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中考、三孩高考加分、将防性侵课纳入课表…这些提案你怎么看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7-30
手机版

  作为教育发展的“风向标”,每年两会,教育都是老母亲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从会议期间提出的建议,可以看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去年,人大代表纷纷对校外培训机构提出意见,随后,有了“双减”政策。

  那么今年,2022年的两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热点话题?代表委员们都提出了哪些建议?

  小童君按主题整理了教育相关的提案,一起来看看,有没有说出你的心声。

  1、中考政策改革

  虽然现在已经不是一考定终身的年代,但中、高考政策的变动却是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在老母亲们眼里,一点风吹草动就是草木皆兵,大意不得。

  今年学制改革、取消英语考试等议题仍然被提及。

  01、建议缩短学制、取消中考、普及高中

  全国人大代表甘华田建议:缓解“教育焦虑”的根本是要从教育制度上来改革,建议将小学六年制压缩至五年,初中不变,高中三年压缩至两年,并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实行小学到高中的十年义务教育。

  同时,他还建议把上小学的年龄推迟到7岁。在他而言,6岁上小学太早,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02、建议改变必学英语的现状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不再将英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

  许进表示,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

  且他通过调研发现,现在的翻译机完全可以胜任不低于大学英语6级水平的翻译服务。

  因此,他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03、建议普通高中入学率升至80%

  全国人大代表李燕建议,提高普通高中的入学率,通过3-5年的时间将普通高中入学率提升至80%,形成“以学历教育为根基”的产业基础人才池。

  另外,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朱晓进也认为,“双减”是一种手段和途径,并不是目的。如果不把中高考“指挥棒”跟“双减”落实途径和实施路径协调起来,部分家长的困惑和焦虑仍难以消除,只会“费用翻番,负担更重”。

  04、建议取消中小学各种艺术考级

  全国政协常委吴为山建议,推动学校美育与体育协调化共同发展,同时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

  他认为,应大力鼓励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艺术、体育活动编入课程,制定不同年级的培养计划,丰富课程内容,使学生从小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为中小学生切实减负,“让兴趣回归兴趣”。

  2、儿童身心健康

  近几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频繁出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也关注到了这一现象,每年全国两会上,针对儿童防性侵、心理健康等问题的建议也越来越多,不断推动着相关制度、法律的建立与完善。

  家长们最大的心愿也不过希望孩子身心健康,平安喜乐,幸福一生。

  01、建议将防性侵课程纳入九年义务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刘丽表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遇性侵,不仅会带来身体伤害,还会带来严重的心理和精神伤害,希望孩子们可以提前学到防性侵知识保护自己。

  刘丽介绍,相关报告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对未成年儿童进行性教育、防性侵教育;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还缺乏全国性、制度性安排,迟迟难以普及。因此她建议,将防性侵课程纳入九年义务教育。

  02、建议把学生患者心理治疗纳入医保

  全国政协委员马珺表示,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而学生患精神疾病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马珺建议,应尽快将学生患者心理治疗有序纳入医保范围,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校入学健康体检,或者针对学生群体实行心理治疗费用减免措施,实现心理疾病早发现、早识别与早干预。

  03、关注青少年抑郁和残疾人家庭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提交了《关于建立残疾人家庭支持政策的建议》、《关于重视青少年抑郁预防和治疗的建议》以及《关于减少校外任务和各级评估检查的建议》三份提案。

  俞敏洪表示,调查数据显示,残疾人家庭普遍在收入、社会参与度、生活质量等方面水平较低。而现行残疾人家庭补贴办法存在一些弊端。

  因此,他建议由中国残联牵头开展专题调研确立清晰明确的政策目标,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残疾人家庭支持政策体系。

  04、建议将高中生22点就寝写入法律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许富华在小组会议发言时指出,很多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学生10点半才下晚自习,甚至高考冲刺前到晚11点。第二天早晨5点至5点20分就要起床早读,睡眠时间太少,课外活动、体育锻炼更是奢侈品。

  因此他建议将高中生晚10点就寝写入《未成年人保护法》,就寝不是睡眠、睡觉、睡着。《睡眠管理工作通知》中对此也有相关要求。

  为确保这一点落地,建议将此写入《未成年人保护法》,或以其他的法律形式把它固定下来,切实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平安。

  05、建议强制人脸识别登录网游

  全国政协委员于欣伟表示,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工作有明显成效,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未成年人因身份信息冒用或网络原因不被防沉迷系统识别,绕开了防沉迷系统玩游戏。

  因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她预备提交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提案,压实企业、学校与家长的责任,建议强制采用人脸识别登录网络游戏。

  此外,于欣伟今年还特别呼吁要把青少年身体姿势评价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06、建议将近视率作为“双减”考核指标

  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认为,“双减”之下,学生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避免过度疲劳,课后托管要把更多时间还给孩子,或让专业机构给孩子提供不一样的视野,所以建议将近视率作为“双减”考核指标。

  他还表示,推行“双减”政策后,上海中小学生近视率近年来首次下降。

  3、促进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方面,为大力促进有关政策的落实,人大代表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01、建议结婚前、孩子入学前参加培训

  全国人大代表黎霞表示,今年两会,她将就《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落实提出相关建议。“希望通过相关制度的完善,使父母持证上岗成为现实。”

  黎霞举例解释说,比如在婚姻登记制度中,增加申请婚姻登记时,申请人需参加一定学时的家庭教育课程的培训学习,需进行基本知识的一个测验;又比如说,在相关的教育制度中,增设孩子入园、入学、每年的注册前,必须参加一定课时的家庭教育课程的学习、完成基本知识的测验等。

  02、建议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政府目录

  全国人大代表高琛建议,政府需要承担重要责任,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将其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顺利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他表示,即使有“双减”,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还存在偏差,家长的责任主体作用还不突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协调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家干预家庭教育的权限边界还比较模糊。

  对此,他建议,妇儿工委要深化对各部门家庭教育工作的各种工作机制,牵头推动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

  4、促进生“三孩”

  今年的提案中,关于“提高三孩生育意愿”的数量最多,产假、房贷、养育成本等方面都考虑到了。

  01、建议第三孩免费上幼儿园

  全国政协委员张俊廷注意到,虽然有开放了三孩政策,但是很多年轻人生育率还是不高。

  他表示,很多家庭的顾虑主要在于培养孩子需要的精力和经济成本太高,因此,他建议建议各地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政策,降低生育成本,倡导第三孩免费上幼儿园,同时鼓励一些大企业、单位提供免费的托育服务。

  02、建议逐步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提交了一份关于“三孩政策”后扩大义务教育范围的提案,建议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延伸至高中,认为这样有助于降低教育成本和人才培养成本,较大程度上缓解甚至消除家长的顾虑和担忧,促进其“二胎”“三胎”意愿。

  03、建议给三孩家庭切实的经济帮助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建议,有关部门可研究实打实地给予家庭帮助,鼓励积极生育。

  托幼方面,可考虑实施托儿所、幼儿园等费用由家长和政府财政各承担一半;

  房产方面,对于三孩及以上家庭,可以返还或直接减免其房贷利息的50%;

  医疗方面,可进一步提高婴幼儿入院治疗报销比例。

  04、建议第三孩高考加10至20分

  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董事长聂鹏举建议,从生育、养育、教育、就业四个方面推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创造激励生育三孩的良好社会环境。

  特别是在教育方面,建议对第三孩除九年义务教育之外,同时也免除高中三年的教育费用;第三孩考大学可以按地区差异实行10~20分的加分奖励。

  不管对这些提案是支持还是反对,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有些提案会消失不见,有些提案就会落实成政策。

  看完这些提案,大家有什么感受?欢迎底下留言。另外,大家也可以说说如果自己当人大代表,会提出哪些建议~~

上一篇:“为了维持成年人的体面,我在电影院里哭得默不作声。”
下一篇:【吉尼斯纪录】世界牙齿最多的人 居然长出了37颗牙齿