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知的理论基础
第18节 人的能力三要素:认知,思考与行动力 100829 认知指了解人或事物的真实信息。例如,看到一个篮球,你可能都无法简单判断那是一个真的篮球还是一个制作精良的金属仿制品,你必须走过去把它拿起来,然后再拍一拍才能知道这个球到底如何,质量如何。例如,你刚认识一个陌生人,你必须要跟他交谈,也看他的举手投足气质表情,才能对这个人有所了解---有所认知。 人的认知能力是人的行动能力的基础。一个人对他人或事物有了一定准确的认知,再经过思考分析判断,才能构成一个人的行动能力。没有认知的基础,行动无从谈起。就像法官处理案件,对嫌疑人和每一个线索证据要有充分论证成立,分析推理,才能判定嫌疑人是否有罪。如果对案情线索掌握不够或者不够准确,那即使法官再有经验,再智慧也不可能做出正确的裁定。 人的认知能力,抽象的分析思考能力和综合的自身行动能力构成一个人的能力的三个要素。每个人的这三个能力要素的大小与特性都是很不相同,其中有很难改变的先天成分与天赋,(如身高,力量,思维模式与能力大小),也有后天通过后天学习思考自身努力而获得的。而且,如何在人的后天成长学习中保护和发展自己的天赋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学习和教育就是尽量帮助每个人保护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认知能力,思考能力,行动能力,这三者之间虽然是相互关联的,但却也有着一定相对的独立性。例如,能够认识事情和思考事情很清楚的人却有可能缺乏行动力,他可能很知道如何去做是对的有效的,但就是没有那么强烈的实施的冲动。就像将军的参谋可能很会认识战场情况,分析判断,但最终指挥军队的果敢却远远不及将军本人。将军的认知能力可能不够细致,但他却能通过几位细致全面的参谋,补充自己的认知与思考,提升判断与行动的效率与正确性。 你可能说行动能力独立于认知能力可以理解,但人的认知都是需要经过思考的,思考能力强意味着认知能力强,思考是认知的基础,人的认知不能独立于思考,人的思考也不能独立于人的认知吧?我们来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思考是独立于认知的,假定有3个人,他们对一件事情的状况有了同样的认识和了解,但三个人经过自己分析与判断,却往往得出不同结论。 这三个能力要素对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都有着核心性影响。 例如,在工作中,了解任务的内容与其专业性和复杂性,考虑自身情况(时间,精力,知识,能力),判断自己是否能完成任务,如何去完成任务,如何组织其他资源帮助自己高效完成任务。 例如, 在生活中,你认识一个朋友,要能正确深入了解他,才能做到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愉快相处。了解不当,或者思考局限都会直接导致朋友之间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例如,过分热情也会造成误解; 认知思考与行动这三种能力本身都有一些特点,我们在随后小节分别做一些具体讨论。 第19节 人的认知基本理论之一:错误性与局限性 101206 MON 人的认知的一个基本理论是:你的认知总是有错误的,或者说还需要修正的;你的认知总是局限的,不是完整的认知。 人是不可能做到绝对完美的。人对外界与自身的认知本身也充满局限性和错误性。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时间与条件,原来对的事情就错了,例如,人需要锻炼,客人吃太饱还激烈锻炼就是错的,生了病要还锻炼就更是错的。 这一理论超越人的年龄、人的文化、所受教育、性别、社会地位及职业等。 并不是小孩才做错事,老人成年人也一样;即使东西方文化不同,但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件事上其实都没有做到完美;并非所受教育越高就越明智,就能完美,往往教育也有非常局限人的一面,特别是如果这个人不能时不时跳出来看问题;职业更是这样,职业往往对人存在严重的异化,使人局限于职业的环境,职业习惯和职业方式本身,例如银行职员对票据与钱款有特别的敏感,习惯于洁净的环境,一个多年银行工作的人往往对工厂农庄陌生到好奇的程度;人对异性往往会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以及错误的理解;高的社会地位往往会使自我产生错误的完美感,但这可能只是又一个错误。 要想提高认知能力的办法,就需要教育;需要社会与生活阅历及思考;需要与朋友交流听取意见,借鉴他人的思想;需要制度与道德法律,以超越个人与小群体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做法; 人的认知与行为能力在正常人一生中的曲线 是一个近似于高射炮弹道的抛物线,而不是一般人所期望,所描绘的那样 越老越智慧的单边随时间上升的曲线。老了认知与决策行动能力更易犯错误,不同人陡降的年龄不同,可能有人50岁,极端的甚至35岁,如受职业狭隘局限;认知能力与体能状况与健康状况大有关系;因为肉体状况对精神与思想是有深刻影响的,而不是有些理想主义者认为的:思想可以是完全脱离物质肉体的; 接受认知的非完美性理论,那么生活中,人就要学会主动接受自己都会有一定的错误与不足,而且这是完全不可避免的。面对自己的错误,既不需要过分自责,也不要认为理所当然,而应该在自己的能力精力许可的范围内努力提高。 人永远无法完美,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妥协与折中才永远是最明智的选择,而且这与懦弱丝毫无关;学会折中的艺术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坦诚和接受自己某方面的缺陷和局限是很睿智与正确的做法。 学习中也要学会放弃,学会取舍,才能最大化自己的学习整体效率,而不是见书就读,毫无选择; 换个角度讲,基于人的非完美性,也才有可能导致人的个性。因为人各有所长各有特点,也就要求大家学会相互配合,学会合作共赢。不要像矛与盾,非搞到你折我穿不可,而要相互利用所长,协同发展; 再比如,夫妻双方如果都要能更客观地看对方,而不局限于缺点,因为可能正是这些缺点才会造成以前曾经那么吸引过你的优点; 许多人,甚至是很聪明很有教育很有思想的人,在自己的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及如何实现之间都会错误的假定许多很难逾越的困难壁垒,而这些假想壁垒却可能使人无法前行,终身没有尝试。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人的非完美性的体现; 例一:一个5年级女生,周末在家做作业,她的一个女同学一家经过她家,电话邀请她一同去牛首山玩,她其实很想去,但却一口回绝了,因为她认为父母根本都不会考虑,其实她母亲当时就很惊讶,因为她女儿做了几个小时作业正需要出去玩玩,为什么女儿不去?!后来,双方家长偶然交流才明白原委—只是女儿的自我假定…… 例二: 认为慈善捐款很难或肯定很少,而没有意识到账目清楚透明和使用合理恰当才是捐款源源不断的基础…… 第20节 人的认知基本理论之二:模仿与叛逆的并存 101206 MON 模仿与叛逆并存?这不仅仅存在于婴儿和童身上,也完全存在于成年人身上,只是婴儿期模仿性更强。 模仿是基于从众心理的行为,是学习成长的主要方式;叛逆是人性个性与创造力的具体体现,没有基本的求异思维,人将意味着贫庸乃至丧失人的基本特质。 叛逆-否定他人或否定经典的冲动,是人类潜意识里自尊的基本体现,也是人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必然方式。 模仿与叛逆本身伴随一个人的成长伴随他的一生,充分包含了其个人的思索,包含其个人个性的充分内涵; 模仿与叛逆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根本内容。 教育在强化模仿的同时更要学会尊重叛逆,不能简单否定叛逆行为和思想,因为叛逆本身往往才是人类真实的智慧之光。 学会使用和顺应叛逆的本能是教育学比较高深的一部分。例如,反问问题引起思索;例如,激将法; 第21节 人的认知基本理论之三: 置身事外 120812 SUN 认知的重要规律在于能够置身事外。 就是说只有跳出这个东西本身,才能真正仔细认识这个东西,才能再钻进去研究这个东西的内在。 这一点,对于观察一个物体、认识一件事、学习一门学科、做一项研究、认识一个人,都具有普适性! 在对于自我的认识中,或对自己亲人或好朋友的认识中,也一样有效。 从独立角度不同角度或者外部观察研究,才能够获得更正确认知。 通俗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盲人摸象,容易错误,因为只摸了局部,未能从更远距离认识大象的整体,未能从不同角度都了解大象。 例一:一个批评他人的人,如果能先假想自己处于被批评者的立场,往往更能理解对方为何会那样做,那样决策与选择。 这样再做评论与建议可能更有意义,对方也更好接受; 例二,一个心脏科医生,如果能成为非常优秀的心脏科医生,那么他一定要能跳出 心脏学科本身,对人的整体,有一个更完整的,更协同的认识,甚至包括对人的精神,心理与情感的认识。 这样再进行心脏学科可能才会更客观,更完整; 例三,自我认识, 太多人一生都不曾认真的仔细的审视自己研究自己。人一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或简单服从自我的本能-所谓的本能与直觉。但当你试图脱离自我中心的角度,试图从一个旁观者角度来看自己时(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原则,自己的本能), 你可能就会轻松的发现自己的一些错误,而做出不同的表现,修正自我的原则,改善自己的直觉与本能。 当然,人认识自己是非常困难的,完全认识自我是不可能的。这伴随你我的一生,让我享受这种逐渐的认识…… 第22节 人的认知基本理论之四:12年定律 101207 TUE 人的认知的每12年有着从认知方法,到认知目的的较根本的不同。 这12年定律不仅特指0-12岁,12-24岁,更涵盖 人一生中任意间隔 12年的2个时间点,在这两个不同的时间点 可能对同一事物有着截然不 同的看法;对同一情形下的决策有着甚至相反的决定。 此称,认知的12年定律。 一,基本特征描述如下, 1. 0-12岁,根本认知时期, A.0-3岁更是根本的根本认知期;在此阶段,人的光,声,热,触,感高速高密度成长; 如果严重的讲,这3-4年一个人的基本可造就的要素已基本成就,是极重要的时期; B. 3-6岁,中级根本认知期; C. 6-12岁, 细化根本认知期; 2.12-24岁,认知的明细化与具体化及得到加强的时期; 表现为, A.知识的积累时期; B. 知识的取舍,好恶的彰显时期; C. 性格的彰显; 3.24-36岁, 认知的初级应用期; 表现为,职业的选择,家庭的建立; 与相对稳定; 这一阶段,职业甚至行业的再选则都是可以理解与接受的; 此阶段的所谓的晚婚晚育也是根据各人各有利弊的; 4.36-48岁, 认知的高级应用期; 这一阶段,职业的行业的变更成本非常大,可能意味着巨大浪费,甚至错误决定本身; 此阶段,如果家庭变化其伤害也是更加深刻,可能终生无法覆盖,的此阶段,晚育也会需要特别注意的家庭教育调整; 5.48-60岁, 认知的反馈期; 这一阶段,应避免将财富物质的简单积累作为生活的绝对重心, 纯化认知,核心提升与反馈交流应为重心; 此阶段特点是,人仍具一定开拓 创新的能力与思想; 6.60-72岁, 认知的高级反馈期; 此阶段特点是,根本性的开拓 创新的能力与思想基本上没有了; 7.72-84岁, 超过72岁,12年认知规律淡化…… 8.84-96岁, …… 二,认知的12年定律是与人的身体物质与生理状况的12年规律相呼应的; 1. 0-12岁,身体发生与高速成长期; A.代谢水平极高;身体与生理周期幼年特征; B. 自我身体调节与代偿能力有限并有缺陷; 2.12-24岁,稳定成长时期; A. 身体代谢水平高,但不如前一期;身体与生理周期脱离幼年 水平逐渐进入稳定成熟期; B.自我身体调节与代偿能力大幅提高,并达到峰值; 3.24-36岁, 稳定期; A. 身体代谢水平与周期已开始有所下降,但比较稳定; B.自我身体调节与代偿能力处下降通道不如前期; 4.36-48岁, 初级衰退期; A.身体代谢水平与周期明显大幅下降; B.自我身体调节与代偿能力有初步的实质性下降; 5.48-60岁,中级衰退期; A. 身体代谢水平与周期在较低水平较稳定; B.自我身体调节与代偿能力在较低水平较稳定; 6.60-72岁, 中高级衰退期; A. 身体代谢水平与周期有进一步大幅下降的趋势与可能,甚至突然死亡; B.自我身体调节与代偿能力在低水平,或有部分终结; 7.72-84岁,高级衰退期; A. 身体代谢水平与周期低水平,甚至死亡; B.自我身体调节与代偿能力低,并进一步丧失; 8.84-96岁及以后,超低水平期; 84岁以后,12年身体规律淡化,身体低水平较稳定,所以民间 也有73,84阎王找你商量事的庚古说法; 备注: A. 身体代谢水平与周期特点描述: 人的昼夜身体多点温差,与心电图,血流图 昼夜对比;呼吸频率与节奏昼夜对比; B. 自我身体调节与代偿能力主要描述:肝胆胰肾代谢器官等的功能与水平; 三,人的认知的周期与人的身体生理周期发展有不匹配的现象,虽然周期 时长相近; 1. 24岁以前,身体的成熟某种程度上是超前于认知的成熟速度的,特别是在本期末尾; 2.24岁以后,身体的衰退速度更是远高于认知的衰退速度的; 3.都有12年定律的淡化年龄,认知:72, 身体:84,身体远较认知难以把握或影响; 4.注意身体的12年变化节点有助于长寿,与保持体质; 5.注意认识的12年变化节点有助于工作事业的效率开展与节奏; 6.认知与身体的12年定律,虽有相对起始点,但每间隔12年的节点都有实质的不同; 7.认知与身体的12年定律都有相当强的不可逆性,虽然身体的不可逆性更强; 8.认知与身体的12年定律,人的主观意志与行为对其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对认知的影响的可能性与丰富程度及多样性都要 远大于对身体物质的影响力; 9.虽然人的认知能力及习惯,与身体地成长与特性都是与先天的遗传与变异因素基础相关,但后天的主动影响也不可小视;后天影响对认知能力与状态的改变更为丰富与巨大; 10. 运动与身体锻炼及饮食是对身体影响的直接因素,因此应和于各人的12年规律,选择相应的锻炼与饮食配方是对应调整的方法; 11. 认知的12年定律 侧面说明 不需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的简单负累的生活方式,对于如何学?学什么?学不学?都提出了更深刻更具体的细分;即,不同时期侧重与方法及目的是很不相同的; 12. 认知与身体的12年定律对不同人种存在二级特征性差异;或称 相对的峰值与波形倾向性差异; 如,黑人身体体能衰退速度较白黄种人都慢; 如,黄种人的抗病毒抗细菌与耐药性都较白黑种人群要高; 如,黄种人的繁殖与自然成活能力可能较白黑种人群要高;
最近更新游戏资讯
- 秋瓷炫老公什么星座(秋瓷炫血型星座)
- 法国电影中的女性符号和觉醒
- 惊人的秘密:颜色政治背后的渗透与分化
- 让BB接受家庭伦理教育洗礼
- 语言礼仪十篇
- 美军欲打造AI战机部队 面临严重伦理问题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理论
- 豆瓣9.0分以上|50本好书推荐
- 达尔文的故事赏析八篇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四十)
- 东野圭吾本格推理极致之作《回廊亭杀人事件》开票5折抢
- 辩论赛包含哪些技巧?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徽州醉春丨水墨画里的徽州-婺源篁岭-江岭- 新安江- 西递- 呈坎丨六天五夜
- 心理治疗总论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 苏德超教授的新论文:道德绑架为何难以避免
- 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十篇
- 政务礼仪的作用(五篇)
- 韩素希出道最大尺度 泄朴海俊指导秘诀 咬牙拍完《夫妇》只有2感想
- 《封神三部曲》:为什么要重述这个神话?
- 输血和喝血真的能帮助女性和老人保持年轻吗?
- 集齐九部《星球大战》,教你如何把家庭伦理拍成太空歌剧
- 这十部顶级英美剧,是当之无愧的业界巅峰,每一部都值得通宵去看
- 邪王宠妻之金牌医妃
- 【博览】《科奖在线》:“破四唯、立新标”典型案例官宣,项目/人才/成果未来可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