心、心所法)总是迷于如色、声等的目标,所以这些目标叫做“āramma?a”。于此,我们参照〔上面〕这段引文,将“āramma?a paccayo”译为「迷魅缘」,虽然通常是译为「所缘缘」。

  色

  如果我们是盲人,什么都看不见,那倒也无妨。然而,如果有眼睛,那在清醒的情况下,我们很难一直闭着双眼,或者克制自己不东看看西瞧瞧。倘若我们待在没有窗子可外望的房间里,不管在那里得到怎样好的待遇,迟早我们很可能会陷入沮丧。比较好且比较可意的景观,总能使我们快乐些、健康些;但恐怖的景象常常使我们感觉悲伤及沮丧。因此,为了满足双眼,我们除了竭尽所能美化自己外,还花费了大把金钱游览美景胜地,观赏俊美名流,装潢房子,修饰庭园草坪。于我们的眼睛而言,异性特别是最迷人的目标。看到异性时,我们的眼睛总是会被牵引过去,就像受到磁铁的吸引。所以佛陀才这么说:

  「我不见有任何色所缘,比看到女性更能影响一个男人的心。我不见有任何色所缘,比看到男性更能影响一个女人的心。」(《增支部》1,1)

  我们很难克制自己不去看周遭的人事物,即便他们令人不舒服。也就是这样,景象(视觉目标)藉助迷魅缘之力,得以成为眼睛(与眼相关的心、心所法)的一个缘。前者是缘法(paccaya),后者是缘所生法(paccayuppanna),而它们关连的方式就是缘力(paccaya-sati)。

  声

  如佛陀所说,我们的耳(耳相关的心、心所法)总是为声所迷。很明显地,不同种类的音乐和声音,会引发我们不同的感觉与情感。有些可能令我们欢喜,有些则能令我们悲伤。但,两者同样使耳着迷。纵然我们不了解声音的内涵,但其旋律能引发内在的情感,如兴奋、快乐、悲伤等等。我们也还是很难克制自己,不去听周遭的人事物,即便他们令人不舒服。我们的耳甚至还乐闻痛楚的哭喊、恶毒的吼叫以及沉郁的声音。因此,它们总是求声若渴,无论是可意或不可意的。难怪音乐工业永远景气看好,不断地想办法满足我们的双耳。当然,所有音声当中,最迷人的莫过于女性的声音。故而佛陀说道:

  「我不见有任何声音,比女性的声音更能影响一个男人的心。我不见有任何声音,比男性的声音更能影响一个女人的心。」

  也就是这样,声音依迷魅缘之力,成为耳(与耳相关的心、心所法)的缘。

  香

  我们的鼻(鼻相关的心、心所法)受到任何香臭气味的影响。现今,有好几种香水是以非常精致而复杂的方式制成的。听说有某些种类的香水,是为引发性欲而调制的。有次当佛陀罹患严重的便秘时,耆婆—他的私人医师—给佛陀三茎药用睡莲让他闻。据说每一茎睡莲的气味足以让佛陀如厕十次(《律藏·大品》390)。因此,不同种类的气味有不同的效用,并且能引发多种的觉受与情感。婴儿的气味,听说能令母亲保持身体健康,情绪愉悦。不消说,最迷人的还是异性的气味。我们的鼻(鼻相关的心、心所法)总是为气味所迷,无论香臭。我们的鼻(鼻相关的心、心所法)就是这样以气味为缘。

   

  味

  我们花费大把金钱追求食物的味道,而不是营养,这使得有些餐馆简直就一夕致富。我们是那样地贪求美味,以致于难以进行节食。难怪有人因一味地追求美味而丧生,好似蚂蚁为蜂蜜所吸引,没入其中而亡。佛陀说,最能吸引我们的味道,莫过于异性所准备或烹调的食物之味道。是以,我们的舌(舌相关的心、心所法)总是迷于味道,不管是甜的、酸的或苦的。我们难以克制自己,不去享受品味之乐。也就是这样,我们的舌(舌相关的心、心所法)以味道为缘。

  触(可触知的目标)

  我们身中几乎无时无刻不产生触的觉受,无论是可意或不可意的。最低限度,我们的衣着和肢体间就有触产生。床垫与枕头的制作,讲求光滑平顺,让人碰触起来感觉舒服。有些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类的触摸行为有疗愈的力量。在所有感官中,触可能是最吸引我们的,特别是关系到性的时候。异性的碰触总是令我们招架不住。因此,佛陀说,异性的碰触,比任何其他的触更令我们着迷。简言之,我们的身体总是求触若渴。也就是这样,我们的身(身相关的心、心所法)以触为缘。

  意门所缘(心的目标)

  如先前所言,只有通过第7识界(意识界),我们才能感知到心的目标,或说意门所缘,这些包括一切过去现在未来的心法、色法、概念法,或是其他任何法(当下的五官目标除外)。这第七识界由二种心组成:潜意识心和速行心(javana)。然而,我们的潜意识(先天心)只缘取我们前生临死前所取的六种感官目标之一,而不会缘取这一生的任何目标。但是,透过速行心,我们得以在现在世经验到实在的东西,或想着想像的事物。这也就是为何我们,几乎可以凭藉想像,创造任何事物(心的目标)。举个例,在实际建造惊人的摩天大楼、飞弹或卫星之前,我们首先在纸张上画图设计。就是心的这份想像力和创造力,造就我们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生物。也就是这样,心的目标(意门目标)依迷魅缘之力,吸引着第七识界。

  布施行为的所缘

  先前提到过,布施行为的完成,主要是要有布施的动机(dāna-cetanā),及其伴随的心[18]、心所法。要行布施,有二个要素是必需的:有人激发起我们的布施心,还要有好的东西可以布施。因此,这二个做为所缘的要素,依迷魅缘之力,成为布施行为的助缘。

  a. 缘法:六种所缘,〔这些〕关系着布施对象可感知的特质,还有所施之物。

  b. 缘所生法:布施者布施的动机,其伴随的心(八大善心或唯作心之一)和心所法。 缘力:依迷魅缘之力,a项成为b项的缘。

  持戒的所缘

  在没有什麽特别需要自制的情形下,立志戒除杀生等不善行,这称为受戒(samādāna-sīla)。实际的克制,免于不善行称为离戒(viratī sīla)。所以,需要节制之事可以做为持戒的所缘,如下: 缘法:六种属于不善行的所缘。 缘所生法:持戒的自制(viratī)或是动机(cetanā),其伴随的心(八大善心或唯作心之一)和心所法。 缘力:a项依迷魅缘之力,成为b项的助缘。

  止禅的所缘

  专注力是任何知识与智慧的先决条件。例如,为了能在课堂上有所学习,我们必须专注于老师的教学。为求更深入的知识,我们甚至需要有更强的专注力。我们可以藉由专注于禅修目标,如出入息、地、水、火、风、空,或者四种颜色之一(蓝、黄、红、白)等来培养高度的定力。当我们的心全然地贯注在这些禅修目标时,我们就证得了某种程度的定力,这叫做禅那(jhāna)。此处,出入息、地、水、火等是指它们概念上的形式,而非真正的风界等。这些概念法(pa??atti)是心的目标(意门目标);它们构成止禅的缘,以禅那为其极致,如下:

    缘法:禅修目标的概念形式(意门所缘[19])。 缘所生法:止禅,那是由八大善心或唯作心或禅心之一,以及属于禅那层次的心所法所构成的。 缘力:依迷魅缘之力,a项成为b项的缘。

  观禅的所缘

  为了开展观智,我们必须观照自己的身心,以便能够体验超越假象的心法和色法。例如,我们可能会觉得某人长得美或丑。但以终极意义而言,那其实是种错误的观念/假象,因为每一个人都是骨肉所构成的,或者更精确地说,是剎那生灭的心法与色法所构成的,但拜了〔新旧〕不断交替之赐,它们看起来像是连续不断的。所以,视某人为美为丑是错误的观念,而视某人为心法与色法则是观智。做为目标的心法、色法,构成观智的缘,如下:

    缘法:构成心法、色法的六种目标。 缘所生法:观智,那是由八大善心或唯作心之一,以及其心所法所构成的。 缘力:依迷魅缘之力,a项成为b项的缘。

  藉着对身中心法、色法的观照,心灵经由观智的连续阶段而开展,证悟了道智与果智,体验涅槃。于是,道与果的证悟以它们唯一的目标—涅槃—为所缘,如下:

    缘法:涅槃(心的目标) 缘所生法:道与果的证悟(八种出世间心) 缘力:依迷魅缘之力,a项成为b项的缘。

  故事中的所缘

  所缘能引起不同的心所,善或不善,视我们的心态或思维方式(manasi-kāra)而定。例如,见到佛陀光辉灿烂的容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愉悦的,但对皇后玛甘蒂(Māgan?iyā)而言却是痛苦的。原因在于当她被举荐给佛陀,做为新娘人选时,曾受到佛陀的羞辱。她的父亲很擅长研究人的品格和身体的特征。看到佛陀留下的足迹时,他便知道佛陀是世上超凡的人物。但他的妻子所知更多,她说佛陀是位证得正觉的圣者,官能上与生理上的欲望均已断除。然而,他不听妻子的话,还是把女儿推荐给佛陀做为新娘人选。那时,佛陀故意说,他连用脚趾头碰她都不愿意,因为她(和世上任何其他人一样)全身满是令人作呕之物。

  听了佛陀的话之后,这位婆罗门与其妻子都开悟了。然而,他们的女儿感到无比羞辱以致怀恨在心,她决意,如果,或者当她嫁给了有权势的人,她要向佛陀展开报复。后来,她成为乔赏弥城邦,优填王三位皇后其中的一个。当佛陀来到她的城邦时,她设计让群众谩骂佛陀,目的是将佛陀以及他的弟子们赶出城去。在此事件中,佛陀的话(更具体而言,是心的所缘—他所传递的意思),依迷魅缘之力,助成这对婆罗门父母培养功德,女儿犯下过错。

  (Adhipati-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2)

  Chandā (vīriyā, cittā, vima?sā) adhipati chanda (vīriya, citta, vima?sa) sampayuttakāna? dhammāna? ta?samu??hānāna?ca rūpāna? adhipati-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增上欲(精进、心、慧)依增上缘之力,成为其伴随的心、心所法,以及心生色法的缘。 缘法:增上欲、精进、心和慧。 缘所生法:伴随这些的心、心所法[20],以及心生色法。 缘力:依增上缘之力,a项成为b项生起的助缘。

  增上欲

  论疏(《根本疏》3,169)中说:「欲望强盛者无事不办。」例如,人人都有致富的欲望,但我们很多人还是很穷,为什麽?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成为富人的欲望不够强烈。事实上,我们想的大都是怎样享受人生,而不是怎样赚钱。当手头有些闲钱时,我们最可能想的是去那儿度假,而不是去那儿作投资。如果有足够的智慧和慈心,我们可能会想要做慈善捐款。所以呢,很明显地我们想要致富的欲望,实在是不够强烈,虽然我们也许有此愿望。只是有愿望,结果会落空。是故佛陀如是说:

   

  没有预期的也许到来;预期的可能落空。

  人不可能凭着期望而致富。(《本生经》2,160)

  假如想要有钱的欲望占有主导的地位,我们自然就会想方设法去达成愿望。我们会创造赚钱的机会;我们只会在乎钱,更甚于任何其他事物。那么,没什麽理由我们发不了财。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有强烈的欲望要接受教育,我们必然就能受教育;如果我们有强烈的欲望要有权有势,我们就会有权有势;如果我们有强烈的欲望要证得开悟,我们就会开悟。那么,年老的人想恢复青春如何?疾病末期的人想活得久些如何?毫无疑问,如果他们的欲望非常强盛的话,那么很快就会实现。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死后才会再生。

   

  不善增上欲

  佛世时,拘萨罗(Kosala)王有一子名为韦德杜(Vi?a?ūbha),其母娃瑟葩(Vāsabhakhattiyā)王后出身低微,因为她是摩诃那(Mahānāmo)王与其妾所生。一日,韦德杜王子来访舍卫国—他的母方亲戚的王国。年轻的王子公主们故意走避他方,不向他行礼致敬。虽然在那儿他受到欢迎,但他得向每一个遇到的人行礼致敬,因为他们都比他年长。在返家途中,他发现有东西忘了拿,于是又回到舍卫国去取。当他抵达时,他听到有人用牛奶刷洗[21]他坐过的椅子,并且抱怨说那是仆役之子使用过的座位。听到这些,他感到羞愤无比,因而生起了一股非常强烈的欲望,想要报复他们。

  一天,拘萨罗王来拜见佛陀,由狄格卡拉(Dīga-kārāyana)-拘萨罗王国皇家军队的总司令-所领导的大批皇家警卫队护持着。基于礼貌,国王独自进入佛陀的房间,将整套的皇权标志交给司令官狄格卡拉,他是前任司令官般杜拉(Bandhula)的侄儿。前任司令官极为英勇,权势极高,以致被国王所杀,因为他有想要暗杀国王的嫌疑。眼见报复国王的机会到来,司令官狄格卡拉让国王独自留在佛陀房内,返回王宫并把整套的皇权标志呈给韦德杜王子。于是,在一度曾属于他父亲的国度里,现在韦德杜王子成为有威权的国王。长话短说,一日韦德杜国王率领大军进攻舍卫国—在那儿他的座位曾被用牛奶清洗—且屠杀了数千剎帝利种姓的人。他强烈的愿望,虽然是邪恶的,现在已得到实现。(《法句经》1,页220)[22]

  他有强烈的欲望,想要报复那些怀有极端种姓偏见而羞辱他的人。他那瞋相关的心与心所,就是以此强烈的欲望为缘。因此,这个缘有如下三支分:

    缘法:不善增上欲(chanda) 缘所生法:二瞋根心之一(参见附录-1),其心所法,以及心生色法。 缘力:依增上缘之力,a项成为b项生起的助缘。

  善增上欲

  在佛教历史上,殷商给孤独长者(Anātha-pi??ika)素富盛名,因为他富有而乐善好施。他特别为佛陀建造了一间很有名的寺院,佛陀在那里度过了十九次的雨安居。况且,他还每天供餐给二千位比丘。然而,有朝他因多种因素而遭遇破产,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大规模地供佛及比丘们;他只能供得起碎米饭和酸豆咖哩。他是世上最慷慨的人之一,因而总是强烈地希望,能再像过去那样办大规模的供僧。这份善法欲引起了一位天人的慈心,他帮助他重新获得失去的财富。(《法句经》2,7)[23]无疑地,善的欲望很容易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获得满足,不需太费力气,尤其是如果我们戒行良好的话。佛陀曾说:「戒行良好者〔身心〕清净,其愿得实现。[24]」

  注:如同在韦德杜王子的事件中一样,不善的欲望如果够强的话,会帮助我们达到不善的目的;然而,即使在当生,我们都得为此而付出代价,更遑论来世了。

  在孤独长者的事件中,三支分如下: 缘法:善的增上欲。 缘所生法:八大善心(Mahā-kusala)之一,其伴随的心所法以及心生色法。 缘力:依增上缘之力,a项成为b项生起的助缘。

  增上进

  有道是:「尽大努力者无事不办。」一般而言,尽大努力定能获大成功。但对有些人而言,例如,煤矿厂的矿工,这可就难以实现了,即使他们可能比我们多数人更加卖力工作。那么,为何他们即使花大力气在工作,却无法获得成功?差强可以这麽说,他们的努力总算有达成一个目标,那就是每日赚取的工资。

  约在六百年前,缅甸由很多小王国组成。那时期,只要能暗杀统治的国王,人人随时可以成为该国的国君。一天,一位国王在猎鹿作乐时,于森林里迷了路,跟他的随扈分开了。日落时分,他刚好来到一片黄瓜田。又饿又累的他,未经农人的同意便摘了一些瓜吃。为此,那个农人当场就将他打死了。跟据当代的习俗,王位要传给他。他拒绝了,因为他说他不能离开那些黄瓜,它们就像是很多还在吸母奶的小狗。显然,农人很卖力照顾黄瓜,为了它们能结实累累。结果是,他的努力帮助他完成种植黄瓜的主要目标。

  立定崇高的目标是件有智慧的事。如果我们配合正确的目标,做正当的努力,这样我们人生没有理由不成功。世上有很多成功的人,他们过去曾是流浪汉,或者甚至是酒鬼。然而,我们必须知道什麽是适合我们的目标,然后以适当的方式戮力以赴。假以时日我们人生终将获得成功,即使我们过去曾在炭坑工作。巴利经典有言,明智的努力(payoga)是人类生命中财富与健康的先决条件。

   

  摩诃闍那(Mahā-janako)的故事

  佛陀教导我们,即使在绝望的处境中也不要放弃,而要持续精勤努力。在《本生经》中有一个故事,未来将成佛的摩诃闍那,在卡拉旃波(Kāla-campa)和金地(Suva??a-bhūmi)[25]之间的海域从事贸易。他的目的是要赚取足够的钱,以便与他的叔叔波拉闍那(Pola-janako)王作战。叔叔谋害他的父亲阿利沓闍那(Ari??ha-janako)王,夺取了整个王国。菩萨搭乘的船满载着数百人,还有他们准备在茫茫大海航行千里而携带的好几吨重的物品。不幸的是七天后,船故障了。船上有些人惊恐地奔跑喊叫,有些则向神祈祷求助。摩诃闍那并未祷告,而是保持冷静,看看他需要做些什麽。首先,当船开始下沉时,他用奶油和糖填饱肚子。然后把衣服泡在油里,这样可以帮助他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当船沉没时,他爬上桅杆的顶端,为了距离底下那些人远一些,他尽可能地往远处跳。那些人〔落海后〕即刻受到鲨鱼的攻击。

  所以,即使在这样悲惨无望的处境中,摩诃闍那并不放弃,七天的时间中,他继续在茫茫大海中游着。一位海洋的守护女神终于看不过去了,她便下凡说道:「是谁在那宽阔的大海中游着,茫茫不见彼岸?你这样精勤奋力,目的何在?」摩诃闍那答说:「了解世界的法则,以及努力的利益,我在茫茫大海中挣扎着,即使我的确是看不到海岸线。」

  长话短说,这位守护女神把他从海里救起,并送他到米提拉(Mithila)城,他的叔父波拉闍那王就在当天驾崩于此。于是,在那曾经属于他父亲的王国,他成了国王。(<摩诃闍那本生> 160)佛陀如是说,以明本故事的寓意:

  “āsīsetheva puriso, na nibbindeyya pa??ito.

  Passāmi voha? attāna? yathā icchi?, tathā ahu.”

  满怀希望,永不放弃。

  我见自身成就所欲。

   

  因此,摩诃闍那英勇的努力,显然是他成功有力的先决条件。更精确地说,帮助他成功的是关系着精进的心,其心所法和心生色法。所以,三支分如下:

    缘法:增上精进。 缘所生法:其伴随的心(八大善心之一)、心所法以及心生色法。 缘力:依增上缘之力,a项成为b项生起的助缘。

  增上心

  有道是:「其心坚强者无事不办。」例如,唯有当我们的心够坚强且稳定,足以抵抗求学期间各式各样的诱惑与困难时,我们才有办法毕业。如果我们的心软弱不稳,那将会一事无成;我们会不知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遭遇的问题,或者如何改善生活的品质。因此,成功需要有坚强而稳固的心。坚强的心,无论善或不善,能够塑造我们的人生,还有我们的世界。

  有个本生故事(《本生经注释》1, 419)描述此一事实:我们需要有坚强而稳固的心来抗拒诱惑,达成我们的目标。有六位王子受召来到皇城,他们必须越过食人妖居住的沙漠。当他们来到沙漠时,食人妖化作美女来欢迎款待他们。其中一位王子受不了诱惑而留在那里,其余的王子继续前行,但还是受到各种赏心悦目的感官目标的招待,如,第二关是甜美的声音,第三关是芳香的气味,第四关是美味的食物,第五关是柔软的触觉。王子们各各成了魅惑的受害者,在哪里抵挡不住就在那里倒下。只有一位王子抵挡得住,并且到达了皇城。于是,他得到王冠的授与。因此,坚强而稳定的心,是其伴随的心所法,以及心生色法的助缘,这些帮助他成功。故,三支分如下:

    缘法:成功王子的增上心(这有可能是八贪根心,或八大善心之一,视其心态而定)。 缘所生法:其伴随的心所法以及心生色法。 缘力:依增上缘之力,a项成为b项生起的助缘。

  所以说,强烈吸引我们的事物,也是最有可能使我们受害的。唯有坚强而稳定的心能使我们抵御诱惑,朝向目标笔直前进。这样的话,我们就像一根钉子,被直直地敲进木头里。

   

  人生八风

  况且,人生有八种我们全都必须面对的起伏变迁:得与失,交友广阔与孤寂,毁与誉,苦与乐。这八样之中,我们总是追求那可意的四项,但却竭尽所能地回避那不可意的四项。但是,如果我们有所得,将来有一天,最晚到我们过世时,我们会失去。名望、人气和幸福也是一样,因为这些都是无常的。所以,当我们追逐那可意的四项时,那不可意的四项也追着我们。因为这样,所以佛陀才说:

   

  「八风与人类彼此相追逐。」(《增支部·八集》3,7)

   

  唯有坚强而稳定的心能抵挡这人生八风。心灵脆弱的人无法穿越八风达成目标。他们有可能连目标都给忘了。于是,他们的目标淡去,或者他们距离获得成功越来越远。例如,大学里很多年轻学子,他们的目的是获得学位。他们有些人无法达成目标,因为财源短缺,寂寞或人缘不佳,这有时会导致他们心情沮丧。实际上这是心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心够坚强的话,我们总能找到克服这些困难的方法。对内心灵巧坚强的人而言,总是会有其他的可能与选择的。有些学生虽然经济状况良好,但却浪费金钱在享乐上面,不知努力用功读书。最后,他们一事无成离开学校。因此,想要成功就必需要有稳定坚强的心,这是很明显的。

  另一方面,也有成功的人,最终却以失败收场。例如,一个来自缅甸偏远乡村的男孩,成为他那时代最成功的歌手。他过去单纯而谦虚,但成名后耽溺于酒色。结果,他失去声望,且因饮酒过度而死于肺癌。显然,他的成功毁了他的生命,因为他的心不够坚强,不足以抵挡人生的八风。所以佛陀才这麽说:

  「香蕉树、竹子与芦苇因其果实而亡。心灵脆弱的人被成功所毁,就像驴马(一种特殊品种的马),因它胎内的小马而亡」(<小品> 346)

  这些生命中的起伏变迁,每天都在考验着我们的心。唯有当我们的心明智而坚强,我们方能保护我们的生命,防止目标被摧毁。因为如此,这样一种坚强的心,被佛陀誉为是最珍贵的吉祥:

   

  一颗稳定的、无忧恼、无过失、面对生命中的起伏变迁而能保持宁静的心,这是世上最珍贵的吉祥。(《吉祥经》)

   

  所以,坚强的心总是关系着们的成就和造诣。大体上三支分如下: 缘法:增上心。 缘所生法:其伴随的心所法和心生色法。 缘力:依增上缘之力,a项成为b项生起的助缘。

  增上智

  有道是:「智力强盛者无事不办。」巴利典籍中说到三种智或慧: 经由学习,研读或研究得来的智(suta-maya ?ā?a) 经由分析推理所获得的智(cintā-maya ?ā?a) 由禅修所获得的智(bhāvanā-maya ?ā?a)

  第一种智

  科技是我们经由学习无数种事物,做过无数种的研究所获得的智识。藉助于这类智识,我们可以重新塑造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我们的星球。使我们成为地球上最强有力的生物的,就是这一类智识。所有种类的动物都受到我们的支配,无论是巨大如象或鲸鱼,或者是致命性的动物如狮子或鲨鱼。我们甚至能超越我们所在的星球,远征到月球和火星。我们已然完成了我们的先祖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所以,当我们拥有丰富的科技智识时,我们几乎可以说无事不能成办。此种增上智由三支分构成,如下:

    缘法:科技的增上智(suta-maya ?ā?a)。 缘所生法:其伴随的心(四大慧相应善心或唯作心之一)、心所法和心生色法。 缘力:依增上缘之力,a项成为b项生起的助缘。

  第二种智

  然而,能令我们分辨对错、好坏、或善与不善的,不是科技智识,而是我们的推理能力。我们已经在宪法和法律制度下建立起文明的社会,没有这些我们终将灭亡。就是透过这种推理的能力,我们得以做正确的选择,挑选适当的时间、地点与人。因此,帮助我们建立文明社会的显然是推理能力(cintā-maya),而不是科技。氢弹绝对是强有力的,但我们的推理能力更加强有力,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为人类社会创造双赢的局面。所以,如果我们有良好的推理能力,那几乎是无事不能成办了。

  此种智的三支分如下: 缘法:推理能力(cintā-maya ?ā?a),增上智。 缘所生法:其伴随的心(四大慧相应善心或唯作心之一)、心所法和心生色法。 缘力:依增上缘之力,a

上一篇:成年人要戴一辈子牙套?有可能!
下一篇:【酒文化】十大酒局之贵妃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