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长高打性抑制素、生长激素、跳绳、拉腿…这些方法真的有效吗?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这一届家长,为了孩子长高,真是太疯狂了。

  5月6日,@钱江晚报 就报道了一则新闻,杭州一位妈妈张凤为了让9岁女儿妞妞长高,给女儿打“性抑制针”。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因为妞妞的胸部突然发育,妈妈就带其去到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妞妞是中枢性性早熟,这可能会让妞妞的初潮来得过早,继而导致长高的空间有限。

  医生给了家长两个选择:顺其自然或打性抑制针。

  顺其自然,就是让妞妞多运动,调整饮食,早睡觉,这样即便来了初潮,按照自然遗传的身高,妞妞最低也能到1米55左右,乐观一点还有可能长到1米6。

  而打性抑制针,就是通过药物干预,抑制孩子的发育,让初潮的时间滞后一点,给孩子延长一些长身体的时间。

  

  医生也说:性抑制针副作用不明,效果也不能保证。

  因为妞妞是学跳舞的,最终妈妈为了女儿能在跳舞时更有自信,就决定给孩子打针。

  打针和治疗的过程是痛苦的,而且是一场持久战,一旦开始便不能停下.....

  打性抑制针的第二个月,为了助力身高发育,妈妈还决定给妞妞“双打”,也就是同时打抑制针和生长激素.....

  大半年下来,七七八八花费近10万元.....

  这位妈妈的选择,我们不做评判,医生确实是给到了药物的治疗选择。

  

  但对孩子身高有强烈执念的家长,要比妞妞妈妈疯狂得多,有一些家长不惜动用偏方,甚至是强求医生打生长激素!

  “我愿意花几十万去打生长激素,只为给孩子买一个‘不被歧视’的身高"!

  对生长激素有执念的家长有很多很多,在上面的新闻报道中有提到,去到儿科生长发育门诊的人,大都都是冲着生长激素去的。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矮,就想去打生长激素,有些家长是觉得自己的身高不高,想花钱给孩子在身高上助力一下。

  一名13岁的男孩身高172cm,个子已经超过了妈妈,妈妈身高150cm,在检查中,医生预判孩子目前的发育空间不足。

  听到这个结果,家长要求医生给打生长激素,可医生说即便打了这个针,最理想的效果也只是长高1~2CM,即便这样,家长也还是想打。

  

  还有一名男孩,父母的身高都没过168CM,但父母在看到邻居打生长激素效果不错,也想给孩子来打。

  即便医生表示孩子的遗传身高就到这里了,现在他发育得不错,没必要打,他们仍对生长激素有执念。

  

  除了新闻里的这些孩子,孕事妈早一阵还看到一则新闻:馨馨9岁,身高145厘米,妈妈带她女儿去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已经发育中期。

  

  妈妈担心孩子发育之后不长个,就要求医生给女儿打生长激素,至少打到160厘米,医生拒绝了家长的要求。

  被拒绝的妈妈不甘心,还质问医生:我们来医院就是为了打针,别人都打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打?

  这样的质问,让医生很是无奈,家长们,生长激素不是想打就能打的,盲目要求打生长激素,是在拔苗助长,有害无利!

  今天孕事妈就来说说什么是生长激素?什么样的孩子需要打生长激素?

  什么是生长激素?

  什么样的孩子需要打生长激素呢?

  生长激素是一种促进孩子生长的关键激素,不仅可以帮助骨骼、肌肉和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还能刺激骨关节软骨和骨骺软骨生长,而临床上的生长激素药是生物合成技术合成的,也被成为“增高针”。

  

  因为能帮助孩子长身高,所以生长激素备受家长青睐,生长激素也确实是国家药监局批准认可的处方药。

  但生长激素是一种有严格适应症的处方药,不是想打就能打的。

  首先,生长激素一般是用来治疗,因为生长激素缺乏而导致的矮小症的。

  如果检查没有发现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孩子特别特别矮小的话,生长激素治疗也是一个选项,但具体要不要使用,一定要遵医嘱。

  所以,如果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矮小,一定是要先就医检查。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身高生曲线、骨龄、生长激素水平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估,如果孩子确实是生长激素缺乏,医生会在权衡利弊后,给出建议要不要打。

  也就是说,要不要打,得根据医生详细的检查后才能决定。

  如果孩子一切正常,家长盲目要求打生长激素,弊大于利。

  盲目给孩子打生长激素,百害无一利!

  在上面提到的新闻里,有一些家长为了孩子的身高会要求医生打生长激素,在被医生拒绝后,竟还想找私立医院去打。

  

  这种不遵医嘱,想走偏门的行为真的不可取,对于不适合打生长激素的孩子来说,生长激素很危险:

  如果孩子软骨发育不全,使用生长激素可能会使身材更不匀称,不推荐使用。

  有肿瘤的孩子不能使用。生长激素对肿瘤来说,就相当于火上浇油,会助长肿瘤的生长。

  曾经发生过这样的真实案例,1名10岁的小朋友在没有做相关检查就打了3个月生长激素,结果导致失明,原因就是孩子的下丘脑垂体的区域长了一个肿瘤,生长激素的注射导致了肿瘤增大,瘤体压迫到了视神经。

  

  (图片来源:西安中童儿童康复医院

  影响正常孩子的发育。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激素分泌量会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这种平衡保持了宝宝的身体健康,而外来的激素会打破这种平衡,影响孩子发育。

  导致健康问题。虽然生长激素总体来说安全且有效,但仍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一些相关文献就指出,生长激素可能会导致良性颅高压、影响糖代谢、甲状腺功能低下、手脚变大、局部红肿及皮疹、中耳炎,还可能会促进已有肿瘤或潜在肿瘤的生长。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牢记两点:

  如果孩子的确是生长激素缺乏,可以考虑补充生长激素来进行治疗。

  如果孩子没有生长激素缺乏,不要强求医生打生长激素。

  同时对于生长激素的期望,家长们也不要报太高,研究发现,生长激素大概可以让成年身高增加2.5厘米到7.6厘米,这还只是一个平均值,是否能增加,增加多少,并没有一个绝对的肯定答案!

  所以,对于生长激素的使用,一定要是在医生做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后,认为孩子的情况打生长激素是最好的干预方法,在这个前提下,才给孩子使用!

  只要宝宝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内,家长们不要过于焦虑!

  有一种矮,叫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矮。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高一些,能有一个引以为傲的身高,但孩子身高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是不是矮小,其实是可以判断的。

  具体如何判断,家长们要先了解下孩子正常的生长规律。

  孩子一生中有两个身高快速生长期。

  在0-2岁,尤其是0-1岁。

  在生后的头一年,健康的孩子平均每个月可以长高2cm,比如刚出生50cm的孩子到了一岁时可以到75-76cm,之后生长速度略有放缓,但到了2岁时也可以到87-88cm。

  在2岁之后,生长速度就明显放缓了,每年只能长高大约5-7cm,直到进入第二个快速增长期——青春期。

  青春期。青春期开始的时间,男女有所不同。

  女孩通常在9-10岁,男孩通常在10-11岁,整个青春期,孩子一般可增高20-30cm。之后身高基本就停止增长了。

  要知道孩子的身高有没有达标,是不是矮小,家长们可以参考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2009),如果小于下图红色标注栏就提示身材矮小:

  7岁以下男童身高(长)标准值(cm)

  

  7岁以下女童身高(长)标准值(cm)

  

  如果在对比表格后,宝宝的身高高于红色标注栏,就说明宝宝的身高是理想的,家长们就可以放心,不要执着于生长激素,也无需过度焦虑。

  如果低了,也先不要过于着急,因为孩子的身高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要做多方面的考量,但是家长们要记住两个异常的点:

  如果孩子没有严重疾病,出生时各方面也挺好,但就是比同年龄同性别的儿童平均身高矮了8-10cm,即便孩子看着健康,也要带孩子去看医生,排出疾病原因。

  如果对照身高标准,孩子比同年龄同地区同性别孩子低了2个标准差(-2SD),就是矮小症,需要及时找医生看看。

  对于孩子身高的异常发育,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带宝宝医院检查,让医生来进行综合评估,去排出问题!

  对于孩子的身高,与其执着于生长激素,不如找对发力点!

  家长们都知道:孩子的身高,7分靠遗传,3分靠打拼。

  

  虽然遗传占比很大,但那3分打拼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亚洲人身高预测公式: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cm)正负误差7.5cm。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 -13)÷2(cm)正负误差7.5cm。

  从公式可以看出,除去遗传的影响,如果家长们正确助力发育,孩子是有8~15cm的上升空间的。

  所以如果助力宝宝的身高发育,家长们可以做好以下5点,帮助孩子安全长高高:

  抓住黄金长高期

  世界卫生组织证实过:春季(3-5月)是一年中宝宝长个的“黄金期”,身高的生长速度是秋天的2-2.5倍,要助力孩子长身高,可以重点抓住这几个月。

  正确运动

  运动确实可以助力孩子的身高发育,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比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平均高4~8cm。

  鼓励孩子每天保证至少1小时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骨骼,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优先做以下三种运动,避免做举重这类的身体负重运动。

  

  ●弹跳运动。跳绳、摸高、跳高、单双足跳,这些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协调性、平衡性和锻炼下肢力量,弹跳时也会对下肢骨骼产生压力,促进软骨生长。

  ●全身性运动。羽毛球、篮球、跑步、排球等全身性运动,可以全方位刺激骨骼。

  ●伸展运动。游泳、引体向上、健美操、压腿、健身操等伸展运动,全身可以得到舒展牵拉和锻炼,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在运动这一块孕事妈要提醒:一切运动都要适度,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量力而行,千万不要过度。

  健康饮食

  吃得好很重要,长身高的孩子对营养素的需求很高,尤其是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生长发育必备的营养素。

  食物中的营养是最安全也是最好吸收的,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日常饮食,要均衡,要营养。

  谷类、奶类、蛋肉鱼类,蔬菜水果类,都要给孩子安排上。

  

  (图片来源:香港卫生署)

  睡得香甜

  人在熟睡状态的时候,可以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是清醒时的3倍,在晚上分泌最旺盛。

  所以想让孩子长高,一定要孩子睡得香,也要睡饱,不同年龄的宝宝对睡眠时间有不同的要求,家长们可以参考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

  

  要保证睡眠时间的充足,也要保证睡眠治疗,要给宝宝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

  心情要好

  研究发现:精神上受过严重创伤的孩子容易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这是因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轻者影响身体发育,重者导致各种疾病。

  所以为了宝宝的生长发育,要多多的爱护孩子,给孩子多多的爱。

  重视长高营养素

  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从肠道和肾脏重吸收,帮助骨骼的生长。一旦缺乏维生素D,即使生长激素和钙质充足,也很难长高。

  所以,适量补充维生素D是宝宝身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那维生素D怎么补呢?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较低,家长应该在宝宝出生数日后开始每天给宝宝补充400 IU的维生素D。

  纯配方奶或混合喂养的宝宝:选择强化维生素D的配方奶,如果每日奶量超过1000ml,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

  如果配方奶喝不到每日1000ml,也可直接补充维生素D400IU/天,这个剂量是安全剂量,并能有效预防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早产宝宝、低出生体重宝宝:出生后每天补充维生素D800~1000IU,3个月后改为每天400IU。

  最后要说的是:孩子的身高发育是大事,但一定不能操之过急,希望家长们都能理性科学看待孩子的生长发育问题,不盲从,也不要过度身高焦虑!

  参考资料

  《什么情况下考虑生长激素治疗?夏天的陈小舒》

  《孩子比同龄人矮,可以去打生长激素吗?文 | 祝婕医生 来源:怡禾健康(YaeHer)》

上一篇:地下代孕黑链调查:出租屋取卵 85万一条龙包成功
下一篇:盘点韩国玉女宋智孝为艺术献身的几部大尺度电影,附时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