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与拖鞋更配?雨后蹚水不是儿戏!建议不要这么做……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上周是雨?雨?雨?,这周是雨?雨?雨?雨?雨?雨?雨?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广东本周

  暴雨还没完,每天都倒水

  24411655795649192

  73621655795649371

  珠江将现近两年最高潮位

  6月15日和16日连续两天,广州珠江将出现近两年以来潮水最高的天文大潮。

  15日凌晨2时后,珠江潮水下降,上午8时前后,降至最低点。随后水位上升,大约12时50分,江水涨至今年以来的最高峰。不久,潮水持续下降,大约22时,江水下降到全天的最低值。随后,水位上升。

  16日凌晨大约3时,江水发生一次小高潮。随后潮水下降,大约8时40分,出现一次小低潮。不久,水位持续上升,大约13时30分,出现全天最高潮位。不久,潮水持续下降,大约23时,出现全天的最低水位。全天最大潮差(最高高潮减最低低潮),接近3米。

  广东省水文局广州水文分局已于15日7时发布了广州中心城区洪水红色预警,请注意水上交通安全,停止与防汛无关的水上活动,中心城区珠江沿岸低洼地段(白云区金沙洲、罗冲围、荔湾区大坦沙、芳村白鹅潭附近河段、沙面岛、海珠区滨江东沿岸、越秀区二沙岛、黄埔区黄埔港等)各相关单位及社会公众及时做好洪水防御及避险减灾工作。

  98131655795649592

  图源:广州日报

  前些天,话题#广东的天是漏了吗#冲上热搜

  看到这个话题,

  广卫君跟大家一样,

  也希望这下雨天气能够赶紧终结

   29941655795649848

  主要是周末下雨不能出去就算了

  工作日下雨

  还挑着上下班时间段下

  不仅“内裤不得干”

  58781655795649970

  广东的暴雨下起来

  很多小伙伴会选择卷起裤脚

  蹚水而过

  不过,广卫君在这里提醒大家

  这种看似很常见的蹚水行为

  其实暗藏了很多安全隐患!

  道路积水中混杂了

  地面和地下管网中的各种污物

  有大量致病细菌、病毒、真菌等

  如果双脚皮肤有破溃

  细菌从小的皮肤伤口进入皮下淋巴管

  很容易导致感染丹毒、脚癣等疾病

  案例:雨天蹚水中"丹毒"

  据媒体报道,吴先生上班时,突然下起暴雨,路面上都是积水,他便脱了鞋,蹚水赶路,到公司后因为没有备用鞋袜,只能穿着湿袜子、鞋子继续上班。

  第二天,他开始发烧,小腿也红肿疼痛,便前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诊断,他患上了常见的皮肤疾病——丹毒。

  84341655795650136

  丹毒俗称“流火”,大多数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疾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下肢和面部,表现为局部的红斑、表面发热,伴有疼痛,与周围正常的皮肤之间分界比较明显。  

  皮肤科医生介绍,该病多发生在足部,足癣或患者因脚趾缝间糜烂、皮肤表面有小伤口的人群容易感染,大多数人在遭遇暴雨积水后,选择蹚水出行,但积水中混杂了地面和地下管网中的各种污物,有大量致病细菌、病毒、真菌等,如果双脚皮肤有破溃,细菌从小的皮肤伤口进入皮下淋巴管,导致感染丹毒、脚癣等疾病。

  除了局部皮肤的红肿疼痛外,丹毒患者局部的淋巴结也会肿大。若不及时处理,红肿皮肤表面可能发生水疱、大疱或血疱,往往伴有发热、寒颤、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发展为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危及生命。

  医生提醒市民,蹚水后,皮肤如出现红斑、水泡、瘙痒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尤其是本身就有足癣或其他皮肤病的患者,切勿凭经验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所以蹚水一定要注意

  切莫惹“毒”上身

  1、 为防触电最好不要趟水

  雷雨天气出行,不要与路灯杆、信号灯杆、空调室外机、落地广告牌等金属部分接触。不要靠近或在架空线和变压器下避雨。避雨时最好将身上金属物摘下。最好不要趟水,如果必须要趟水通过的话,一定要随时观察所通过的路段附近有没有电线断落在积水中。

  36491655795650344

  2、 蹚水后要及时清洗,外出尽量穿胶鞋

  暴雨后地上的积水中有许多细菌、病菌,长时间浸泡在污浊的水中,可能会患上一些皮肤疾病,比如脚气(足癣)、浸渍性皮炎、皮肤外伤感染等,建议外出尽量穿上胶鞋。

  95531655795650388

  3、 蹚水后如皮肤有破损,要及时消毒

  蹚水后回家立即用自来水清洗皮肤。脚部要用清水冲洗、晾干。如有皮肤破损,局部可用碘伏擦拭消毒,并保持皮肤和鞋子干爽。另外,淋雨后尽量不要穿浸水的衣物,注意保持衣物的干燥。如果皮肤原有破口,要用消毒液对破口消毒,防止感染。

  蹚水淋雨后护好人体三关卡 1 脚部:蹚水后热盐水泡脚  

  雨天里,脚接触雨水,湿寒之气会趁机侵入,所以脚是第一道关卡。脚底是人体所有身体器官的反射区,天热身体的毛孔处于开放状态,雨水会加重体内的湿气。同时雨水中的真菌等微生物较多,皮肤还会因此感染,出现脚气、湿疹等。所以蹚水后洗完澡最好用热盐水泡泡脚,驱寒杀菌,之后用手搓搓脚底,直到皮肤微热,感觉寒气散出来就可以了。

  2 腰部:艾灸保暖祛雨寒  

  下雨天,衣服湿漉漉地贴在身上,时间长了会造成女性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痛经等,男性腰部受寒肾气受损,会感觉疲惫乏力。因此,雨季最好在办公室备一件衣服,或几条干毛巾。回家后,不妨做做艾灸,能行气活血、祛湿驱寒,有腰部艾灸盒,能将艾草条点燃后放入艾灸盒内固定在腰部,很方便。

  3 颈部:湿气入侵重灾区  

  颈部本来就是受凉重灾区,吹空调,冲冷水澡诱发颈椎病、睡不踏实翻来覆去导致落枕,再加上雨天湿气入侵,无疑是雪上加霜了。颈部包括了颈椎、动脉、呼吸道、食道等,哪个受凉都会让人出现不适,因此别忘了淋湿后给自己围条小纱巾,也可以用电吹风吹吹脖子后的风府穴(位于后颈部颈顶窝处),此穴是治疗头颈部疾病的常用穴道。

  未来一周都是雨雨雨雨雨

  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

  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

  74901655795650721

  7511655795650833

  今天广卫君的温馨小提示

  要记在心里哦!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

上一篇:哲思碎片(四)--功利主义学说
下一篇:原创谢娜她真的加盟东方卫视?小S不再好笑?阿娇阿sa塑料姐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